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12365256B -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5256B
CN112365256B CN202011232425.7A CN202011232425A CN112365256B CN 112365256 B CN112365256 B CN 112365256B CN 202011232425 A CN202011232425 A CN 202011232425A CN 112365256 B CN112365256 B CN 112365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code
payment
terminal device
targe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24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5256A (zh
Inventor
詹成初
彭程
孙权
邹震中
刘刚
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24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5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5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5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该支付码管理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包括由服务器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对应的支付码;存储目标支付码;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Description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成为了一大主流支付方式。支付过程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相互扫描支付码,以完成支付。但在此过程中,需要付款方终端设备和收款方终端设备均在线,才能够实现支付码的扫描以及支付。
但在某些支付场景中,由于场地限制或其他限制,且其中的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网络往往为移动网络,导致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质量无法保证,可能会出现移动网络信号差或无移动网络信号的情况,导致终端设备进入离线状态无法完成支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由服务器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存储目标支付码;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下发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由服务器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目标支付码;输出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下发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系统,包括第五方面的终端设备和第六方面的服务器。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请求。支付码请求包括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服务器可根据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生成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对应的支付码类型的目标支付码。终端设备接收并存储服务器下发的目标支付码。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存储的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仍然可进行支付,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码管理的一示例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码获取流程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离线支付流程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成为了一大主流支付方式。付款方的终端设备和收款方的终端设备可相互扫描支付码完成支付。例如,收款方的终端设备扫描付款方的终端设备显示的支付码,从而完成支付。但扫码支付需要付款方的终端设备和收款方的终端设备均在线,即付款方的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处于连通状态,收款方的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处于连通状态。但由于支付场景中场地限制或其他限制,例如,支付地点位于地下或封闭环境中,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处于断开状态,则终端设备无法出示支付码,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完成支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或网络通信处于断开状态,指终端设备无网络信号,或终端设备有网络信号但网络信号不足以支持支付码的在线传输。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码管理的一示例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用于支付码管理的系统可包括终端设备11和服务器12,在此并不限定终端设备11和服务器12的数量。终端设备11具体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输出支付码的支付码输出设备,还可包括辅助设备,在此并不限定。辅助设备可作为支付码输出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中转站,支付码输出设备与服务器可通过辅助设备进行交互。终端设备11可安装有支付应用程序,通过支付应用程序输出支付码。具体地,支付码输出设备安装有支付应用程序。
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12具体可包括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12还可包括收单服务器和/或支付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12也可为集成有支付码管理、收单、支付应用程序后台服务等功能的服务器,在此并不限定。终端设备11与服务器12之间可通过网络通信连接,进行交互。终端设备11与服务器12之间也可通过网络通信及其他设备进行交互,在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使终端设备在离线状态下也可输出支付码以完成支付。下面将具体介绍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的具体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该支付码管理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支付码管理方法可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4。
在步骤S201中,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这里的网络通信连接是指终端设备有网络信号且网络信号足以支持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可影响服务器生成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
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可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用于表征该终端设备中的各个配置信息,如可表征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和软件配置信息。在一些示例中,设备配置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根据终端设备型号可确定得到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如终端设备的存储容量、终端设备的硬件安全等级等,在此并不限定。根据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可确定得到终端设备的软件配置信息,例如操作系统是否封闭等,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可包括安卓系统和iOS系统等,在此并不限定。根据终端设备安全配置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安全硬件或安全环境,如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SE)或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可包括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支付码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状态。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支付码数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可使用的支付码的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用于表征终端中存储的各支付码的使用状态,可包括已使用状态或未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用于表征支付码存储至终端设备的时长。
通过支付码状态信息,服务器可确定生成的目标支付码的数目,并将生成的目标支付码下发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支付码状态信息可从服务器获取到足够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202中,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
目标支付码是由服务器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的。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包括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对应的支付码,即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上述对应关系。支付码可包括但不限于一维码、二维码等,在此并不限定。
支付码类型可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划分,在此并不限定。支付码类型不同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属性不同。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可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支付码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的不同,可体现为生成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存储所需空间大小等的不同,在此并不限定。例如,支付码类型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对应地,可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也可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信息容量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信息容量,还可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比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复杂。支付码类型的数目在此并不先限定。
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具体地,对应关系中可包括一项支付码生成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也可包括多项支付码生成因子组合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1表征的终端设备的安全等级低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2表征的终端设备的安全等级。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1与支付码类型中的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2与支付码类型中的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
