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48294A -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48294A CN119048294A CN202411038853.4A CN202411038853A CN119048294A CN 119048294 A CN119048294 A CN 119048294A CN 202411038853 A CN202411038853 A CN 202411038853A CN 119048294 A CN119048294 A CN 1190482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act
- target
- numbering
- attribute information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7—Tre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涉及合同管理领域。本申请通过构建合同编号规则树并引入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的概念,实现了合同编号规则的灵活配置和高效应用。其优点在于减少了配置工作量、提高了灵活性、支持多种应用场景、提升了编号准确性并优化了管理流程,为集团企业的合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合同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集团企业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合同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合同数量的激增,使得合同编号的生成与管理成为关键环节。鉴于集团内部由多元化的业务实体构成,各实体间业务特性与需求各异,用户不得不针对每个业务实体独立配置相应的编号规则。这一过程不仅繁琐且耗时,极大地增加了管理成本。
更为复杂的是,当前业务实体与编号规则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复杂多变应用场景。这种局限性不仅限制了合同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还可能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流程的顺畅性与响应速度。
因此,亟需探索并实施一种更为高效、灵活的合同编号管理机制,以实现对不同业务实体编号规则的定制化配置与动态调整,从而优化合同管理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更好地支撑集团企业的长远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成合同编号的配置操作复杂和不灵活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同的编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
根据查询结果解析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
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在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所述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规则包括:单位编号、合同分类编号、合同性质编号和流水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同的编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遍历单元,用于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查询结果解析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
编号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编号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在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所述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构建合同编号规则树并引入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的概念,实现了合同编号规则的灵活配置和高效应用。其优点在于减少了配置工作量、提高了灵活性、支持多种应用场景、提升了编号准确性并优化了管理流程,为集团企业的合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同的编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同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合同的编号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执行,相应的,合同的编号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申请的合同的编号方法或合同的编号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和服务器102。终端设备101和服务器102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网络用于上述各个单元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有线通信链路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有线通信链路包括光纤、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等,无线通信链路包括蓝牙通信链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通信链路或微波通信链路等。
其中,服务器102中存储合同的数据,终端设备101可以从服务器102中获取目标合同,对目标合同进行自动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101和服务器102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和服务器102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终端设备101和服务器102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终端设备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信客户端应用,例如:视频录制应用、视频播放应用、语音交互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为软件时,可以是安装上述所列举的终端设备中。其可以实现呈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终端设备为硬件时,其上还可以安装有显示设备和摄像头,显示设备显示可以是各种能实现显示功能的设备,摄像头用于采集视频流;例如:显示设备可以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简称CR)、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ight-emitting diodedisplay,简称LED)、电子墨水屏、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panel,简称PDP)等。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上的显示设备,来查看显示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应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是任意数量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将结合附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同的编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合同的编号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同的编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其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用户界面(如触摸屏、键盘等)输入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或者通过文件导入、扫描文档等方式将属性信息传输到终端设备上。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使用内置或第三方库解析输入的数据,将其转换为程序可处理的格式(如字典、对象等),并提取出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合同性质等关键属性信息。将解析后的属性信息存储在终端设备的内存中,或者根据需要写入本地数据库、文件系统中,以便后续步骤使用。
S202、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
其中,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合同分类包括:
其中,终端设备从本地数据库、文件系统或远程服务器加载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规则树以适合终端设备处理的数据结构(如树形数据结构、哈希表加列表等)存储在内存中。终端设备加载一个遍历算法,遍历算法可以是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或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或其他算法等,该算法遍历规则树的节点,将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与每个节点的属性信息进行比对。比对过程可能涉及字符串匹配、模糊搜索、条件组合判断等逻辑。由于规则树是多层的,匹配过程可能需要递归地进行。对于每个节点,如果其属性信息与目标合同不完全匹配,则继续查询其子节点。当找到与目标合同属性信息完全匹配的节点时,将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如果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节点,则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返回最接近的匹配项还是报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编号规则包括:单位编号、合同分类编号、合同性质编号和流水号。
