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0057A - Front release buckle - Google Patents
Front release buckl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200057A TW201200057A TW099143059A TW99143059A TW201200057A TW 201200057 A TW201200057 A TW 201200057A TW 099143059 A TW099143059 A TW 099143059A TW 99143059 A TW99143059 A TW 99143059A TW 201200057 A TW201200057 A TW 20120005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ocket
- plug
- engaging
- engaged
- le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3—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 push-button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471—Projection having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thereof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 Y10T24/45524—Projection having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thereof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resiliently biased projection component or surface segment
- Y10T24/45545—Projection having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thereof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resiliently biased projection component or surface segment forming total external surface of projection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Description
20120005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操作正面部分可解除卡合的前釋 放型帶扣。 【先前技術】 以往,在衣服、皮包或鞋子、包裝具等的各種的用途 ’爲了連結帶子等的繩狀構件彼此,因此使用使插頭與插 座裝脫自如地卡合的帶扣。 這類的帶扣’裝脫用的操作簡單,另一方面,卻被要 求在無意識的情況,不會突然脫落。作爲合乎這類的要求 產品,有利用操作正面部分可解除卡合的前釋放型帶扣。 前釋放型帶扣中,已知有插頭部分與插座部分各自卡 合並被固定的形式者。 例如,在專利文獻1,記載有插頭部分的凸狀的卡合 部的閉鎖突榫,朝扁平形狀的帶扣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帶扣 〇 在專利文獻2,記載有在插頭的前端與插座卡合的第 1凸部朝扁平形狀的帶扣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帶扣。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248104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 - 2046 1 9號公報 201200057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帶扣,由於閉 榫朝帶扣的厚度方向突出,所以帶扣的厚度尺寸變的 。因此,例如將這類的帶扣利用在帆布背包等的時候 爲帶扣的厚度大,所以會有所謂安裝位置受到限制、 帆布背包整體的設計性造成不好的影響的問題產生。 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將厚度尺寸 在最小的前釋放型帶扣。 [解決課題用的手段] 本發明的前釋放型帶扣,其特徵爲,具備有:插 插入該插頭並予以卡合的插座,前述插頭具有:基部 前述基部突起的腳部;以及形成在前述腳部的卡合部 述插座具有:具插入口的本體;可收容從形成在前述 内的前述插入口被插入前述腳部的收容空間;形成在 本體,可卡合前述卡合部的被卡合部;以及使前述卡 與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脫離的操作部,前述插頭與前 座爲扁平形狀,前述腳部是扁平且在厚度方向具有可 ’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被卡合部在前述厚度方向卡合, 卡合部在前述腳部的寬方向突出,且被設置在前述腳 厚度範圍内。 在這樣的發明,由於插頭的卡合部並不是在厚度 突出’而是在寬方向突出,所以可縮小收容插頭及卡 鎖突 更大 ,因 或對 抑制 頭: :從 、6 ,刖 本體 前述 合部 述插 撓性 前述 部的 方向 合部 -6- 201200057 的插座的厚度尺寸。因此,帶扣的厚度尺寸不會有變大的 情形,可縮小厚度尺寸。例如,將這類的厚度尺寸小的前 釋放型帶扣利用在帆布背包等的時候,由於帶扣的厚度小 ’所以安裝位置不會受到限制。