例如,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具体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型号B1表征的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安全等级高于安全等级门限,数据安全性较高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可适当降低,终端设备型号B1与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型号B2表征的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安全等级低于或等于安全等级门限,数据安全性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终端设备型号B2与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
又例如,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具体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以及,第一类的支付码的信息容量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信息容量,以及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比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复杂;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安全配置C1表征终端设备具有SE,数据安全性较高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可适当降低,该终端设备安全配置C1与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安全配置C2表征终端设备不具有SE或TEE,数据安全性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该终端设备安全配置C2与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
再例如,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安全等级,具体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高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加密方式的安全性,以及,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比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编码算法复杂。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操作系统D1表征终端设备操作系统较为封闭,数据安全性较高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可适当降低,终端设备操作系统D1与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操作系统D2表征的终端设备操作系统较为开放,数据安全性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终端设备操作系统D2与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
在另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大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3表征的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大小高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4表征的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大小。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3与支付码类型中的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A4与支付码类型中的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
例如,第一类的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大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具体体现为第一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信息容量大于第二类的支付码的支付码信息容量。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型号B3表征的终端设备的硬件存储空间大于存储阈值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的要求可适当降低,终端设备型号B3与第一类具有对应关系;在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中终端设备型号B4表征的终端设备的的硬件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存储阈值的情况下,对于支付码的存储所需空间大小要求较高,终端设备型号B4与第二类具有对应关系。
在步骤S203中,存储目标支付码。
目标支付码存储在终端设备中,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从本地调取目标支付码以进行支付。在一些示例中,在终端设备具有SE的情况下,对应地,为了提高目标支付码的数据安全性,可存储目标支付码至SE。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终端设备具有TEE的情况下,对应地,为了提高目标支付码的数据安全性,可存储目标支付码至TEE。
为了进一步保证目标支付码的数据安全性,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生成的目标支付码为加密的目标支付码,即终端设备内存储的是加密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204中,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即在终端设备离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将自身预先存储的目标支付码输出,以进行支付。这里的输出的方式具体可为显示,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在终端设备具有SE的情况下,对应地,目标支付码存储在SE中,在进行支付的过程中,从SE中获取目标支付码并输出。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终端设备具有TEE的情况下,对应地,目标支付码存储在TEE中,从TEE中获取目标支付码并输出。
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内存储的是加密的目标支付码,在需要支付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先对加密的目标支付码进行解密,再将解密后的目标支付码输出,以进行支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请求。支付码请求包括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服务器可根据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生成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对应的支付码类型的目标支付码。终端设备接收并存储服务器下发的目标支付码。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存储的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仍然可进行支付,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而且,由于目标支付码为支付码类型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支付码生成策略中的对应关系的支付码,使得终端设备可接收到与自身配置相匹配的目标支付码,实现了终端设备与离线的支付码的个性化配置,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与终端设备的适配性,也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生成的灵活性。
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可包括支付码输出设备和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可为手机等能够与支付码输出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支付码输出设备可通过辅助设备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交互,以从服务器获取到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可先传输并存储至辅助设备,在支付码输出设备需要输出目标支付码的情况下,辅助设备将目标支付码传输给支付码输出设备。目标支付码也可先传输至辅助设备,再由辅助设备将目标支付码传输并存储至支付码输出设备,在支付码输出设备需要输出目标支付码的情况下,支付码设备可直接输出目标支付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根据自身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服务器发起支付码生成请求。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的步骤S201可具体细化为步骤S2011和步骤S2012。
在步骤S2011中,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获取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数量。
支付码数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可使用的支付码的数量。终端设备可实时统计支付码数量,也可从终端设备获取的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确定支付码数量,在此并不限定。
在步骤S2012中,在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预设请求阈值可根据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预设请求阈值可为5。在一些示例中,预设请求阈值可根据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确定。例如,预设请求阈值可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表征的安全等级呈正相关关系,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表征的终端设备的安全等级越高,预设请求阈值可越大。终端设备的安全等级越高,表示终端设备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表示支付码数量不足,终端设备需要补充支付码,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实现支付码的数量的补充。支付码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请求阈值,表示支付码数量充足,终端设备不需要补充支付码,不需要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避免过多的支付码占据终端设备中过多的存储空间。
在支付码数量小于1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无可用支付码,不能进行支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对支付码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所示的支付码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205、步骤S206和步骤S207。
在步骤S205中,在利用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删除支付使用的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
例如,在进行支付前,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数量为8,在利用其中的一个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后,将使用的该目标支付码从终端设备中删除,并将支付码数量更新为7。通过对已使用的目标支付码进行删除,以及更新支付码数量,可避免已使用的目标支付码被再次使用而造成的数据混乱。
在步骤S206中,在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已存时长超过预设有效时长的情况下,删除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
预设有效时长为支付码的有效时长阈值,可根据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预设有效时长为24小时。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已存时长超过预设有效时长,表示该目标支付码时效超期,为保证数据安全,可将该目标支付码删除,并更新支付码数量。例如,预设有效时长为24小时,在2020年10月30日下午4:00,终端设备的支付码数量为7且7个目标支付码的有效时长均未超过24小时;在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终端设备中的2个目标支付码的有效时长超过24小时,删除这2个目标支付码,并将支付码数量更新为5。
