+

CN111936193A - 导丝 - Google Patents

导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6193A
CN111936193A CN201980022954.3A CN201980022954A CN111936193A CN 111936193 A CN111936193 A CN 111936193A CN 201980022954 A CN201980022954 A CN 201980022954A CN 111936193 A CN111936193 A CN 111936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uide wire
region
end side
c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9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井阳
杉田秀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Inte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Inte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Inte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Inte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36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61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mean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 A61B5/02154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mean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by optic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mean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51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6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or implanted in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76Blood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007Evaluating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g. elasticity, compli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028Determining haemodynamic parame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cardiac contractility o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丝具备检测部、收纳部以及包覆部。检测部具有在脉管内检测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检测元件、和从检测元件朝向导丝的基端侧延伸且传递由检测元件检测出的信息的延伸部。收纳部具有收纳检测元件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延伸部的第二收纳部。包覆部包覆第二收纳部。包覆部的前端部与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

Description

导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丝。
背景技术
公知有插入到血管内来检测(测量)血管内压(以下记载为血压)的导丝。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配置在管状部件的内侧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导丝。在这种压力检测导丝中,需要使血液与用于检测血压的压力传感器接触,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管状部件形成多个切槽来使血液流入到管状部件的内侧。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以螺旋状或者预定间隔形成的环状的切槽的管状部件(医疗用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106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571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导丝为了插入到血管内而构成为细径,另外,血管具有复杂的弯曲形状。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力检测导丝、或者使用了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医疗用管的导丝中,由于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切槽,因此伴随导丝的使用,应力集中在一个切槽与另一切槽之间,存在管状部件断裂的担忧。若伴随管状部件的断裂而断裂片残留在体内,则断裂片的摘出花费时间和劳力,并且产生因断裂片而损伤体内组织的担忧,因而不推荐。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医疗用管采用了螺旋状的切槽的情况下,存在缺乏相对于向与螺旋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操作的转矩传递性的课题。
此外,这种课题不限于插入到血管内来检测血压的导丝,在插入到脉管内来检测、获取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例如,压力、温度、图像等)的导丝中普遍存在。另外,这种课题不限于血管系统,插入到淋巴系统、胆道系统、泌尿系统、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分泌腺以及生殖器官等人体内的各器官的导丝中普遍存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在脉管内能够获取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导丝中,降低断裂的担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方案,能够作为以下的方案来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导丝。该导丝具备:检测部,其具有在脉管内检测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检测元件、和从上述检测元件朝向上述导丝的基端侧延伸且传递由上述检测元件检测出的信息的延伸部;收纳部,其具有收纳上述检测元件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上述延伸部的第二收纳部;以及包覆部,其包覆上述第二收纳部,上述包覆部的前端部与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
一般地,传递由检测元件检测出的信息的延伸部的直径比检测与脉管相关的信息的检测元件的直径细。根据该结构,由于具备还包覆收纳细径的延伸部的第二收纳部的包覆部,因此即使在第二收纳部产生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包覆部抑制导丝的断裂,能够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另外,该包覆部的前端部与收纳检测元件的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收纳部与第二收纳部的边界的导丝的断裂,能够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并且,包覆部的前端部与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向导丝的旋转操作的转矩传递性。其结果,根据本方案的导丝,在脉管内能够获取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导丝中,能够降低断裂的担忧。
