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200826617A -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6617A
TW200826617A TW095145651A TW95145651A TW200826617A TW 200826617 A TW200826617 A TW 200826617A TW 095145651 A TW095145651 A TW 095145651A TW 95145651 A TW95145651 A TW 95145651A TW 200826617 A TW200826617 A TW 2008266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ing
receiv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45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07761B (zh
Inventor
Kun-Lang Ling
Yung-Jin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TW095145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7761B/zh
Priority to US11/874,932 priority patent/US20080139240A1/en
Publication of TW200826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6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7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20082661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指一種於通訊裝置,尤指一種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 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先前技術】 k者無線通§fL技術快速且南度的發展,輕巧便利的行動電与 已大大改變人與人的溝通方式。藉由行動電話,人們可隨時隨地 進行語音或資訊交換。根據不同的通訊技術,習知技術已發展出 許多不同的行動通訊系統,包含有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1〇bal
System for Mobile Coriimtmications,GSM)、分碼多工接取(c〇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通訊系統、寬頻分碼多工接取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 )通訊系統、 個人數位行動電話(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iDC)系統、個人 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等。根據操 作頻率的不同,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可分為900兆赫(MHz)及1800 兆赫之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分碼多工接取通訊系統可分為800兆 赫之蜂巢式(Cellular)之分碼多工接取通訊系統及1900兆赫之個 人通訊服務(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PCS)之分碼多 工接取通訊系統;個人數位行動電話系統可分為800兆赫(MHz) 及1500兆赫之個人數位行動電話系統。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習知行動通訊系統的頻譜分佈表。 7 200826617 由第l ®可知’不同行動通訊系統_頻譜分佈可能會有重疊的 情形發生,造成同一通訊裝置(如行動電話)無法同時於頻譜重 疊之不同行動通汛系統下待機。除此之外,若一通訊裝置在兩個 相同通訊協定之行動通訊系統下執行雙模(DualMode)及雙待機 (Dual Standby)時,由於頻率接近及雙待機功能,容易受到相互 干擾’造祕H不佳或f敏度降低,影響通訊裝置的效能表 現0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可同時於複數個行 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本發明揭露一種可同時於一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一第二行動 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包含有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用來 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一第一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 收發模組由該第一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一第一發射模 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至該第一行動通 訊系統;一第二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第 一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一第二發射模組,用來透過該無 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至該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一第一滤 波單7G,耦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一發射模組所輸 出之訊號與該第二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的部份;以 及一第二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二發 200826617 射杈組所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一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 的部份。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 訊裝置,包含有··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 訊唬,複數個接收模組,每一接收模組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 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 行動通όίΐ糸統接收無線訊號;複數個發射模組,每一發射模組耗 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 線訊號至該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統;複數個接收 濾波單元,分別耗接於該複數個接收模組之一接收模組,用來根 據该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統之接收訊號頻帶,過 濾該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避免該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受 到該複數個發射模組所輪出之訊號的干擾;以及複數個發射濾波 單兀,分別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射模組之一發射模組,用來根據該 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統之傳輸訊號頻帶,過濾該 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以避免該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干擾該 複數個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可同時於一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一第二行 動通汛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包含有: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用來接收及&射無線電訊號;—第—接收模組,S來透過該無線 