在步骤S207中,在利用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更改支付使用的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使用状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和支付码使用状态。
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使用状态在该目标支付码未使用前为未使用状态,当支付码使用状态为未使用状态的目标支付码被使用后,可暂时不删除该目标支付码,但将该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使用状态更新为已使用状态,并更新支付码数量。
通过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终端设备可将最新的支付码状态信息通过支付码生成请求向服务器发送,以使服务器能够根据最新的支付码状态信息生成与该终端设备当前状态所匹配的目标支付码。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图5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支付码管理方法可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在步骤S301中,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
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设备配置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可包括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具体地,支付码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
在步骤S302中,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
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上述对应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可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支付码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服务器根据支付码生成策略中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的支付码类型,从而生成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303中,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下发目标支付码。
目标支付码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即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利用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3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根据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的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为终端设备生成与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支付码,并将目标支付码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以使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支付码之后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可利用该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而且,由于目标支付码为支付码类型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支付码生成策略中的对应关系的支付码,使得服务器生成与终端设备配置相匹配的目标支付码,实现了终端设备与离线的支付码的个性化配置,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与终端设备的适配性,也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生成的灵活性。
图6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的步骤S302可具体细化为图6中的步骤S3021。上述实施例中的支付码状态信息可包括支付码数量。
在步骤S3021中,在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数目为目标值的目标支付码。
预设请求阈值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表示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数量不足,服务器可生成补充到终端设备中的目标支付码。具体地,服务器可将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补足。其中,目标值为预设请求阈值与支付码数量的差值,即在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数目为目标值的目标支付码后,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数量可达到预设请求阈值,即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数量足够。
通过根据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数量来确定生成的目标支付码的数目,从而将终端设备中的支付码补足,避免终端设备在网络通信断开的状态下出现无支付码可用的情况。
图7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支付码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支付码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304至步骤S306。
在步骤S304中,接收支付信息。
支付信息包括目标支付码信息和订单信息。目标支付码信息即为目标支付码被扫描后解码得到的信息。订单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订单号、支付金额、支付方信息、收款方信息等,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包括收单服务器和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支付信息可由终端设备输出,扫码设备扫描支付码将支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另一些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包括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支付信息可由终端设备输出,扫码设备扫描支付码将支付信息发送至收单服务器,收单服务器再将支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在步骤S305中,对支付信息进行验证。
对支付信息进行的验证可由收单服务器执行,也可由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执行,在此并不限定。对支付信息进行的验证可包括对支付信息的合法性的验证以及其他方面的验证,如支付的额度验证等,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信息还可包括限额信息。在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确定支付信息验证成功。预设额度可为支付额度,也可为免密额度,还可为其他额度,在此并不限定。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表示本次支付的支付金额在预设额度限定的范围内,不需要用户再输入验证信息,即可确定为支付信息验证成功。
在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大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用于请求获取验证信息。服务器接收验证信息,根据验证信息确定支付信息验证是否成功。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大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表示本次支付的支付金额在预设额度限定的范围外,需要用户再输入验证信息,通过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确定支付信息验证是否成功。
在步骤S306中,在对支付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完成支付信息对应的支付。
在支付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可进行扣款等动作,支付成功。在支付信息验证失败的情况下,不进行扣款等动作,支付失败。
下面以支付码管理过程中的支付码获取流程为例,说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交互过程。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码获取流程的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服务器可包括后台服务器和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支付码获取流程可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9。
在步骤S401中,终端设备接收触发输入。
在步骤S402中,终端设备响应于触发输入,检测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环境。
在步骤S403中,获取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
在步骤S404中,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连通且确定终端设备中支付码的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在步骤S405中,后台服务器向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在步骤S406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支付码生成请求,生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密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407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加密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408中,后台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加密的目标支付码。
在步骤S409中,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存储加密的目标支付码至SE或TEE中。
下面以支付码管理过程中的终端设备离线支付的流程为例,说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交互过程。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离线支付流程的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服务器可包括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和收单服务器,终端设备离线支付流程可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14。
在步骤S501中,终端设备接收触发输入。
在步骤S502中,终端设备响应于触发输入,进行用户信息验证。具体可验证用户账号信息、用户身份标识等,在此并不限定。
在步骤S503中,在用户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检测网络通信环境。
在步骤S504中,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从SE或TEE中获取加密的目标支付码,解密并显示该目标支付码,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
在步骤S505中,收款方设备扫描目标支付码,获取支付信息。支付信息包括目标支付码信息和订单信息。
在步骤S506中,收款方设备向收单服务器发送支付信息。
在步骤S507中,收单服务器向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发送支付信息。
在步骤S508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进行限额验证,在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大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验证请求。
在步骤S509中,终端设备获取验证信息。
在步骤S510中,终端设备向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
在步骤S511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根据验证信息进行支付信息验证。
在步骤S512中,在支付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支付码管理服务器进行扣款。
在步骤S513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扣款信息。
