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200911326A - Golf club head - Google Patents

Golf club hea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1326A
TW200911326A TW097103741A TW97103741A TW200911326A TW 200911326 A TW200911326 A TW 200911326A TW 097103741 A TW097103741 A TW 097103741A TW 97103741 A TW97103741 A TW 97103741A TW 200911326 A TW200911326 A TW 2009113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portion
outer casing
club head
golf club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3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itaka Yoshida
Satoshi Matsumoto
Nozomu Ariyasu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Metal Ind
Ota Precision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Metal Ind, Ota Precision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Metal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91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13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66Heads wood-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08Head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dimensions, e.g. thick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5Strengthening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5Strengthening ribs
    • A63B53/0454Strengthening ribs on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impact face pl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58Heads with non-uniform thickness of the impact face pl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olf Clubs (AREA)

Description

20091132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高爾夫球桿桿頭。 【先前技術】 以往,尚爾夫球桿是追求以大的飛出距離擊出高爾夫 球’多採用具有以金屬材料形成外殻中空構造的高爾夫球 桿桿頭。 上述中空構造的高爾夫球桿桿頭雖輕量但可獲得高的 強度。 尤其是在高爾夫球的擊球面的打擊面外殼,由於高爾 夫球打擊時施加大的衝擊而追求較頂蓋外殼等其他部份高 的強度。 因此,對於高爾夫球的擊球面的打擊面外殻,使用較 其他部份厚度的構件以賦予高的剛性。 該打擊面外殻的形成構件,以往是以提升高爾夫球的 飛出距離追求反彈性能優異的構件。 因此,對於打擊面外殻的形成構件,使用可賦予高反 彈係數,而使得高強度的材料薄壁化。 該打擊面外殻的反彈性能,通常是設計使得稱爲甜蜜 點的擊球面的中央部份形成最大,隨著遠離該甜心點而降 低其反彈性能。 近年來由於高爾夫球桿桿頭的反彈係數上限的限制’ 因此而檢討其打擊面外殼的厚壁化降低擊球面中央部份的 -5- 200911326 反彈係數。 但是’僅是打擊面外殼的厚壁化,不僅會使得高爾夫 球桿桿頭的重量增大導致維持高爾夫球桿整體重量平衡困 難之外,擊球面周緣部份的反彈係數也會同時降低以致使 得在甜心點以外打擊時的飛出距離降低。 相對於此,例如雖然可以考慮僅使得擊球面的內面側 中央部份的厚度較周緣部份薄,但是此時該中央的厚壁部 型成爲周緣的薄壁部份所支撐的狀態。 因此,中央的厚壁部不能以足夠的強度加以支撐而有 厚壁部的強度不能充分發揮之虞。 另外,同時考慮到將厚壁部的區域擴大至周緣部份爲 止來提升剛性的場合則會形成打擊面外殼側重量的增大, 形成期待輕量化的效果上困難。 專利文獻1中記載著在打擊面外殻的擊球面的內面側 中央部,形成從頂蓋外殼側到底部外殻側的縱長厚壁部, 藉以持續提升打擊面外殼中央部的剛性,以減少打擊擊球 面中央部的飛出距離與打擊桿趾側及桿跟側的飛出距離的 差。 此一場合,厚壁部僅是由頂蓋外殼側與底部外殼側牢 固的支撐來期待剛性提升的縱向厚度時,會在厚壁部與其 他部份(以下同時稱「薄壁部」)的邊界部形成打擊時的 應力集中,根據狀況會有產生疲勞破壞等之虞。 