(2)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就上述包覆部而言,前端部的外径与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并与上述第一收纳部大致同轴地并排配置。根据该结构,就包覆部而言,前端部的外径与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并与第一收纳部大致同轴地并排配置。因此,能够使包覆部的前端部与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的连接部分的导丝的外表面形状成为没有凹凸的平坦的形状,能够抑制脉管内部的组织的损伤。
(3)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在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缩径部。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二收纳部的前端部形成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缩径部,因此能够将第二收纳部的前端部构成为比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更柔软。
(4)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在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形成有与上述包覆部的前端部卡合的台阶状部。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形成有与包覆部的前端部卡合的台阶状部,因此容易进行制造时的第一收纳部与包覆部的定位。另外,与没有台阶状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避免刚性在第一收纳部与包覆部的连接部分局部地变高。
(5)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还具备:轴部:其配置在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以及基端侧包覆部,其包覆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且未被上述包覆部覆盖的一部分、上述第二收纳部与上述轴部的边界部、以及上述轴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优选在将上述第二收纳部中被上述包覆部包覆并且未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上述第二收纳部中未被上述包覆部包覆并且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时,上述第二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一区域的刚性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导丝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另外,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第二收纳部与轴部的边界部及其两端(即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且未被包覆部覆盖的一部分、轴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第二收纳部与轴部的边界部的折弯、扭折的产生,能够提高导丝的耐久性。
(6)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在将上述轴部中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三区域时,上述第三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二区域的刚性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导丝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从而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
(7)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在将上述轴部中未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四区域时,上述第四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三区域的刚性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导丝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
(8)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上述第一收纳部、上述第二收纳部以及上述基端侧包覆部由超弹性材料形成,上述包覆部和上述轴部由比上述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抗疲劳强度高的超弹性材料,能够提高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以及基端侧包覆部的破裂耐久性。另外,通过在包覆部和轴部使用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能够使导丝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从而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
(9)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上述第一收纳部和上述第二收纳部由超弹性材料形成,上述包覆部、上述基端侧包覆部以及上述轴部由比上述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抗疲劳强度高的超弹性材料,能够提高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的破裂耐久性。另外,通过在包覆部、基端侧包覆部以及轴部使用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能够使导丝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从而能够提高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
(10)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上述包覆部是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圈体。根据该结构,包覆部是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圈体。因此,即使在包覆部和第二收纳部这双方都产生了破损的情况下,包覆部也仅限于线材的卷绕松开而伸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导丝的断裂,能够进一步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
(11)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上述检测元件是检测流动于上述脉管内的体液的压力的检测元件。根据该结构,检测元件是检测流动于脉管内的体液的压力的检测元件,因此能够将导丝构成为检测(测量)血压的设备。