訊號收發模組由該第—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_第一發射 200826617 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至該第一行動 通汛系統,一第二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 第二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一第二發射模組,用來透過該 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至該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一第一 濾波單70,耦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一發射模組所 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二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的部份; 以及第二濾波單元,_接於該第一接收模組,用來過濾該第一 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元件信號 飽和。 . 【實施方式】 睛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通訊裝置2〇的功 月b方塊圖。通訊裝置2〇可同時於一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一第二行 動通訊系統下待機,其包含有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〇〇、一第一收 發切換器202、一第二收發切換器204、一第一接收模組20ό、一 第一發射模組208、一第二接收模組21〇、一第二發射模組212、 一第一濾波單元214、一第二濾波單元210、一第一訊號處理模組 218及一第二訊號處理模組22〇。 通汛裝置20之各元件的運作方式及功能如下:無線訊號收發 模組200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其可以由一天線及一雙工 器(Duplexer)所組成,亦可由兩天線所組成,詳述於後。第一收 發切換器202耦接於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〇〇與第一濾波單元214 10 200826617 及第一接收模組206之間,用來切換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〇〇輕接 至第一濾波單元214或第一接收模組206。第二收發切換器2〇4 耦接於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00與第二濾波單元216及第二接收模 組210之間,用來切換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00耦接至第二濾波單 元216或第二接收模組210。第一接收模組206及第一發射模組 208分別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訊號至第一行動通訊系統,而第二接 收模組210及第二發射模組212則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訊號至第 二行動通訊系統。第一濾波單元214可濾除第一發射模組2〇8所 輸出之訊號與第二接收模組210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的部 份,而第二濾波單元216則可濾除第二發射模組212所輸出之訊 鍊與第一接收模組206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的部份。第一訊 號處理模組218用來處理第一發射模組2〇8及第一接收模組2〇6 的訊號,而第二訊號處理模組220則用來處理第二發射模組212 及第二接收模組210的訊號。 因此,當通訊裝置20㈤時待機於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第二行 動通訊系統時’第-遽波單元214與第二舰單元216可分別對 第-發射模組施及第二發射模組212所輸出之訊號進行遽波, 以避免第二發射模組2G8所輸出之訊號干擾第二接收模組21〇或 第毛射模、、且212所輸出之訊號干擾第一接收模組施。較佳地, 第濾、波早tl 2M及第二濾波單元216為低通遽波器或帶通滅波 器’且可設於功較A||之魏歡前或如端之後。 200826617 如前所述,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00可由兩天線所組成或由一 天線及一雙工器所組成。請參考第3圖及第4圖,第3圖顯示一 無線訊號收發模組30之示意圖,第4圖顯示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40之示意圖。無線訊號收發模組3〇及無線訊號收發模組4〇皆可 用來取代及實現無線訊號收發模組2〇〇之功能。在第3圖中,無 線訊號收發模組30包含有一天線300及一雙工器302。雙工器302 可根據操作情形,將天線300連結至第一收發切換器202或第二 收發切換器204。然而,在此情形下,天線3〇〇必須同時適用於第 一及第二行動通訊系統,(若第一及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之頻帶分佈 不同時)可能增加設計上的難度,影響兩系統間的隔離度。相較 之下,在第4圖中,無線訊號收;發模組4〇包含有天線4〇〇、4〇2。 天線400 ? 402分別適用於第一及第二行動通訊系、統,因此可增加 隔離度,降低設計上的難度。: 鲁 · ·. * 除了在發射路徑上增加濾波單元以濾除發射與接收頻帶間的 干擾外’本發明亦可在接收路徑上增域波單心以避免在同一 裝置巾’因為隔離度(ISQlatlGn)不細造成前端元件信號飽 和(Si_ Saturation 〇fFront End C〇mP〇nents),將使另一系統無 法正常工作。舉例來說,由第5圖可知,本發明可在通訊裝置 的接收路徑上增加-第三濾波單元及一第四遽波單元5〇2,分 別用來增加喊隔離度’避免前端元件錢飽和。其巾,第三滤 ^單元500及第四濾波單元5〇2較佳地皆為帶通渡波器。另f 為了節省系統抑,本發明可僅針對—行動通訊系統進行保護。 12 200826617 •例如,在第5圖中,將第二舰單元216及第喊波單元5〇2移 -除而保留第-濾、波單元214及第三濾、波單元·,或將第一滤波單 凡214及第三滤波單元移除而保留第二遽波單元加及第四 濾波單元502。 進ν地由於雙頻之行動通訊系統僅有操作頻率不同而 已’本發明可進-步將雙頻之行騎⑽騎度整合,以節省電 路面積μ參考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通訊裝置6〇 之示意圖。通訊裝置60可同時於一雙頻之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一 雙頻之第二行動通訊系統τ待機,其包含有—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_、一第一收發切換H 602、一第二收發切換器6〇4、一第一接 收模組606、-第-發射模組_、一第二接收模組61〇、一第二 發射拉組犯、-第一滤波單元剔、一第二遽波單元_、一第 二;慮波單元615、-第四慮波單元617、一第一訊號處理模組618 及'一第^一訊號處理模組620。 通汛裝置60之各元件的運作方式及功能如下:無線訊號收發 模組600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其可由一天線及一雙工器 (Duplexer)所組成(如第3圖),亦可由兩天線所組成(如第4 圖)。第一收發切換器602耦接於無線訊號收發模組6〇〇與第一濾 波單το 614及第三濾波單元615之間,用來切換無線訊號收發模 組600耦接至第一濾波單元614或第三濾波單元615。第二收發切 換器604耗接於無線訊號收發模組6〇()與第二濾波單元616及第 13 200826617 四濾波單it 617之間,用來切換無線訊號收發模、组_輕接至第 二濾波單元616或第四濾波單元617。第一接收模組6〇6及第一發 射杈組608分別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訊號至雙頻之第一行動通訊 系統,而第二接收模組61〇及第二發射模組612則用來接收及發 射無線訊號至雙頻之第二行動通訊系統。第一濾波單元614可濾 除第一發射模組608所輸出之訊號與第二接收模組61〇所接收之 广fi號間重豐頻π的部份;第二濾波單元616可濾除第二發射模組 612所輸出之汛號與第一接收模組6〇6所接收之訊號間重疊頻帶 的部份;第三濾波單元615及第四濾、波單元617則用來增加訊號 離度,避免前端元伴信號飽和。第一訊號處理模組618用來處 理第一發射模組608及第一接收模組606的訊號,而第二訊號處 •理模組620則用來處理第二發射模組6丨2及第二接收模組61〇的 訊號。 ·· · 因此,藉由第一濾波單元614、第二濾波單元616、第三濾波 單元615及第四濾波單元617,通訊裝置60可避免第一發射模組 6〇8所輸出之訊號干擾第二接收模組61〇或第二發射模組612所輸 出之汛號干擾第一接收模組606,且可避免前端元件信號飽和。如 此一來,通訊裝置60可同時於雙頻之第一及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下 待機。 進一步地,針對多模多待機的架構,請參考第7圖。第7圖 為本發明第二實%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通訊裝置%可同時 14 200826617 於夕权之夕摘通§絲統下待機,其包含有_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7〇〇、收發切換器TRSWJ〜丁爾』、接收模組·一卜 RxML—η《射模組TxML—卜丁乂紙』、發射滤波單元丁χκ—工 TxFL一η、接收濾波單元城乙―卜㈣乙―n、訊號處理模組兕」 〜SP一η。由第7圖可知,通訊裝置7〇為通訊褒置6〇之擴展,因 此,相關元件的運作方式不再贅述。其中,發射滤波單元TxFlj 〜TxFL—η分別用來根據對應之行動通訊系統之傳輸訊號頻帶,過 濾對應之發射模組所輸&之訊號,⑽奸擾接收模組 〜RxML一η所接收之訊號。同樣的,接收濾波單元〜 RxFL一η分別用来對應之行動通訊系統之接收訊號頻帶,過濾對應 之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避免受到發射模組TxMLJ〜· TxML一η所輸出之訊號的干擾,進而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 元件信號飽和。較佳地,發射濾波單元Txj?LJ〜TxFL—η為低通 濾波器或帶通濾波器,而接收濾波單元RxML一 1〜RxML η為帶通· 濾、波器。 當然,無線訊號收發模組700可以兩種架構實現。請參考第 8圖及第9圖,第8圖顯示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80之示意圖,第 9圖顯不一無線號收發扭組90之不意圖。無線訊號收發模組8〇 及無線訊號收發模組90皆可用來取代及實現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700之功能。在第8圖中,無線訊號收發模組80包含有一天線800 及一多工器802。多工器802可根據操作情形,將天線800連結至 適當的收發切換器。然而,在此情形下,天線800必須同時適用 15 200826617 於所有行動通訊系統,可能增加設計上的難度,影響系統間的隔 離度。相較之下’在第9圖巾,絲訊餘發模組%包含有天線
Ant—1〜Ant—η ’刀別適用於各行動通訊系、统,因此可增加隔離度, 降低設計上的難度。 因此,藉由發射渡波單元TxFLJ〜TxFL—n及接收濾波單元 RxML」RxML—n’i|^隨置70可避免任-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 號干擾RxML—1〜RxML—n,且可避免前端元件信號飽和。如此一 來’通訊裝置7G可同時於多頻之多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於通訊裝置之發射路徑上增加濾波單 7L,以避免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干擾其它接收模組的接收運 作,並可於接收路徑上增加濾波單元,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 則端元件信號飽和。因此,本發明通訊裝置可同時於多模之多行 動通訊系統下待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 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習知行動通訊系統的頻譜分佈表。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通訊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第3圖顯示適用於第2圖之通訊裝置之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之示 200826617 意圖。 第4圖顯示翻於第2圖之通訊裝 意圖。 置之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之 不 ★圖^第圖之通sfl裝置增加接收路徑之滤波單元的功能方塊 第6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通訊 第7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通訊之=圖。 置之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之 第8醜科用於第7圖之h意圖。 意圖。 " 第9圖顯示適用於第7圖之通 意圖。 、 置之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之 不 通訊裝置 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第一收發切換器 第一收發切換器 第一接收模組 第一發射模組 第二接收模組 第一發射模組 第一濾波單元 第一濾波單元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70· 200、30、40、700、80、90 202、602 204、604 206、606 208 、 608 210、610 212、612 214、614 216、616 17 200826617 218、618 第一訊號處理模組 220 > 620 第二訊號處理模組 300、400、402、800、Ant—1 〜Ant—η 天線 302 500 > 615 502 、 617 60 600 TRSW—1 〜TRSW—n RicML—1 〜RxML—η TxML—1 〜TxML 一η TxFL一 1 〜TxFL 一η RxFLl 〜RxFL一η SP—1〜SP一 η 802 雙工器 第三濾波單元 第四濾波單元 通訊裝置 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收發切換器. 接收模組 發射模組: 發射濾波單元 接收濾波單元 訊號處理模組 ’ 多工器 18

Claims (1)

  1. 200826617 十、申請專利範圍: 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下 —種可同時於—第—行動通訊系統及-待機之通訊裝置,包含有·· —無線訊號收賴組,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 —第-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第一行動 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 第-發賴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 至該第一行動通訊系統; 一第二接賴組’帛來透聯鱗訊餘發模組_第二行動 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 -第二發射漁,帛來透職無_魏發模崎射無線訊號 至該第二行動通訊系統; —第一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一發. 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二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 重疊頻帶的部份;以及 一第二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二發 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一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 重疊頻帶的部份。 2 •如4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無線訊敝發模組包含 有·· 第一天線’輕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及該第一接收模組;以及 19 200826617 一第二天線,耦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組。 3.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絲訊號收發模組包含 有: ' 一天線;以及 一雙工器(DuPlexer),麵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該第一接收 模組、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組。 4·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一第一收發切換器,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與該第一濾波 单元及該第-接收模組之.