再者,由於厚度尺寸小, 所以帶扣不會太顯眼’不會發生卡住的情形,且對於帆布 背包等的整體的設計性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在本發明’在卡合前述插頭與前述插座的狀態下,前 述操作部與前述卡合部被配置呈可抵接,前述操作部在厚 度方向被設在與前述腳部對向的位置,在前述厚度方向具 有可撓性,並且,在前述插座内側具有凸部爲理想。 在這樣的發明,使操作部朝卡合部側彎曲,可將凸部 按壓朝腳部。此時,由於可解除卡合部與被卡合部的卡合 ,所以可將腳部往插座的插入口側推出。 在本發明’前述卡合部是在前述操作部側設有傾斜面 的傾斜部,因前述操作部朝前述卡合部側彎曲,而使前述 凸部按壓前述傾斜面爲理想。 在這樣的發明,使操作部朝卡合部側彎曲,可將凸部 朝傾斜面按壓。此時,由於凸部一面在傾斜面滑行一面往 卡合部側撓曲,所以,解除了卡合部與被卡合部的卡合, 並且被往插座的插入口側推出。因此,按壓操作部,插頭 會從插座分離並被推出。因此,只要按壓操作部,便可確 實分離插頭與插座。 在本發明,前述傾斜面的角度是1 5°爲理想。 在這樣的發明,由於傾斜面的角度是1 5 °,所以凸部 201200057 可在傾斜面圓滑地滑行。因此’按壓操作部,可使插頭從 插座分離,並圓滑地被推出。因此,只要按壓操作部,便 可更確實分離插頭與插座。 在本發明,具有定位從前述基部突起的前述插頭與前 述插座並予以保持的一對的保持部爲理想。 在這樣的發明,由於具有定位插頭與插座並予以保持 的一對的保持部,所以可確實進行卡合部與被卡合部的卡 合。又,例如對插頭與插座施加扭轉應力之後,由於插頭 與插座不會位置偏移,所以不會有解除卡合部與被卡合部 的卡合的虞慮,可確實維持卡合,並發揮作爲帶扣的功能 在本發明, 前述腳部是以愈朝向該腳部的插入方向,以愈往前述 操作部側接近的方式傾斜突出爲理想。 在這樣的發明,由於使腳部從基部比保持部更朝向操 作部側突出,所以按壓操作部之後,只要稍微彎曲便可按 壓卡合部。因此,即使縮小前釋放型帶扣的厚度尺寸,也 可進行操作部所爲之插頭與插座的分離、推出。因此,可 胃進一步縮小前釋放型帶扣的厚度尺寸。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用的形態] 以下,依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在豳1至圖1 2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 -8- 201200057 根據圖1至圖3,針對前釋放型帶扣的整體構成進行 説明。 圖1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俯視圖。 圖2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側視圖。圖3表示前 述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前視圖。 如圖1至圖3的各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 扣1具備:插頭10;插入該插頭10並予以卡合的插座20 〇 如該等的各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是 連結/分離繩狀構件,例如連結/分離帶子等的端部用者, 且具備有··由合成樹脂一體成型的插頭10;與同様由合 成樹脂一體成型的插座2 0。 此外,作爲插頭10及插座20的材質,並不限於合成 樹脂,也可爲金屬等的其他的材質,且不限於射出成形, 也可由光造形、纟S造等的其他的成形方法所形成。 依據圖4及圖5,針對插頭的構成進行説明。 圖4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圖5表示前 述實施形態的插頭的側視圖。 依據圖4及圖5中,插頭1〇是藉由合成樹脂的射出 成形將整體一體成型者’並具有:有一對的腳部12的基 部11:分別形成在腳部12的卡合部14;以及插通帶子等 的帶子安裝部1 9。 腳部12是被做成與基部11的寬方向(相對於插座 的插頭10的插入方向及與插座20的厚度方向分別正 -9- 20 201200057 交的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並列,朝長方向(相對於插 座20的插頭10的插入方向,圖1的上下方向)延伸,且 相互平行,各自爲中間或前端側可互相往厚度方向(分別 與前述的寬方向及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彈性變形。 又,一對的腳部1 2是以分別愈朝向插入方向愈往操 作部27A側接近的方式傾斜,藉此,可在腳部12的整體 承受往厚度方向的彈性變形的力量。 卡合部14是由從腳部12的前端各自朝寬方向延伸的 突起所形成,各腳部1 2的前端,從平面觀看時形成丁字 狀。又,卡合部14是被形成在腳部12的前端部,卡合部 14的厚度方向的尺寸(高度)是以不會比腳部12的高度 更大的方式被形成。 再者,卡合部14具備有:被形成在各個腳部12的前 端部的傾斜部1 4B :以及在寬方向連結該等的傾斜部1 4B 的連結傾斜部1 4D。一對的腳部1 2是藉由該連結傾斜部 1 4D限制因外力往寬方向的變形。再者,一對的腳部1 2 往厚度方向彈性變形之際,因連結傾斜部1 4D,使各個腳 部1 2同樣的變形量。 又,傾斜部1 4B及連結傾斜部1 4D分別具備有:厚 度尺寸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側變小的緩和的傾斜的傾斜面 14A ;與連結傾斜面14C。 如圖5所示,在一對的腳部12的外側,設置有一對 的保持部1 6。一對的保持部1 6是分別從基部1 1朝向寬 方向分離而被配置,且是朝插入方向延伸的柱狀的構件, -10- 201200057 其前端與卡合部14分離。該保持部16的厚度尺寸比 1 1的厚度尺寸更小,且比腳部1 2的厚度尺寸形成的 〇 又,保持部〗6是具有沿著其寬方向外側設置的 的保持凸部16A。 該等的卡合部14及保持部16,是由被形成在插丨 的内側的凹凸形狀(後述)所引導,並藉由該等的引 在進行插入操作之際’形成將插頭1 0誘導到適當的 〇 又,如圖4所示,帶子安裝部19是利用基部11 間部分所形成。