(12)在上述方案的导丝中,优选还具备前端线圈,该前端线圈设置在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前端侧,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根据该结构,具备设置在第一收纳部的前端侧且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前端线圈,因此能够提高前端侧的柔软性,能够降低损伤脉管内的组织的担忧。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案实现,能够以在脉管内能够获取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导丝、导丝的制造方法、导丝的制造装置等方案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例示图1的A-A线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例示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例示基端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的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基端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导丝的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例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的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例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基端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例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导丝的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例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例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例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导丝的中间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1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是插入到血管来使用而能够检测血压(血管内压)的设备。基于由导丝1检测出的血压,能够导出冠血流备用量比(FFR:Fractional Flow Reserve)。冠血流备用量比相对于狭窄前方的压力的狭窄后方的压力,用作生理学的狭窄重症度的指标。
在图1中,用轴线O(点划线)表示通过了导丝1的中心的轴。以后,通过了导丝1的中心的轴与通过了导丝1的各部件的中心的轴设为与轴线O一致来说明,但它们也可以分别不同。另外,图1中图示出相互正交的XYZ轴。X轴与导丝1的轴线方向(导丝1的插入方向)对应,Y轴与导丝1的高度方向对应,Z轴与导丝1的宽度方向对应。将图1的左侧(-X轴方向)称为导丝1以及各构成部件的“前端侧”,将图1的右侧(+X轴方向)称为导丝1以及各构成部件的“基端侧”。另外,对于导丝1以及各构成部件,将位于前端侧的端部及其附近称为“前端部”或者简称为“前端”,将位于基端侧的端部及其附近称为“基端部”或者简称为“基端”。前端侧相当于向生物体内部插入的“远位侧”,基端侧相当于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近位侧”。这方面在图1以后通用。
如图1所示,导丝1由前端部100、中间部200、以及基端部300构成。前端部100设于导丝1的前端侧,具备前端芯101、前端片105、以及前端线圈110。
前端芯101是沿导丝1的轴线O设置且外径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缩径的实心的部件。前端芯101具有设于前端侧的前端部101b、设于基端侧的凸缘部101a、以及设于前端部101b与凸缘部101a之间的锥形部101c。前端部101b是具有大致恒定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从前端部101b至锥形部101c的中间部进行了退火处理(退火)。凸缘部101a是具有比前端部101b大的大致恒定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锥形部101c是在基端侧具有比凸缘部101a小的外径,且外径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平缓地缩小的部件。前端芯101由超弹性材料、例如NiTi(镍钛)合金、NiTi与其它金属的合金形成。
前端线圈110以在导丝1的周向上包围前端芯101的方式设置,从基端侧至前端侧具有大致恒定的外径。前端线圈110具有配置在内侧的第一线圈体102、和配置在外侧的第二线圈体103。第一线圈体102是将绞合多条线材而成的绞线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绞线线圈。第二线圈体103是将一根线材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线圈。此外,第一线圈体102以及第二线圈体103分别可以是将一根线材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线圈、也可以是将多条线材卷绕成多条而形成的多条线圈,也可以是将绞合多条线材而成的绞线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绞线线圈,也可以是使用绞合多条线材而成多个绞线、并将各绞线卷绕成多条卷绕而形成的多条绞线线圈。此外,第一线圈体102以及第二线圈体103相当于“前端线圈”。
第一线圈体102的基端部和第二线圈体103的基端部分别由接合部106接合于前端芯101的锥形部101c的基端部。接合能够使用任意的接合剂,例如银钎料、金钎料、锌、Sn-Ag合金、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在图1的例子中,第二线圈体103的线材的线径比第一线圈体102的线材的线径大。但是,两线径也可以大致相同,第二线圈体103的线材的线径也可以比第一线圈体102的线材的线径小。第一线圈体102以及第二线圈体103例如由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形成。
前端片105配置在导丝1的前端部100,接合前端芯101的前端部(前端芯101)、第一线圈体102的前端部、以及第二线圈体103的前端部,并保持为一体。前端片105能够由任意的接合剂、例如银钎料、金钎料、锌、Sn-Ag合金、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形成。
图2是例示图1的A-A线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例示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中间部200设置在导丝1的前端部100与基端部300之间,具备传感器201、收纳部202、中空绞线203、以及包覆层204。
传感器201是在前端芯101的基端侧沿导丝1的轴线O配置且检测流动于血管内的体液的压力的光压力传感器。传感器201具有设于前端部的传感器头201a、和设于基端侧的传感器电缆201b。传感器头201a是利用响应外压的变化进行光的波长调制的法布里-珀罗共振器来检测血压的检测元件(微芯片)。此外,传感器头201a也可以是利用法布里-珀罗共振器以外的机构来检测血压的光学式的检测元件、也可以是非光学式的检测元件。传感器电缆201b是传递由传感器头201a检测出的信息的光纤。传感器电缆201b在前端部与传感器头201a连接,从传感器头201a朝向导丝1的基端侧延伸,在基端部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连接。此外,传感器201相当于“检测部”,传感器头201a相当于“检测元件”,传感器电缆201b相当于“延伸部”。
收纳部202是通过将传感器201(传感器头201a以及传感器电缆201b)收纳在内部来保护传感器201的部件。收纳部202具有配置在前端侧的壳体部202a、设置在基端侧的基端部202c、以及设置在壳体部202a与基端部202c之间的中间部202b。
壳体部202a是具有与第二线圈体103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大致有底圆筒形状的部件。在壳体部202a的内侧空间HG收纳有传感器头201a。如图2中虚线所示,在壳体部202a的侧面,在轴线O方向(X轴方向)的一部分、而且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连通壳体部202a的内侧与外侧的贯通孔(第一孔202d以及第二孔202e)。在使用导丝1时,第一孔202d以及第二孔202e作为使血管内的血液流入到收纳有传感器头201a的内侧空间HG的血液流路发挥功能。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壳体部202a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使传感器电缆201b插通的贯通孔。在壳体部202a的前端设有没有连通孔的壳体前端部202f。壳体前端部202f的内侧面与前端芯101的凸缘部101a由第一接合部109接合。第一接合部109能够通过壳体前端部202f与凸缘部101a的激光焊接来形成。第一接合部109也可以由任意的接合剂、粘接剂形成。