間,用來切換該無線訊號收發 模、、且1¾接至該第一濾波卓元或該第一接收模組;以及 一第一收發切換器,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與該第二濾波 單元及該第二接收模組之間,用來切換該無線訊號收發 模組耦接至該第二濾波單元或該第二接收模組。 5·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舰單元係一低通 濾波器。 6·如明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滤波單元係一帶通 濾波器。 7.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滤波單元係一低通 20 200826617 濾波器。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 濾波器。 其中該第二濾波單元係一帶通 其中該第一濾波單元係設於該 之接收端之前。 9.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 第-發射模組中一功率放大器 1〇T=Tw置,其中該第-辑元係設於該 第發她組中-功率放大器之輸出端之後。 . η. 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滤波單元係設於該 .第一發馳組中一功率放大器之接收端之前。 12.如晴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 第二發射模組中一功率放大 ’其中該第二濾波單元係設於該 器之輪出端之後。 13·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第-訊號處雜組,触於該第_發機組及該第—接收模 組,用來處職第-行動通訊系統之訊號 ;以及 -第二訊號處理模組’耗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 組,用來處理5亥第一行動通訊系統之訊號。 14·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21 200826617 一第三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接收模組,用來過濾該第一接 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元 件信號飽和;以及 一第四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二接收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二接 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元 件信號飽和。 15· —種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包含 有: 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 複數個接收模組,每一接收模組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 之一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 複數個發射模組,每一發射模組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 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至該複數個 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統; 複數個接收濾波單元,分別耦接於該複數個接收模組之一接收 模組,用來根據該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 統之接收訊號頻帶’過濾該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 避免該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受到該複數個發射模組所 輸出之訊號的干擾;以及 複數個發射濾波單元,分別搞接於該複數個發射模組之一發射 模組’用來根據該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之一行動通訊系 22 200826617 統之傳輸讯號頻頁,過濾、该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以 避免該發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干擾該複數個接收模組所 接收之訊號。 16·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包含 有複數個天線,每一天線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射模組之一發射 模組及該複數個接收模組之一接收模組。 17·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包含 有·· · · 一天線;以及. 一多工器(Diplexer) ’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射模組及該複數個接 收模組。 \ · 队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複數個收發切換器, 每一收發切換器耦接於該複數個發射模組之一發射模組及該 複數個接收模組之一接收模組,用來切換該無線訊號收發模 組耦接至該發射模組或該接收模組。 •如凊求項18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發射模組或該接收模組 係對應於同一行動通訊系統。 2〇 •如睛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發射濾波單元之 23 200826617 一發射濾波單元係一低通濾波器。 21.如》月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舰濾波單元之 一發射濾波單元係一帶通濾波器。 泣2請求们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錄射渡波單元之 一發射濾波單元係設於對應之發射模組中一功率放大器之接 收端之前。 " 3·如η月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油發射濾波單元之 一發射濾波單元係設於對應之發射模組中一功率放大器之輸 出端之後。· " 24.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棘數個接收滤波單元之 一接收濾波單元係一帶通濾波器。 如1項I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複數個訊號處理模 組’每-訊號處賴組祕於該複數個發射额之—發射模 組及該複數個接_組之—接賊組,时處理該發射模組 及該接收模組之訊號。 乂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發射模組或該接收模組 係對應於同一行動通訊系統。 24 200826617 .27. 一種可同時於一第一行動通訊系統及一第二行動通訊系統下 , 待機之通訊裝置,包含有: 一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用來接收及發射無線電訊號; 一第一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第一行動 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 一第一發射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 至該第一行動通訊系統; 一第二接收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由該第二行動 通訊系統接收無線訊號; 一第二發射模組,用來透過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發射無線訊號 至該第二行動通訊系統; 一第一滤波單元’鹎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一發 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二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 重疊頻帶的部份;以及 一第三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接收模組,用來過濾該第一接 收权組所接收之訊號,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元 件信號飽和。 28.