該帶子安裝部1 9是具有可將帶子的 插入到内部中央的帶子安裝孔19A,在插頭10的端 且在位於基部Π的端部的位置,架設有往寬方向延 第1橫桿1 9 B,在帶子安裝孔1 9 A的中間架設有第2 19C,藉由該第2橫桿19C,帶子安裝孔19A被分割 入方向前端側1 9 D與插入方向後端側1 9 E的兩端側。 藉此,使未圖示的帶子插通到帶子安裝孔19A, 第2橫桿1 9C的周圍,使帶子與第1橫桿19B抵接 此形成卡合帶子,並可固定且也可調節長度的構造。 根據圖1及圖6至圖8,針對插座的構成進行說E 圖6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座的俯視圖。圖7表 述實施形態的插座的側視圖。圖8爲前述實施形態的 的前視圖。 圖1及圖6至圖8中,插座20是藉由合成樹脂 基部 更大 凸狀 ^ 20 導, 位置 的中 端部 部, 伸的 橫桿 成插 繞過 ,藉 月。 不刖 插座 的射 -11 - 201200057 出成形而使整體一體成型者,且具有:具插入口 22的 空筒狀的本體21;被形成在該本體21内,可收容從插 口 22被插入的插頭1〇的腳部12的收容空間23;被形 在本體21,卡合部14可卡合的被卡合部24;被形成在 體21的平面中央的操作用開口 27;與插頭卡合時,被 成在與卡合部對應的位置的開口部28;以及可插通未 示的帶子的帶子安裝部29。 被卡合部24是具有朝向被形成在與收容空間23的 側的寬方向分離並列的兩處的插入口 2 2側的傾斜面的 形狀構件。每各被卡合部24是被形成在本體21的表面 内側,在收容空間2 3突出。 該等的被卡合部24的厚度尺寸,是比收容空間23 厚度方向的尺寸形成的更小,並與被形成在一對的腳 12的卡合部14對應。 在收容空間2 3的内側形成有將卡合部1 4往被卡合 24誘導並予以卡合用的誘導面25。 該誘導面25形成有從插入口 22的端部朝向插入方 的複數個一對的溝部26。該構部26是作爲從插入口 插入腳部1 2及保持部1 6之際’使被形成在未圖示的腳 12的裏面側的凸狀部與溝部26對應,將腳部12的前 的卡合部1 4誘導到被卡合部24的導引發揮功能。 根據圖9’針對插座的操作部的構成進行説明。 圖9表不前述施形態的插座的操作部的剖面圖。 如圖9所示,爲了解除卡合部14與被卡合部24的 中 入 成 本 形 圖 内 楔 的 的 部 部 向 22 部 端 卡 -12- 201200057 合,在本體21的平面中央形成有操作用開口 27。 用開口 27與内部的收容空間23連通。 操作用開口 27是被形成在使連結從插入口 22 的腳部1 2的連結傾斜部1 4 D露出的位置。 在該操作用開口 27,設有藉由按壓往厚度方 性的可撓性構件之操作部27A。該操作部27A被設 腳部1 2對向的位置,因彈性變形而形成與連結 14D抵接。並且在操作部27A設有在與連結傾斜 抵接之處,往厚度方向内側突出的凸部27B,並在 部2 7 B對應的位置設有位在厚度方向外側的厚肉部 根據圖9至圖12,說明連結插頭與插座的様 及已連結的狀態及解除已連結的插頭與插座的卡合 〇 圖1 0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及插座的連結 剖面圖。圖1 1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及插座的 中的狀態的剖面圖。圖1 2表示藉由前述實施形態 部的彎曲,推出卡合部的狀態的放大剖面圖。 如圖9及圖11所示’在從插入口 22被插入 12的前端,當卡合部14被誘導到誘導面25,來到 部24時,一對的腳部1彈性變形,一對的卡合部] 與被卡合部24卡合。 另一方面,如圖1〇及圖12所示,凸部27B按 傾斜部1 4D,而使腳部1 2往厚度方向彈性變形的 在連結傾斜面1 4C的斜面滑行。藉此,解除卡合部 該操作 被插入 向的彈 置在與 傾斜部 部1 4D 與該凸 27C。 子;以 的様子 狀態的 連結途 的操作 的腳部 被卡合 4分別 壓連結 同時, 14與 -13- 201200057 被卡合部24的卡合,而將插頭1 〇往插入口 22側推出。 在這樣的本實施形態中,可獲得以下這類的效果。 在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插頭1 0的卡合部 14並不是在厚度方向突出,而是在寬方向突出,所以帶 扣的厚度尺寸不會有變大的情形,且可縮小厚度尺寸。因 此’例如’將這類的厚度尺寸小的前釋放型帶扣1利用在 帆布背包等的時候,由於帶扣的厚度小,所以安裝位置不 會受到限制。再者,由於厚度尺寸小,所以,帶扣不會太 顯眼、且對於帆布背包等的整體的設計性不會造成不好的 影響。 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中,操作部27Α朝卡 合部14側彎曲,使凸部27Β按壓連結傾斜面14C。此時 ,由於凸部27Β —面在連結傾斜面1 4C滑走,一面往卡 合部1 4側彎曲,所以解除了卡合部1 4與被卡合部24的 卡合,並且,往插座2 0的插入口 2 2側被推出。因此,只 要按壓操作部27Α,使插頭10從插座20分離而被推出。 藉此,只要按壓操作部27Α,便可確實分離插頭1〇與插 座20。 本贲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中’由於連結傾斜面 1 4 C的角度是1 5 °,所以凸部2 7 Β可在連結傾斜面1 4 C圓 滑地滑走。因此,按壓操作部2 7 Α ’便可使插頭1 0從插 座20分離,並圓滑地被推出。藉此’只要按壓操作部 27Α,可更確實分離插頭10與插座20。 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中’由於具有定位插頭 -14- 201200057 ίο與插座20並予以保持的一對的保持部16,所以可確實 進行卡合部14與被卡合部24的卡合。又,例如對插頭 1 0與插座2 0施加扭轉應力之際,由於插頭1 0與插座2 0 不會位置偏移,所以不會有解除卡合部14與被卡合部24 的卡合的虞慮,可確實發揮作爲帶扣的功能。 