中间部202b是具有比壳体部202a细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中间部202b的内腔与壳体部202a的底面的贯通孔连通,收纳有传感器电缆201b。在中间部202b的前端侧设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第一锥形部202x。在中间部202b的基端侧设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扩径的第二锥形部202y。基端部202c是具有比中间部202b细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基端部202c的内腔与中间部202b的内腔连通,收纳有传感器电缆201b。由壳体部202a、中间部202b、基端部202c构成的收纳部202由超弹性材料、例如NiTi合金、NiTi与其它金属的合金形成。此外,壳体部202a相当于“第一收纳部”,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相当于“第二收纳部”,第一锥形部202x相当于“缩径部”。
中空绞线203以在导丝1的周向上包围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的方式设置,包覆中间部202b、基端部202c、以及轴302的前端部。图3下段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绞线203是将多条线材203s卷绕成多条而形成的多条线圈。中空绞线203也可以是将一根线材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线圈、也可以是将绞合多条线材而成的绞线卷绕成单条而形成的单条绞线线圈、也可以是使用绞合多条线材而成的个绞线、并将各绞线卷绕成多条而形成的多条绞线线圈。在中空绞线203的内腔203h收纳有中间部202b、基端部202c、以及轴302的前端部。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和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由第二接合部209连接(接合)。第二接合部209能够由任意的接合剂、例如银钎料、金钎料、锌、Sn-Ag合金、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形成。此外,中空绞线203相当于“包覆部”。
中空绞线203优选至少前端部的外径(线材的外侧的最大直径)与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而且中空绞线203与壳体部202a大致同轴地沿轴线O方向并排配置。在图1以及图3的例子中,在从前端侧至基端侧的整个区域,中空绞线203的外径与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的外径相同,而且中空绞线203与壳体部202a以轴线O为中心沿轴线O方向并排配置。中空绞线203例如由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形成。
包覆层204是包覆中空绞线203的亲水性的涂敷层。在图1的例子中,包覆层204分别包覆中空绞线203、配置在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的第二接合部209、以及配置在中空绞线203的基端部的第三接合部309a。包覆层204例如能够由聚氨酯、聚酰亚胺、尼龙等亲水性的树脂形成。
图4是例示基端部300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以及图4所示,基端部300设置在导丝1的基端侧,具备中空轴301、轴302、以及基端侧包覆层304。
如图1所示,中空轴301是通过将传感器电缆201b收纳在内部来保护传感器电缆201b的部件。中空轴301具有配置在前端侧的前端部301a、和与基端侧连续的基端部301b。
前端部301a是具有与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大致相同的弯曲刚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如图4所示,中空轴301与轴302连接,轴302与收纳部202连接。即,中空轴301与收纳部202经由轴302而连接。中空轴301与轴302的连接、以及轴302与收纳部202的连接能够使用任意的接合剂、例如银钎料、金钎料、锌、Sn-Ag合金、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在图4中,前端部301a的前端部与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的基端部不连接,但也可以连接。以后,将前端部301a的前端部与基端部202c的基端部的边界部称为“边界部BP”(图4)。前端部301a的内腔与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的内腔连通,收纳有传感器电缆201b。在前端部301a的基端侧设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锥形部301x。
基端部301b是具有与轴302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基端部301b的内腔与前端部301a的内腔连通,收纳有传感器电缆201b。由前端部301a、锥形部301x、基端部301b构成的中空轴301由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形成。此外,中空轴301相当于“轴部”。
如图4所示,轴302是通过覆盖收纳部202与中空轴301的边界部BP附近来保护边界部BP并且引起导丝1的刚性逐渐变化的部件。具体而言,轴302是收纳部202的基端侧的一部分,包覆未被中空绞线203覆盖的一部分(即基端部202c)、收纳部202与中空轴301的边界部BP、以及中空轴301的前端侧的细径的一部分(即前端部301a)。轴302具有形成于前端侧的锥形部302x和形成于基端侧的基端部302a。基端部302a是具有与中空轴301的基端部301b大致相同的外径、而且具有比中空绞线203小的内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
锥形部302x是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缩径的部分。如图4所示,锥形部302x的前端侧的一部分进入中空绞线203的内侧。锥形部302x的外侧面与中空绞线203的基端部由第三接合部309a接合。锥形部302x至基端部302a的内侧面与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的外侧面由第四接合部309b接合。另外,轴302的基端部302a与中空轴301的锥形部301x由第五接合部309c接合。第三、第四接合部309a、309b能够由任意的接合剂、例如、银钎料、金钎料、锌、Sn-Ag合金、Au-Sn合金等金属焊料、环氧系粘接剂等粘接剂形成。第三接合部309a能够通过中空轴301与轴302的激光焊接来形成。第三接合部309a也可以由任意的接合剂、粘接剂形成。由锥形部302x、基端部302a构成的轴302由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形成。此外,轴302相当于“基端侧包覆部”。
在此,如图4所示,将收纳部202被中空绞线203包覆、并且未被轴302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A1。同样,将收纳部202被轴302包覆、并且未被中空绞线203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A2。将中空轴301被轴302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三区域A3。将中空轴301未被轴302包覆的区域设为第四区域A4。此时,第二区域A2的刚性为第一区域A1的刚性以上。另外,第三区域A3的刚性为第二区域A2的刚性以上。并且,第四区域A4的刚性为第三区域A3的刚性以上。即、第一~第四区域的刚性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大(刚性A1≤A2≤A3≤A4)。这种刚性的不同是由第一、第二区域A1、A2间的收纳部202的直径的不同、第二、第三区域A2、A3间的收纳部202以及中空轴301的材料的不同、第二、第三区域A2、A3间的轴302的直径的不同、以及第三、第四区域A3、A4间的中空轴301的直径的不同而引起的。
基端侧包覆层304是包覆第五接合部309c至中空轴301的基端部之间的氟系树脂的涂敷层。基端侧包覆层304例如能够由PTFE、PFA、FEP等氟系的树脂形成。