如請求# 27戶斤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包含 有: 一第一天線’轉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及該第一接收模組;以及 一第一天線’轉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組。 25 200826617 29·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包含 有·· 一天線;以及 一雙工器(Duplexer),耦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該第一接收 模組、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組。 30·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一第一收發切換器,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與該第一濾波 .單兀及該第三濾波單元之間,用來切換該無線訊號收發 杈組耦接至該第一濾波單元或該第三濾波單元;以及 一第二收發切換器,耦接於該無線訊號收發模組與該第二發射 .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組之間,用來切換該無線訊號收發 模、、且輕接至該第一發射模組或該第二接收模組。 .* · ·· · 31.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滤波單元係一低通 濾、波器。 32.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滤波單 通 濾波器。 33.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三遽 濾波器。 26 200826617 34' 第一發她組中-功率放大器之接收端之前。 月长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慮波單元係設於該 第一發射模组中-功率放大器之輸出端之後。 36.如睛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第Λ號處理极組,耦接於該第一發射模組及該第一接收模 組’帛來處職第—行動軌系統之訊號 ;以及 一第二訊號處理模組,_於該第二發射模組及該第二接收模 組’用來處理該第二行動通訊祕之訊號。 37·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另包含: 一第二濾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二發射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二發 射模組所輸出之訊號與該第一接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間 重疊頻帶的部份;以及 一第四渡波單元,耦接於該第二接收模組,用來濾除該第二接 收模組所接收之訊號,以增加訊號隔離度,避免前端元 件#號飽和。 38·如睛求項3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濾波單元係一低通 濾波器。 27 200826617 39. 如明求項3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濾、波單元係-帶通 濾波器。 40. 41· π求項3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濾波單元係設於該 红發射模組中―功率放大it之接㈣之前。 =貞37所述之通喊置,其巾該第二舰單元係設於該 第一識組中-功率放大器之輪出端之後。 圖式: 28
TW095145651A 2006-12-07 2006-12-07 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TWI407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45651A TWI407761B (zh) 2006-12-07 2006-12-07 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US11/874,932 US20080139240A1 (en) 2006-12-07 2007-10-19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45651A TWI407761B (zh) 2006-12-07 2006-12-07 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6617A true TW200826617A (en) 2008-06-16
TWI407761B TWI407761B (zh) 2013-09-01

Family

ID=3949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5651A TWI407761B (zh) 2006-12-07 2006-12-07 可同時於複數個行動通訊系統下待機之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39240A1 (zh)
TW (1) TWI4077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191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7727A (en) * 2008-02-29 2009-09-01 Asustek Comp Inc Signal transceiver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W201001955A (en) * 2008-06-19 2010-01-01 Hsin-Chi S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sea-based vehicle and flight vehicle, and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e sea-based vehicle thereof
KR20100030091A (ko) * 2008-09-09 2010-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스탠바이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통신 방법
JP5859399B2 (ja) * 2012-08-10 2016-02-1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21016049A (ja) * 2019-07-11 2021-02-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KR20210017042A (ko) * 2019-08-06 2021-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 개의 안테나 모듈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6671B (fi) * 1995-03-13 2001-03-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atkaviestinkokonaisuus, matkaviestinpäätelaite ja menetelmä 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matkaviestinpäätelaitteelta
GB2310342A (en) * 1996-02-16 1997-08-20 Northern Telecom Ltd Dual mode radio transceiver front end
US5794159A (en) * 1996-08-07 1998-08-11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Dual band mobile station employing cross-connec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ircuits
JP2995093B2 (ja) * 1997-03-04 1999-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モード形移動電話端末
US5974305A (en) * 1997-05-15 1999-10-26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Dual band architectures for mobile stations
JP3898830B2 (ja) * 1998-03-04 2007-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バンド無線端末装置