本實施形態的前釋放型帶扣1中,由於腳部1 2比保 持部1 6更從基部1 1往操作部2 7 A側突出,所以按壓操 作部27A之際,稍微的彎曲便可按壓卡合部1 4。因此, 即使前釋放型帶扣1的厚度尺寸小,也可藉由操作部27A 進行插頭1 〇與插座2 0的分離、推出。藉此,可將前釋放 型帶扣1的厚度尺寸做的更小。 〔變形例〕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的構造,也包含 有接下來的變形。 如上述實施形態,一對的腳部1 2並不限於在連結傾 斜部1 4D被連結的構造,如圖1 3所示,也可作成不連結 的獨立的構造。又,這類的情況,藉由加大凸部27B的寬 幅尺寸,來按壓傾斜面1 4A爲理想。 又,卡合部14不限於由從腳部12的前端各自朝寬方 向外側延伸的突起所形成的構造,如圖1 4所示,也可作 成朝寬方向内側延伸的突起,傾斜部1 4B也可不是設在插 入方向前端側,而是被設在相反側的構造。 再者,卡合部14不需要形成L字狀,也可如圖15所 -15- 201200057 示’也可作成1個卡合部14。 又,腳部12並不一定要作成一對,也可如圖16所示 由三個腳部1 2所構成。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是連結帶子彼此的帶扣,可作成具有一對的止 動臂的前釋放型帶扣來利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俯視圖 〇 [圖2 ]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側視圖。 [圖3 ]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整體構成的前視圖。 [圖4]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 [圖5]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的側視圖。 [圖6]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座的俯視圖。 [圖7]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座的側視圖。 [圖8]前述Η施形態的插座的前視圖。 [圖9]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座的操作部的剖面圖。 [圖10]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及插座的連結狀態的 剖面圖。 [圖1 1 ]表示前述實施形態的插頭及插座的連結途中的 狀態的剖面圖。 [圖12]表示藉由前述實施形態的操作部的彎曲,推出 -16- 201200057 卡合部的狀態的放大剖面圖。 [圖1 3 ]表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 〇 [圖1 4]表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 〇 [圖1 5 ]表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 〇 [圖1 6 ]表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插頭的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 :前釋放型帶扣 10 :插頭 II :基部 1 2 :腳部 14 :卡合部 1 4 A :傾斜面 14B :傾斜部 1 6 :保持部 20 :插座 21 :本體 22 :插入口 2 3 :收容空間 24 .被卡合部 -17- 201200057 2 7 A :操作部 2 7 B :凸部
Claims (1)
- 20120005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前釋放型帶扣,其特徵爲,具備:插頭(10 );以及插入該插頭(10)並予以卡合的插座(20), 前述插頭(10)具有:基部(11):從前述基部(11 )突起的腳部(12);以及被形成在前述腳部(12)的卡 合部(1 4 ), 前述插座(20)具有:具插入口(22)的本體(21) :被形成在前述本體(21)内,可收容從前述插入口(22 )被插入的前述腳部(1 2 )的收容空間(2 3 );被形成在 前述本體(21)爲前述卡合部(14)可卡合的被卡合部( 24);以及使前述卡合部(14)與前述被卡合部(24)的 卡合脫離的操作部(2 7 A ), 前述插頭(10)與前述插座(20)爲扁平形狀,前述 腳部(12)爲扁平且在厚度方向具有可撓性,前述卡合部 (14)與前述被卡合部(24)在前述厚度方向卡合,前述 卡合部(I4)在前述腳部(12)的寬方向突出,且被設置 在前述腳部(12)的厚度範圍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前釋放型帶扣’其中 j 在卡合前述插頭(10)與前述插座(20)的狀態下, 前述操作部(2 7A)與前述卡合部(14)被配置呈抵接’ 前述操作部(27 A )在厚度方向被設置在與前述腳部 (12)對向的位置,在前述厚度方向具有可撓性,並且’ 在前述插座(2 0 )内側具有凸部(2 7 B )。 -19- 201200057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前釋放型帶 扣,其中, 則述卡合部(1 4 )具有在前述操作部(27A )側設有 傾斜面(14A,14C)的傾斜部(14B,14D), 因則述操作部(2 7 A )朝前述卡合部(1 4 )側燒曲, 使前述凸部(27B)按壓前述傾斜面(14A,14C)。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前釋放型帶扣,其中 y 前述傾斜面(14A,14C)的角度是1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前釋放型帶 扣,其中, 具有定位從前述基部(11)突起的前述插頭(10)與 前述插座(20)並予以保持的一對的保持部(16)。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前釋放型帶扣,其中 » 前述腳部(1 2 )是隨著愈朝向該腳部(1 2 )的插入方 向,以愈接近前述操作部(27A )側的方式傾斜突出。 -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0/060777 WO2011161801A1 (ja) | 2010-06-24 | 2010-06-24 | フロントリリースバック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00057A true TW201200057A (en) | 2012-01-01 |