一般地,如图1所示,传递由传感器头201a(检测元件)检测出的信息的传感器电缆201b(延伸部)的直径比传感器头201a细,该传感器头201a(检测元件)检测与血管等脉管相关的信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1,具备中空绞线203(包覆部),该中空绞线203(包覆部)还包覆收纳细径的传感器电缆201b的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第二收纳部)。因此,即使在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基端部202c产生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中空绞线203抑制导丝1的断裂,能够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另外,该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与收纳传感器头201a的收纳部202的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壳体部202a与中间部202b的边界的导丝1的断裂,能够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并且,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与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向导丝1的旋转操作的转矩传递性。其结果,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导丝1,在脉管内能够获得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血压、冠血流备用量比)的导丝1中,能够降低断裂的担忧。
另外,如图1所示,就中空绞线203(包覆部)而言,前端部的外径与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与壳体部202a大致同轴(以轴线O为中心)并排(沿轴线O方向并排)配置。因此,能够将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与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的连接部分的导丝的外表面形状L(图3)设为没有凹凸的平坦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血管(脉管)内部的组织的损伤。
并且,如图3所示,在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第二收纳部)的前端部,形成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第一锥形部202x(缩径部),因此能够将中间部202b的前端部构成为比中间部202b的基端侧更柔软。
并且,如图4所示,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第二收纳部)中未被中空绞线203(包覆部)包覆并且被轴302(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第二区域A2)的刚性为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中被中空绞线203包覆并且未被轴302包覆的区域(第一区域A1)的刚性以上。另外,中空轴301(轴部)中被轴302包覆的区域(第三区域A3)的刚性为第二区域A2的刚性以上。并且,中空轴301(轴部)中未被轴302包覆的区域(第四区域A4)的刚性为第三区域A3的刚性以上。因此,能够使导丝1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1。另外,轴302包覆收纳部202与中空轴301的边界部BP以及其两端(即,收纳部202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且未被中空绞线203覆盖的一部分、和中空轴301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因此通过抑制收纳部202与中空轴301的边界部BP的扭曲、扭折的产生,能够提高导丝1的耐久性。
并且,通过使用例如NiTi合金、NiTi与其它金属的合金那样的抗疲劳强度高的超弹性材料,能够提高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与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第二收纳部)的破裂耐久性。另外,相对于中空绞线203(包覆部)、轴302(基端侧包覆部)、中空轴301(轴部)而言,通过使用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那样的、并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能够使导丝1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1。
并且,轴302(包覆部)是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圈体。因此,即使在轴302和收纳部202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第二收纳部)这双方都产生了破损的情况下,轴302也仅限于线材的卷绕松开而伸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导丝1的断裂,能够进一步抑制断裂片残留在体内。
并且,传感器头201a(检测元件)是检测流动在血管等脉管内的体液的压力的检测元件,能够将导丝1构成为检测(测量)血压的设备。另外,由于具备设置在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的前端侧且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前端线圈110,因此能够提高前端侧的柔软性,能够降低损伤脉管内的组织的担忧。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的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在中间部200具备收纳部202A,来代替收纳部202。收纳部202A在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形成有用于使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卡合的台阶状部202n。台阶状部202n使形成于壳体部202a的底面角部的切口,沿导丝1A的周向延伸。中空绞线203在使其前端部与收纳部202A的台阶状部202n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接合部209接合。
图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的基端部3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在基端部300具备轴302A,来代替轴302。轴302A由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材料、具体而言由超弹性材料、例如NiTi合金、NiTi与其它金属的合金形成。在此,如图6所示,将收纳部202A被中空绞线203包覆、并且未被轴302A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A11。同样,将收纳部202A被轴302A包覆、并且未被中空绞线203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A21。将中空轴301被轴302A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三区域A31。将中空轴301未被轴302A包覆的区域设为第四区域A41此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二区域A21的刚性为第一区域A11的刚性以上。第三区域A31的刚性为第二区域A21的刚性以上。第四区域A41的刚性为第三区域A31的刚性以上。(刚性A11≤A21≤A31≤A41)。
这样,收纳部202A的壳体部202a的形状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设置用于使中空绞线203卡合的台阶状部202n。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壳体部202a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具有内侧空间HG和构成血液流路的贯通孔的球状)。另外,轴302A的材料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使用上述那样的超弹性材料、也可以使用树脂材料。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由于在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形成有与中空绞线203(包覆部)的前端部卡合的台阶状部202n,因此容易进行制造时的壳体部202a与中空绞线203的定位。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没有台阶状部202n的结构相比较,能够避免刚性在壳体部202a与中空绞线203的连接部分(即,设有第二接合部209的部分)局部地变高的情况。