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530266A - 抗IL-4Rα抗體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抗IL-4Rα抗體及其用途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530266A TW202530266A TW113138787A TW113138787A TW202530266A TW 202530266 A TW202530266 A TW 202530266A TW 113138787 A TW113138787 A TW 113138787A TW 113138787 A TW113138787 A TW 113138787A TW 202530266 A TW202530266 A TW 20253026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
- amino acid
- cdr2
- cdr3
- cdr1
- Prior art date
Links
Abstract
本公開提供了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本公開還涉及編碼所述抗體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多核苷酸、以及包含其的表達載體和宿主細胞。還公開了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和藥物,以及它們治療疾病或紊亂的用途。
Description
本公開涉及免疫藥物領域,具體而言涉及能夠特異性地結合IL-4Rα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本公開還涉及包含它們的藥物組合物及它們用途。
自體免疫性疾病是由對正常身體部位的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的病症。存在至少有80種自體免疫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病因通常不太清楚。一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狼瘡)是家族性的,而一些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由感染或其他環境因素觸發。一些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包括例如乳糜瀉、1型糖尿病、格雷夫斯病、炎症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症、銀屑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最近治療性抗體的臨床和商業成功引起了對使用抗體來治療各種免疫相關紊亂的極大興趣。需要開發用於各種基於抗體的療法中的抗體,以治療免疫紊亂。
本公開涉及可以特異性地結合IL-4Rα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用於治療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免疫紊亂)。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結合IL-4Rα(白細胞介素-4受體α亞基)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互補決定區(CDRs)1、2和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90%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H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CDR1、CDR2和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L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90%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L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X
2NAMN(SEQ ID NO:57)、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1=N、E、K或D,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MNAMN(SEQ ID NO:58)、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1=N、E、K或D,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X
2NAMN(SEQ ID NO:123)、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MNAMN(SEQ ID NO:85)、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X
2N(SEQ ID NO:124)、RTKX
3X
4X
5YA(SEQ ID NO:125)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1=N、E、K或D,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MN(SEQ ID NO:126)、RTKX
3X
4X
5YA(SEQ ID NO:125)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1=N、E、K或D,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結合IL-4Rα(白細胞介素-4受體α亞基)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互補決定區(CDRs)1、2和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H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CDR1、CDR2和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L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L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和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為如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2)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3)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4)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5、26、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5)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6)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7)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8)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9)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26、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10)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11)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12)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13)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14)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5、106、107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以及(15)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5、106、10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結合IL-4Rα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與所選的VH序列至少9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與所選的VL序列至少9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和所選的VL序列是以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2)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9,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0;(3)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16,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7;(4)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23,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24;(5)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0,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1;(6)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5,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6;以及(7)所選的VH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7、9、16、23、30和35所組成的組,且所選的VL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8、10、17、24、31和36所組成的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特異性地結合人IL-4Rα。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是人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人源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片段選自Fab片段、Fab’片段、F(ab’)
2片段、Fd片段、Fv片段、dAb片段、分離的CDR區、scFv和奈米抗體。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結合IL-4Rα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VH)包含與所選的VH序列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相同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所述輕鏈可變區(VL)包含與所選的VL序列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相同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和所選的VL序列是以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2)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9,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0;(3)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16,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7;(4)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23,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24;(5)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0,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1;(6)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5,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6;以及(7)所選的VH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7、9、16、23、30和35所組成的組,且所選的VL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8、10、17、24、31和36所組成的組。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與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交叉競爭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是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核酸,其包含編碼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含:(1)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H與包含以SEQ ID NO:8或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VH與IL-4Rα結合;(2)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L與包含以SEQ ID NO:7或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VL與IL-4Rα結合;(3)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H與包含以SEQ ID NO:1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VH與IL-4Rα結合;(4)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L與包含以SEQ ID NO: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VL與IL-4Rα結合;(5)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H與包含以SEQ ID NO:2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VH與IL-4Rα結合;(6)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L與包含以SEQ ID NO: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VL與IL-4Rα結合;(7)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 2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 8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 105、106、10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H與包含以SEQ ID NO:3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VH與IL-4Rα結合;(8)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L與包含以SEQ ID NO:3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VL與IL-4Rα結合;(9)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H與包含SEQ ID NO:3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VH與IL-4Rα結合;或(10)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其包含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VL與包含以SEQ ID NO:3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VL與IL-4Rα結合。在一些實施方式中,VH與VL配對時特異性地結合人IL-4Rα。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是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或其片段、或人源化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或其片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編碼單鏈可變片段(scFv)、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是cDNA。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載體,其包含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核酸、或編碼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細胞,其包含本文所述的載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細胞是CHO細胞。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細胞,其包含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核酸、或者編碼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產生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在足以使本文所述的細胞產生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條件下,對所述細胞進行培養;以及(b)收集由所述細胞產生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其包含共價結合至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治療劑。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治療劑是細胞毒性劑或細胞生長抑制劑。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以及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試劑盒,其包含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對患有癌症的受試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試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抗體藥物偶聯物或藥物組合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對患有免疫紊亂的受試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試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抗體藥物偶聯物或藥物組合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免疫紊亂是過敏、哮喘或異位性皮膚炎。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免疫紊亂是II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疾病。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受試者是人或非人動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 57(GFTFX
1X
2NAMN;X
1=N, E, K或D,X
2=I或M)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59(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X
3=S, G或T,X
4=N, A或S,X
5=N, K或D)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DVGRGFAY)示出的HCDR3;和/或,以SEQ ID NO: 60(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X
6=T, F, H或Y,X
7=S, G, 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61(LX
11X
12X
13LQS;X
11=A或G,X
12=S, T或R,X
13=N, Y, F或H)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2(QHSX
14EX
15PX
16T;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示出的LCDR3。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編碼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多核苷酸。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包含所述多核苷酸(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多核苷酸)的表達載體。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整合有所述多核苷酸(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多核苷酸)或其表達載體的宿主細胞。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包含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免疫綴合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免疫綴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免疫綴合物),以及任選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藥盒,包括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藥物組合物)。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或者,本公開涉及用於製備IL-4Rα的抑制劑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或者,本公開涉及一種對IL-4Rα進行抑制的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試者給予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涉及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或者,本公開涉及一種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試者給予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或者,本公開涉及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疾病或紊亂是II型和混合型過敏性疾病,例如哮喘和/或異位性皮膚炎。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的含義。本文描述了用於本發明的方法和材料;也可以使用本領域已知的其他合適的方法和材料。所述材料、方法和示例僅是說明性的,並不旨在進行限制。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專利申請、專利、序列、數據庫條目和其他參考文獻均以引用的方式以其整體併入本文。如果發生衝突,將以本申請文件(包括定義)為准。
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從以下詳細描述和所附圖式以及請求項中顯而易見。
目前針對哮喘疾病,存在針對多個靶點的抗體藥物開發,包括IL-4、IL-13、IL-5、IL-6、GM-CSF等。IL-4及其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IL-13對B細胞、T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具有多種生物學和免疫調節功能。IL-4具有兩種受體,其中II型受體由IL-4Rα和IL-13Rα1組成,具有結合IL-4和IL-13的能力,可通過結合IL-4和IL-13來調節B細胞中IgE抗體的產生。IL-4和IL-13是誘導和維持II型炎症反應的關鍵細胞因子,並與多種過敏性疾病有關,例如異位性皮膚炎、哮喘等;IL-4Rα和IL-13Rα1在腫瘤細胞表面的表達上調,因此IL-4R也可作為癌症治療藥物靶點。由再生元開發的針對IL-4Rα的全人源抗體度普利尤單抗(dupilumab)目前已被獲批用於異位性皮膚炎、哮喘等適應症。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均具有與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一般含義相同的含義。
定義
術語「抗體」在本文中是指能夠特異性識別並結合抗原的蛋白質或多肽,涵蓋各種結構的天然抗體和人工抗體,包括但不限於表現出期望的生物學活性的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單鏈抗體、單域抗體、全長抗體和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可根據重鏈類別分為5個同種型,即IgG、IgM、IgD、IgA和IgE。
當提及抗體時,本文中的術語「分離的」表示該抗體基本上不含在天然狀態下與其結合的其他細胞組分,例如,分離的抗體可為從天然或自然環境中移出的抗體。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雙特異性」意指抗原結合構建體(例如抗體)包含兩個各自具有特定的結合特異性的抗原結合部分(例如抗原結合片段),例如,第一抗原結合片段和第二抗原片段分別與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或者分別與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特異性結合。
術語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是比全抗體或全長抗體的胺基酸殘基數要少的全長或全抗體的一部分或一段,但其能結合抗原或與全長抗體(即與抗原結合片段所來源的全長抗體)競爭結合抗原。可以通過重組DNA技術、或通過酶或化學切割完整的抗體製備抗原結合片段。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但不限於Fab、Fab’、F(ab’)
2、Fd、Fv、單鏈Fv、雙體抗體(diabody)、單域抗體(sdAb)、奈米抗體。例如,通過木瓜蛋白酶消化全長抗體能夠獲得Fab片段。此外,通過胃蛋白酶在鉸鏈區的二硫鍵下面消化完全抗體產生F(ab’)
2,其為Fab’的二聚體,是二價的抗體片段。F(ab’)
2可以在中性條件下通過破壞鉸鏈區中的二硫鍵而被還原,由此將F(ab’)
2二聚體轉化為Fab’單體。Fab’單體基本上是具有鉸鏈區的Fab片段。Fv片段由抗體單臂的VL(輕鏈可變區)和VH(重鏈可變區)結構域組成。Fv片段的兩個結構域VL和VH可以由獨立的基因編碼,但是也可以使用重組方法,使用合成性連接肽連接這兩個結構域以使其作為單條蛋白鏈產生,並且在所述單條蛋白鏈中VL區和VH區配對以形成單鏈Fv(scFv;single chain Fv)。
本文中的術語「scFv」包括存在於單一多肽鏈中的抗體的VH和VL結構域。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CDR」(互補決定區),也被稱為「高變區(HVR)」,是指在序列上高度可變和/或形成結構限定的環的抗體可變結構域的每個區域。天然抗體通常包含位於重鏈可變區中的3個CDRs(即,HCDR1至HCDR3)和位於輕鏈可變區中的3個CDRs(LCDR1至LCDR3)。可以採用本領域公知的多種定義來鑒別重鏈和輕鏈的CDR,例如,基於抗體的三維結構和CDR環的拓撲學的Chothia,基於抗體序列可變性的Kabat(Kabat等,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4版,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987))、AbM(University of Bath)、Contact(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IMGT) database(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information system, http://imgt.cines.fr),以及基於利用大量晶體結構的近鄰傳播聚類(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的North CDR定義(North等,「A New Clustering of Antibody CDR Loop Conformations」,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406,228-256(2011))。
表1. 採用不同編號方案確定的CDR
*基於Kabat編號**基於Chothia/Martin編號
| CDR | Kabat | AbM | Chothia | Contact | IMGT |
| LCDR1 | L24-L34 | L24-L34 | L26-L32 | L30-L36 | L27-L32 |
| LCDR2 | L50-L56 | L50-L56 | L50-L52 | L46-L55 | L50-L52 |
| LCDR3 | L89-L97 | L89-L97 | L91-L96 | L89-L96 | L89-L96 |
| HCDR1* | H31-H35B | H26-H35B | H26-H32 | H30-H35B | H26-H35B |
| HCDR1** | H31-H35 | H26-H35 | H26-H32 | H30-H35 | H26-H35 |
| HCDR2 | H50-H65 | H50-H58 | H53-H55 | H47-H58 | H51-H57 |
| HCDR3 | H95-H102 | H95-H102 | H96-H101 | H93-H101 | H93-H102 |
在提及抗體時,術語「可變區」、「V區」或「可變結構域」可互換使用,是指參與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重鏈或輕鏈的結構域,通常包括從N端到C端以FR1-CDR1-FR2-CDR2-FR3-CDR3-FR4順序排列的胺基酸序列。