另外,專利文獻2中’並有中央部的壁厚形成較此一 輻射狀的厚壁部更厚的記載。 -6- 200911326 此時輻射狀的厚壁部延伸至擊球面的周緣部爲止被牢 固地支撐著,並且中央部形成較放射狀厚壁部的壁厚更厚 而可獲得強度優異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但是’以上的構造會導致打擊面外殼重量的增大’形 成期待輕量化效果上的困難。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 1 75 1 3 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3077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的課題是鑒於上述的問題提供輕量,同時具有 優異強度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案發明人在進行努力硏究的結果,將預定的厚壁部 以預定形狀形成在預定位置,藉此獲得上述課題的解決以 獲得本發明的完成。 亦即,本發明的特徵爲提供一種形成具有擊球面的打 擊面外殼所具備的中空構造,上述打擊面外殼,具有:擊 球面的內面側中央區域突出至內面側的中央厚壁部,及通 過該中央厚壁部從頂蓋外殼到底部外殼的縱長區域突出內 面側的縱向厚壁部,並且上述縱向厚壁部較上述中央厚壁 部的寬度窄且上述縱向厚壁部的厚度在上述中央厚壁部的 厚度以上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200911326 〔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在打擊面外殼具備擊球面 的內面側中央區域朝著內面側突出的中央厚壁部。 並且,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在打擊面外殼具備 通過該中央厚壁部從頂蓋外殼跨底部外殻的縱長區域朝著 內面側突出的縱向厚壁部。 如上述,可藉著縱向厚壁部將此中央厚壁部支撐在頂 蓋外殻側與底部外殼側。 並且,從該縱向厚壁部具有中央厚壁部以上的厚度可 根據縱向厚壁部形成中央厚壁部的牢固支撐,不須將中央 厚壁部的區域擴大到打擊面外殼的周圍緣部擊球面即可發 揮優異的剛性。 此外,由於縱向厚壁部形成較中央厚壁部窄的寬度, 因此可持續使打擊面外殻部獲得輕量化發揮擊球面的優異 剛性。 又,由於具有中央厚壁部,可以將球打擊時的應力分 散到中央厚壁部整體,防止如僅形成縱向厚壁部時的應力 集中。 亦即,除了可獲得輕量的高爾夫球桿桿頭之外,並可 獲得剛性、強度優異的桿頭。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一邊參閱添附圖示 -8 - 200911326 一邊說明如下。 第1圖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以下, 有僅稱爲「桿頭」)整體的透視圖,第2圖是說明高爾夫 球桿桿頭內部用的透視圖。第3圖是以和擊球面大致平行 的假設平面(第 2圖的P1 )裁斷高爾夫球桿桿頭剖視 圖,表示從內面側顯示擊球面的樣子。 又,第4圖是表示第3圖的X-X ’線箭頭方向剖視圖 及Y-Y’線箭頭方向剖視圖。 本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具有主體爲外殼所形 成的中空構造,第1圖的1爲具有面對於圖中箭頭D所顯 示擊球方向的擊球面1 1的打擊面外殼,2是從打擊面外殻 1的上緣部朝著與擊球方向(箭頭D)相反側(後方側) 延展而形成桿頭上部側的外殻的頂蓋外殻。 3是從打擊面外殼1的下緣部朝著與擊球方向(箭頭 D )相反側(後方側)延展而形成桿頭底部側的外殼的底 部外殻’ 4是在底部外殼與頂蓋外殻2之間延伸的外殼, 形成桿頭側部的側邊外殻。 又’ 5是將球桿(未圖示)插設到桿頭用的桿部。 該打擊面外殻1、頂蓋外殻2、底部外殼3、側邊外殼 4及底部5的形成材料,尤其不加以限定,可以採用以往 高爾夫球桿桿頭所適用的材料。 例如’可以使用各種金屬材料或纖維強化塑膠等,金 屬材料是以單獨或複數含有鈦、鈦合金、不銹鋼合金、鋁 合金、鎂合金等的材料爲佳。 -9- 200911326 該鈦合金可例示如 Ti-6A1-4V、Ti-15V-3Cr-3Al-3Sn' Ti-15Mo-5Zr-3Al、Ti-13V-llCr-3Al 等,尤其在求得高強 度打擊面外殼1的形成時,以使用高強度/3型鈦爲佳。 纖維強化塑膠可以例示如碳纖維強化塑膠等。 上述打擊面外殻1將其周緣部接合在頂蓋外殼2、底 部外殻3、側邊外殻4,內面側以使得與擊球面1 1大致同 等的區域露出至桿頭內部的狀態下具備在桿頭上。 上述打擊面外殼1中,上述擊球面11通常是根據球 打擊方向形成凸狀的極爲緩和曲面形成大致平坦的狀態, 另一方面是形成內面具有凹凸的狀態。 亦即,在內面側中的突出處形成有打擊面外殼1的厚 度較厚的厚壁部,凹部上形成有打擊面外殼1的厚度較厚 壁部薄的薄壁部1 9。 更詳細而言,本實施形態的打擊面外殻1形成使擊球 面1 1內面側中央的大致圓形的區域朝著內面側突出,中 央部形成有大致圓形的厚壁部(以下也稱爲「中央厚壁部 12」)。 又,打擊面外殼1是通過該中央厚壁部1 2使得從頂 蓋外殼2跨底部外殻3的縱長區域朝著內面側突出所形 成’形成有從頂蓋外殼跨底部外殻的縱長厚壁部(以下也 稱爲「縱向厚壁部1 3」)。 上述中央厚壁部1 2的內面側的突出部份是形成圓形 區域朝著突出方向縮徑的狀態,相對於突出方向傾斜後的 傾斜面1 2a是形成在外緣側,突出方向前端側形成有和擊 -10- 200911326 球面11大致平行的平面(以下也稱爲「前端面 體形成大致圓錐梯形。 