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丝1A中,由超弹性材料构成轴302A(基端侧包覆部),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使第一~第四区域A11~A41间的刚性更加逐渐改变。并且,通过使用例如NiTi合金、NiTi与其它金属的合金那样的、抗疲劳强度高的超弹性材料,能够提高壳体部202a(第一收纳部)、收纳部202A的中间部202b以及基端部202c(第二收纳部)、以及轴302A(基端侧包覆部)的破裂耐久性。另外,通过在中空绞线203(包覆部)和中空轴301(轴部)使用例如SUS304、SUS316等不锈钢合金那样的比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能够使导丝1A的刚性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变得柔软,能够提供支撑力、转矩传递性、以及血管选择性优异的导丝1A。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导丝1B的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导丝1B在中间部200具备收纳部202B,来代替收纳部202。就收纳部202B而言,壳体部202a的外径比中空绞线203的外径的外径小。因此,在导丝1B中,在中空绞线203的前端部与壳体部202a的基端部的连接部分的导丝的外表面形状L差生阶梯差(图7:空白箭头)。这样,导丝1B的各构成部件的外径(例如,前端线圈110、收纳部202B、中空绞线203、中空轴301、轴302等)能够任意地变更。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例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1C的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四实施方式的导丝1C在中间部200具备收纳部202C,来代替收纳部202。收纳部202C在中间部202b的前端未形成缩径部(图3:第一锥形部202x)。这样,也可以省略导丝1C的各构成部件中的缩径部以及扩径部(例如,收纳部202C的第一锥形部202x以及第二锥形部202y、前端芯101的锥形部101c、轴302的锥形部302x、中空轴301的锥形部301x等)。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例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导丝1D的基端部3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五实施方式的导丝1D在基端部300不具备轴302(图4)以及第五接合部309c(图4),而且具备中空轴301D,来代替中空轴301。中空轴301D具有与中空绞线203大致相同的外径,而且在内侧面具有形成有用于使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嵌合的台阶状部的前端部301a、和与前端部301a的基端侧连续地延伸的基端部301b。收纳部202的基端部202c在嵌入到前端部301a的台阶状部的状态下,通过第四接合部309b以及边界部BP接合。
在此,如图9所示,将收纳部202被中空绞线203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五区域A5。另外,将收纳部202被中空轴301D包覆的区域设为第六区域A6。并且,将中空轴301D未收纳部202的区域设为第七区域A7。此时,第六区域的刚性为第五区域的刚性以上。第七区域的刚性为第六区域的刚性以上(刚性A5≤A6≤A7)。这种刚性的不同是由第五~第七区域A5~A7间的收纳部202的直径的不同、和中空轴301D的直径的不同引起的。
这样,基端部300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省略轴302、也可以具备多个轴302、也可以变更中空轴301D的形状。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例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导丝1E的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六实施方式的导丝1E在中间部200具备收纳部202E,来代替收纳部202。收纳部202E在壳体部202a形成有多组第一孔202d以及第二孔202e(图示的例子中为三组)。这样,收纳部202A的壳体部202a的形状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形成有多组第一孔202d以及第二孔202e。另外,例如也可以做成省略第一孔202d和第二孔202e的一方而具有单一的贯通孔的结构,也可以由多孔体形成壳体部202a。即使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导丝1E,能够使血管内的血液更容易流入到收纳有传感器头201a的内侧空间HG。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例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导丝1F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第七实施方式的导丝1F在前端部100不具备前端线圈110(图1),具备前端芯101F来代替前端芯101。前端芯101F在凸缘部101a的前端部未设置锥形部101c(图1),而是直接设有前端部101b。另外,前端片105的基端部与收纳部202的壳体前端部202f接合。这样,前端部100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省略前端线圈110、也可以变更前端芯101F的形状、也可以省略前端片105。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图12是例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导丝1G的剖面结构的说明图。第八实施方式的导丝1G在前端部100具备前端线圈110G,来代替前端线圈110。前端线圈110G具备由大致圆筒形状的管构成的第一管状体102G,来代替线圈体的第一线圈体102(图1)。第一管状体102G可以由与第一线圈体102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这样,前端部100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由管状体构成第一线圈体102和第二线圈体103(图1)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省略第一线圈体102和第二线圈体103的至少一方。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图13是例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导丝1H的中间部200的结构的说明图。第九实施方式的导丝1H在中间部200具备收纳部202H,来代替收纳部202。收纳部202H具备形成有锥形部202z和台阶状部202m的壳体部202aH。锥形部202z是形成于壳体部202aH的底面的倾斜部,且是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扩径的部分。台阶状部202m是设置在锥形部202z的中途的切口。在图13的例子中,中空绞线203在前端部与台阶状部202m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接合部209H接合。
这样,壳体部202aH的形状能够任意地变更,也可以在壳体部202aH的基端部设置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扩径的锥形部202z。这样,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在壳体部202aH的基端部设置锥形部202z,从而能够缓和产生于壳体部202aH与第一锥形部202x之间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提高收纳部202H的抗疲劳强度,提高弯曲、扭曲引起的破裂耐久性。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方案中实施,例如也能够进行如下变形。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第九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导丝1、1A~H的结构。但是,导丝1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导丝作为插入到血管来使用、并能够检测血压的设备来说明。但是,导丝1能够作为插入到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脉管内来使用、并检测、获取与脉管相关的信息(温度、压力、图像等)的设备而构成。