術語「嵌合抗體」是含有源自兩種不同抗體的序列(通常可來自不同的物種)的抗體,例如,其中(a)將恆定區或其部分進行改變、替換或交換,從而抗原結合位點與具有不同的或改變的類別、效應子功能和/或物種來源的恆定區連接、或與向嵌合抗體提供新的生物學功能的完全不同的分子(例如,酶、毒素、激素、生長因子、藥物)等連接;或(b)將可變區或其部分用具有不同或改變的抗原特異性的可變區改變、替換或交換。
本文所用的術語「人源化抗體」是一種保留非人類抗體(例如羊駝單克隆抗體、或鼠源抗體)的抗原特異反應性,同時作為治療藥物對人施用時免疫原性較低的抗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通常包括來源於非人類動物的CDR、來源於人的FR區、以及任選的來源於人的恆定區。
本文所用的術語「表位(epitope)」,也稱為「抗原決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能夠被抗體識別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部分。一個抗原可具有多個表位,表位通常由表面暴露的分子基團如胺基酸或糖側鏈形成。
本文中的術語「柔性連接肽」或「連接肽」或「接頭」是指由胺基酸組成的短胺基酸序列,用於肽段之間的連接。柔性連接肽可包含甘胺酸(G)、丙胺酸(A)、蘇胺酸(T)殘基等。
本文所用的術語「結合」或「特異性結合」意指結合作用對靶抗原是選擇性的並且能夠與不想要的或非特異的相互作用區別開。例如,與靶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意味著相比於該抗體與其它非靶分子的結合,該抗體結合該靶抗原時具有更高親和力、更強的結合活性、更容易結合和/或結合持續時間更長。
「親和力」或「結合親和力」是用於反映結合對的成員之間相互作用的固有結合能力。例如,分子X對其配偶物Y的親和力通常可以用平衡解離常數(K
D)代表,平衡解離常數是解離速率常數(K
dis或K
off)和締合速率常數(K
a或K
on)的比例。親和力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常見方法測量。用於測量親和力的一種具體方法是ForteBio動力學結合測定法。
胺基酸序列的「同一性百分比」是指將候選序列與參考序列進行比對並且如有必要的話為達到最大序列同一性百分數而引入空位後,並且不考慮任何保守置換作為序列同一性的一部分時,候選序列中與參考序列相同的胺基酸殘基數占所述參考序列的胺基酸殘基總數的百分比。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工具,例如BLASTp、ClustalW2(可參見Higgins DG等,Methods Enzymol 1996, 266:383-402; Larkin MA等,Bioinformatics 2007, 23:2947-2948)、ALIGN或Megalign(DNASTAR)軟體等,對兩個以上的序列進行比對以確定胺基酸序列的序列同一性百分比。
對於多肽序列,「保守性修飾」包括用同類的另外的胺基酸(例如化學性質或功能相似的胺基酸)對多肽序列中的胺基酸進行的置換、缺失或插入,但不實質性改變多肽序列的期望功能活性。例如,保守性取代常常引起某個胺基酸置換為相似的胺基酸。功能上相似胺基酸的保守性置換列表是本領域已知的。以下列出了8組含有互為保守替換的胺基酸:1)丙胺酸(A)、甘胺酸(G);2)天冬胺酸(D)、麩胺酸(E);3)天冬醯胺(N)、麩醯胺酸(Q);4)精胺酸(R)、離胺酸(K);5)異白胺酸(I)、白胺酸(L)、甲硫胺酸(M)、纈胺酸(V);6)苯丙胺酸(F)、酪胺酸(Y)、色胺酸(W);7)絲胺酸(S)、蘇胺酸(T);和8)半胱胺酸(C)、甲硫胺酸(M)。
術語「受試者」、「患者」和「個體」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包括哺乳動物或非哺乳的脊椎動物(如雞、鴯鶓、魚類),所述哺乳動物包括但不限於馴化動物(例如,牛、羊、貓、狗、豬和馬)、靈長類動物(例如,人、非人靈長類動物如猴)、兔和齧齒類動物(例如,小鼠、大鼠、豚鼠、倉鼠),優選人。
本文中的術語「治療(treating、treatment或treat)」是指減輕或緩解某種疾病或症狀,降低某種疾病或症狀發作或發展的速度,減少發展出某種疾病或症狀的風險,或延遲與某種疾病或症狀相關的症狀發展,減少或終止與某種疾病或症狀相關的症狀,產生某種疾病或症狀的完全或部分的逆轉,治癒某種疾病或症狀,或以上的組合。本文中的期望的治療效果包括但不限於防止疾病出現或復發、減輕症狀、減小疾病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病理學後果、降低病情進展速率、改善或緩和疾病狀態,以及緩解或改善預後。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任選的」表示其修飾的對象存在或者不存在,例如「藥物組合物包含任選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表示該藥物組合物可包含或不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
術語「治療有效量」或「有效劑量」是指以需要的劑量並持續需要的時間段,有效實現預防或改善與疾病或病症有關的症狀和/或減輕疾病或病症嚴重程度的劑量或濃度。本公開的製劑、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雙特異性抗體或組合物的治療有效量可以根據多種因素如疾病狀態、個體的年齡、性別和重量和抗體或抗原結合部分在個體中激發所需反應的能力而變動。治療有效量也可被認為是製劑、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雙特異性抗體或組合物的治療有益作用明顯超過其導致的任何有毒或有害作用。術語「有效量」是指足以對受試者提供臨床上的益處(包括但不限於改善、緩解或減輕疾病、病症或其相關症狀,延遲或停止疾病進展)的活性成分或藥劑的量。
本文中的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或「臨床上可接受的」是指所指的載劑、溶媒、稀釋劑、輔劑和/或鹽,總的來說在化學上和/或在物理上與製劑中的其他配料相兼容,並在生理上與受試者相兼容。
本文中的術語「X」和「Xaa」等同,是指未指定的胺基酸(Unspecified Amino Acid),通過相關表述中的定義來指定其涵蓋的範圍,為了區別胺基酸序列中的多個「X」,對先後出現的多個X分別進行編號(例如,撰寫成X
n)並分別對其涵蓋的範圍進行定義。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使用的術語「包含、包括和含有(comprise、comprises和comprising)」或其等同物(contain、contains、containing、include、includes、including)為開放式表述,意味著除所列出的要素、組分和步驟外,還可涵蓋其它未指明的要素、組分和步驟。
除非另有說明,申請文件中所使用的表示成分的量、測量值或反應條件的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均由術語「約」修飾,本文中的術語「約」的含義應認為是在相應值的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內。當與百分比相連時,術語「約」可以表示例如±1%、優選±0.5%、更優選±0.1%。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本文中的單數術語涵蓋複數的指示對象,反之亦然。類似地,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本文中的詞語「或」意在包括「和」。
本文中的「藥物組合物」意味著其中包含的各活性成分可同時、分開地或者以規律或不規律間隔施用,所述各活性成分可混合在一起或者分別單獨存在(例如以各自的藥物組合物形式存在)。
為了描述和公開的目的,以引用的方式將所有的專利、專利申請和其它出版物在此明確地併入本文。這些出版物僅因為它們的公開早於本申請的申請日而提供。所有關於這些文件的日期的聲明或這些文件內容的表述是基於申請者可得的訊息,並不構成任何關於這些文件的日期或這些文件內容正確性的承認。
接下來,通過示例性的實施方式,對本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更詳細的描述,但是本公開的保護範圍不僅限於此。
抗
IL-4Rα
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本公開提供一種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能夠特異性地結合至IL-4Rα來阻斷Th2通路,進而抑制Th2介導的II型炎症;所述抗IL-4Rα抗體可以是鼠源抗體、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全人源抗體,可以是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單特異性抗體、多特異性抗體(如雙特異性抗體),只要所述抗體能特異性地識別和結合IL-4Rα即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 57(GFTFX
1X
2NAMN;X
1=N, E, K或D,X
2=I或M)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59(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X
3=S, G或T,X
4=N, A或S,X
5=N, K或D)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DVGRGFAY)示出的HCDR3;和/或,以SEQ ID NO: 60(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X
6=T, F, H或Y,X
7=S, G, 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61(LX
11X
12X
13LQS;X
11=A或G,X
12=S, T或R,X
13=N, Y, F或H)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2(QHSX
14EX
15PX
16T;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示出的LCDR3。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 58(GFTFX
1MNAMN;X
1=E, K或D)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59(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X
3=S, G或T,X
4=N, A或S,X
5=N, K或D)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和/或,以SEQ ID NO: 60(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X
6=F, H或Y,X
7=S, G, 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61(LX
11X
12X
13LQS;X
11=A或G,X
12=T或R,X
13=Y, F或H)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2(QHSX
14EX
15PX
16T;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示出的LCDR3。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s: 1、11、18、25和32中的任一者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s: 2、12、19和2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和/或,以SEQ ID NOs: 4、13、20、27和33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s: 5、14、21、28和34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s: 6、15、22和29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3。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以SEQ ID NOs: 11、18、25和32中的任一者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s: 12、19和2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13、20、27和33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s: 14、21、28和34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s: 6、15、22和29中的任一者示出的LCDR3;或者
(2)以SEQ ID NO: 1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2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4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5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示出的LCDR3。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i)以SEQ ID NO: 11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2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13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14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15示出的LCDR3;
(ii)以SEQ ID NO: 18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9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20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21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22示出的LCDR3;
(iii)以SEQ ID NO: 25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26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27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28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29示出的LCDR3;或者
(iv)以SEQ ID NO: 32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9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33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34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示出的LCDR3。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中的重鏈可變區CDR1(HCDR1)由AbM編號系統定義;重鏈可變區CDR2和CDR3(HCDR2和HCDR3)以及輕鏈可變區CDRs(LCDRs)由Kabat編號系統定義。採用其它編號系統定義的各可變區也在本公開的保護範圍內。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或更多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或更多同一性的VL。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L。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H包含的HCDRs,以及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L包含的LCDRs。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與以SEQ ID NOs: 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s: 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同一性的VL。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以SEQ ID NOs: 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s: 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L。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與以SEQ ID NO: 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1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2)與以SEQ ID NO: 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2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3)與以SEQ ID NO: 3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3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4)與以SEQ ID NO: 3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3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5)與以SEQ ID NO: 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或者
(6)與以SEQ ID NO: 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其中,與以SEQ ID NOs: 7、8、9、10、16、17、23、24、30、31、35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全部存在於FR區。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以SEQ ID NO: 16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17示出的VL;
(2)以SEQ ID NO: 23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24示出的VL;
(3)以SEQ ID NO: 30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31示出的VL;
(4)以SEQ ID NO: 35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36示出的VL;
(5)以SEQ ID NO: 7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8示出的VL;或者
(6)以SEQ ID NO: 9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10示出的VL。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還包括重鏈恆定區和輕鏈恆定區。
在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重鏈恆定區選自人IgG1、IgG2、IgG3和IgG4的恆定區或其變體,所述輕鏈恆定區選自人κ鏈和λ鏈的恆定區或其變體。示例性的變體包括對重鏈恆定區進行定點改造和胺基酸替換的IgGl、IgG2或IgG4重鏈恆定區變體,例如現有技術已知的AAA突變、DLE突變(Shields等, 2002; Lazar等, 2006)、YTE突變和LS突變(M428L/N434S(EU numbering)(Ghetie等, 1997; Zalevsky等, 201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重鏈恆定區(CH)為IgG1 LALA亞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以SEQ ID NO: 4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或更多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以SEQ ID NO: 82或SEQ ID NO: 8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輕鏈恆定區為人κ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輕鏈恆定區包括以SEQ ID NO: 4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同一性、至少81%同一性、至少82%同一性、至少83%同一性、至少84%同一性、至少85%同一性、至少86%同一性、至少87%同一性、至少88%同一性、至少89%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1%同一性、至少92%同一性、至少93%同一性、至少94%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至少96%同一性、至少97%同一性、至少98%同一性、或至少99%或更多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所述重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2)與以SEQ ID NO: 4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H;
並且,所述輕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以及(2)與以SEQ ID NO: 4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L。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所述重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2)與以SEQ ID NO: 4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H;
並且,所述輕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以及(2)與以SEQ ID NO: 4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L。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骨架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所述重鏈包括:(1)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H;以及(2)以SEQ ID NO: 47、82或83示出的CH;
並且,所述輕鏈包括:(1)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VL;以及(2)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1)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16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17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2)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23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24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3)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30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31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4)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35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36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5)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7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8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或者
(6)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9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10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1)所述重鏈由以SEQ ID NO: 16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組成;並且所述輕鏈由以SEQ ID NO: 17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組成;
(2)所述重鏈由以SEQ ID NO: 23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由以SEQ ID NO: 24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組成;
(3)所述重鏈由以SEQ ID NO: 30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組成;並且所述輕鏈由以SEQ ID NO: 31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組成;或者
(4)所述重鏈由以SEQ ID NO: 35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組成;並且所述輕鏈由以SEQ ID NO: 36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組成。
本文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各種變體保留了與抗原IL-4Rα特異性結合的能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選自Fab片段、Fab’片段、F(ab’)
2片段、Fd片段、Fv片段、dAb片段、分離的CDR區、scFv和奈米抗體。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IgG1、IgG2、IgG3或IgG4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所述的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表現出如下的生物學活性:
(1)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不與除IL-4Rα以外的其他的白細胞介素受體(例如IL-2Rα、IL-5Rα、IL-9R)發生交叉反應;
(2)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人IL-4Rα結合的K
D值<5×10
-9M、<1×10
-10M、優選<9×10
-11M、例如<7×10
-11M;
(3)所述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抑制IL-4和IL-13誘導細胞增殖的IC50值小於5nM、優選小於2nM、例如小於1.5nM;
(4)阻斷IL-4Rα/IL-4/IL-13通路的訊號轉導。
本公開提供了特異性地結合至IL-4Rα的多種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
本文所述的抗體和抗原結合片段能夠結合IL-4Rα。本公開提供了例如抗IL-4Rα抗體10H4.6、H6、D5、E2、C3以及由此衍生的抗體。
10H4.6和10H4.6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1、2、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4、5、6),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
類似地,H6和H6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11、12、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13、14、15),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
D5和D5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18、19、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20、21、22),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 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
E2和E2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25、26、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27、28、29),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 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26、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5、106、107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
C3和C3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32、19、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s(分別為SEQ ID NO:33、34、6),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 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
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和這些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分別為SEQ ID NO:57、59、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分別為SEQ ID NO:60、61、62),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 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23、59、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60、61、62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24、125、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60、61、62示出。