並且,在相當於傾斜面12a與前端面12b 形成有具圓角的倒角部12c,形成可避免擊球 中,更爲確實防止造成破損等之虞。 又,相當於傾斜面12a與薄壁部19的角 1 2b同樣形成微緩的豎立,形成具有可避免擊 中的圓角。 該中央厚壁部1 2的寬度,即除去傾斜部 錐梯形的前端面1 2 b的直徑(第4 a圖的W i 2 以限定,但是以決定中央厚壁部12的面積( 1 2b的面積)爲相對於擊球面1 1的面積形成 佳,更具體而言,雖同時根據桿頭的大小、丨 度,但是一般的高爾夫球桿是以9〜3 5mm爲佳 的觀點來看以9〜1 5 mm更佳。 又,中央厚壁部12的豎立部12d的寬度( 不加以限定,但是從輕量化的觀點來看以形成 WhS ( Wi2 + 20mm)的値爲佳。 該中央厚壁部1 2的面積相對於擊球面1 3 0 %以下爲佳是由於形成大於3 0 %的面積時, 增加導致壞處增大更甚於剛性的提升效果之虞 又,針對該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以T〇〗 的厚度,以ΤΊ爲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時, 1 .2T〇的厚度爲佳。 :12b」)整 的角部之處 時的應力集 部的豎立部 球時應力集 的部份的圓 )尤其不加 上述前端面 3 0 %以下爲 享壁部的厚 ,從輕量化 :Wu )尤其 滿足 W 1 2 < 1的面積以 會有因重量 〇 爵薄壁部19 形成T i 2 -11 - 200911326 該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相對於薄壁部19的厚度是以 1 . 2倍以上爲佳是由於小於1 · 2倍的場合,會有不能充分 發揮上述中央厚壁部1 2的剛性賦予效果之虞。 上述縱向厚壁部13是通過上述中央厚壁部12的寬度 方向大致中央部,沿著頂蓋外殼2跨底部外殼3而縱斷的 假設線延伸,形成相對於打擊面外殼1內面呈豎立設置的 板狀。 又,縱向厚壁部13從獲得與上述中央厚壁部12相同 的意義來看,形成有緩緩豎立在形成薄壁部19及中央厚 壁部1 2邊界部的突出部跟部上的傾斜部1 3a,板形狀的前 端角部形成有具圓形的倒角部1 3 c。 該縱向厚壁部13的厚部(第4圖的T2)只要是中央 厚壁部12的厚度(第4圖的Τ,)以上即可無須加以限 定。 該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形成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以 上是由於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較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薄 (Τ2< Τι ),在形成縱向厚壁部1 3時,對於打擊面外殼1 不能賦予充分剛性的原因。 又,該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即使在15mm以上時, 仍會有重量的增加’且剛性過大降低飛出距離之虞。 以上的點中,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是以形成在 T2 S 1 5mm的範圍爲佳。 又,縱向厚壁部13的寬度(第4圖的W22)只要較 中央厚壁部12的寬度(第4圖的W12)窄即無需加以限 -12- 200911326 定的必要,但是從相對於打擊面外殼1的剛性賦予的效果 及輕量化的效果雙方都容易的點而言則是以1〜6mm爲 佳。 再者,縱向厚壁部13是以形成其厚度(T2)與寬度 (W22)滿足W22$ Τ2的關係爲佳’但是形成以滿足W22 < T 2的關係更佳。 另外,高爾夫球的打擊時,形成其衝擊施加在縱向厚 度13的厚度方向,即使以同樣體積(重量)形成縱向厚 壁部13時其寬度狹窄,僅藉著該厚度量的增加形成,從 二次矩的觀點來看容易形成賦予抗衝擊的剛性。 亦即,形成滿足W22< T2的關係的縱向厚壁部13,可 藉此獲得輕量具有優異剛性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再者,該打擊面外殼1的中央厚壁部12及縱向厚壁 部1 3的形成方法由其不加以限定,但是以金屬材料形成 打擊面外殼1的場合,針對簡便容易形成預定形狀的點是 以锻造或焊接形成爲佳。 例如,藉锻造形成中央厚壁部1 2及縱向厚壁部1 3的 雙方’或者也可以僅中央厚壁部12以锻造形成而縱向厚 壁部1 3則是以焊接形成。 另外’锻造中可以一體形成打擊面外殼與厚壁部,所 製作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可獲得優異的強度。 增大縱向厚壁部1 3的厚度的場合,使用熱鍛可以容 易形成。 藉焊接形成該縱向厚壁部1 3的場合,可採用可更爲 -13- 200911326 提升焊接部強度的以下方法。 亦即’可以採用首先預先將相當於打擊面外殻1內面 側的縱向厚壁部1 3的突出方向,例如厚度2mm、寬度 3〜5mm的板狀材料裁斷成相當於頂蓋外殼2與底部外殼3 之間距離的長度,藉緞造形成中央厚壁部12的同時,使 得該板狀構件,例如通過中央厚壁部從頂蓋外殻側跨底部 外殼側的溝槽形成僅稍微較2 m m寬度寬且略小於1 m m的 深度可嵌入地形成在打擊面外殼1的內面側,板狀構件嵌 入在該溝槽內將板狀構件豎立設置在打擊面外殼1內面側 的狀態下,焊接溝槽的緣與板狀構件在打擊面外殻1的內 面側形成具有大於2mm突出厚度的縱向厚壁部的方法。 