在步骤S514中,支付码管理服务器向收单服务器发送扣款信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图10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可包括发送模块601、接收模块602、存储模块603和输出模块604。
发送模块601可用于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设备配置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可包括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
具体地,支付码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
接收模块602可用于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
目标支付码由服务器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支付码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存储模块603可用于存储目标支付码。
输出模块604可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请求。支付码请求包括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服务器可根据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生成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对应的支付码类型的目标支付码。终端设备接收并存储服务器下发的目标支付码。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存储的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仍然可进行支付,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而且,由于目标支付码为支付码类型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支付码生成策略中的对应关系的支付码,使得终端设备可接收到与自身配置相匹配的目标支付码,实现了终端设备与离线的支付码的个性化配置,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与终端设备的适配性,也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生成的灵活性。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发送模块601可用于: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获取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数量;在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
在一些示例中,存储模块603可包括安全元件,或者,存储模块603位于可行执行环境中。
图11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600还可包括更新模块605。
更新模块605可用于:在利用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删除支付使用的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在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已存时长超过预设有效时长的情况下,删除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在利用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更改支付使用的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使用状态,并更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支付码数量和支付码使用状态。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图12为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服务器700可包括接收模块701、生成模块702和发送模块703。
接收模块701可用于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
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设备配置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可包括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具体地,支付码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
生成模块702可用于根据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
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支付码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发送模块703可用于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下发目标支付码,目标支付码用于在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根据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的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为终端设备生成与支付码类型与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支付码,并将目标支付码在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以使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支付码之后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可利用该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支付码的离线支付。
而且,由于目标支付码为支付码类型与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支付码生成策略中的对应关系的支付码,使得服务器生成与终端设备配置相匹配的目标支付码,实现了终端设备与离线的支付码的个性化配置,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与终端设备的适配性,也提高了离线的支付码生成的灵活性。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码状态信息包括支付码数量。上述生成模块702可用于在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数目为目标值的目标支付码,目标值为预设请求阈值与支付码数量的差值。
图13为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与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3所示的服务器700还可包括验证模块704和执行模块705。
上述接收模块701还可用于接收支付信息,支付信息包括目标支付码信息和订单信息。
验证模块704可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验证。
执行模块705可用于在对支付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完成支付信息对应的支付。
在一些示例中,支付信息还可包括限额信息。
上述验证模块704可用于在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确定支付信息验证成功。
上述发送模块703还可用于在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大于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用于请求获取验证信息。
上述接收模块701还可用于接收验证信息;根据验证信息确定支付信息验证是否成功。
本申请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14为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申请中第一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802通过读取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8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803和总线804。其中,如图14所示,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总线8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8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8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终端设备8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8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nhanc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ial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8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图15为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服务器90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及存储在存储器901上并可在处理器9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9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902通过读取存储器9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服务器9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903和总线904。其中,如图15所示,存储器901、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通过总线9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9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9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9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服务器9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9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nhanc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ial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9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第七方面还提供一种支付码管理系统,该支付码管理系统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八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支付码管理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终端设备实施例、服务器实施例、系统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上面参考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数量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20)

1.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所述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所述目标支付码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所述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所述支付码属性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存储所述目标支付码;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数量;
在所述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支付码生成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安全元件或具有可信执行环境;
所述存储所述目标支付码,包括:
存储所述目标支付码至所述安全元件或所述可信执行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删除支付使用的所述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所述支付码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所述支付码已存时长超过预设有效时长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目标支付码,并更新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所述支付码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情况下,更改支付使用的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所述支付码使用状态,并更新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中的所述支付码数量和所述支付码使用状态。
9.一种支付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所述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根据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所述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所述支付码属性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所述目标支付码,所述目标支付码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支付码的支付码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支付码数量、支付码使用状态、支付码已存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码状态信息包括支付码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包括:
在所述支付码数量小于预设请求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数目为目标值的所述目标支付码,所述目标值为所述预设请求阈值与所述支付码数量的差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括目标支付码信息和订单信息;
对所述支付信息进行验证;
在对所述支付信息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完成所述支付信息对应的支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信息还包括限额信息;
所述对所述支付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在所述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所述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支付信息验证成功;
在所述订单信息表征的支付金额大于所述限额信息表征的预设额度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验证请求,所述验证请求用于请求获取验证信息;接收所述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定所述支付信息验证是否成功。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支付码生成请求,所述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支付码,所述目标支付码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所述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所述支付码属性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支付码;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目标支付码进行支付。
1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码生成请求,所述支付码生成请求包括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为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型号、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安全配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支付码生成策略,生成目标支付码,所述支付码生成策略包括所述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与支付码类型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支付码的支付码类型与所述目标支付码生成影响因子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支付码类型按照支付码属性划分,所述支付码属性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支付码加密方式、支付码信息容量、支付码编码算法;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连通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所述目标支付码,所述目标支付码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通信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1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19.一种支付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服务器。
2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付码管理方法。
CN202011232425.7A 2020-11-06 2020-11-06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65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425.7A CN112365256B (zh) 2020-11-06 2020-11-06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425.7A CN112365256B (zh) 2020-11-06 2020-11-06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256A CN112365256A (zh) 2021-02-12
CN112365256B true CN112365256B (zh) 2024-06-14

Family

ID=7450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2425.7A Active CN112365256B (zh) 2020-11-06 2020-11-06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5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9840A (zh) * 2021-11-12 2022-01-1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离线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87715A (zh) * 2021-11-29 2022-03-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状态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907A (zh) * 2019-03-01 2019-07-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516776A (zh) * 2019-07-12 2019-11-29 北京如易行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二维码乘车方法和设备
CN110599155A (zh) * 2019-08-05 2019-12-20 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765B (zh) * 2014-01-15 2016-0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控制方法、终端、服务器、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7451813B (zh) * 2016-06-01 2021-05-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支付设备和支付服务器
CN107818463B (zh) * 2017-09-25 2020-07-07 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otp算法的离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KR20180081702A (ko) * 2018-07-09 2018-07-17 주식회사 하렉스인포텍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163598A (zh) * 2019-05-24 2019-08-23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离线支付方法及移动离线支付系统
CN110728512A (zh) * 2019-07-30 2020-01-24 张文 支付码调出实现支付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9899B (zh) * 2019-08-08 2022-05-27 深圳汇商通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907A (zh) * 2019-03-01 2019-07-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516776A (zh) * 2019-07-12 2019-11-29 北京如易行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二维码乘车方法和设备
CN110599155A (zh) * 2019-08-05 2019-12-20 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256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02542B2 (en) Automated account provisioning
US10387856B2 (en) Online payment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3095816B (zh) 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394656A9 (e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proxy server, system,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169971A (zh) 安全扩展距离的应用程序数据交换
CN110659899B (zh) 一种离线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65256B (zh) 支付码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427106B (zh) 电子现金数据的授权处理方法、支付处理方法及虚拟卡
TWI868562B (zh) 基於5g消息應用的支付方法、裝置、設備、系統及介質
WO2021005269A1 (en) Blockchain-based transaction from offline wallet
CN108174377B (zh) 开通号码的方法与系统
CN109472612B (zh) 一种安全支付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2124A (zh) 一种数据读取、写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888097B (zh) 支付增強驗證的方法、裝置、伺服器、系統及介質
CN114463012A (zh) 认证方法、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24732A (zh) 升级包下载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868713A (zh) 一种数据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750B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KR100925732B1 (ko) 장치관리에서의 부트스트랩 메시지 보안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3849860B (zh) 一种电子凭据的防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6994B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应用的使用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2232790B (zh) 数据转移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714108B (zh) 终端通信号码验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259487A (zh) 信息交互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022743A (zh) 点对点转账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