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和這些衍生的抗體(例如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的CDR序列包括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分別為SEQ ID NO:58、59、3)和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分別為SEQ ID NO:60、61、62),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 2、VH CDR3和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CDR也可以通過Kabat或Chothia系統定義。在Kabat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59、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60、61、62示出。在Chothia編號下,重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26、125、3示出,且輕鏈可變結構域的CDR序列分別以SEQ ID NO:60、61、62示出。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還可以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重鏈可變區CDR和/或一個、兩個或三個輕鏈可變區CDR,所述重鏈可變區CDR選自SEQ ID NO:1、2、3,SEQ ID NO:11、12、3,SEQ ID NO:18、19、3,SEQ ID NO:25、26、3,SEQ ID NO:32、19、3,SEQ ID NO:84、2、3,SEQ ID NO:85、12、3,SEQ ID NO:85、19、3,SEQ ID NO:85、26、3,SEQ ID NO:87、88、89,SEQ ID NO:93、94、95,SEQ ID NO:99、100、101,SEQ ID NO:105、106、107,SEQ ID NO:111、112、113,SEQ ID NO:57、59、3,SEQ ID NO:58、59、3,SEQ ID NO:123、59、3,SEQ ID NO:85、59、3,SEQ ID NO:124、125、3,以及SEQ ID NO:126、125、3的組;所述輕鏈可變區CDR選自SEQ ID NO:4、5、6,SEQ ID NO:13、14、15,SEQ ID NO:20、21、22,SEQ ID NO:27、28、29,SEQ ID NO:33、34、6,SEQ ID NO:90、91、92,SEQ ID NO:96、97、98,SEQ ID NO:102、103、104,SEQ ID NO:108、109、110,SEQ ID NO:114、115、116,以及SEQ ID NO:60、61、62的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IL-4Rα抗體可以具有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互補決定區(CDRs)1、2、3,其中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並且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或95%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CDR1、CDR2、CDR3,其中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或95%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或95%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並且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85%、90%或95%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中顯示了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和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包含重鏈可變結構域,該結構域包含CDR1、CDR2和CDR3中的一個、兩個或三個,所述CDR1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所述CDR2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所述CDR3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並且將VH CDR1、VH CDR2和VH CDR3在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中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包含輕鏈可變結構域,該結構域包含CDR1、CDR2和CDR3中的一個、兩個或三個,所述CDR1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所述CDR2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所述CDR3具有零個、一個或兩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替換,並且將VL CDR1、VL CDR2、VL CDR3在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中示出。
插入、缺失和替換可以在CDR序列內,或者在CDR序列的一個或兩個末端。
本公開還提供了與IL-4Rα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VH包含與所選的VH序列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所述VL包含與所選的VL序列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個,並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9,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16,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23,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2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0,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5,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6。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具有3個VH CDRs,其與本文所述的任何VH序列的CDR相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具有3個VL CDRs,其與本文所述的任何VL序列的CDR相同。
本公開還提供了包含多核苷酸的核酸,所述多核苷酸編碼包含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免疫球蛋白輕鏈的多肽。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免疫球蛋白輕鏈包含如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所示的CDR,或具有如圖16所示的序列。當多肽與相應的多肽配對時(例如,相應的重鏈可變區或相應的輕鏈可變區),配對的多肽與IL-4Rα(例如,人IL-4Rα)結合。
抗IL-4Rα抗體和抗原結合片段也可以是抗體或抗體片段的抗體變體(包括衍生物和偶聯物)以及多特異性(如雙特異性)抗體或抗體片段。本文提供的另外的抗體是多克隆、單克隆、多特異性(多聚體,例如雙特異性)、人抗體、嵌合抗體(例如人-小鼠嵌合體)、單鏈抗體、細胞內製備的抗體(即胞內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是任何類型(例如IgG、IgE、IgM、IgD、IgA和IgY)、類別(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和IgA2)或亞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是IgG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抗體的片段適用於所提供的方法,只要它們保持全長抗體的期望的親和力和特異性。因此,結合IL-4Rα的抗體片段將保留與IL-4Rα結合的能力。Fv片段是包含完整抗原識別和結合位點的抗體片段。該區域由緊密結合的一個重鏈可變結構域和一個輕鏈可變結構域的二聚體組成,其本質上可以是共價的,例如處於scFv。在這種構造中,每個可變結構域的三個CDR相互作用以在VH-VL二聚體的表面上定義抗原結合位點。總的來說,六個CDR或其子集對抗體賦予抗原結合特異性。然而,儘管通常親和力低於完整的結合位點,即使是單個可變結構域(或僅包含對於抗原而言特異性的三個CDR的Fv的一半)也可以具有識別和結合抗原的能力。
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
本公開提供了靶向IL-4Rα的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IL-4Rα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具有各種形式。
一般來說,野生型抗體(也稱為免疫球蛋白)可以由兩類多肽鏈、即輕鏈和重鏈組成。本公開的非限制性抗體可以是包含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的完整的四鏈免疫球蛋白抗體。抗體的重鏈可以是任何同種型,包括IgM、IgG、IgE、IgA或IgD,也可以是亞同種型(IgG1、IgG2、IgG2a、IgG2b、IgG3、IgG4、IgE1、IgE2等)。輕鏈可以是κ輕鏈或λ輕鏈。抗體可以包含輕鏈的兩個相同拷貝和/或重鏈的兩個相同拷貝。重鏈各自包含一個可變結構域(或可變區,VH)和多個恆定結構域(或恆定區),通過其恆定結構域內的二硫鍵相互結合以形成抗體的「莖」。輕鏈各自包含一個可變結構域(或可變區,VL)和一個恆定結構域(或恆定區),各輕鏈通過二硫鍵與一條重鏈結合。將各輕鏈的可變區與它所結合的重鏈的可變區對齊。輕鏈和重鏈兩者的可變區都包含夾在更保守的框架區(FR)之間的三個高變區。
這些高變區(稱為互補決定區(CDR))形成環,所述環構成抗體的主要的抗原結合表面。四個框架區主要採用β-折疊構象,並且CDR形成連接β-折疊結構的環(並在某些情況下形成β-折疊的一部分)。各鏈中的CDRs通過框架區緊密保持在一起,並與來自另一條鏈的CDRs一起促成抗原結合區的形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是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例如,IgG1、IgG2a、IgG2b、IgG3、IgM、IgD、IgE、IgA)。IgG亞型(IgG1、IgG2、IgG3和IgG4)高度保守,在其恆定區不同,特別是在其鉸鏈和上CH2結構域。IgG亞型的序列和差異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並例如在如下中進行了描述:Vidarsson等, “IgG subclasses and allotypes: from structure to effector function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5(2014);Irani等,“Molecular properties of human IgG subcla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Molecular immunology,67.2(2015):171-182;Shakib, Farouk編著,The human IgG subclasses: molecular analysis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Elsevier,2016年;其各自以引用的方式以其整體併入本文。
抗體也可以是來源於任何物種(如人、齧齒動物、小鼠、大鼠、駱駝科動物)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本文公開的抗體還包括但不限於多克隆、單克隆、單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和嵌合抗體,其包括與另一種多肽融合的免疫球蛋白結合結構域。抗原結合結構域或抗原結合片段是保留了完整抗體的特異性結合活性的抗體的部分,即抗體中能夠特異性地結合至完整抗體的靶分子上的表位的任何部分。例如,它包括Fab片段、Fab’片段、F(ab’)
2片段和這些片段的變體。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是例如scFv、Fv、Fd、dAb、雙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scFv、雙體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由抗體片段形成的多特異性抗體、以及包括結合結構域(其為抗體結合結構域、與抗體結合結構域同源)的任何多肽。抗原結合結構域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例如完整抗體的重鏈CDR和/或輕鏈CDR、完整抗體的輕鏈可變區和/或重鏈可變區、完整抗體的全長重鏈或輕鏈、或者完整抗體的重鏈或短鏈的單個CDR。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片段可以形成嵌合抗原受體(CAR)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嵌合抗原受體是融合到CD3ζ跨膜結構域和胞內結構域的、如本文所述的單鏈可變片段(scFv)的融合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嵌合抗原受體還包括來自各種共刺激蛋白受體(例如CD28、41BB、ICOS)的胞內訊號傳導結構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嵌合抗原受體包含多個訊號傳導結構域,例如CD3z-CD28-41BB或CD3z-CD28-OX40,以提高效力。因此,在一個方面,本公開進一步提供了表達本文所述的嵌合抗原受體的細胞(例如T細胞)。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結合兩種不同的抗原或兩個不同的表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包含選自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的一個、兩個或三個重鏈可變區CDR。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包含選自圖15A-圖15C和圖17A-圖17C的一個、兩個或三個輕鏈可變區CDR。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與治療劑偶聯。抗體藥物偶聯物包含可以共價或非共價地結合至治療劑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治療劑是細胞毒性劑或細胞生長抑制劑(例如,monomethyl auristatin E、monomethyl auristatin F、細胞鬆弛素B、短桿菌肽D、溴化乙錠、依米丁、絲裂黴素、依託泊苷、替尼泊苷、長春新鹼、長春花鹼、秋水仙素、阿黴素、柔紅黴素、二羥基蒽、美登素類如DM-1和DM-4、二酮、米托蒽醌、光輝黴素、放線菌素D、1-去氫睪酮、糖皮質激素、普魯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萘洛爾、嘌呤黴素、表柔比星和環磷醯胺及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多特異性抗體是雙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可以通過對成對的抗體分子之間的界面進行工程化來製備,以使從重組細胞培養物中回收的異二聚體的百分比最大化。例如,界面可以包含抗體恆定結構域的CH3結構域的至少一部分。在這種方法中,將來自第一抗體分子的界面的一個或多個小的胺基酸側鏈用較大的側鏈(例如酪胺酸或色胺酸)取代。通過用較小的胺基酸側鏈(如丙胺酸或蘇胺酸)替換大的胺基酸側鏈,在第二抗體分子的界面上產生與大的側鏈相同或相似大小的補償性「空腔」。這提供了用於提高異二聚體的收率的機制,而不是其他不需要的終產物、如同二聚體。例如,在WO 96/27011中描述了這種方法,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
本文所述的任何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與穩定分子(例如,增加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受試者或溶液中的半衰期的分子)偶聯。穩定分子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聚合物(如聚乙二醇)或蛋白質(如血清白蛋白,如人血清白蛋白)。穩定分子的偶聯可以在體外(例如,在組織培養中或作為藥物組合物儲存時)或在體內(例如,在人體內)增加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的半衰期或延長其生物活性。
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也可以具有各種形式。許多不同形式的抗原結合構建體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並且例如在如下中進行了描述:Suurs等, “A review of 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antibody constructs in oncology and clinical challenges”,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9),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是BiTe、(scFv)2、奈米抗體、奈米抗體-HSA、DART、TandAb、scDiabody、scDiabody-CH3、scFv-CH-CL-scFv、HSAbody、scDiaboty-HAS或串聯scFv。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是VHH-scAb、VHH-Fab、雙scFab、F(ab’)
2、雙體抗體、crossMab、DAF (two-in-one)、DAF (four-in-one)、DutaMab、DT-IgG、knobs-in-holes common light chain、knobs-in-holes assembly、charge pair、Fab臂交換、SEEDbody、LUZ-Y、Fcab、κλ-body、orthogonal Fab、DVD-IgG、IgG(H)-scFv、scFv-(H)IgG、IgG(L)-scFv、scFv-(L)IgG、IgG(L,H)-Fv、IgG(H)-V、V(H)-IgG、IgG(L)-V、V(L)-IgG、KIH IgG-scFab、2scFv-IgG、IgG-2scFv、scFv4-Ig、Zybody、DVI-IgG、雙體抗體-CH3、三鏈體(triple body)、微型抗體、微抗體、TriBi微抗體、scFv-CH3 KIH、Fab-scFv、F(ab’)
2-scFv2、scFv-KIH、Fab-scFv-Fc、四價HCAb、scDiabody-Fc、雙體抗體Fc、串聯scFv-Fc、胞內抗體、dock and lock、lmmTAC、IgG-IgG偶聯物、Cov-X-Body或scFv1-PEG-scFv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可以是TrioMab。在TrioMab中,兩條重鏈來自不同的物種,其中不同的序列限制了重鏈-輕鏈配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具有兩條不同的重鏈和一條共有的輕鏈。重鏈的異二聚化可以基於knob-in-holes或其他一些重鏈配對技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CrossMAb技術產生雙特異性抗體。CrossMAb技術可用於在雙特異性異二聚體IgG抗體中促使正確的輕鏈關聯,該技術允許產生各種雙特異性抗體形式,包括二價(1+1)、三價(2+1)和四價(2+2)雙特異性的抗體,以及基於非Fc串聯抗原結合片段(Fab)的抗體。這些形式可以使用結構域交換(domain crossover)從任何現有的抗體對中衍生出來,而不需要鑒別共有的輕鏈、轉譯後加工/體外化學組裝或引入一組突變來促使正確的輕鏈關聯。該方法描述於如下中:Klein等,「The use of CrossMAb technology for the generation of bi-and multi-specific antibodies」,MAbs. Vol. 8. No. 6,Taylor & Francis,2016;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重鏈中的CH1和輕鏈中的CL結構域交換。
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可以是Duobody。IgG4抗體中天然存在的Fab交換機制在IgG1抗體的受控物質中被模仿,這種機制稱為受控Fab交換。這種形式可以確保重鏈-輕鏈之間的特定配對。
在雙重可變結構域抗體(DVD-Ig)中,向每個N端都添加了額外的VH和可變輕鏈(VL)結構域,用於雙特異性靶向。這種形式類似於IgG-scFv,但所添加的結合結構域單獨結合到其各自的N端,而不是scFv結合到每個重鏈N端。
在scFv-IgG中,兩個scFv連接到重鏈的C端(CH3)。scFv-IgG形式具有兩個不同的二價結合位點,並因此也被稱為四價的。scFv-IgG中不存在重鏈和輕鏈配對問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可以具有IgG-IgG形式。兩個完整的IgG抗體通過化學連接重鏈的C端而綴合。
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也可以具有Fab-scFv-Fc形式。在Fab-scFv-Fc形式中,將輕鏈、重鏈和含有Fc區和scFv的第三鏈進行組裝。它可以確保高效的製造和純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可以是TF。三個Fab片段通過二硫橋連接。兩個片段靶向腫瘤相關抗原(TAA),並且一個片段靶向半抗原。TF形式不具有Fc區。
ADAPTIR具有結合到Fc區的每一側的兩個scFvs。它放棄了完整的IgG作為其構建體的基礎,但保留了Fc區以延長半衰期並促進純化。
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器(「BiTE」)由一條肽鏈上的兩個scFvs(VLA VHA和VHB VLB)組成。它只具有結合結構域,沒有Fc區。
在BiTE-Fc中,Fc區與BiTE構建體融合。Fc區的加入增強了半衰期,產生更久的有效濃度,避免了連續IV。
雙重親和力重定向(DART)具有連接相反片段的兩條肽鏈,因此VLA與VHB和VLB與VHA、以及它們C端的硫鍵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在DART中,硫鍵可以提高BiTE的穩定性。
在DART-Fc中,Fc區連接到DART結構。它可以通過組裝三條鏈來產生,兩條鏈通過二硫鍵組裝,就像DART一樣。一條鏈包含Fc區的一半,該Fc區將與第三條鏈二聚,僅表達Fc區。Fc區的加入增長了半衰期,產生更久的有效濃度,避免了連續IV。
在四價DART中,將四條肽鏈進行組裝。基本上,兩個DART分子用半個Fc區產生,並會二聚。這種形式對兩個靶標都二價結合,因此它是四價分子。
串聯雙體抗體(TandAb)包含兩個雙體抗體。每個雙體抗體由共價關聯的VHA和VLB片段以及VHA和VLB片段組成。這兩個雙體抗體用肽鏈連接。它可以提高由兩個scFvs組成的雙體抗體的穩定性。它具有兩個二價結合位點。
ScFv-scFv-毒素包括毒素和兩個帶有穩定接頭的scFv。它可用於有效載荷的特異性遞送。
在模塊化scFv-scFv-scFv中,將針對TAA的一個scFv用短的可識別肽加標簽,將其組裝成由兩個scFv(一個針對CD3,且一個針對可識別肽)組成的bsAb。
在ImmTAC中,穩定的可溶性T細胞受體與識別CD3的scFv融合。通過使用TCR,ImmTAC適合靶向加工過的蛋白質,例如細胞內蛋白質。
三特異性奈米體具有兩個單可變結構域(奈米抗體),所述結構域具有用於延長半衰期的額外模塊。添加額外的模塊以提高半衰期。
在Trispecific Killer Engager(TriKE)中,兩個scFv通過併入人IL-15的多肽接頭連接。添加IL-15的接頭以增加NK的存活和增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抗IL-4Rα抗體)或相關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具有輕鏈恆定區和重鏈恆定區,所述輕鏈恆定區與SEQ ID NO:48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相同,所述重鏈恆定區與SEQ ID NO:47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相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抗IL-4Rα抗體)是scFv。scFv可處於VH-接頭-VL或VL-接頭-VH形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接頭是柔性接頭,例如GS接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接頭是柔性接頭,例如GS接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GS接頭包括GS、SG、GGGGS(SEQ ID NO:127)的一個或多個重複(例如,1個、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9個或10個重複)。在一些實施方式中,GS接頭包括與SEQ ID NO:63至少80%、85%、90%或95%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柔性接頭的詳細訊息可見於例如Chen, X.等,「Fusion protein linkers: property, design and functionalit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65.10(2013):1357-1369,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是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
多核苷酸、載體和宿主細胞
本公開涉及編碼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所述多核苷酸的表達載體,以及整合有所述多核苷酸或其表達載體的宿主細胞。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表達載體可為能夠表達本文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的任意表達載體,所述載體包括但不限於裸質體、噬菌粒、酵母質體、腺病毒、腺相關病毒、皰疹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如慢病毒)、痘病毒、乳頭瘤病毒、乳頭多瘤空泡病毒(如SV40)、棒狀病毒或桿狀病毒。為了便於生產和純化,所述表達載體還可包含分泌性訊號肽、表達標簽等。
本領技術人員已知的是,由於密碼子簡併性,每一個抗體或多肽胺基酸序列可以由多種核酸序列編碼。編碼本公開的抗體或其片段的核酸序列可採用本領域公知的方法(例如從頭固相DNA合成、PCR擴增)合成。鑒於本公開已經描述了具體的胺基酸序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通過不改變本公開的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雙特異抗體的胺基酸序列的方式來簡單對其各自的編碼序列進行一個或多個以上密碼子修飾以製備許多不同的核酸。
本領技術人員可利用本領域公知的常規手段將編碼本公開的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雙特異抗體的核酸構建在合適的載體中,以導入宿主細胞進行目的蛋白的表達。載體組分可包括但不限於訊號序列、複製起點、一種或多種標記基因、增強子元件、啟動子和轉錄終止序列。在所述載體中,編碼目標蛋白的核酸與啟動子可操作地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宿主細胞為原核細胞。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宿主細胞為真核細胞。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宿主細胞選自酵母細胞、哺乳動物細胞或適用於製備抗原結合構建體的任何其它細胞。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哺乳動物細胞例如為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CHO-S細胞、293細胞、猴腎細胞。
可採用本領域已知的任意的常規手段將上述的表達載體引入適宜的宿主細胞中,例如,原生質體融合、磷酸鈣沉澱、電穿孔、病毒轉染、基因槍、脂質體轉染或其他常規技術,但不限於此。
在適合目的蛋白表達的條件下,採用常規條件培養上述的宿主細胞,然後通過常規的蛋白分離、純化手段(例如高效液相層析、離子交換層析、凝膠電泳、親和層析(如Protein A柱親和層析)、大小排阻層析等)從所述宿主細胞或宿主細胞的培養基中回收得到本文所述的抗體。
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核酸序列以及一種胺基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與本文所述的任何核苷酸序列至少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相同,所述胺基酸序列與本文所述的任何胺基酸序列至少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相同。
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核酸序列以及一種胺基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與本文所述的任何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的同源性,所述胺基酸序列與本文所述的任何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的同源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涉及編碼本文所述的任何肽的核苷酸序列,或由本文所述的任何核苷酸序列編碼的任何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序列少於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110個、120個、130個、150個、200個、250個、300個、350個、400個、500個或600個核苷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胺基酸序列少於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110個、120個、130個、140個、150個、160個、170個、180個、190個、200個、250個、300個、350個或400個胺基酸殘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胺基酸序列(i)包括胺基酸序列;或(ii)由胺基酸序列組成,其中所述胺基酸序列是本文所述序列中的任一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序列(i)包括核酸序列;或(ii)由核酸序列組成,其中所述核酸序列是本文所述序列中的任一個。