根據以上使用板狀構件的方法,不僅可簡便地容易形 成預定形狀,並且相對於寬度(W 2 2 )可容易充分地增加 縱向厚壁部1 3的厚度(T2 ),因此打擊面外殼1的剛性 提升容易並可實現容易製造高強度的高爾夫球桿桿頭的效 果。 在上述縱向厚壁部13的突出部份使用板狀構件,形 成及球面11或中央厚壁部12的材料也可以不同的材料形 成以形成突出部份,可擴大高爾夫球桿桿頭設計的自由 度。 再者,與第3圖同樣觀察打擊面外殼1之剖視圖的第 5圖表示,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與中央厚壁部12的厚度 也可以形成相同厚度,此時,從形成比較單純的打擊面外 殼1的構造可實現容易獲得高爾夫球桿桿頭的製造的效 -14- 200911326 果。 此外,打擊面外殼1也可以如第9圖表示的樣態。 該第9圖是表示打擊面外殻1內面側的透視圖,該第 9圖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其縱向厚壁部13從薄壁部19 的突出高度並非一定,頂蓋外殼側的端部與底部外殼側的 端部的突出高度形成低於中央部的突出高度。 亦即,第9圖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中,以中央部伸展 的狀態形成該縱向厚壁部1 3以使得其突出方向的前端緣 形成拱狀。 上述拱狀的縱向厚壁部1 3 ’例如可以形成使得中央部 的突出高度高於中央厚壁部12的突出高度(Τι-Τ。) ’使 頂蓋外殻側與底部外殼側兩端側的突出高度與中央厚壁部 12的突出高度相同。 該第9圖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中,形成有從中央厚壁 部1 2到兩端部之間厚度減少的縱向厚壁部1 3 ’因此擊球 時所施加的衝擊力可以從頂蓋外殼側到底部外殼側逐漸獲 得緩和,同時頂蓋外殼側及底部外殼側的端部可抑制在需 要以上之縱向厚壁部13的厚度。 亦即,和從頂蓋外殻2到底部外殼3之間形成大致相 同突出高度(大致相同的厚度)的場合比較’可獲得縱向 厚壁部1 3形成所需材料的刪減,可期待桿頭更爲輕量 化。 又,如第1 0圖表示,也可對於薄壁部1 9施以補強, 在薄壁部19設置低於中央厚壁部12的突出高度的肋20 -15- 200911326 (以下也稱爲「補強肋20」)。 該第1 〇圖是表示打擊面外殼1內面側的透視圖’該 第10圖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設有從中央厚壁部12成輻射 狀的6條補強肋20。 對於該補強肋20的配置,不僅限於第1 0圖例示的樣 態,也可以如第1 1圖(a ) ~ ( d )例示的樣態。 該第1 1圖是從內面側顯示打擊面外殼1的上視圖’ 第1 1圖(a )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設有從中央厚壁部1 2 朝著左右兩側延伸的各一條(共計2條)的補強肋20,該 補強肋20是沿著水平方向延伸。 相對於此第1 1圖(b )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設有從中 央厚壁部1 2朝著左右兩側斜向上方及斜向下方分別延伸 的各兩條(共計4條)補強肋20。 並在第1 1圖(c )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 ’以平行於縱 向厚壁部1 3的方式在縱向厚壁部1 3的左側與右側各設有 1條補強肋20,該補強肋20是沿著垂直方向延伸。 另外,第1 1圖(d )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設有:以 平行於縱向厚壁部1 3的方式在縱向厚壁部1 3的左側與右 側分別設置1條補強肋20 ;及從中央厚壁部1 2朝著水平 方向左右兩側延伸的各1條補強肋2 0,並且平行於該縱向 厚壁部1 3的補強肋2 0與從中央厚壁部1 2朝著水平方向 延伸的補強肋20是以交叉的狀態設置。 亦即,第11圖(d)例示的打擊面外殼1爲具備有第 1 1圖(a )的補強肋與第1 1圖(C )的補強肋2 0雙方的狀 -16- 200911326 態。 以上本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可以採用施以縱向 厚壁部13的形狀變更或補強肋的採用等各種變更的打擊 面外殼1。 上述頂蓋外殼2、上述底部外殼3、上述側邊外殼4 及桿部5尤其不加以限定,本實施形態中也可以採用與習 知高爾夫球桿桿頭所採用的頂蓋外殼、底部外殼、側邊外 殼、桿部同樣的構造。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中,在頂蓋外殼 2形成有其一部份區域朝內面側突出的厚壁部(以下也稱 爲「頂蓋厚壁部21」),在底部外殻3同樣形成有其一部 份區域朝內面側突出的厚壁部(以下也稱爲「底部厚壁部 3 1」)。 上述頂蓋外殼2與底部外殻3的至少其中一方設置厚 壁部可獲得頂蓋外殼2與底部外殻3強度的提升。 該頂蓋厚壁部2 1或者底部厚壁部3 1在本實施形態的 高爾夫球桿桿頭中,通過縱向厚壁部1 3與擊球方向平行 的假設平面(第2圖的P2 )是沿著與頂蓋外殼或者底部 外殻的交叉處延伸。 亦即,本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球桿,球打擊時的衝擊 雖是藉著縱向厚壁部1 3在頂蓋外殻側與底部外殻側支 撐’但是在該縱向厚壁部1 3的頂蓋外殼側端部的擊球方 向(箭頭D )後方側使頂蓋厚壁部21的前方側端部定 位,在縱向厚壁部1 3的底部外殻側端部的球打擊方向 -17- 200911326 (箭頭D )後方側使底部厚壁部3 1的前方側端部定位’ 因此可更爲牢固進行縱向厚壁部13的頂蓋外殻側與底部 外殻側的支撐。 