TWI527526B TWI527526B (zh) | 2016-04-01 |
Family
ID=4537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43059A TWI527526B (zh) | 2010-06-24 | 2010-12-09 | Front release buckle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091671A1 (zh) |
JP (1) | JP5552534B2 (zh) |
CN (1) | CN102946752B (zh) |
DE (1) | DE112010005689B4 (zh) |
TW (1) | TWI527526B (zh) |
WO (1) | WO201116180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7806B (zh) * | 2015-06-26 | 2017-06-21 | Ykk Corp | buckl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50812A (ja) * | 2013-02-05 | 2014-08-25 | Kamikawa Seisakusho:Kk | 連結具 |
JP6634346B2 (ja) | 2016-06-02 | 2020-01-22 | Ykk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 |
CN117279538A (zh) * | 2021-05-10 | 2023-12-22 | Ykk株式会社 | 插头和带扣 |
US12207711B2 (en) | 2022-10-20 | 2025-01-28 | Nathan Melton | Clasp |
USD1068551S1 (en) | 2022-10-20 | 2025-04-01 | Nathan Melton | Clasp for strap or bel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5043Y2 (ja) * | 1987-04-03 | 1995-06-07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ベルト固定具 |
JPH052092Y2 (zh) * | 1988-06-22 | 1993-01-20 | ||
JPH0542729Y2 (zh) * | 1988-09-13 | 1993-10-27 | ||
JPH03248104A (ja) | 1990-02-27 | 1991-11-06 | Omron Corp | 光導波路レンズ |
JPH06118U (ja) * | 1992-06-15 | 1994-01-11 | 吉田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 |
US5551131A (en) * | 1994-12-15 | 1996-09-03 | National Molding Corp. | Buckle which is releasable by depression of a hinged member and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capability |
JP3463850B2 (ja) * | 1997-08-19 | 2003-11-05 | Ykk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 |
US5855057A (en) * | 1997-12-29 | 1999-01-05 | National Molding Corp. | Buckle assembly |
GB2332703B (en) | 1997-12-29 | 1999-12-22 | Nat Molding Corp | Plug and socket type buckle assembly |
JP2000116413A (ja) * | 1998-10-15 | 2000-04-25 | Nifco Inc | バックル |
US7150082B2 (en) * | 1999-08-06 | 2006-12-19 | Bianchi International | Plastic belt buckle with interlocking prong catches |
TW409509U (en) * | 1999-09-13 | 2000-10-21 |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 Improved fastening structure |
US6446314B1 (en) * | 2000-08-09 | 2002-09-10 | Joseph Anscher | Push release buckle with improved latching capability |