還可以確定序列同源性的百分比(例如胺基酸序列同源性或核酸同源性)。如何確定序列同源性的百分比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具有相似物理化學性質(同源性百分比)的保守胺基酸殘基(例如白胺酸和異白胺酸)可用於測量序列相似性。已在本領域中定義了具有相似物理化學性質的胺基酸殘基家族。這些家族包括例如具有鹼性側鏈(例如離胺酸、精胺酸、組胺酸)、酸性側鏈(例如天冬胺酸、麩胺酸)、不帶電荷的極性側鏈(例如甘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酪胺酸、半胱胺酸)、非極性側鏈(例如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脯胺酸、苯丙胺酸、甲硫胺酸、色胺酸)、β支化側鏈路(例如蘇胺酸、纈胺酸和異白胺酸)和芳香側鏈(例如酪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組胺酸)的胺基酸。在許多情況下,同源性百分比高於同一性百分比。
本公開提供了編碼本文所述的任何多肽的一種或多種核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例如cDNA)包括編碼如本文所述的重鏈多肽的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包括編碼本文所述的輕鏈多肽的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核酸包括編碼如本文所述的scFv多肽的多核苷酸。
免疫綴合物
本公開涉及包含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免疫綴合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提供了包含與炎症治療劑綴合的上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炎症治療劑可為哮喘治療藥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治療劑直接綴合。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通過接頭與治療劑偶聯。在所述ADC中,抗體和治療劑偶聯的接頭可以選擇可裂解接頭(Cleavable linker),如肽基接頭、二硫鍵或腙接頭,也可以選擇不可裂解接頭(Non-cleavable linker)。
藥物組合物和給藥途徑
本文還提供了含有至少一種(例如一種、兩種、三種或四種)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的藥物組合物。本文所述的任何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中的兩種或更多種(例如兩種、三種或四種)可以以任何組合存在於藥物組合物中。藥物組合物可以以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式配製。
本公開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免疫綴合物,以及任選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在本文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含治療有效量的上述各成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物組合物進一步包括炎症治療劑,例如常規的哮喘治療藥物,例如糖皮質激素類抗炎藥物等。
本文所述的輔劑可為藥學上可接受的任何輔劑,例如但不限於溶劑、拋射劑、增溶劑、助溶劑、乳化劑、著色劑、崩解劑、填充劑、潤滑劑、潤濕劑、滲透壓調節劑、穩定劑、助流劑、矯味劑、防腐劑、助懸劑、抗氧劑、滲透促進劑、pH值調節劑、表面活性劑、稀釋劑等。關於其它可用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藥用輔劑,可參見例如《藥用輔劑手冊》(第4版),R.C. 羅等著,鄭俊民主譯,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處於無菌水性溶液、微乳液、脂質體或粉末劑的形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處於單位劑量的形式,便於按照期望劑量向患者給藥。
本公開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給藥劑量的範圍可由臨床醫師基於給藥方式(包括給藥時間、給藥間隔、給藥途徑)、患者的年齡、體重、性別或病理狀況、飲食、排泄率和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根據經驗確定。
將藥物組合物配製成與其預期的給藥途徑(例如靜脈內、動脈內、肌內、皮內、皮下或腹膜內)相容。組合物可以包括無菌稀釋劑(如無菌水或鹽水)、固定油、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或其他合成溶劑、抗細菌劑或抗真菌劑(如苯甲醇或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氯丁醇、苯酚、抗壞血酸、硫柳汞等)、抗氧化劑(如抗壞血酸或亞硫酸氫鈉)、螯合劑(如乙二胺四乙酸)、緩衝液(如乙酸鹽、檸檬酸鹽或磷酸鹽)、以及等滲劑(如糖(例如右旋糖)、多元醇(例如甘露醇或山梨糖醇)或鹽(例如氯化鈉))、或其任何組合。脂質體懸液也可用作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4522811)。可將組合物的製劑配製並裝入安瓿、一次性注射器或多劑量小瓶中。在需要的情況下(例如在可注射的製劑中),例如可以通過使用卵磷脂或表面活性劑等包衣來維持適當的流動性。通過加入延遲吸收的試劑(例如單硬脂酸鋁和明膠)可以延長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吸收。可替代地,可通過植入物和微膠囊遞送系統實現控制釋放,所述系統可包括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酸酐、聚乙醇酸、膠原、聚原酸酯和聚乳酸;Alza Corporation和Nova Pharmaceutical, Inc.)。
可將含有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抗體藥物偶聯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物配製用於劑量單位形式(即,物理學上離散的單位,含有預定量的活性化合物,便於給藥和劑量均勻性)的胃腸外(例如,靜脈內、動脈內、肌內、皮內、皮下或腹膜內)給藥。
組合物的毒性和療效可以通過細胞培養或實驗動物(如猴)中的標準藥物程序來確定。可以確定LD50(對50%群體致死的劑量)和ED50(在50%群體中治療有效的劑量):治療指數是LD50:ED50的比值。優選表現出高治療指數的藥劑。如果藥劑表現出不期望的副作用,應注意儘量最小化潛在的損害(即減少不想要的副作用)。毒性和療效可以通過其他標準製藥程序來確定。
示例性劑量包括每千克受試者的體重的毫克或微克量的本文所述的任何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例如,約1μg/kg至約500mg/kg;約100μg/kg至約500mg/kg;約100μg/kg至約50mg/kg;約10μg/kg至約5mg/kg;約10μg/kg至約0.5mg/kg;或約0.1mg/kg至約0.5mg/kg)。
藥物組合物可以與給藥說明書一起包含在容器、包裝或分配器中。本公開還提供了製備用於本文所述各種用途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藥物組合物還包含另外的治療劑,例如另外的炎症治療劑,例如常規的哮喘治療藥物,例如糖皮質激素類抗炎藥物等。
藥盒
本公開涉及一種藥盒,包括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在本文中,所述藥盒包含治療有效量的上述各成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盒可進一步包括使用說明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盒可進一步包括對患者進行診斷的試劑。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盒可進一步包括向患者給藥的裝置,例如注射器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藥盒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輔助向患者給予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的藥用輔劑,例如無菌水、或生理鹽水。
製備抗體、抗原結合片段和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方法
可將分離的人蛋白片段用作免疫原,以使用多克隆和單克隆抗體製備的標準技術生成抗體。多克隆抗體可以通過多次注射(如皮下或腹膜內注射)抗原肽或蛋白質在動物體內產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將抗原肽或蛋白質與至少一種佐劑一起注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將抗原肽或蛋白質與在待免疫物種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試劑偶聯。可以用抗原肽或蛋白質對動物注射多於一次(例如兩次、三次或四次)。
可以將全長多肽或蛋白質用作免疫原,或者可以將其抗原肽片段用作免疫原。蛋白質的抗原肽包含蛋白質胺基酸序列的至少8個(例如,至少10個、15個、20個或30個)胺基酸殘基,並涵蓋蛋白質的表位,使得針對肽產生的抗體與蛋白質形成特異性免疫複合物。
免疫原通常用於通過免疫合適的受試者(例如,表達至少一個人免疫球蛋白基因座的人或轉基因動物)來製備抗體。適當的免疫原性製劑可以包含例如重組表達或化學合成的多肽。該製劑還可以包括佐劑,如弗氏完全或不完全佐劑,或類似的免疫刺激劑。
多克隆抗體可以如上所述通過用多肽或其抗原肽(例如,蛋白質的一部分)作為免疫原免疫合適的受試者來製備。經免疫的受試者中的抗體滴度可以通過標準技術隨時間監測,例如使用固定多肽或肽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如果期望的話,抗體分子可以從哺乳動物中(例如從血液中)分離出來,並通過眾所周知的技術進一步純化,如用以獲得IgG級分的蛋白G層析法或蛋白A層析法。在免疫後的適當時間,例如,當特異性抗體滴度最高時,可以從受試者獲得產生抗體的細胞,並用於通過標準技術製備單克隆抗體,所述標準技術例如最初由Kohler等(
Nature256:495-497,1975)描述的雜交瘤技術、人B細胞雜交瘤技術(Kozbor等,
Immunol. Today4:72,1983)、EBV雜交瘤技術(Cole等,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 Alan R. Liss, Inc.,pp.77-961985)或三源雜交瘤技術。生產雜交瘤的技術是眾所周知的(通常參見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1994,Coligan等(編輯),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NY)。例如使用標準ELISA測定法,通過篩選雜交瘤培養上清液中結合感興趣的多肽或表位的抗體來檢測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可以通過將適當的核苷酸變化引入編碼本文所述人抗體、人源化抗體或嵌合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DNA中或通過肽合成來製備本文所述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的變體。此類變體包括例如構成抗原結合結構域或抗體的抗原結合位點的胺基酸序列內殘基的缺失、插入或替換。在這種變體的群體中,一些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對靶蛋白具有增高的親和力。可以進行缺失、插入和/或組合的任何組合,以獲得對靶標具有增加的結合親和力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引入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中的胺基酸變化也可以改變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中的轉譯後修飾或向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中引入新的轉譯後修飾,例如改變(例如,增加或減少)糖基化位點的數量,改變糖基化位點的類型(例如,改變胺基酸序列,使得通過存在於細胞中的酶附著不同的糖),或引入新的糖基化位點。
本文公開的抗體可以來源於任何種類的動物,包括哺乳動物。天然抗體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來源於人類、靈長類動物(如猴和猿)、牛、豬、馬、綿羊、駱駝科動物(如駱駝和美洲駝)、雞、山羊和齧齒動物(如大鼠、小鼠、倉鼠和兔)的抗體,包括經基因工程化以產生人抗體的轉基因齧齒動物。
噬菌體展示(淘選)可用於優化具有期望的結合親和力的抗體序列。在這種技術中,可以將編碼單鏈Fv(包括VH或VL)的基因插入噬菌體外殼蛋白基因中,使噬菌體在其外部「展示」scFv,同時在其內部包含蛋白質的基因,產生基因型和表型之間的聯繫。然後,可以針對靶抗原篩選這些展示噬菌體,以檢測所展示的抗原結合位點與靶抗原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在稱為體外選擇的過程中篩選和擴增大型蛋白質庫,並可獲得具有期望的結合親和力的抗體序列。
人抗體和人源化抗體包括具有源自人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的可變區和恆定區(或與源自人種系免疫蛋白序列的那些具有相同的胺基酸序列)的抗體。人抗體可包括不由人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編碼的胺基酸殘基(例如,由體外隨機或位點特異性誘變或由體內體細胞突變引入的突變),例如在CDR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對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進行共價修飾。這些共價修飾可以通過化學或酶合成、或通過酶或化學切割進行。通過使抗體或抗體片段的靶胺基酸殘基與有機衍生劑進行反應,將抗體或抗體片段的其他類型的共價修飾引入分子中,所述有機衍生劑能夠與所選的側鏈或者N-或C-端殘基反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提供的抗體變體具有缺乏(直接或間接)連接到Fc區的岩藻糖的碳水化合物結構。例如,這種抗體中岩藻糖的量可以是1%至80%、1%至65%、5%至65%或20%至40%。例如,如WO 2008/077546中所述,通過計算Asn297處糖鏈內岩藻糖的平均量(相對於通過MALDI-TOF質譜測量的附著至Asn 297的所有糖結構(例如複合物、雜合物和高甘露糖結構)的總和),來確定岩藻糖的量。Asn297是指位於Fc區中約第297位的天冬醯胺殘基(Fc區殘基的Eu編號;或Kabat編號中的第314位);然而,由於抗體中的微小序列變化,Asn297也可能位於第297位上游或下游約±3個胺基酸處,即,在第294位和第300位之間。這種岩藻糖化變體可具有改善的ADCC功能。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減少聚糖異質性,可對抗體的Fc區進行進一步的工程化以用丙胺酸替換第297位的天冬醯胺(N297A)。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通過避免Fab臂交換來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對抗體的Fc區進行工程化,以用脯胺酸替換IgG4第228位(EU編號)的絲胺酸(S228P)。例如,在如下中描述了關於S228突變的詳細說明:Silva等,“The S228P mutation prevents in vivo and in vitro IgG4 Fab-arm exchange as demonstr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novel quantitative immunoassays and physiological matrix preparat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90.9(2015):5462-5469,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方法被設計用於製備雙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可以通過對成對的抗體分子之間的界面進行工程化來製備,以使從重組細胞培養物中回收的異二聚體的百分比最大化。例如,界面可以包含抗體恆定結構域的CH3結構域的至少一部分。在這種方法中,將來自第一抗體分子的界面的一個或多個小的胺基酸側鏈用較大的側鏈(例如酪胺酸或色胺酸)取代。通過用較小的胺基酸側鏈(如丙胺酸或蘇胺酸)替換大的胺基酸側鏈,在第二抗體分子的界面上產生與大的側鏈相同或相似大小的補償性「空腔」。這提供了用於提高異二聚體的收率的機制,而不是其他不需要的終產物、如同二聚體。例如,在WO 96/27011中描述了這種方法,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knob-into-hole(KIH)技術,該技術涉及工程化的CH3結構域,以在每個重鏈中創建「knob」或「hole」,從而促進異二聚。例如,將KIH技術描述在Xu, Yiren等, “Production of bispecific antibodies in ‘knobs-into-holes’ using a cell-free expression system”,
MAbs. Vol. 7. No. 1,Taylor & Francis,2015,以引用的方式將其整體併入本文。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條重鏈具有T366W和/或S354C(knob)替換(EU編號),且另一條重鏈路具有Y349C、T366S、L368A和/或Y407V(hole)替換(EU編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條重鏈具有以下替換中的一個或多個:Y349C和T366W(EU編號)。另一條重鏈可以具有以下替換中的一個或多個:E356C、T366S、L368A和Y407V(EU編號)。此外,還可以在兩個經取代的IgG的鉸鏈區引入替換(-ppcpScp-->-ppcpPcp-)。
此外,陰離子交換層析法可用於純化雙特異性抗體。陰離子交換層析法是使用含有正電荷基團(如二乙胺基乙基(DEAE))的離子交換樹脂基於其電荷分離物質的過程。在溶液中,將樹脂用帶正電的反離子(陽離子)包被。陰離子交換樹脂將與帶負電荷的分子結合,取代反離子。陰離子交換層析法可用於根據其等電點(pI)純化蛋白質。將等電點定義為蛋白質沒有淨電荷的pH值。當pH>pI時,蛋白質具有淨負電荷,而當pH<pI時,蛋白質具有淨正電荷。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將不同的胺基酸替換引入兩條重鏈中,使得包含兩個臂A的同二聚體的pI和包含兩個臂B的同二聚合體的pI不同。具有臂A和臂B的雙特異性抗體的pI將介於所述同源二聚體的兩個pI之間。因此,兩種同二聚體和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在不同的pH條件下釋放。本公開表明,可以將一些胺基酸殘基替換引入重鏈以調節pI。
治療方法
本公開涉及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在製備IL-4Rα的抑制劑中的用途。
本公開涉及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II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或者,本公開涉及一種治療II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試者給予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或者,本公開涉及用於治療或預防II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疾病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II型及混合型過敏性疾病包括哮喘、異位性皮膚炎等。
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可用於抑制hIL-4和hIL-13誘導的細胞增殖,以及抑制IL-4和IL-13誘導的CCL-17釋放,能夠在動物體內顯示出對炎症的治療作用。
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藥物組合物、或藥盒還可用於診斷樣品中是否存在相關抗原(例如IL-4Rα)。
可將本公開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製備成本領域已知的任意劑型,例如注射劑、懸浮劑、溶液劑、粉劑、乳劑、噴霧劑、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膏劑、栓劑、凝膠劑等。
本公開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可適合於靜脈內、肌內、動脈內、關節內、囊下、蜘蛛網膜下、眶內、心內、皮下、腸道外、腹膜內、脊柱內、鼻內或表皮施用(例如通過注射或輸注)。本公開的所述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免疫綴合物、或藥物組合物可被配製成無菌水性溶液、微乳液、脂質體或粉末劑的形式。
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用於治療與癌症相關的紊亂的方法。通常,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或已確定需要這種治療的受試者施用治療有效量的如本文所述的經工程化的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或抗體藥物偶聯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癌症」是指具有自主生長能力的細胞,即以快速增殖的細胞生長為特徵的異常狀態或病症。該術語意為包括所有類型的癌性生長或致癌過程、轉移組織或惡性轉化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無論其組織病理學類型或侵襲階段如何。本文使用的術語「腫瘤」是指癌性細胞,例如癌性細胞團塊。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用於治療受試者中的癌症的方法、降低受試者體內腫瘤體積隨時間增加的速率的方法、減少發生轉移的風險的方法、或降低受試者中發生額外轉移的風險的方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治療可以阻止、減緩、延遲或抑制癌症的進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治療可引起受試者中的癌症的一種或多種症狀的數量、嚴重程度和/或持續時間的減少。
在一個方面,本公開的特徵在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或抗體藥物偶聯物給予至有需要的受試者,例如,患有癌症、或被鑒別或診斷為患有癌症的受試者。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文公開的組合物和方法可用於治療處於癌症風險的患者。癌症患者可以用本領域已知的各種方法進行鑒別。
有效量可以以一次或多次給藥進行給予。舉例來說,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的有效量是足以改善、停止、穩定、逆轉、抑制、減緩和/或遲滯患者中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或癌症的進展的量,或是足以改善、停止、穩定、逆轉、緩慢和/或遲滯細胞(例如,活檢細胞、本文所述的任何癌症細胞、或細胞系(例如,癌症細胞系))體外增殖的量。如本領域所理解的,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藥物偶聯物的有效量可以根據尤其是患者病史以及所用組合物的類型(和/或劑量)等其他因素而變化。
給予本文公開的抗體、編碼抗體的多核苷酸、抗體藥物偶聯物和/或組合物的有效量和時間表可以根據經驗確定,並且進行此類確定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範圍內。本領域技術員將理解,必須給予的劑量將根據例如如下而變化:將接受本文所公開的抗體、編碼抗體的多核苷酸、抗體藥物偶聯物和/或組合物的哺乳動物,給予途徑,所使用的本文公開的抗體、編碼抗體的多核苷酸、抗原結合片段、抗體藥物偶聯物和/或組合物的具體類型,以及給予至哺乳動物的其他藥物。
實施例
接下來,通過實施例對本公開進行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本公開的保護範圍不僅限於這些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在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或構思的情況下,對本公開的各實施例方式和實施例進行任何調整、組合或修改,由此得到的方案仍落在本公開的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
1.
概念驗證
為了驗證同時阻斷IL-4Rα和TSLP能針對II型免疫帶來更強的阻斷和抑制作用,本實施例採用了兩個不同的功能學實驗。
IL-4/IL-13/TSLP
混合細胞因子刺激人
PBMCs
產生趨化因子
CCL-17
趨化因子17,又名胸腺和活化調節趨化因子(TARC、CCL17、或CCL-17),主要由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內皮細胞和角質細胞產生,並在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血管內皮細胞、T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上表達,通過與趨化因子受體CCR4作用招募Th2細胞到炎症部位。CCL-17在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水平隨年紀增長逐步降低,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濃度低於450 pg/mL;而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顯著升高,成人患者血清中CCL-17濃度約為1000 ~ 90000 pg/mL,為健康人的2-20倍,且其血清水平與疾病復發呈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利用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測定IL-4/IL-13通過IL-4Rα以及TSLP通過TSLPR誘導的CCL-17釋放活性及三者間的協同作用。具體地,復蘇PBMCs(AllCell, #FPB004F-C),用RPMI 1640細胞培養液(Gibco, #22400-071)重新懸浮後,將培養液中的細胞以每孔4×10
5細胞加入到96孔板的孔內。向細胞中加入不同濃度的IL-4(R&D, #204-IL-050)、IL-13(R&D, #213-ILB-100/CF)及TSLP(Acro Biosystems, #TSP-H52Hb)。然後在37℃和5% CO
2條件下培養24小時,收集細胞培養上清並採用CCL17/TARC的ELISA試劑盒(R&D, #SDN00)檢測上清中的所表達的CCL-17的釋放並繪製劑量效應曲線。如圖1A所示,單獨採用TSLP刺激PBMC在很低濃度(~ 0.01nM)誘導出CCL-17的釋放,且很快到達平臺,但整體釋放量不高(< 100 pg/mL),而單獨給予IL-4時,隨著IL-4濃度上升,CCL-17釋放量顯著上升,且在所測試的範圍內(0.0001-1 nM)未達到平臺。單獨的IL-13刺激條件下,在約0.3 nM下CCL-17釋放量達到平臺,整體釋放量不如IL-4高,平臺為約100 pg/mL。當將三個細胞因子混合用於細胞處理時,它們在較低濃度(0.1-0.3 nM)對CCL-17的釋放增加呈現明顯的協同作用。
為了更好的模擬生理疾病條件下CCL-17的釋放情況,接下來,我們在如上文所確定的混合細胞因子協同作用最強的濃度(0.3 nM)刺激下評價對照IgG1(其重鏈和輕鏈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s: 72-73示出)、抗TSLP抗體、抗IL-4Rα抗體、抗TSLP抗體和抗IL4Rα抗體的組合對CCL-17釋放的抑制作用。
如圖1B所示,抗IL-4Rα抗體(Dupilumab)對CCL-17的釋放抑制作用明顯弱於抗TSLP抗體(Tezepelumab)和其他測試組。抗TSLP抗體+抗IL4Rα抗體兩藥聯合組這個實驗條件下展現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在較低的濃度下(0.06 nM)即可完全阻斷CCL-17的釋放功能,且優於單藥組。
TSLP-DC
分化
naïve T
細胞介導
IL-5
及
IL-13
的釋放實驗
TSLP為上皮細胞受到外來抗原刺激後表達產生的一種多效細胞因子,可作用於多種免疫細胞,如樹突狀細胞(DCs)、T細胞、B細胞、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以及先天淋巴樣細胞,並促進其成熟。如圖2A中所示,在過敏性炎症中TSLP可以強活化樹突狀細胞,隨即驅動naïve T細胞定向發育為炎症性效應Th2細胞,釋放大量的Th2細胞因子,例如IL-4、IL-5和IL-13。Naïve T細胞釋放的IL-4可進一步促進T細胞成熟分化為Th2細胞,最終介導了Th2細胞的大量產生、並誘發局部炎性反應,例如皮膚表皮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可產生炎性反應,介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肺部上皮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可產生大量炎症反應,誘發哮喘;消化道上皮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可介導發生炎性反應,誘發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以及其他紊亂。基於以上的科學機制,本研究採用TSLP介導的DC成熟定向將naïve T細胞分化為Th2細胞,通過檢測其對Th2類別細胞因子的釋放判斷TSLP分化功能。
實驗具體流程如下。採用EasySep™ Human Myeloid DC Enrichment試劑盒(Stemcell, #19061)從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中分離純化初始骨髓樣DC(mDCs),將得到的mDC以每孔2×10
5的細胞密度接種於96孔細胞培養板內,加入50 ng/mL的人TSLP蛋白(Acro Biosystems, #TSP-H52Hb)於37℃培養24小時。收集刺激成熟的mDC,用1×PBS洗兩次。採用EasySep™ Human Naïve CD4 + T Cell Isolation試劑盒(Stemcell, #19555)從另一供試者來源的PBMC中分離提取CD4 + naïve T細胞。將分離得到的naïve T細胞和成熟的mDC以5:1的細胞數量比混合接種於96孔細胞培養板內。將所述細胞在37℃下共同培養7天。在所述共同培養後,收集細胞,用CD3/CD28 beads(Thermo, #11132D)刺激,37℃培養24小時。最後,收集細胞培養上清。用相應的ELISA試劑盒(分別為用於IL-5檢測的Mabtech, #3490-1H-20,以及用於IL-13檢測的Mabtech, #3471-1H-20)檢測上清中細胞分泌的IL-5及IL-13釋放水平。如圖2B所示,TSLP刺激後DC與naïve T細胞共培養,可顯著增強Th2細胞因子(例如IL-5/IL-13)的釋放,相比之下,單獨的TSLP刺激DC或單獨的CD4+ T細胞僅釋放部分或不釋放IL-5或IL-13。
如圖2C所示,對於IL-5的釋放而言,各測試組抑制水平相當,抗TSLP抗體(Tezepelumab)在低劑量水平下抑制水平較低,提示單獨抑制TSLP無法完全抑制DCs介導的naïve T細胞分化成熟功能。但如圖2D所示,對於IL-13的釋放而言,單獨給予抗IL-4Rα抗體(Dupilumab)或抗TSLP抗體幾乎無法抑制其釋放,抗IL-4Rα抗體與抗TSLP抗體聯合用藥可顯著抑制其釋放且呈劑量依賴作用。以上數據證明,同時阻斷TSLP和IL-4Rα能顯著抑制單核細胞,特別是抗原遞呈細胞如樹突狀細胞等對Th2細胞的活性、募集以及相關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的釋放的功能。此外,可預期的是anti-IL-4Rα/TSLP雙抗在Th2介導的炎性疾病中可發揮更強藥效。
實施例
2.