又,由於頂蓋厚壁部2 1與底部厚壁部3 1是沿著擊球 方向(箭頭D)延伸,因此可更爲牢固進行擊球時的縱向 厚壁部1 3的支撐,可對於擊球面Π發揮優異的剛性。 該頂蓋厚壁部2 1或底部厚壁部3 1的形狀也是和縱向 厚壁部1 3同樣地,從二次矩的關係來看,厚度是以形成 較寬度大的爲佳。 又,越靠近打擊面外殼附近的寬度越寬,或者厚度增 大等,可持續賦予打擊面外殼的剛性,朝著桿頭後方緩緩 地減小其剖面積而可獲得輕量化。 再者,連結該縱向厚壁部13、頂蓋厚壁部21、底部 厚壁部31的全部,配置環繞高爾夫球桿桿頭的內側呈環 狀的厚壁部,尤其可發揮具有優異剛性的擊球面。 該頂蓋外殻2或底部外殼3的厚壁部的形成中,其方 法雖不特別加以限定,但是鑄造法、緞造法、焊接法簡便 較爲理想。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雖持續例示上述材料及上述構 造來說明高爾夫球桿桿頭’但是本發明中的高爾夫球桿桿 頭不僅限於使用上述材料及上述構造的場合。 〔實施例〕 接著,舉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僅 -18- 200911326 限於此。 (靜剛性解析(各部的寬度、厚度參閱第6圖)) 以整體的厚度(T〇)均一(2.6mm)具有未設置厚壁 部的打擊面外殼的習知高爾夫球桿桿頭作爲比較例1 (各 部的寬度、厚度參閱第6圖)。 以薄壁部的厚度(Tq)爲2.0mm ’中央厚壁部的直徑 (W12)爲l〇mm的圓形,厚度(h )爲4mm ’縱向厚壁 部的寬度(W22 )爲2mm,厚度(T2 )爲8mm的場合作爲 實施例1 ’實施靜剛性解析(各部的寬度、厚度參閱第6 圖)。 並以薄壁部的厚度(To)爲2.0mm,中央厚壁部的直 徑(W12)爲l〇mm的圓形’厚度(ΤΊ)爲4mm’縱向厚 壁部的寬度(W22 )爲2mm,縱向厚壁部的厚度(丁2)通 過中央厚壁部之處爲4mm (與中央厚壁部同一厚度)’從 中央厚壁部到頂蓋外殻的部份及從中央厚壁部到底部外殼 的部份爲8mm的場合作爲實施例2 ’實施靜剛性解析(各 部的寬度、厚度參閱第6圖)。 (評估) (重量比) 藉著計算求得打擊面外殼的重量,算出相對於比較例 1的打擊面外殼的重量的比例。將結果顯示於表1。 -19- 200911326 (位移比) 打擊面外殼使用卢型鈦合金的SSAT-204 1,打擊面外 圍完全固定的狀態下對打擊面中央部施加1000N的負載時 的負載點的位移量使用通用有限元解析軟體的靜剛性解析 求得。 以所獲得的値爲基礎算出相對於比較例1的位移量的 比例。 將結果顯示在表1。 〔表1〕 符號(圖號) T〇(mm) T 1 (mm) T 2(nim) 重量比 位移比 比較例1 2.6 — — 1.00 1.00 實施例1 1 2.0 4.0 8.0 0.84 0.70 實施例2 2.0 4.0 8.0 0.85 0.53 如該表1中顯示,實施例1及2分別的重量比爲 0.84、0.85相對於比較例1爲輕量,位移量分別爲〇.7〇、 0.5 3較小,由此可得知較比較例1的位移小而可提高剛 性。 另外,實施例1與實施例2比較時,實施例2的重量 比與僅形成稍大値的實施例1比較,其位移量形成極小, 可得知如實施例2,從頂蓋外殻到底部外殼以具有形成相 同厚度的縱向厚壁部的樣態爲佳。 從上述可得知’根據本發明可持續獲得高爾夫球桿桿 頭的輕量化並提高其剛性。 -20- 200911326 (實施例3〜5、比較例2〜4 ) 如表2顯示,變化實施例2的縱向厚壁部的厚度 (T3 )與寬度(W22 )與實施例1同樣地算出重量比、位 移比。將其結果與實施例2、比較例1同時顯示在表2 中。 〔表2〕 T〇(mm) Τι (mm) T2(mm) W22(nim) 重量比 位移比 比較例1 2.60 — — — 1.00 1.00 實施例3 2.00 4.00 10.67 1.5 0.86 0.41 實施例2 2.00 4.00 8.00 2.0 0.85 0.53 實施例4 2.00 4.00 5.33 3.0 0.84 0.75 實施例5 2.00 4.00 4.00 4.0 0.82 0.93 比較例2 2.00 4.00 3.20 5.0 0.81 1.11 比較例3 2.00 4.00 2.67 6.0 0.80 1.31 比較例4 2.00 4.00 2.00 8.0 0.77 1.86 表2中,實施例2至5、比較例2至4所有都較比較 例1輕量化。 另一方面,縱向厚壁部的厚度(T2 )比中央厚壁部的 厚度(T i )形成較小値的比較例2至4中,位移比形成大 於1的値其剛性較比較例1低。 (實施例6、比較例5 ) 具有薄壁部的厚度(TG)爲1.8mm,中央厚壁部的直 徑(W12 )爲1 0mm的圓形厚度(Ti )爲2 _ 8mm、縱向厚 -21 - 200911326 壁部的寬度(W22 )爲2mm、厚度(τ2 )爲8mm的打擊面 外殼,並且通過縱向厚壁部平行於擊球方向的假設平面沿 著與頂蓋外殼或底部外殼交叉處形成有頂蓋厚壁部與底部 厚壁部的高爾夫球桿桿頭作爲實施例6,並以具有整體的 厚度(Το )均一(2.6mm )未設有厚壁部的打擊面外殻’ 頂蓋外殻及底部外殼同樣是未設有厚壁部的習知的高爾夫 桿桿頭作爲比較例5。 (評估) (重量比) 藉計算求得高爾夫球桿桿頭整體的重量,算出相對於 比較例5的打擊面外殼重量的實施例6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重量的比例,將結果顯示於表3。 (位移比) 在完全固疋該實施例6、比較例5的闻爾夫球桿桿頭 之桿部的狀態下,藉著使用通用有限元法解析軟體的靜剛 性解析求得1 〇 〇 〇 N負載施加在打擊面中央部時負載點的位 移量。 再者,打擊面外殼是使用/3型鈦合金的SSAT_2()41, 其他部份是針對使用Ti64的場合加以解析。 其結果顯示於表3。 -22- 200911326 〔表3〕