另外,导丝1能够作为插入到血管系统、淋巴系统、胆道系统、泌尿系统、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分泌腺以及生殖器官等、人体内的各器官、并检测、获取与生物体管腔相关的信息(温度、压力、图像等)的设备而构成。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第九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中间部200的结构。但是,中间部200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中空绞线203也可以不是由线圈体、而是由大致圆筒形状的管(管状体)构成。例如,中空绞线203的外径以及内径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一样。例如,中空绞线203的基端部也可以与中空轴301的前端部连接。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轴302、轴302也可以配置在中空绞线203的内侧(轴302被中空绞线203覆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省略包覆层204,也可以是包覆层204也覆盖前端部100的各部的而结构。例如,收纳部202和中空绞线203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由上述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第九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端部300的结构的一例。但是,基端部300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中空轴301和轴302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例如,中空轴301也可以由芯轴和覆盖芯轴的线圈体形成。例如,也可以省略中空轴301和轴302,收纳部202以及中空绞线203延伸至导丝1的基端部。例如,第一区域A1、A11、第二区域A2、A21、第三区域A3、A31、以及第四区域A4、A41的刚性也可以不是刚性A1≤A2≤A3≤A4的关系。
例如,也可以省略基端侧包覆层304,基端侧包覆层304和包覆层204形成为一体。例如,基端侧包覆层304和包覆层204也可以形成为层状(在导丝1的周向上重叠)。例如,中空轴301和轴302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由上述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
[变形例4]
上述第一~第九实施方式的导丝1、1A~H的结构、以及上述变形例1~3的导丝1、1A~H的结构也可以适当组合。例如,第七、第八实施方式任一个中说明的前端部100的结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中间部200的结构、以及第二、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端部300的结构分别能够进行任意的组合。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变形例对本方案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方案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方案的方式,并不限定本方案。本方案能够不脱离其主旨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地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方案包含其等效物。另外,如果在本说明书中未将其技术特征描述为必不可少,则能够适当削除。
符号的说明
1、1A~1H—导丝,100—前端部,101、101F—前端芯,101a—凸缘部,101b—前端部,101c—锥形部,102、102G—第一线圈(管状)体,103—第二线圈体,105—前端片,106—接合部,109—第一接合部,110、110G—前端线圈,200—中间部,201—传感器,201a—传感器头,201b—传感器电缆,202、202A、202B、202C、202E—收纳部,202a、202aH—壳体部,202b—中间部,202c—基端部,202d—第一孔,202e—第二孔,202f—壳体前端部,202n、202m—台阶状部,202x—第一锥形部,202y—第二锥形部,202z—锥形部,203—中空绞线,204—包覆层,209—第二接合部,300—基端部,301、301D—中空轴,301a—前端部,301b—基端部,301x—锥形部,302、302A—轴,302a—基端部,302x—锥形部,304—基端侧包覆层,309a—第三接合部,309b—第四接合部,309c—第五接合部。

Claims (12)

1.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其具有在脉管内检测与该脉管相关的信息的检测元件、和从上述检测元件朝向上述导丝的基端侧延伸且传递由上述检测元件检测出的信息的延伸部;
收纳部,其具有收纳上述检测元件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上述延伸部的第二收纳部;以及
包覆部,其包覆上述第二收纳部,
上述包覆部的前端部与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包覆部而言,
前端部的外径与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
并与上述第一收纳部大致同轴地并排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外径从基端侧至前端侧逐渐缩径的缩径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基端部,形成有与上述包覆部的前端部卡合的台阶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轴部:其配置在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以及
基端侧包覆部,其包覆上述第二收纳部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且未被上述包覆部覆盖的一部分、上述第二收纳部与上述轴部的边界部、以及上述轴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
在将上述第二收纳部中被上述包覆部包覆并且未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上述第二收纳部中未被上述包覆部包覆并且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时,
上述第二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一区域的刚性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轴部中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三区域时,
上述第三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二区域的刚性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轴部中未被上述基端侧包覆部包覆的区域设为第四区域时,
上述第四区域的刚性为上述第三区域的刚性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收纳部、上述第二收纳部以及上述基端侧包覆部由超弹性材料形成,
上述包覆部和上述轴部由比上述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收纳部和上述第二收纳部由超弹性材料形成,
上述包覆部、上述基端侧包覆部以及上述轴部由比上述超弹性材料更容易塑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覆部是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圈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元件是检测流动于上述脉管内的体液的压力的检测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中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前端线圈,该前端线圈设置在上述第一收纳部的前端侧,将一个或多个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
CN201980022954.3A 2018-03-30 2019-03-29 导丝 Withdrawn CN1119361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50909P 2018-03-30 2018-03-30