雙特異性抗體分子結構選擇
雙特異性分子結構設計
在明確了TSLP及IL-4Rα雙重阻斷對Th2介導的炎性具有較單抗更強的藥效後,本研究利用benchmark序列(Dupilumab的重鏈和輕鏈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 68和以SEQ ID NO: 69示出;Tezepelumab的重鏈和輕鏈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 65和SEQ ID NO: 66示出),測試了不同分子形式對生物功能的影響。如圖3所示,本公開構建了三種不同形式的測試分子F-1、F-2和F-3(分別為抗IL-4Rα-TSLP trap、2+2以及1+1)以用於分子形式選擇。在F-1中,分別將TSLPR和IL7Ra(TSLPR的胺基酸序列以SEQ ID NO: 70示出;IL7Ra的胺基酸序列以SEQ ID NO: 71示出)通過(G4S)5連接至Dupilumab的重鏈C端,合成相應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南京諾維贊公司的同源重組酶(Exnase®II,# C112-01)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重鏈質體,並將Dupilumab的輕鏈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所述同源重組酶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輕鏈質體。在F-2中,將Teze_scFV(Teze_scFV的胺基酸序列以SEQ ID NO: 67示出)通過(G4S)5連接至Dupilumab的重鏈C端,合成相應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所述同源重組酶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重鏈質體,並將Dupilumab的輕鏈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所述同源重組酶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輕鏈質體。在F-3中,分別將Dupilumab的重鏈和Tezepelumab的重鏈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所述同源重組酶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重鏈質體,並將Dupilumab的輕鏈和Tezepelumab的輕鏈的編碼基因序列利用所述同源重組酶克隆入pcDNA3.1載體,獲得相應的輕鏈質體。
雙特異性抗體表達
將上述質體轉染Expi293F細胞,通過純化獲得目標蛋白,具體操作如下:
用Expi293F培養基(Gibco,# A14351-01)培養Expi293F細胞(購自Gibco),轉染前一天檢測細胞密度(活力大於95%),並用新鮮的Expi293F培養基調整到3×10
6個細胞/mL繼續培養,轉染當天將細胞密度調整為3×10
6個細胞/mL。
將十分之一(1/10)轉染終體積的Opti-MEM培養基(Gibco,# 31985-070)用作轉染緩衝液。按照1mg/L加入待轉染的各組質體,其中輕鏈質體、重鏈質體莫耳比為1:1,將所述質體混勻,按照DNA:PEI質量比為1:3加入PEIMax(Polysciences Inc. # 24765-1),混勻,室溫孵育20 min,然後將混合物輕柔地倒入Expi293F細胞懸液中,邊倒邊搖,細胞置於搖床培養,培養條件為8% CO
2、36.5 ℃、120 rpm。
培養16~18h後,向細胞懸液中補加2%(體積比)的濃度為200 g/L的Feed(100 g/L Phytone Peptone + 100g/L Difco Select Phytone)、最終濃度為5 g/L的葡萄糖溶液和最終濃度為2.2 mM的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Merk,# P4543-100G),在輕輕混合後,8% CO
2、36.5 ℃、120 rpm繼續培養7天後通過離心收樣。離心後用0.22 µm孔徑的一次性真空過濾裝置進行過濾。抗體採用過HiTrap
®MabSelect PrismA(GE Healthcare,# 17549853)親和層析柱進行親和捕獲,純化前用10-20倍柱體積的0.1M NaOH清洗管路及親和層析柱,然後用10-20倍柱體積的蒸餾水清洗,然後用5倍柱體積的1×PBS(Gibco)平衡層析柱;其後,將過濾後的細胞料液加樣至層析柱,再用10倍柱體積的1×PBS清洗層析柱,去除非特異性結合蛋白;用5倍柱體積的洗脫緩衝液(100 mM sodium citrate,pH 3.5)沖洗層析柱,收集洗脫液,用2 M Tris調節其pH至6.0,過濾除菌,送測大小排阻層析(SEC),確認蛋白純度符合要求。
雙特異性抗體活性驗證
本研究採用了過表達IL-4Rα的CHO細胞測試上述製備的各雙特異性抗體對IL-4Rα/IL-4/IL-13通路的阻斷功能,實驗具體流程如下,將編碼人IL-4Rα的cDNA克隆到pCHO1.0載體(Invitrogen)上,轉染到CHO-S細胞(Invitrogen),產生過表達人IL-4Rα的CHO-S細胞(CHO-S-human IL-4Rα)。對細胞計數,並稀釋至2×10
6個/mL,按照100 µL/孔加入U型底96孔板中,500 g離心5 min,去除細胞培養基。用FACS緩衝液稀釋待測樣品(各雙特異性抗體),初始濃度為20 nM,按三倍倍比稀釋,總共製備12個濃度梯度,分別取50 μL加入到96孔板的細胞中混勻。將Biotinylated Human IL-4蛋白(Acro Biosystems, # IL4-H82E0)配製成50 ng/mL,按照每孔50 μL加入U型板。將細胞重新懸浮並在4℃孵育30 min。500 g離心5 min去除上清,FACS緩衝液洗細胞2遍。500 g 離心5 min,去除FACS緩衝液,每孔加入100 µL的PE-Streptavidin二抗(Biolegend,# 554061)(1:200稀釋於FACS緩衝液中),隨後4℃避光孵育30 min。在孵育後,500 g離心5 min 去除上清,FACS緩衝液洗細胞3遍。用200 µL FACS緩衝液重新懸浮細胞,流式細胞儀檢測。
採用CTLL2-mCD127-hTSLPR-stat5-Luc2報告基因細胞對各雙特異性抗體的TSLP/TSLPR通路的阻斷功能進行了評價。將編碼人TSLPR和IL7R的cDNA克隆到PLenti-IRES-Neo載體(Invitrogen)上,轉染到CTLL2-stat5-Luc2細胞(Invitrogen),產生過表達人TSLPR/IL7R的CTLL2-stat5-Luc2細胞。將CTLL2-mCD127-hTSLPR-stat5-Luc2報告基因細胞培養在含有10% FBS、1% NEAA(Gibco, #11140-050)、400 μg/mL Hygromycin B(Invitrogen, #10687010)、500 μg/mL GENETICIN(Gibco, #10131-027)、30 ng/mL rhuIL-2(R&D, #202-IL)的IMDM培養基(Gibco, #12440-053)中,將細胞用含有10% FBS、1% NEAA和0.5 ng/mL rhuIL-2的IMDM培養基洗兩遍,以每孔1×10
5細胞加入到96孔板內,然後在37℃和5% CO
2條件下培養過夜。將抗體樣品和陽性對照抗體Tezepelumab(抗體初始濃度為200 nM,按三倍倍比向下稀釋10個梯度)與1 nM的TSLP(Acro Biosystems, #TSP-H52Hb)分別在室溫下預孵育1小時,並添加至細胞中,然後在37℃、5% CO
2條件下培養6小時,培養結束後,採用Bio-Lite Luciferase Assay System(Vazyme, #DD1201-03)檢測細胞產生的發光訊號及繪製劑量效應曲線。
結果發現,雙價形式的抗IL-4Rα抗體阻斷活性明顯優於單價的抗IL-4Rα抗體,而單價的抗TSLP分子即可實現同雙價完全相當的阻斷活性(如圖4A和圖4B所示,其中,F-1、F-2和F-3分別為抗IL-4Rα-TSLP trap、2+2以及1+1形式的雙特異性抗體),而F-1為TSLP trap阻斷TSLP功能,但活性未能優於抗TSLP抗體Tezepelumab(如圖4B)。基於以上數據,選擇最終的分子形式為2+2的Morris形式(IgG-ScFv) (Coloma, MJ, Morrison, SL,
Nat Biotechnol1997; 15: 159–63; Siwei Nie
et al., Antib Ther. 2020; 3(1): 18–62.)。但考慮到部分抗體變成scFv形式後會發生活性下降,TSLP抗體篩選時,將會以scFv的形式進行,以期獲得高阻斷活性的克隆。
實施例
3.
雜交瘤製備抗
IL-4R
α
抗體及人源化
抗
IL-4Rα
抗體
10H4.6
篩選
本研究利用雜交瘤技術,運用人IL-4 Rα(SinoBiologica, # 10402-H08H)胞外段蛋白免疫Balb/c小鼠(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當血清效價滿足要求後,分離小鼠的脾製備B淋巴細胞懸液,與SP2/0骨髓瘤細胞(ATCC)進行電融合。
收集雜交瘤的上清,通過螢光活化細胞分選術(FACS)篩選出特異性表達抗IL-4Rα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收集陽性克隆上清進行細胞水平的IL-4Rα和其配體IL-4的阻斷實驗,使用TF-1將強阻斷功能的克隆用於進一步測試細胞增殖實驗,最終獲得1個克隆10H4,其對IL-4和IL-13都表現出很好的阻斷作用。
對雜交瘤候選克隆10H4進行抗體輕重鏈基因序列的調取,並按照如下步驟將其構建成人鼠嵌合抗體Ch10H4.6:取新鮮培養的每株細胞約5×10
6個,抽提RNA(Macherey-Nagel,# 740984.250)。利用PrimeScript II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Takara)反轉錄獲得cDNA。以位於5’端FR1區的鹼基序列設計上游引物,以位於抗體恆定區或FR4區的鹼基設計下游引物,擴增出抗體輕鏈和重鏈可變區基因片段。將其連接到T載體中(Mighty TA-cloning Kit試劑盒,Takara),挑取單克隆進行定序,將定序結果利用MEGA7軟體進行分析比對。
經比對,抗體輕重鏈可變區序列正確且配對的克隆,分別將其輕重鏈可變區基因片段利用南京諾維贊公司的同源重組酶(Exnase®II,# C112-01)連接到pcDNA3.1載體中。特別是,重鏈恆定區為IgG1 LALA亞型(以SEQ ID NO: 47示出),輕鏈恆定區為人κ鏈恆定區(以SEQ ID NO: 48示出)。獲得輕鏈和重鏈抗體的表達質體。
然後將同一抗體的輕鏈質體與重鏈質體按1:1的莫耳比混合,利用聚乙烯亞胺(PEI)(Polysciences, #23966)轉染293F細胞,培養5-7天後,細胞活力低於60%時,收集細胞培養上清並用Protein A親和柱純化以得到單克隆抗體。
最終候選分子活性如表2所示,其中嵌合抗體Ch10H4.6的阻斷活性與對照抗體Dupilumab相當。
表
2 IL-4Rα
嵌合抗體對
IL-4/IL-13
誘導
TF-1
增殖的抑制作用
| 抗體 | TF-1 增殖測定 IC50 (nM) | |
| 人IL-4 | 人IL-13 | |
| Dupilumab | 0.014 | 0.047 |
| Ch10H4.6 | 0.016 | 0.010 |
抗
IL-4Rα
抗體
10H4.6
的人源化
基於Discovery Studio及PyMOL軟體,將上述篩選得到的嵌合抗體Ch10H4.6經過以下步驟進行人源化設計:確定CDR環結構;在人種系序列數據庫為重鏈和輕鏈的每個V / J區域找到最接近的同源序列;篩選與重鏈輕鏈最匹配的人種系以及最低量的回復突變;將嵌合抗體的CDR區構建至人的骨架區上;使用序列和結構特徵,確定骨架區中起到維持CDR功能的胺基酸位置;在確定為重要的序列位置進行回復突變(返回到輸入胺基酸類型);以及基因合成及蛋白製備。
獲得蛋白後,以Octet Red96採用生物膜薄層干涉測定技術(ForteBio)測定本申請的嵌合抗體Ch10H4.6和人源化抗體Hz10H4.6結合IL-4Rα的平衡解離常數(K
D),並以Dupilumab(DUP)作為對照。BLI實驗按照現有的方法(Estep, P等,High throughput solution Based measurement of antibody-antigen affinity and epitope binning. MAbs, 2013, 5(2): 第270-8頁)進行。
簡言之,將AHQ(Pall,# 1502051)感測器在分析緩衝液中平衡30分鐘,然後進行60秒的基線測量。將如上所述獲得的經純化的抗體固定在AHQ感測器上。再將具有加載的抗體的感測器暴露於人IL-4Rα或食蟹猴IL-4Rα,之後將感測器轉移至分析緩衝液用於解離速率測量。使用Octet分析軟體分析K
D值。抗體親和力的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 3. ForteBio 檢測抗原抗體結合的解離常數 (K
D ;單位: M)
N.B.:未結合
| 抗体 | 人IL-4Rα | 食蟹猴IL-4Rα |
| Ch10H4.6 | 1.76E-09 | N.B. |
| Hz10H4.6 | 2.93E-09 | N.B. |
| DUP | 1.41E-09 | N.B. |
實施例
4.