Tnimm) Τι (mm) T2(mm) 重量比 位移比 比較例5 2.6 — 一 1.00 1.00 實施例6 1.8 3.8 8.0 0.97 0.94 從該表3 ’根據本發明得知可持續使高爾夫球桿桿頭 輕量化並獲得剛性的提升。 (應力集中解析) 另外,將調查上述強度面的效果表示在第 7圖 (a),針對僅設置縱向厚壁部的打擊面外殻與(b )表示 設置縱向厚壁部與中央厚壁部的打擊面外殼實施應力集中 解析。 打擊面表面中心施加壓力調查各部應力的結果,第7 圖(a )的剖面1的最大主應力分佈是如第8圖(a )所 不 ° 又,第7圖(b)的剖面2的最大主應力分佈是形成 如第8圖(b )所示。 從該第8圖可得知第8圖(b)與第8圖(a)比較可 獲得應力的降低。 亦即,可得知本發明的高爾夫球球桿具備設置縱向厚 壁部與中央厚壁部的打擊面外殼與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 2006-175135號公報的僅設置縱向厚壁部的高爾夫球桿桿 頭比較,對於擊球時的衝擊及重複的衝擊等都具有優異的 強度面。 -23- 200911326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表示一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的透視 圖。 第2圖是表示高爾夫球桿桿頭的內部構造的透視圖。 第3圖是從打擊面外殻顯示內面側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剖視圖。 第4(a)圖爲第3圖的X-X’線箭頭方向剖視圖, (b )爲Y - γ ’線箭頭方向剖視圖。 第5圖是表示一實施形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的透視 圖。 第6圖是顯示靜剛性解析的條件的說明圖。 第7圖是顯示應力集中解析的條件的說明圖。 第8圖是顯示應力集中解析結果的分佈圖。 第9圖是表示打擊面外殻的內面側構造的透視圖。 第1 〇圖是表示打擊面外殻的內面側構造的透視圖。 第1 1 ( a )〜(d )圖是表示設置補強肋之例的打擊面 外殼的內面側上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打擊面外殼、2 :頂蓋外殻、3 :底部外殼、4 :側 邊外殼、5 :桿部、1 1 :擊球面、12 :中央厚壁部、12 a : 傾斜部、1 2 b :前端面、1 2 c :倒角部、1 2 d :豎立部、 1 3 :縱向厚壁部、1 3 a :傾斜部、1 3 c :倒角部、1 9 :薄壁 -24- 200911326 部、20 :補強肋、21 :頂蓋厚壁部' 3 1 :底部厚壁部、 D:擊球方向、P1:與擊球面大致平行的假設平面、P2: 通過縱向厚壁部平行於擊球方向的假設平面、TQ :薄壁部 厚度、Ti:中央厚壁部厚度、T2:縱向厚壁部厚度、 WM :(中央厚壁部)豎立部寬度、W12:中央厚壁部寬 度、w2!:(縱向厚壁部)豎立部寬度、w22 :縱向厚壁部 寬度。 -25-

Claims (1)

  1. 20091132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高爾夫球桿桿頭,其特徵爲:形成具有擊球面 的打擊面外殼所具備的中空構造,上述打擊面外殼’具 有:擊球面的內面側中央區域突出至內面側的中央厚壁 部,及通過該中央厚壁部從頂蓋外殼跨底部外殼的縱長區 域突出內面側的縱向厚壁部,並且上述縱向厚壁部較上述 中央厚壁部的寬度窄且上述縱向厚壁部的厚度在上述中央 厚壁部的厚度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上述縱向厚壁部的突出部藉著豎立設置在打擊面外殼 內面側的板狀構件,形成從頂蓋外殼跨底部外殻延伸的狀 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上述縱向厚壁部是在打擊面外殻的內面側焊接板狀構 件所形成。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上述中央厚壁部及上述縱向厚壁部是藉鍛造所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高 爾夫球桿桿頭,其中,頂蓋外殻與底部外殼的至少一方形 成有一部分區域朝著內面側突出的厚壁部。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髙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形成在頂蓋外殼與底部外殼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厚壁部 是焊接有板狀構件所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其 -26- 200911326 中,形成在頂蓋外殼與底部外殻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厚壁部 是藉鍛接所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形成在頂蓋外殼與底部外殼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厚壁部 是通過上述縱向厚壁部與擊球方向平行的假設平面是沿著 和頂蓋外殼或者底部外殼的交叉處延伸。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的局爾夫球桿桿頭’其 中,上述頂蓋外殼與上述底部外殼雙方沿著與上述假設平 面的交叉處延伸有厚壁部,並且具備藉著上述打擊面外殻 的縱向厚壁部、上述頂蓋外殻的厚壁部及上述底部的厚壁 部,彼此連結上述打擊面外殼的縱向厚壁部、上述頂蓋外 殻的厚壁部及上述底部外殻的厚壁部,以形成連續的環 狀。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 高爾夫球桿桿頭,其中,至少上述打擊面外殼是以/3型鈦 合金所形成。 -27-