US62/650,909 2018-03-30
PCT/JP2019/014185 WO2019189828A1 (ja) 2018-03-30 2019-03-29 ガイドワ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6193A true CN111936193A (zh) 2020-11-13

Family

ID=6806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954.3A Withdrawn CN111936193A (zh) 2018-03-30 2019-03-29 导丝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00421A1 (zh)
EP (1) EP3777951A4 (zh)
JP (1) JP6963099B2 (zh)
CN (1) CN111936193A (zh)
WO (1) WO20191898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05205B2 (en) * 2019-12-16 2024-06-11 Stryker Corporation Guidewires for medical device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0155A (en) * 1995-10-27 1998-11-03 Cordis Corporation Guidewire assembly
US20090192412A1 (en) * 2008-01-23 2009-07-30 Mediguide Ltd. Sensor mounted flexible guidewire
US20100241008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Opsens Inc. Eccentric pressure catheter with guidewire compatibility
CN102000381A (zh) * 2010-12-06 2011-04-06 李业中 一种麻醉导管
CN102475936A (zh) * 2010-11-26 2012-05-30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医疗用导引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JP2014042645A (ja) * 2012-08-27 2014-03-13 Asahi Intecc Co Ltd センサ付きガイドワイヤ
CN104619247A (zh) * 2012-09-17 2015-05-13 波士顿科学西美德公司 压力感测导丝
JP2017176719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CN107530085A (zh) * 2015-03-03 2018-01-02 株式会社钟化米迪克斯 血管栓塞用具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7128A (ja) 1995-03-24 1996-10-08 Piolax Inc 医療用チューブ
JP4222775B2 (ja) * 2001-06-15 2009-02-12 ラディ・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アクチェボラーグ 生物の体内に挿入可能な測定装置
US7182735B2 (en) * 2003-02-26 2007-02-27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Elongated intracorporal medical device
JP5240948B2 (ja) * 2010-08-02 2013-07-17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US8764683B2 (en) * 2010-12-29 2014-07-01 Mediguide Ltd. Medical device guidewire with a position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0155A (en) * 1995-10-27 1998-11-03 Cordis Corporation Guidewire assembly
US20090192412A1 (en) * 2008-01-23 2009-07-30 Mediguide Ltd. Sensor mounted flexible guidewire
US20100241008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Opsens Inc. Eccentric pressure catheter with guidewire compatibility
CN102475936A (zh) * 2010-11-26 2012-05-30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医疗用导引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00381A (zh) * 2010-12-06 2011-04-06 李业中 一种麻醉导管
JP2014042645A (ja) * 2012-08-27 2014-03-13 Asahi Intecc Co Ltd センサ付きガイドワイヤ
CN104619247A (zh) * 2012-09-17 2015-05-13 波士顿科学西美德公司 压力感测导丝
CN107530085A (zh) * 2015-03-03 2018-01-02 株式会社钟化米迪克斯 血管栓塞用具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176719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7951A4 (en) 2021-12-22
EP3777951A1 (en) 2021-02-17
JPWO2019189828A1 (ja) 2021-02-25
US20210000421A1 (en) 2021-01-07
WO2019189828A1 (ja) 2019-10-03
JP6963099B2 (ja)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6185B2 (en) Tube and sensor guide wire comprising tube
EP1684628B1 (en) Sensor and guide wire assembly
EP1849409B1 (en) Sensor and guidewire assembly
US5546947A (en) Ultrasonic endoprobe
EP2417999B1 (en) Guidewire with bent portion fixed with a fixing member
JP5444516B1 (ja) 湾曲管、医療機器
US9566418B2 (en) Sensor guide wire with micro-cable winding
US5108411A (en) Flexible catheter drive cable
US20070255145A1 (en) Sensor and guide wire assembly
US20130110002A1 (en) Guidewire
AU2011310539B2 (en) Sensor guide wire
JP2019528813A (ja) 操縦可能多腔カテーテルシャフト
JP3637216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WO2020016986A1 (ja) ガイドワイヤ及びガイドワイヤ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1936193A (zh) 导丝
EP2586484A1 (en) Guidewire
US9526454B2 (en) Sensor guide wire comprising a polymer layer
JP2010227136A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7546454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WO2022137367A1 (ja) ガイドワイヤ
WO2021181936A1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WO2019146086A1 (ja) カテーテル
JP2012135383A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2024003512A (ja) ガイドワイヤ
WO2023153263A1 (ja) ガイドワ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