抗
IL-4R
α
親本
Hz10H4.6
親和力成熟
本研究利用酵母展示技術對Hz10H4.6進行工程化改造以實現親和力成熟,主要流程包括文庫構建、文庫篩選、酵母克隆鑒定、蛋白表達、單克隆抗體性質分析和體外功能鑒定等。首先分別對輕鏈和重鏈的6個CDR進行突變,構建了6個親和力成熟的文庫,採用磁珠分選和流式分選。在基於磁珠的分選中,採用0.3 nM Biotin-IL-4Rα(Acro Biosystems, # ILR-H82E9)對6個文庫進行篩選。在基於流式的分選中,採用平衡篩選法,抗原濃度維持在0.3 nM。經過多輪分選,獲得了約145個無轉譯後修飾(PTM)並且在酵母水平親和力高的分子。為了進一步提高親和力,將來自於上述文庫的分子通過PCR重新構建以獲得含有不同突變點的CDR組合文庫。組合庫的篩選方法同樣採用基於磁珠的富集法和基於流式的分選法。在基於磁珠的富集法中,抗原Biotin-IL-4Rα濃度為0.3 nM。在基於流式的分選法中,採用動力學競爭的方法,加入親本抗體Hz10H4.6,濃度比為1:3-1:10,即1 nM Biotin-IL4Rα: 3 nM-10 nM Hz10H4.6 IgG。經過多輪分選和酵母單克隆鑒定,挑選MFI相對較高的分子作為候選分子。構建了約200候選IgG分子進行表達鑒定。
IgG
蛋白製備
經過單克隆分析,挑選MFI提高倍數較高的克隆作為候選分子並抽提酵母質體。酵母質體採用試劑盒抽提(天根,# DP112-02)。在VH和VL上游、以及CH1和CL下游設計引物,以酵母抽提的質體作為模板,利用南京諾維贊公司的同源重組酶(Exnase®II,# C112-01)連接到pcDNA3.1載體中。特別是,重鏈恆定區為IgG1 LALA亞型;並且輕鏈恆定區為人κ鏈恆定區。獲得輕鏈和重鏈抗體的表達質體。
然後將同一抗體的輕鏈質體與重鏈質體按1:1的莫耳比混合,利用聚乙烯亞胺(PEI)(Polysciences, # 23966)轉染293F細胞,培養5-7天後,細胞活力低於60%時,收集細胞培養上清並用Protein A親和柱純化以得到單克隆抗體。
親和力檢測
採用表面電漿共振(SPR)測定親和力成熟後的抗體分子與人IL-4Rα (SinoBiological, # 10402-H08H)的親和力。
具體地,anti-human Fc IgG的偶聯(Immobilization of anti-human Fc IgG):選擇CM5晶片的1、2通道進行偶聯。將50 mM 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與200 mM 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新鮮混勻,以10 μL/min的流速活化420 s。然後將anti-human Fc IgG稀釋於10 mM醋酸鈉 (pH 5.0)中,稀釋後的濃度為20 μg/mL,注入晶片的3、4通道,使蛋白共價偶聯在晶片通道表面,偶聯高度約8000-10000 RU。然後以10 μL/min的流速注入1 M乙醇胺420秒,對剩餘的活化位點進行封閉。以10 μL/min的流速對偶聯好蛋白的晶片進行平衡。
親和力成熟候選分子抗體與人IL-4Rα親和力檢測的每個循環包括捕獲抗體、結合抗原及晶片再生。首先將候選分子抗體稀釋為2 μg/mL,以10 μL/min的流速,捕獲在晶片4通道,捕獲時間30秒。然後將抗原人IL-4Rα按2倍濃度梯度稀釋(0、0.5、1、2、4、8和16 nM),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注入晶片3、4通道,人IL-4Rα結合時間180秒,解離時間1200秒,最後使用10 mM Glycine pH 1.5注射30 s對晶片進行再生。抗體親和力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通過多方面綜合分析,確定了4個候選分子,即H6、1222D5(以下簡稱D5)、1222E2(以下簡稱E2)和1180C3(以下簡稱C3)。候選分子的親和力參數見表4,其顯示出所述候選分子的親和力與Dupilumab相當。
表
4 IL-4Rα
候選抗體的親和力檢測數據
| 抗體 | 人 IL-4Rα | ||
| K a(1/Ms) | K d(1/s) | K D(M) | |
| Dupilumab | 8.414E+5 | 3.687E-5 | 4.382E-11 |
| C3 | 8.134E+5 | 3.770E-5 | 4.634E-11 |
| E2 | 8.439E+5 | 5.526E-5 | 6.547E-11 |
| D5 | 7.931E+5 | 2.940E-5 | 3.708E-11 |
| H6 | 3.575E+5 | <1.000E-5 | 2.797E-11 |
體外功能分析
採用TF-1人紅血球性白血病細胞系檢測上述4種親和力成熟的抗體對IL-4或IL-13通過IL-4Rα誘導細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具體地,將TF-1細胞培養在含有10% FBS、5 ng/mL GM-CSF(Acro Biosystems, #GMF-H4214)的RPMI 1640(Gibco, #22400-071)培養基中,將細胞用含有2% FBS的RPMI 1640培養基洗兩遍,以每孔1.8×10
4細胞加入到96孔板的孔內。分別向細胞中加入上述4種親和力成熟的抗體樣品、陰性對照IgG1和陽性對照抗體Dupilumab,抗體初始濃度為100 nM,將其以五倍連續稀釋,共10個梯度,並加入2 ng/mL的IL-4(R&D, #204-IL-050)或50 ng/mL的IL-13(Acro Biosystems, #IL3-H52H4),然後在37℃、5% CO
2條件下培養72小時,培養結束後,採用CellTiter-Glo
®(Promega, #G7572)檢測細胞增殖情況並計算抗體對細胞增殖抑制的IC50,結果在表5中示出,進而分析抗體的拮抗活性。結果顯示,候選分子和Dupilumab均能有效抑制IL-4和IL-13誘導TF-1細胞增殖,且活性相當。
表
5 IL-4Rα
候選抗體對
IL-4/13
誘導
TF-1
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抗體 | TF-1 增殖測定 IC50 (nM) | |
| 人IL-4 | 人IL-13 | |
| Dupilumab | 0.36 | 0.89 |
| C3 | 0.09 | 1.25 |
| E2 | 0.07 | 0.17 |
| D5 | 0.20 | 0.25 |
| H6 | 0.07 | 0.30 |
實施例
5.
雜交瘤製備抗
TSLP
抗體及人源化
抗
TSLP
抗體
11H7E11
的抗體篩選
本研究利用雜交瘤技術,將人的TSLP蛋白(SinoBiological,# 16135-H08H)和猴TSLP蛋白(ACRO,# 3385a-9CHF1-QH)交替免疫Balb/c小鼠(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當血清效價滿足要求後,分離小鼠的脾製備B淋巴細胞懸液,與SP2/0骨髓瘤細胞(ATCC)進行電融合。將融合後的細胞用選擇性培養基(含20% FBS、1 × HAT的1640培養基)稀釋至1~2×10
4個細胞/mL,鋪到96孔板,每孔加入100 µL細胞懸液。融合後7天,將所述培養基更換為篩選培養基(含10% FBS、1 × HT的1640培養基),培養10天(或更久,根據細胞生長狀態)後收集上清進行檢測。
通過ELISA篩選出特異性表達抗TSLP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實驗步驟按如下所述。使用citrate-buffered saline稀釋人TSLP蛋白至濃度1 μg/mL,按照每孔100 μL加入96孔酶標板中,4℃孵育過夜。第二天將包被好的酶標板使用PBST緩衝液(1×PBS、0.05% Tween® 20)洗滌三次,拍乾。向96孔酶標板中加入封閉液(1×PBS、0.05% Tween® 20、1% BSA)37℃孵育1小時。在封閉後,將所述板使用PBST緩衝液洗滌三次,拍乾。向96孔酶標板中分別加入100 μL雜交瘤上清,室溫孵育2 h。其後,使用PBST緩衝液洗滌所述板三次,拍乾。使用封閉液稀釋HRP Goat anti-mouse IgG(Biologend, # 405306, 稀釋比例1:3000),以每孔100 μL加入到96孔酶標板中,室溫避光孵育1小時。然後使用PBST緩衝液洗滌所述板三次,拍乾。向96孔酶標板中加入100 μL TMB顯色液進行顯色,並使用終止液終止顯色。使用酶標儀測量OD450吸光值。收集陽性克隆上清進行TSLPR和其配體TSLP的阻斷實驗,將強阻斷功能的克隆用有限稀釋法進行亞克隆,挑取單克隆細胞(例如從單個克隆中)。
有限稀釋法亞克隆步驟如下所述。準備一塊96孔板,每孔加入200 µL培養基,該培養基是在上述的篩選培養基的基礎上將HAT更換成HT(Gibco, # 11067-030),其餘配方相同。將上述融合篩選出的陽性克隆細胞製成細胞懸液,分別取100 µL加入到所述板的第一排的每個孔中混勻,然後將100 µL第1排細胞懸液加入第2排,充分混勻後取100 µL加入下一排;並重複上述步驟。將96孔板靜置30 min,並然後在顯微鏡下對細胞數進行計數。每100個細胞對應的體積加入20 mL培養基,並混勻鋪板,每孔200 µL。一周後顯微鏡下觀察,判斷並標記出含有單克隆細胞的孔。
待每孔細胞匯合度達到50%以上時,按照上述高通量的篩選方法檢測,選擇目標陽性克隆。目標陽性克隆進一步檢測其TSLP與TSLPR的阻斷功能實驗,得到候選克隆11H7E11,具有較強的阻斷活性。
對雜交瘤候選克隆11H7E11進行抗體輕重鏈基因序列的調取,並將其構建成人鼠嵌合抗體11H7E11(方法同實施例3所述;重鏈恆定區以SEQ ID NO: 47示出,輕鏈恆定區以SEQ ID NO: 48示出)。同時,通過在該嵌合抗體的VH(以SEQ ID NO: 43示出)的C端引入接頭序列(以SEQ ID NO: 63示出)與該嵌合抗體的VL(以SEQ ID NO: 44示出)的N端相連接來構建scFv抗體,並在VL的C端加上His標簽以便於後續純化,按照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將該scFv抗體的編碼基因克隆入pcDNA3.1載體並轉染Expi293F細胞,然後進行細胞培養和蛋白純化,得到scFv抗體。
親和力檢測
採用生物膜薄層干涉測定技術(BLI)測定人源化分子與人TSLP和猴TSLP的親和力。實驗半小時前,取適宜數量AHC感測器(Sartorius,# 18-5060)浸泡於SD緩衝液(1× PBS,0.1% BSA,0.05% Tween
®20)。將抗體和抗原兩者都稀釋至100 nM。分別將SD緩衝液、抗體和抗原分別加入到96孔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Greiner,# 655209)中。使用Fortebio Octet
®Red96e系統進行檢測,根據樣品位置布板,選擇感測器位置。儀器設置的運行步驟參數如下:平衡基線120秒、加樣固化抗體100秒、平衡基線120秒、結合抗原100秒和解離120秒,轉速為1000 rpm,溫度為30℃。實驗完成後,使用ForteBio Octet
®分析軟體分析親和力及動力學參數。抗體親和力檢測的測試結果如下表6所示:
表
6
抗
TSLP
抗體候選克隆親和力檢測結果
| 克隆 ID | 親和力 | |||||
| 人TSLP | 猴TSLP | |||||
| K D(M) | K on(1/Ms) | K dis(1/s) | K D(M) | K on(1/Ms) | K dis(1/s) | |
| 11h7E11 | 3.02E-10 | 6.63E+05 | 2.00E-04 | 6.74E-08 | 2.90E+05 | 1.95E-02 |
| 11h7E11 scFv | 4.59E-10 | 4.36E+05 | 2.00E-04 | 1.06E-07 | 2.26E+05 | 2.39E-02 |
| Tezepelumab | 2.96E-10 | 6.75E+05 | 2.00E-04 | 1.15E-09 | 5.45E+05 | 6.25E-04 |
體外功能分析
採用CTLL2-mCD127-hTSLPR-stat5-Luc2報告基因細胞檢測11H7E11嵌合抗體和scFv抗體對TSLP/TSLPR的阻斷活性,具體實驗方法如實施例2所述,結果見圖5A。結果表明,11H7E11嵌合抗體的阻斷活性優於Tezepelumab。
另外,運用TSLP抗體抑制TSLP誘導的人mDCs分泌CCL-17趨化因子的方法,進行了體外功能分析,簡言之,採用EasySep™ Human Myeloid DC Enrichment試劑盒(Stemcell, #19061)從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中分離純化初始骨髓樣DC,將得到的mDC以每孔5×10
5的細胞密度接種於96孔細胞培養板內,梯度稀釋的抗體樣品(初始濃度為300 nM)和最終濃度50 ng/mL的人TSLP蛋白(Acro Biosystems, #TSP-H52Hb)37℃下預先孵育45分鐘,再分別加入到含有mDC的各細胞培養孔內,體外刺激mDC,在37℃、5%CO
2條件下培養24小時,收集細胞培養上清採用CCL-17/TARC的ELISA試劑盒(R&D, #SDN00)檢測上清中CCL-17的含量,結果見圖5B,結果顯示11H7E11嵌合抗體和scFv抗體均有較Tezepelumab更強的阻斷活性。
抗體人源化
基於Discovery Studio及PyMOL軟體,將雜交瘤篩選得到的嵌合抗體Ch11H7(具有IgG1 LALA亞型的重鏈恆定區(以SEQ ID NO: 47示出),以及人κ鏈恆定區的輕鏈恆定區(以SEQ ID NO: 48示出))經過以下步驟進行人源化設計:確定CDR環結構;在人種系序列數據庫為重鏈和輕鏈的每個V / J區域找到最接近的同源序列;篩選與重鏈輕鏈最匹配的人種系以及最低量的回復突變;將嵌合抗體的CDR區構建至人的骨架區上;使用序列和結構特徵,確定骨架區中起到維持CDR功能的胺基酸位置;在確定為重要的序列位置進行回復突變(返回到輸入胺基酸類型);基因合成及蛋白製備。
獲得抗體之後,採用生物膜薄層干涉測定技術(BLI)測定人源化分子與人TSLP的親和力,並且具體方法如實施例3所述。
如表7的親和力數據所示出的,人源化抗體Hz11H7分子保持了與嵌合抗體相當的親和力。
表7. ForteBio檢測抗原抗體結合的解離常數(K
D;單位:M)
| Clone ID | Human TSLP | ||
| K D(M) | K on(1/Ms) | K dis(1/s) | |
| Ch11H7 | 2.17E-10 | 9.20E+05 | 2.00E-04 |
| Hz11H7 | 2.42E-10 | 8.27E+05 | 2.00E-04 |
實施例
6.
雙特異性抗體的構建表達和純化
雙特異性抗體構建
製備同時靶向IL-4Rα和TSLP的雙特異性抗體,根據實施例2,其具有圖3中的「2+2」的分子結構。
示例性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形式示意圖如圖6A所示,包括肽鏈#1和肽鏈#2。肽鏈#1、肽鏈#2的線性結構如圖6B所示。
肽鏈#1從N端到C端依次包括抗IL-4Rα抗體的重鏈可變區、人IgG1的CH1結構域和Fc結構域以及通過人工合成肽連接而成的單鏈可變片段(scFv,其中VH和VL來自抗TSLP抗體)。肽鏈#2從N端到C端依次包含抗IL-4Rα抗體的輕鏈可變結構域、免疫球蛋白CL結構域(人κ鏈恆定區)。特別地,抗TSLP抗體的VH與VL通過linker 2(4×G4S)連接而成的scFv通過linker 1(6×G4S)連接至IL-4Rα單抗分子Fc結構域的C端。
雙特異性抗體表達
將構建的輕鏈質體、重鏈質體分別轉染Expi293F細胞,通過純化獲得目標蛋白,具體操作如實施例2所述。
簡言之,將Expi293F細胞密度調整為3×10
6個細胞/mL,將待轉染的各質體(輕鏈質體、重鏈質體的莫耳比為1:1)混勻於轉染緩衝液(包含聚乙烯亞胺(PEI))中,再按1:3的質量比將DNA與PEI混合。孵育20 min後,將混合物加入Expi293F細胞懸液中,搖床培養條件為8% CO
2、36.5 ℃、120 rpm。
培養16~18h後,向細胞懸液中補加2%(體積比)的濃度為200 g/L的Feed(100 g/L Phytone Peptone + 100g/L Difco Select Phytone)、最終濃度為5 g/L的葡萄糖溶液和最終濃度為2.2 mM的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Merk,# P4543-100G),繼續培養7天後通過離心收樣。離心後用0.22 µm孔徑的一次性真空過濾裝置進行過濾。抗體採用過HiTrap
®MabSelect PrismA(GE Healthcare,# 17549853)親和層析柱進行親和捕獲,純化前用10-20倍柱體積的0.1 M NaOH清洗管路及親和層析柱,然後用10-20倍柱體積的蒸餾水清洗管路以及層析柱,用5倍柱體積的1×PBS(Gibco)平衡層析柱;其後,將過濾後的細胞料液加樣至層析柱,再用10倍柱體積的1×PBS清洗層析柱,去除非特異性結合蛋白;用5倍柱體積的洗脫緩衝液(100 mM sodium citrate,pH 3.5)沖洗層析柱,收集洗脫液,用2 M Tris調節pH至6.0,過濾除菌,送測SEC,以確認蛋白純度符合要求。
實施例
7.
雙特異性抗體與抗原的結合動力學
採用表面電漿共振(SPR)測定雙特異性抗體候選分子與人IL-4Rα (SinoBiological, # 10402-H08H)的親和力。
具體地,選擇CM5晶片的1、2通道進行anti-human Fc IgG的偶聯。將50 mM 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與200 mM 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新鮮混勻,以10 μL/min的流速活化420秒。然後將anti-human Fc IgG稀釋於10 mM醋酸鈉 (pH 5.0)中,稀釋後的濃度為20 μg/mL,注入晶片的3、4通道,使蛋白共價偶聯在晶片通道表面,偶聯高度約8000-10000 RU。然後以10 μL/min的流速注入1 M乙醇胺420秒,對剩餘的活化位點進行封閉。以10 μL/min的流速對偶聯好蛋白的晶片進行平衡。
親和力成熟候選分子與人IL-4Rα親和力檢測的每個循環包括捕獲抗體、結合抗原及晶片再生。首先將候選分子抗體稀釋為2 μg/mL,以10 μL/min的流速,捕獲在晶片4通道,捕獲時間30 s。然後將抗原人IL-4Rα按2倍濃度梯度稀釋(0、0.5、1、2、4、8和16 nM),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注入晶片3、4通道,人IL-4Rα結合時間180秒,解離時間1200秒,最後使用10 mM Glycine pH 1.5注射30秒對晶片進行再生。抗體親和力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
8
雙特異性抗體親和力測試結果
| 抗體 | 人 IL-4Rα | ||
| K a(1/Ms) | K d(1/s) | K D(M) | |
| Dupilumab | 8.414E+5 | 3.687E-5 | 4.382E-11 |
| H6-11H7 | 7.650E+5 | 6.864E-5 | 8.972E-11 |
| C3-11H7 | 8.439E+5 | 5.526E-5 | 6.547E-11 |
| E2-11H7 | 9.577E+5 | 7.852E-5 | 8.199E-11 |
| D5-11H7 | 7.573E+5 | 2.509E-5 | 3.313E-11 |
採用生物膜薄層干涉測定技術(BLI)測定雙特異性抗體分子與人TSLP和猴TSLP的親和力。實驗方法如實施例5所述。雙特異性抗體anti-TSLP端的抗體親和力檢測與單抗類似,四個候選分子對TSLP的解離常數(K
D)值均為約2.50E-10M,與Tezepelumab相當。
實施例
8.