TW097103741A 2007-01-31 2008-01-31 Golf club head TW20091132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0468A JP2009297047A (ja) 2007-01-31 2007-01-31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1326A true TW200911326A (en) 2009-03-16

Family

ID=3967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3741A TW200911326A (en) 2007-01-31 2008-01-31 Golf club hea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97047A (zh)
TW (1) TW200911326A (zh)
WO (1) WO20080937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32135A1 (en) * 2020-08-03 2022-02-0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Golf club hea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5454B2 (en) 2008-11-21 2014-09-30 Nike, Inc. Golf club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stiffened face portion
US8070623B2 (en) 2008-11-21 2011-12-06 Nike, Inc.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stiffened face portion
US9149693B2 (en) 2009-01-20 2015-10-06 Nike, Inc. Golf club and golf club head structures
US9795845B2 (en) 2009-01-20 2017-10-24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 and golf club head structures
US9192831B2 (en) 2009-01-20 2015-11-24 Nike, Inc. Golf club and golf club head structures
JP5280914B2 (ja) * 2009-03-27 2013-09-0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JP5256224B2 (ja) * 2009-03-30 2013-08-0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JP5174129B2 (ja) * 2010-11-22 2013-04-03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WO2012075178A1 (en) 2010-11-30 2012-06-07 Nike International Ltd. Golf club heads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s having distributed impact response
US9687705B2 (en) 2010-11-30 2017-06-27 Nike, Inc.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US9433845B2 (en) 2011-04-28 2016-09-06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375624B2 (en) 2011-04-28 2016-06-28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186546B2 (en) 2011-04-28 2015-11-17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433844B2 (en) 2011-04-28 2016-09-06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409076B2 (en) 2011-04-28 2016-08-09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US9409073B2 (en) 2011-04-28 2016-08-09 Nike, Inc.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WO2013028889A1 (en) 2011-08-23 2013-02-28 Nike International Ltd. Golf club head with a void