US7681288B1 (en) * | 2000-09-14 | 2010-03-23 | Paul Giampavolo | Structure and material for a child resistant buckle |
US6711790B2 (en) * | 2001-12-06 | 2004-03-3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Buckle device |
US6684466B2 (en) * | 2001-12-17 | 2004-02-03 | Yk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hree point release buckle assembly |
US7340809B2 (en) * | 2002-08-16 | 2008-03-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Smart closure |
JP3992194B2 (ja) * | 2003-05-07 | 2007-10-17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バックル |
TWM245802U (en) * | 2003-10-09 | 2004-10-11 | Button Int Co Ltd | Thin and strong buckle with high load capacity |
JP4528642B2 (ja) | 2005-01-28 | 2010-08-18 | Ykk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ル |
JP2007244543A (ja) * | 2006-03-15 | 2007-09-27 | Maazen Products:Kk | バックル |
-
2010
- 2010-06-24 JP JP2012521233A patent/JP55525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6-24 WO PCT/JP2010/060777 patent/WO201116180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24 US US13/806,155 patent/US201300916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6-24 DE DE112010005689.7T patent/DE112010005689B4/de active Active
- 2010-06-24 CN CN201080067643.8A patent/CN102946752B/zh active Active
- 2010-12-09 TW TW099143059A patent/TWI527526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7806B (zh) * | 2015-06-26 | 2017-06-21 | Ykk Corp | buck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552534B2 (ja) | 2014-07-16 |
US20130091671A1 (en) | 2013-04-18 |
DE112010005689B4 (de) | 2021-08-12 |
TWI527526B (zh) | 2016-04-01 |
DE112010005689T5 (de) | 2013-05-29 |
JPWO2011161801A1 (ja) | 2013-08-19 |
WO2011161801A1 (ja) | 2011-12-29 |
CN102946752A (zh) | 2013-02-27 |
CN102946752B (zh) | 2015-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99981B (en) | String holder | |
TW201200057A (en) | Front release buckle | |
TWI457087B (zh) | Offset buckle | |
TWI311474B (en) | Buckle | |
TWI415582B (zh) | Side open buckle | |
US9113680B2 (en) | Buckle | |
TWI373313B (zh) | ||
TW201711595A (zh) | 扣具 | |
KR102177493B1 (ko) | 버클 | |
TW200913921A (en) | Buckle | |
TWI603688B (zh) | buckle | |
CN109152454A (zh) | 绳扣 | |
TWI243655B (en) | Buckle | |
TWI262771B (en) | Buckle and baby carrier using the same | |
TWM590381U (zh) | 扣具 | |
CN113163904B (zh) | 带扣用的插头及带扣 | |
TWI400396B (zh) | Clipboard | |
WO2017063195A1 (zh) | 扣具 | |
US20160360839A1 (en) | Buckle | |
CN106606010B (zh) | 带扣 | |
JP5103328B2 (ja) | バックル | |
JP2009056302A (ja) | バックル | |
CN205696078U (zh) | 旁开式绳带扣 | |
US12239191B2 (en) | Belt adjusting and holding device | |
CN103238991B (zh) | 旁开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