雙特異性抗體的
linker
優化
如前實施例6所示,本公開將TSLP抗體重鏈可變區與輕鏈可變區通過linker2(4×G4S)連接而成的scFv,通過Linker 1(6×G4S)連接至IL-4Rα單抗分子Fc結構域的C端構建得到雙特異性抗體。
為了測試候選分子的穩定性,將候選分子在40°C經受加速熱穩定性測試兩周後用毛細管電泳(CE)和質譜儀檢測聚集體、斷裂及轉譯後修飾等。從CE-SDS結果顯示(圖7A),聚集體比例增加5.1%,斷裂產物比例增加9.2%,並且linker 1(6×G4S)中的S殘基發生10%左右的O-糖基化。根據以上結果推測,很可能由於linker 1的長度過長導致了在40℃加速熱穩定性測試2周時造成聚集和斷裂,同時,可預期的是將linker 1中的G4S重複序列更換為GGGGG(SEQ ID NO: 64)的重複序列可避免S殘基發生O糖基化帶來的異質性。
因此,對linker長度進行了優化,將6×G4S分別替換成GGGGG(G5)、3×(G5)和4×(G5),以生成H6-5G-hz11H7-2-scFv、H6-15G-hz11H7-2-scFv和H6-20G-hz11H7-2-scFv。按照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進行體外生物學功能測試,結果顯示出不同linker長度對阻斷功能無影響(圖8A和圖8B)。之後選擇了linker最短的H6-11H7分子(H6-5G-hz11H7-2-scFv)進行了40度兩周的加速熱穩定性實驗,結果顯示所述分子未見明顯的聚集體和斷裂產物的增加(圖7B)。
實施例
9.
雙特異性抗體抑制
hIL-4
和
hIL-13
誘導的
TF-1
細胞增殖實驗
採用TF-1人紅血球性白血病細胞系檢測雙特異性抗體對IL-4或IL-13通過IL-4Rα誘導細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具體地,將TF-1細胞培養在含有10% FBS、5 ng/mL GM-CSF(Acro Biosystems, #GMF-H4214)的RPMI 1640(Gibco, #22400-071)培養基中,將細胞用含有2% FBS的RPMI 1640培養基洗兩遍,以每孔1.8×10
4細胞加入到96孔板的孔內。向細胞中加入雙特異性抗體樣品(分別是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陰性對照IgG1(其重鏈和輕鏈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s: 72和73示出)和陽性對照抗體Dupilumab,抗體初始濃度為100 nM,將其5倍稀釋,共10個梯度,並加入2 ng/mL的IL-4(R&D, #204-IL-050)或50 ng/mL的IL-13(Acro Biosystems, #IL3-H52H4),然後在37℃、5% CO
2條件下培養72小時,培養結束後,採用CellTiter-Glo
®(Promega, #G7572)檢測細胞增殖情況及繪製劑量效應曲線(圖9A和圖9B),進而分析抗體的拮抗活性。結果顯示,雙特異性抗體和Dupilumab均能有效抑制IL-4和IL-13誘導TF-1細胞增殖。具體地,圖9A顯示雙特異性抗體和Dupilumab抑制IL-4誘導的TF-1細胞增殖活性的結果,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抑制IL-4誘導的TF-1細胞增殖活性的IC50分別為約0.32 nM、0.16 nM、0.09 nM和0.17 nM,Dupilumab的IC
50為約0.27 nM;圖9B顯示雙特異性抗體和Dupilumab抑制IL-13誘導的TF-1細胞增殖活性的結果,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抑制IL-13誘導的TF-1細胞增殖活性的IC50值分別為約0.31 nM、0.27 nM、0.15 nM和0.31 nM,Dupilumab的IC50為約0.37 nM。
實施例
10.
雙特異性抗體結合
TSLP
的
CTLL2
報告基因細胞活性實驗
利用CTLL2-mCD127-hTSLPR-stat5-Luc2報告基因細胞檢測雙特異性抗體阻斷TSLP結合到CTLL2細胞表面的TSLPR/IL7R受體。實驗方法如實施例2所述,將雙特異性抗體樣品(分別是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和陽性對照抗體Tezepelumab(抗體初始濃度為300 nM,三倍稀釋,共10個梯度)與1 nM的TSLP(Acro Biosystems, #TSP-H52Hb)分別在室溫下預孵育1小時,並添加至所述細胞中。將所述細胞在37℃、5%CO
2條件下培養6小時,培養結束後,採用Bio-Lite Luciferase Assay System(Vazyme, #DD1201-03)檢測細胞產生的發光訊號及繪製劑量效應曲線(圖10),進而分析抗體的拮抗活性。結果顯示,所測試的雙特異性抗體和Tezepelumab均有效抑制TSLP和CTLL2報告基因細胞表面的TSLPR/IL7R結合,根據圖10的結果得出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抑制CTLL2報告基因細胞活性的IC50值分別為約0.65 nM、0.49 nM、0.61 nM和0.51 nM,顯著低於對照抗體Tezepelumab(其IC50為約2.69 nM)。所述結果表明,與對照抗體Tezepelumab相比,所測試的雙特異性抗體通過結合TSLP表現出更優的對CTLL2報告基因細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實施例
11.
雙特異性抗體對
hIL-4
、
hIL-13
和
hTSLP
誘導的
PBMCs
釋放
CCL-17
活性的抑制實驗
利用PBMCs測定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拮抗IL-4/IL-13通過IL-4Rα誘導的CCL-17釋放活性,具體地,復蘇PBMC細胞(AllCell, #FPB004F-C),用RPMI 1640細胞培養液(Gibco, #22400-071)重新懸浮後,將培養液中的細胞以每孔4×10
5細胞加入到96孔板的孔內。向細胞中加入抗體(抗體稀釋方法:初始濃度為100 nM,八倍稀釋於細胞培養液中,總共稀釋8個濃度),並加入0.03 nM的IL-4(R&D, #204-IL-050)和0.3 nM的IL-13(R&D, #213-ILB-100/CF)。然後將細胞在37℃、5%CO
2條件下培養24小時,收集細胞培養上清採用CCL17/TARC的ELISA試劑盒(R&D, #SDN00)檢測上清中所表達的CCL-17的釋放及繪製劑量效應曲線,進而分析抗體的拮抗活性。如圖11A所示,結果顯示,雙特異性抗體抑制IL-4/IL-13誘導的PBMCs釋放CCL-17。對照抗體Dupilumab抑制IL-4和IL-13誘導的PBMCs釋放CCL-17活性的IC50為約0.09 nM,Dupilumab和Tezepelumab聯合組的IC50為約0.07 nM。相比之下,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D5-5G-hz11H7-2-scFv抑制IL-4和IL-13誘導的PBMCs釋放CCL-17活性的IC50分別為約0.18 nM、0.10 nM、0.08 nM和0.14 nM。
雙特異性抗體對由TSLP誘導的PBMC細胞釋放CCL-17抑制作用也十分顯著。檢測時加入的TSLP(Acro Biosystems, #TSP-H52Hb)濃度為0.3 nM,其餘步驟在上文描述。如圖11B所示: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和D5-5G-hz11H7-2-scFv有效抑制TSLP誘導的外周血PBMC細胞釋放CCL-17,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別為約0.12 nM、0.07 nM、0.08 nM和0.18 nM)顯著優於對照抗體Tezepelumab、Dupilumab與Tezepelumab聯合組(其IC50分別為約0.21 nM和0.49 nM)。
同樣地,雙特異性抗體對由IL-4、IL-13和TSLP同時誘導的PBMC細胞釋放CCL-17也顯示出十分顯著的抑制作用。檢測時加入的IL-4、IL-13及TSLP的濃度與上述測試濃度一致。如圖11C所示,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和D5-5G-hz11H7-2-scFv有效抑制IL-4、IL-13和TSLP誘導的PBMCs釋放CCL-17,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別為約0.57 nM、0.22 nM、0.25 nM和0.25 nM)顯著優於對照抗體Dupilumab、Dupilumab與Tezepelumab聯合組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別為約3.07 nM和0.58 nM)。
上述實施例的實驗結果顯示出,與現有的IL-4Rα單克隆抗體和TSLP單克隆抗體相比,本公開的雙特異性抗體效果與目前已經批准上市的藥物Dupilumab和Tezepelumab相比具有相當或更為優異的結果。
實施例
12.
雙特異性抗體對哮喘小鼠的治療作用
按如下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選用IL-4/IL-4Rα人源化轉基因小鼠(購自百奧賽圖江蘇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第0、7和14天,通過腹腔注射50 μg溶解於0.2 mL溶媒(含2% Al
2O
3作為佐劑的鹽溶液)中的卵清蛋白(Sigma, #A5503),使IL-4/IL-4Rα人源化小鼠敏化;在第21-24天,每天使用200 μg溶解於1×PBS中的卵清蛋白(OVA)對小鼠麻醉後進行滴鼻致敏激發。
本實驗包括共7組,包括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IgG組、Dupilumab組和雙特異性抗體組(分別是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和D5-5G-hz11H7-2-scFv),每組5隻小鼠(空白對照組3隻小鼠),在第20和23天腹腔注射給藥(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IgG組注射等量IgG抗體(購自Equitech-Bio,# SLH56)),第25天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進行流式細胞檢測。
BALF經500 g離心5 min,棄上清,用FACS緩衝液洗兩遍,然後加入配置好的抗體(PE-Cy7 anti-CD45(BioLegend, #103114)、AF700 anti-Siglec F(BioLegend, #565183)、APC anti-Ly6G(BioLegend, # 127610)、BUV395 anti-CD11b(BioLegend, # 563553)、AF488 anti-F4/80(BioLegend, # 123120)、BV421 anti-Ly6C(BioLegend, #128032)、BB700 anti-CD11C(BioLegend, #745852)、PE Dazzel anti-MHC-Ⅱ(BioLegend, #107648)、BV605 anti-CD3(BioLegend, #100237)、以及PE anti-B220(BioLegend, #103208)),4℃孵育30 min。將所述細胞用FACS緩衝液洗2遍,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不同免疫細胞的數量。
如圖12A-12D所示,經OVA致敏和激發後,模型對照IgG組的淋巴細胞(CD45+ %)數量高於空白對照組(圖12A)。與模型對照IgG組相比,Dupilumab組和雙特異性抗體組小鼠外周血裡面的CD45陽性細胞(CD45+ %)數量顯著減少,而且嗜酸性粒細胞(圖12B)、單核細胞(圖12C)和中性粒細胞(圖12D)數量都有顯著減少。
實施例
13.
雙特異性抗體在小鼠上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採用小鼠進行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I.V.)檢測雙特異性抗體的藥代動力學。每組包括9隻BALB/c小鼠,體重20 g左右,每隻小鼠通過靜脈注射10 mg/kg的雙特異性抗體,分別在單次給藥後5分鐘、0.5小時、2小時、6小時、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進行眼眶採集血樣,血液自然凝固後離心取血清。血清中抗體藥物濃度的測定方法如下:用包被液(通過將一包碳酸鹽粉末(Thermo, # 23282)溶解於400 mL超純水製備,混勻,定容至500 mL)稀釋抗原human IL-4Rα-his蛋白(Acro Biosystems, # ILR-H5221)至1 µg/mL,按照每孔100 µL加入到96孔酶標板(Thermo, # 442404),4℃孵育過夜。棄去包被液,1× PBST洗滌所述板3次。每孔加入200 µL封閉液(含有2% BSA的PBST溶液),室溫封閉1h。棄去封閉液,1× PBST洗滌所述板3次後,加入經稀釋的小鼠血清;將所述板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酶標板中的溶液,1× PBST洗滌5次。加入稀釋的Goat anti-human IgG-Fc-HRP(BETHYL, # A80-104P),每孔100 µL,室溫孵育1小時。棄去酶標板中溶液,1× PBST洗滌5次。每孔加入100 µL TMB顯色液(索萊寶, #PR1200),孵育以顯色5-10 min,每孔加入50 µL終止液(索萊寶, #C1058)終止。用酶標儀測量OD450nm和OD620nm值。給予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和D5-5G-hz11H7-2-scFv)的4組小鼠(按照10 mg/kg向小鼠給藥)在不同時間點血藥濃度變化如圖13所示。採用Excel PKSolver計算非房室模型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其主要藥物暴露量參數(T
1/2、C
max、AUC
0-t、AUC
0-∞、CL和Vss)如表9所示。
表
9
候選分子的小鼠藥代動力學參數
| 抗體 | C max(μg/mL) | AUC 0-t(μg*h/mL) | AUC 0-∞(μg*h/mL) | MRT 0-∞(h) | T 1⁄2 (h) | CL (mL/kg/h) | Vss (mL/kg) |
| H6-5G-hz11H7-2-scFv | 205 | 14544 | 17026 | 237 | 193 | 0.59 | 139 |
| C3-5G-hz11H7-2-scFv | 196 | 9924 | 10208 | 116 | 95 | 1 | 114 |
| E2-5G-hz11H7-2-scFv | 189 | 5196 | 5326 | 75 | 68 | 1.88 | 140 |
| D5-5G-hz11H7-2-scFv | 182 | 15526 | 16918 | 204 | 139 | 0.59 | 120 |
實施例
14. YTE
分子構建及藥代動力學研究
將上述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抗體H6-5G-hz11H7-2-scFv、C3-5G-hz11H7-2-scFv、E2-5G-hz11H7-2-scFv和D5-5G-hz11H7-2-scFv的Fc區中的3個位點進行定點突變(M252Y/S254T/T256E(EU Numbering),即YTE突變),以進一步提高與人FcRn的結合能力,以期延長其在體內的半衰期。與實施例6所述方法類似的,使用Freedom® CHO-S®試劑盒(Invitrogen)產生表達上述突變後的抗體的CHO-S細胞系。轉染後的細胞經過兩輪加壓篩選得到高表達抗體的細胞池(pool)。之後通過培養擴增細胞池,大量表達抗體,並收集細胞上清用Protein A柱純化上清液,使抗體的純度>95%。所獲得的抗體命名為H6-11H7-YTE、D5-11H7-YTE、C3-11H7-YTE、和E2-11H7-YTE(如圖6B中所示,其肽鏈#1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s: 74-77示出)。
利用ForteBio檢測上述抗體與人FcRn的親和力,與預期一致,在特定條件下YTE突變將親和力提高10倍以上。
採用FcRn人源化轉基因小鼠(購自百奧賽圖江蘇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I.V.)檢測雙特異性抗體的藥代動力學。具體地,每組包括6隻FcRn人源化轉基因小鼠,體重20 g左右,每隻小鼠通過靜脈注射10 mg/kg的雙特異性抗體D5-5G-hz11H7-2-scFv或D5-11H7-YTE,分別在單次給藥後5分鐘、2小時、6小時、24小時、48小時、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進行眼眶採集血樣,血液自然凝固後離心取血清。
血清中抗體藥物濃度的測定方法如下:用包被液(通過將一包碳酸鹽粉末(Thermo, # 23282)溶解於400 mL超純水製備,混勻,定容至500 mL)稀釋抗原人源IL-4Rα-His蛋白(Acro Biosystems,# ILR-H5221)至1 µg/mL,按照每孔100 µL加入到96孔酶標板(Thermo, Cat# 442404),4℃孵育過夜。棄包被液,1× PBST洗滌所述板3次。每孔加入200 µL封閉液(含有2% BSA的PBST溶液),室溫封閉1小時。去封閉液,1× PBST洗滌所述板3次後,加入稀釋好的標準品(D5-5G-hz11H7-2-scFv)、質量控制樣品(不同稀釋倍數的標準品,用於實驗間質量控制)和待測樣本(D5-11H7-YTE),每孔100 μL,室溫下避光孵育2小時。棄去酶標板中的溶液,1× PBST洗滌5次。加入稀釋好的Goat anti-human IgG-Fc-HRP(1:80000稀釋,BETHYL, Cat# A80-104P),每孔100 μl,室溫下孵育1小時(避光)。棄去酶標板中溶液,1× PBST洗滌5次。加入TMB顯色液(索萊寶, Cat# PR1200),每孔100 μL,室溫下避光顯色5~10分鐘,隨後加入終止液(索萊寶, Cat# C1058),輕輕震盪10秒,30分鐘內,測量OD450 nm和OD620 nm的值。給予待測樣本的小鼠(按照10 mg/kg向小鼠給藥)在不同時間點血藥濃度變化如圖14所示。採用Excel PKSolver計算非房室模型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其主要藥物暴露量參數(T
1/2、C
max、AUC
0-t、AUC
0-∞、CL和Vss)如表10所示。
表10. D5-5G-hz11H7-2-scFv和D5-11H7-YTE分子在FcRn人源化小鼠中的藥代動力學參數
| ID | C max(μg/mL) | AUC 0-t(μg*h/mL) | AUC 0-∞(μg*h/mL) | T 1⁄2(h) | CL (mL/kg/h) | Vss (mL/kg) | |
| D5-11H7 | 162 | 3022 | 3032 | 118 | 3.3 | 151 | |
| D5-11H7-YTE | 193 | 8819 | 9705 | 217 | 1.0 | 253 | |
本實施例中構建的其他YTE分子(包括H6-11H7-YTE、C3-11H7-YTE和E2-11H7-YTE)表現出與D5-11H7-YTE相當的藥代動力學性質。
其他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一種分離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以SEQ ID NO: 57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59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和/或
以SEQ ID NO: 60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61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2示出的LCDR3。
實施方式2. 如實施方式1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以SEQ ID NO: 11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2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13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14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15示出的LCDR3;
(2)以SEQ ID NO: 18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9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20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21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22示出的LCDR3;
(3)以SEQ ID NO: 25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26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27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28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29示出的LCDR3;
(4)以SEQ ID NO: 32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19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33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34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示出的LCDR3;或者
(5)以SEQ ID NO: 1示出的HCDR1,以SEQ ID NO: 2示出的HCDR2,以SEQ ID NO: 3示出的HCDR3;以SEQ ID NO: 4示出的LCDR1,以SEQ ID NO: 5示出的LCDR2,以及以SEQ ID NO: 6示出的LCDR3。
實施方式3. 如實施方式1或2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
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實施方式4. 如實施方式3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
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或者
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主要存在或全部存在於FR區。
實施方式5. 如實施方式1-4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與以SEQ ID NO: 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1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2)與以SEQ ID NO: 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2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3)與以SEQ ID NO: 3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3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4)與以SEQ ID NO: 3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3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5)與以SEQ ID NO: 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或者
(6)與以SEQ ID NO: 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與以SEQ ID NO: 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
其中,與以SEQ ID NOs: 7、8、9、10、16、17、23、24、30、31、35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相比,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的差異的胺基酸全部存在於FR區。
實施方式6. 如實施方式1-5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
(1)以SEQ ID NO: 16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17示出的VL;
(2)以SEQ ID NO: 23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24示出的VL;
(3)以SEQ ID NO: 30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31示出的VL;
(4)以SEQ ID NO: 35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36示出的VL;
(5)以SEQ ID NO: 7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8示出的VL;或者
(6)以SEQ ID NO: 9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10示出的VL。
實施方式7. 如實施方式1-6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還包括重鏈恆定區和輕鏈恆定區,其中,所述重鏈恆定區選自人IgG1、IgG2、IgG3和IgG4的恆定區或其變體,所述輕鏈恆定區選自人κ鏈和λ鏈的恆定區或其變體;
優選地,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以SEQ ID NO: 4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恆定區包括以SEQ ID NO: 4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
實施方式8. 如實施方式1-7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所述重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7、9、16、23、30和35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H;以及(2)與以SEQ ID NO: 4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H;並且
所述輕鏈包括:(1)與以SEQ ID NOs: 8、10、17、24、31和36中的任一者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VL;以及(2)與以SEQ ID NO: 4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99%或更多序列同一性的CL。
實施方式9. 如實施方式1-8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IL-4Rα抗體包含重鏈和輕鏈,其中,
(1)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16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17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2)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23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24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3)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30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31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4)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35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36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5)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7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8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或者
(6)所述重鏈包括以SEQ ID NO: 9示出的VH以及以SEQ ID NO: 47示出的CH;並且所述輕鏈包括以SEQ ID NO: 10示出的VL以及以SEQ ID NO: 48示出的CL。
實施方式10. 如實施方式1-9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原結合片段選自Fab片段、Fab’片段、F(ab’)2片段、Fd片段、Fv片段、dAb片段、分離的CDR區、scFv和奈米抗體。
實施方式11. 一種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編碼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實施方式12. 一種表達載體,所述表達載體包含實施方式11所述的多核苷酸。
實施方式13. 一種宿主細胞,所述細胞整合有實施方式11所述的多核苷酸或實施方式12所述的表達載體。
實施方式14. 一種免疫綴合物,所述免疫綴合物包含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實施方式15.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實施方式14所述的免疫綴合物,以及任選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劑。
實施方式16. 一種藥盒,包括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實施方式14所述的免疫綴合物、或實施方式1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
實施方式17. 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實施方式14所述的免疫綴合物、實施方式1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實施方式16所述的藥盒在製備IL-4Rα的抑制劑中的用途。
實施方式18. 實施方式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實施方式14所述的免疫綴合物、實施方式1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實施方式16所述的藥盒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紊亂(例如癌症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實施方式19. 如實施方式1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或紊亂是II型及混合型過敏性疾病,例如哮喘和/或異位性皮膚炎。
將理解的是,雖然已經結合本發明的詳細描述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上述描述旨在說明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該範圍由所附請求項的範圍限定。其他方面、優點和修改在後附的請求項的範圍內。
無
圖1A-圖1B示出了IL-4、IL-13和/或TSLP對PBMC釋放CCL-17的影響。圖1A分別示出了單獨的TSLP、單獨的IL-4和單獨的IL-13以及三者混合(3MIX)誘導PBMC釋放CCL-17;圖1B示出了免疫球蛋白IgG1(對照)、Dupilumab、Tezepelumab以及Dupilumab和Tezepelumab聯用對CCL-17的釋放的抑制作用。
