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 的目标是成为可互操作的标准,以促进技术采用和创新,逐步取代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专有协议。
Matter 由一个开源 SDK 实现,该 SDK 不仅包含规范的实现,还包含丰富的示例和可互操作的代码。核心 Matter 协议在 OSI 的上下文中位于前三层,这意味着它可以运行在任何类型的 IPv6 传输和网络上。虽然控制和其他操作通信是通过 IPv6 进行的,但 Bluetooth 低功耗 (BLE) 可用于调试新设备1。
Matter 灵活且可互操作。它基于低功耗 802.15.4 网络和 Wi-Fi 智能家居设备多年的挑战和成功经验而构建。与 Thread 类似,Matter 基于 IPv6 构建。它包括强大的加密功能、对设备类型及其数据的明确建模,以及对多个生态系统管理员的支持。
Matter 还支持其他智能家居技术(例如 Zigbee、Bluetooth Mesh 和 Z-Wave)的桥接。这意味着,基于这些协议的设备可以通过网桥(同时属于 Matter 网络和另一项桥接的物联网技术的成员设备)像 Matter 设备一样运行。
Bridges 具有双重优势。使用其他协议的设备可以访问以原生 Matter 设备为目标的技术和生态系统。与此同时,Matter 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来打造真正的互联事物网。
前提条件
本入门指南假定您具备以下方面的良好实践知识:
- 网络和路由概念
- IPv6
熟悉 Wi-Fi 技术和 Thread 网络协议不是必需的,但会有所帮助。
-
BLE 是一种不实现 IP 的点对点协议。因此,对于 Matter 1.0,BLE 应被视为一种可轻松完成设备调试的初始配置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