JP6181922B2 (ja) * 2012-12-03 2017-08-16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9610480B2 (en) 2014-06-20 2017-04-04 Nike, Inc.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JP6892217B2 (ja) * 2015-12-26 2021-06-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21126349A (ja) * 2020-02-14 2021-09-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アイアン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8980B2 (ja) * 1994-12-08 1999-04-05 ブリヂストン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6840872B2 (en) * 2002-01-29 2005-01-11 Yonex Kabushiki Kaisha Golf club head
JP4451797B2 (ja) * 2005-02-25 2010-04-14 Sri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32135A1 (en) * 2020-08-03 2022-02-0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Golf club head
US11786785B2 (en) * 2020-08-03 2023-10-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Golf club he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97047A (ja) 2009-12-24
WO2008093710A1 (ja) 200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1326A (en) Golf club head
US7658686B2 (en) Golf club head with concave insert
US8216087B2 (en) Golf club head
US8523705B2 (en) Golf club head
US7938740B2 (en) Golf club head
JP5989509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ゴルフクラブ
US7524249B2 (en) Golf club head with concave insert
JP5638847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CN102794004A (zh) 高尔夫球杆头
JP2007054200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08148762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1072661A (ja) ゴルフクラブ
JP2010234108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5260182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0234108A5 (zh)
JP2018175519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05130935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CN204699336U (zh) 高尔夫球杆头
JP2010088807A (ja) ゴルフクラブ
US20220032134A1 (en) Golf club head
JP2019146938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3133909U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20160354654A1 (en) Golf club head
JP6827310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07089831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