圖2A-圖2D示出了TSLP介導的DC成熟對naïve T細胞介導的細胞因子IL-5和IL-13的釋放的影響。圖2A示出了經TSLP刺激的DC驅動naïve T細胞發育成Th2細胞的示意圖,所述細胞釋放細胞因子例如IL-4、IL-5和IL-13。圖2B示出了比起僅TSLP刺激的DC或CD4+ T細胞,將TSLP刺激後DC與naïve T細胞共培養可顯著增強Th2細胞因子(例如IL-5/IL-13)的釋放。圖2C-圖2D示出了各測試組對IL-5釋放的抑制水平相當,而對於IL-13的釋放而言,單獨給予抗IL-4Rα抗體或抗TSLP抗體幾乎無法抑制其釋放,抗IL-4Rα抗體與抗TSLP抗體聯合用藥可顯著抑制其釋放且呈劑量依賴作用。
圖3示出了三種雙特異性抗體分子結構。
圖4A-圖4B示出了實施例2中製備的各雙特異性抗體對IL-4Rα/IL-4/IL-13和TSLP/TSLPR通路的阻斷功能。圖4A示出了實施例2中製備的各雙特異性抗體對IL-4Rα/IL-4/IL-13通路的阻斷功能。圖4B示出了實施例2中製備的各雙特異性抗體對TSLP/TSLPR通路的阻斷功能。
圖5A-圖5B示出了11H7E11嵌合抗體和scFv抗體對TSLP/TSLPR的阻斷活性。圖5A示出了採用CTLL2-mCD127-hTSLPR-stat5-Luc2報告基因細胞檢測11H7E11嵌合抗體對TSLP/TSLPR的阻斷活性的結果。圖5B示出了11H7E11嵌合抗體和scFv抗體對TSLP誘導的人mDC細胞分泌CCL-17趨化因子的抑制作用的結果。
圖6A-圖6B示出了示例性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形式示意圖(圖6A)和其中的肽鏈#1、肽鏈#2的結構(圖6B)。
圖7A-圖7B示出了實施例8的候選分子的CE-SDS結果(圖7A),以及候選分子H6-5G-hz11H7-2-scFv未見明顯的聚集體和斷裂產物的增加(圖7B)。
圖8A-圖8B示出了具有不同長度的接頭(linker)的雙特異性抗體對阻斷功能的影響的體外生物學功能測試結果。圖8A示出了實施例8中的各候選雙特異性抗體對IL-4Rα/IL-4/IL-13通路的阻斷功能。圖8B示出了實施例8中的各候選雙特異性抗體對TSLP/TSLPR通路的阻斷功能。
圖9A-圖9B示出了雙特異性抗體抑制hIL-4(圖9A)和hIL-13(圖9B)誘導的TF-1細胞增殖實驗的結果。
圖10示出了雙特異性抗體結合TSLP的CTLL2報告基因細胞活性實驗的結果。
圖11A-圖11C示出了雙特異性抗體分別對hIL-4和hIL-13(圖11A)、hTSLP(圖11B)、以及由IL-4和IL-13與TSLP同時(圖11C)誘導的PBMCs釋放CCL-17活性的抑制實驗的結果。
圖12A-圖12D示出了雙特異性抗體對哮喘小鼠的治療作用。圖12A示出了治療後淋巴細胞的總數。圖12B示出了治療後嗜酸性粒細胞的總數。圖12C示出了治療後單核細胞的總數。圖12D示出了治療後中性粒細胞的總數。
圖13示出了雙特異性抗體在不同時間點的血藥濃度變化情況。
圖14示出了將雙特異性抗體D5-5G-hz11H7-2-scFv和D5-11H7-YTE按照10 mg/kg的劑量給予至FcRn人源化小鼠後,在不同時間點的血藥濃度變化結果。
圖15A-圖15C列出了本公開中討論的抗體的VH和VL CDR序列。
圖16列出了本公開中討論的抗體的VH和VL序列。
圖17A-圖17C列出了本公開中討論的抗IL-4Rα抗體的VH和VL CDR共有序列。
圖18A-圖18F列出了本公開中討論的額外的序列。
TW202530266A_113138787_SEQL.xml
Claims (30)
- 一種結合IL-4Rα(白細胞介素-4受體α亞基)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互補決定區(CDRs)1、2和3,其中,VH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90%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H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以及輕鏈可變區(VL),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CDR1、CDR2和CDR3,其中,VL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90%或10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L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其中:(1)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X 2NAMN(SEQ ID NO:57)、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1=N、E、K或D,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2)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MNAMN(SEQ ID NO:58)、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1=N、E、K或D,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3)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X 2NAMN(SEQ ID NO:123)、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4)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MNAMN(SEQ ID NO:85)、RIRTKX 3X 4X 5YATYHADSVKD(SEQ ID NO:59)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5)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X 2N(SEQ ID NO:124)、RTKX 3X 4X 5YA(SEQ ID NO:125)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1=N、E、K或D,X 2=I或M,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或者(6)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GFTFX 1MN(SEQ ID NO:126)、RTKX 3X 4X 5YA(SEQ ID NO:125)和DVGRGFAY(SEQ ID NO:3)示出,其中,X 1=N、E、K或D,X 3=S、G或T,X 4=N、A或S,X 5=N、K或D;其中,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RASKSVSX 6X 7X 8X 9SYX 10H(SEQ ID NO:60)、LX 11X 12X 13LQS(SEQ ID NO:61)和QHSX 14EX 15PX 16T(SEQ ID NO:62)示出,其中,X 6=T、F、H或Y,X 7=S、G、R或H,X 8=G或E,X 9=Y或F,X 10=M或L,X 11=A或G,X 12=S、T或R,X 13=N、Y、F或H,X 14=R或T,X 15=L或I,X 16=L或I。
- 一種結合IL-4Rα(白細胞介素-4受體α亞基)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互補決定區(CDRs)1、2和3,其中,VH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H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H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以及輕鏈可變區(VL),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CDR1、CDR2和CDR3,其中,VL CDR1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1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2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並且VL CDR3區包含與所選的VL CDR3胺基酸序列至少8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其中,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和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為如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2)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3)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4)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5、26、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5)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6)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7)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8)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9)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26、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10)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11)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12)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13)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14)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5、106、107示出,並且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以及(15)所選的VH CDR1、VH CDR2、VH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所選的VL CDR1、VL CDR2、VL CDR3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1)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2)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3)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4)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或者(5)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其中,VH CDR1根據AbM定義確定,其中,VH CDR2、VH CDR3以及VL CDR1、VL CDR2、VL CDR3根據Kabat定義確定。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1)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2)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3)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4)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或者(5)根據Kabat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1)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2)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3)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4)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5、106、10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或者(5)根據Chothia定義,VH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並且VL包含具有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CDR1、CDR2、CDR3。
- 一種結合IL-4Rα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與所選的VH序列至少9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與所選的VL序列至少90%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其中,所選的VH序列和所選的VL序列是以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2)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9,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0;(3)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16,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7;(4)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23,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24;(5)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0,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1;(6)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5,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6;以及(7)所選的VH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7、9、16、23、30和35所組成的組,且所選的VL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8、10、17、24、31和36所組成的組。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特異性地結合人IL-4Rα。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是人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人源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原結合片段選自Fab片段、Fab’片段、F(ab’) 2片段、Fd片段、Fv片段、dAb片段、分離的CDR區、scFv和奈米抗體。
- 一種結合IL-4Rα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所述重鏈可變區(VH)包含與所選的VH序列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相同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所述輕鏈可變區(VL)包含與所選的VL序列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相同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其中,所選的VH序列和所選的VL序列是以下中的一種:(1)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7,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8;(2)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9,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0;(3)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16,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17;(4)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23,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24;(5)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0,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1;(6)所選的VH序列是SEQ ID NO:35,且所選的VL序列是SEQ ID NO:36;以及(7)所選的VH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7、9、16、23、30和35所組成的組,且所選的VL序列選自於由SEQ ID NO:8、10、17、24、31和36所組成的組。
- 一種與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交叉競爭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是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 一種核酸,所述核酸包含編碼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含:(1)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4、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87、88、8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H與包含以SEQ ID NO:8或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所述VH與IL-4Rα結合;(2)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4、5、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0、91、9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L與包含以SEQ ID NO:7或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所述VL與IL-4Rα結合;(3)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1、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3、94、9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H與包含以SEQ ID NO:1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所述VH與IL-4Rα結合;(4)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3、14、1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6、97、98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L與包含以SEQ ID NO: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所述VL與IL-4Rα結合;(5)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18、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99、100、10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H與包含以SEQ ID NO:2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所述VH與IL-4Rα結合;(6)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20、21、22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02、103、104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L與包含以SEQ ID NO:2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所述VL與IL-4Rα結合;(7)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 2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 85、26、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 105、106、107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H與包含以SEQ ID NO:31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所述VH與IL-4Rα結合;(8)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27、28、29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08、109、11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L與包含以SEQ ID NO:30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所述VL與IL-4Rα結合;(9)包含VH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所述VH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32、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分別以SEQ ID NO:85、19、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11、112、113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H與包含SEQ ID NO:3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VL)配對時,所述VH與IL-4Rα結合;或者(10)包含VL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或其片段,所述VL包含CDR1、CDR2和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包含分別以SEQ ID NO:33、34、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或分別以SEQ ID NO:114、115、116示出的胺基酸序列;並且其中,當所述VL與包含以SEQ ID NO:35示出的胺基酸序列的VH配對時,所述VL與IL-4Rα結合。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核酸,其中,當所述VH與VL配對時,所述VH特異性地結合人IL-4Rα。
-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重鏈或其片段是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或其片段、或人源化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或其片段。
-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編碼單鏈可變片段(scFv)、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是cDNA。
- 一種載體,所述載體包含一種或多種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核酸、或編碼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
- 一種細胞,所述細胞包含如請求項18所述的載體。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細胞,其中,所述細胞是CHO細胞。
- 一種細胞,所述細胞包含一種或多種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核酸、或者編編碼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
- 一種產生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在足以使如請求項19至21所述的細胞產生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的條件下,對所述細胞進行培養;以及(b)收集由所述細胞產生的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構建體。
- 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所述抗體藥物偶聯物包含共價結合至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治療劑。
- 如請求項23所述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其中,所述治療劑是細胞毒性劑或細胞生長抑制劑。
- 一種藥物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以及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請求項23或24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藥物偶聯物。
- 一種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含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請求項23或24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藥物偶聯物。
-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如請求項23或24所述的抗體藥物偶聯物或如請求項2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有需要的受試者中的免疫紊亂或癌症的藥物中的用途。
- 如請求項2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紊亂是過敏、哮喘或異位性皮膚炎。
- 如請求項2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紊亂是II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疾病。
- 如請求項27至29中任一項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試者是人或非人動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13188592 | 2023-10-12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TW202530266A true TW202530266A (zh) | 2025-08-01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20250074996A1 (en) | ANTI-GPRC5DxBCMAxCD3 TRISPECIFIC ANTIBODY AND USE THEREOF | |
| AU2019326635B2 (en) | Anti-PD-L1/anti-LAG3 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 |
| TW201923083A (zh) | 抗pd-l1的單結構域抗體及其變異體 | |
| CN117050184A (zh) | 针对tigit的单域抗体和其变体 | |
| CN114728065A (zh) | 针对cd3和bcma的抗体和自其制备的双特异性结合蛋白 | |
| RU2758721C2 (ru) | Анти-il-22r-антитела | |
| CN110678484A (zh) | 抗pd-l1/抗lag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US20250282881A1 (en) | Antibodies and bispecific binding proteins that bind ox40 and/or pd-l1 | |
| JP2023551981A (ja) | 多重特異性抗体及び抗体の組み合わせ | |
| WO2023138579A1 (zh) | 抗b7-h7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 US20230374148A1 (en) | Binding molecules that multimerise cd45 | |
| CN118339179A (zh) | 经修饰的蛋白或多肽 | |
| KR20240004694A (ko) | 항체 | |
| WO2025077834A1 (en) | Anti-il-4ra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 |
| TW202530266A (zh) | 抗IL-4Rα抗體及其用途 | |
| TWI835166B (zh) | 靶向pd-1和/或ox40的特異性結合蛋白及其應用 | |
| EP4613767A1 (en) | Bispecific antibody for glypican-3 and use thereof | |
| WO2025185656A1 (zh) | 抗pd-l1和cd40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WO2024175030A1 (zh) | 抗Nectin-4抗体和包含其的多特异性抗体 | |
| HK40057471B (zh) | 抗pd-l1/抗lag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HK40057471A (zh) | 抗pd-l1/抗lag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KR20240046557A (ko) | 항-b7-h4 항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용도 | |
| WO2025061032A1 (zh) | 靶向人源ror1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 | |
| HK40019833B (zh) | 抗pd-l1/抗lag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HK40019833A (zh) | 抗pd-l1/抗lag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