US6381471B1 (en) * 1999-06-30 2002-04-30 Vladimir A. Dvorkin Dual band radio telephone with dedicated receive and transmit antennas
NO329890B1 (no) * 1999-11-15 2011-01-17 Hitachi Ltd Mobilkommunikasjonsapparat
JP3873671B2 (ja) * 2001-06-12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KR100906356B1 (ko) * 2001-08-10 2009-07-06 히타치 긴조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하이 패스 필터
WO2003065604A1 (fr) * 2002-01-31 2003-08-07 Hitachi Metals, Ltd. Circuit de commutation et partie haute frequence composite
US6728517B2 (en) * 2002-04-22 2004-04-27 Cognio,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radio transceiver
GB0209959D0 (en) * 2002-05-01 2002-06-0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ireless terminals
JP3944106B2 (ja) * 2003-03-27 2007-07-11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こ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装置、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移動通信端末管理方法
DE10316719B4 (de) * 2003-04-11 2018-08-02 Snaptrack, Inc. Frontendschaltung für drahtlose Übertragungssysteme
JP2004320244A (ja) * 2003-04-14 2004-11-11 Hitachi Metals Ltd マルチバンド高周波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TWI253272B (en) * 2003-11-07 2006-04-11 Wistron Neweb Corp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930776B (zh) * 2004-03-16 2012-02-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频电路以及高频部件
US20050245201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Nokia Corporation Front-end topology for multiband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engines
KR100769875B1 (ko) * 2004-08-06 2007-10-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고주파 복합 부품
KR100709799B1 (ko) * 2004-10-20 2007-04-23 주식회사 팬택 듀얼모드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연속적인 패킷 데이터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060121937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frequency band signals according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7505790B2 (en) * 2005-06-07 2009-03-17 Integrated Systems Solution Corp.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 of wireless dual-mode co-existence syste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191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191B (zh) * 2021-08-12 2022-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07761B (zh) 2013-09-01
US20080139240A1 (en) 200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5028741C5 (de) Frontend-topologie für mehrband-multimodus-kommunikationssysteme
US77063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band
EP1938464B1 (en) Multiband or multimode front end antenna switch
KR100262922B1 (ko) 통신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27984A1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切换方法
US7760691B2 (en) High-frequency circuit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1327344A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TW200826617A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W200703939A (en) Multi-ban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multi-ban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part and a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60067254A1 (en) Triband passive signal receptor network
US7629862B2 (en) Composite duplexer
WO2013063952A1 (zh) 滤波装置、天线开关模组和双模终端
WO2013063937A1 (zh) 双模射频收发装置、滤波装置和双模终端
CN101207918B (zh) 可同时于多个移动通信系统下待机的通信装置
TW200826618A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in a dual-band 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dual-band GSM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700027B2 (en) Multi-mode WiFi bluetooth RF front-ends
JP2004228666A (ja) アンテナ共用器
JP4207139B2 (ja) 高周波スイッチおよび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TWI387389B (zh) 射頻模組及應用該射頻模組之無線通訊裝置
Liu et al. A new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WCDMA and GSM dual-mode mobile phones
JP4318243B2 (ja) 高周波スイッチ
CN116388793A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电子设备
TWI423599B (zh) 減少射頻電路面積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KR20090051474A (ko) 송수신 모듈
KR20070106091A (ko)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과 일본식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 공유장치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