其中,单位编号用于标识合同所属的部门或单位。这可以是部门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缩写,也可以是单位在系统中的唯一标识符。单位编号的引入有助于快速定位合同的责任部门或单位。合同分类编号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合同。这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进行划分,比如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每种类型的合同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分类编号,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筛选和分类。合同性质编号用于进一步描述合同的性质或特征。例如,销售合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长期销售合同、短期销售合同、独家销售合同等。这个编号可以帮助组织更精确地管理不同类型的合同,并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流水号是一个连续的数字序列,用于在同一单位、同一分类、同一性质下区分不同的合同。每当有新的合同被创建时,流水号就会递增,以确保每份合同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目标合同进行完整性校验且验证结果为通过。
其中,完整性校验的过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字段完整性检查:验证合同中所有必填字段是否都已填写,且没有遗漏。检查字段的填写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或范围,如日期格式、金额格式、数字范围等。
附件完整性检查:如果合同包含必要的附件(如合同附件、图片、文档等),验证这些附件是否都已上传或包含在合同中。检查附件的命名、格式和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签名和印章验证:如果合同需要签名或盖章,验证签名和印章是否真实有效。检查签名和印章的位置、清晰度以及是否与合同各方一致。
逻辑一致性检查:验证合同中的各个条款之间是否存在逻辑矛盾或不一致之处。检查合同中的金额、数量、日期等关键信息是否相互匹配和一致。
合规性检查:验证合同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检查合同中是否包含任何违法、违规或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条款。
版本控制检查:如果合同存在多个版本,验证当前版本的完整性和更新记录。检查是否有未经授权的修改或删除,并确保所有更改都已得到适当的批准和记录。
验证结果为通过表明目标合同在内容和结构上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是有效且可执行的。通过完整性校验,可以减少因合同内容不完整、格式错误或违规条款而引发的潜在风险。验证过程可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进行,提高合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到目标合同定稿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或
检测到目标合同生效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其中,基于定稿触发的过程: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如合同管理系统)会持续监控目标合同的状态。这通常通过查询数据库、调用API接口或监听文件系统变化来实现。
当合同状态由“草稿”或“修改中”变为“定稿”时,应用程序会捕获这一状态变化。一旦检测到合同定稿,应用程序会触发一个事件(如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内部函数调用等),以开始获取属性信息的流程。应用程序根据合同的唯一标识符(如合同ID)从数据库中检索合同的详细信息。如果合同信息以文件形式存储(如PDF、Word文档),则可能需要使用OCR技术或特定格式的解析库来提取文本内容。提取过程中,会重点关注那些被定义为属性信息的字段,如合同编号、签约日期、签约方名称等。提取到的属性信息会经过一系列验证步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可能包括格式验证、范围验证和逻辑一致性检查。验证通过的属性信息将被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以便后续使用。终端设备可能会向用户发送通知,告知合同已定稿且属性信息已成功获取。同时,应用程序可能会更新用户界面,以反映最新的合同状态和信息。
基于生效触发的过程:应用程序继续监控合同状态,当合同由“待生效”或类似状态变为“生效”时,捕获这一变化。触发相应的事件以开始获取生效合同的属性信息流程。提取合同的属性信息,并进行验证。如果合同在生效前发生了任何修改,则需要确保获取的是最新的属性信息。可能还需要验证合同的生效条件是否已满足(如支付凭证、政府批准文件等)。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生效时可能需要执行额外的操作,如发送电子邮件通知、更新财务系统等。将验证通过的属性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向用户发送通知
S203、根据查询结果解析目标节点的模式。
其中,终端设备从目标节点的数据结构中提取出模式信息(独有模式或共享模式)。这通常是通过访问节点的某个属性或字段来实现的。根据提取出的模式信息,判断目标节点的模式是否为独有模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条件判断语句(如if-else)来实现。
S204、若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其中,从目标节点的数据结构中提取出编号规则。编号规则可能是一个包含占位符的字符串模板,也可能是更复杂的函数或方法引用。将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和必要的系统信息(如当前日期、时间等)填充到编号规则中的占位符中,或者调用编号规则指定的函数/方法生成编号。这一步可能需要使用字符串格式化、函数调用等编程技术。将生成的合同编号与目标合同的其他信息一起存储,以便后续使用或显示给用户。
S205、若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目标节点的位置在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其中,从当前查询到的目标节点(即共享模式节点)开始,将该节点设置为当前处理节点,并准备向上遍历。检查当前处理节点是否有父节点。如果没有父节点(即已经是根节点),则可能表示规则树配置有误或无法找到适合的编号规则,需要进行错误处理(如返回错误消息、记录日志等)。如果有父节点,则获取该父节点作为新的当前处理节点。对于每个新的当前处理节点,检查其模式是否为独有模式。如果找到模式为独有模式的节点,则停止向上遍历,并将该节点视为用于编号的上级节点。如果节点模式仍为共享模式,则继续向上遍历。一旦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从该节点的数据结构中提取出编号规则。根据提取的编号规则和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系统信息,如日期、时间等),生成合同编号。编号的生成过程可能涉及字符串格式化、条件逻辑、循环等编程技术,具体取决于编号规则的复杂性和要求。将生成的合同编号与目标合同的其他信息一起存储,以便后续使用或记录。向用户反馈生成的合同编号,可能是通过用户界面显示、发送电子邮件、打印文档等方式。
进一步的,如果在遍历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如无法访问节点、数据格式错误等),应进行错误处理,确保程序的健壮性和用户体验。如果最终无法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也应进行错误处理,可能包括向用户显示错误消息、记录详细的错误日志等。通过以上步骤,当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时,终端设备能够自动在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直到找到适合的独有模式上级节点,并根据该节点的编号规则生成合同编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目标合同的编号后,支持用户手动对编号进行修改,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合同的编号,以及基于用户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编号进行编辑,保存编辑后的编号。
其中,在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生成编号后,终端设备从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加载目标合同的当前编号,通常通过执行SQL查询(对于数据库)或读取文件(对于文件系统)来完成。应用程序使用加载的数据来渲染用户界面(UI)。在UI上,目标合同的编号会被显示在一个可编辑的文本框(TextField)、输入框(Input)或其他允许用户输入的UI元素中。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编号可能会被预先填充在文本框中,但用户仍然可以选中并进行修改。应用程序会为显示编号的UI元素设置事件监听器(如onChange、onBlur、onKeyPress等,具体取决于使用的框架或库),监听器会捕捉用户的输入操作,如键入字符、删除字符或失去焦点等。每当用户进行输入操作时,事件监听器会触发相应的回调函数或事件处理程序。在这些回调函数中,应用程序可以实时更新UI以反映用户的输入,同时可能进行基本的输入验证(如限制字符类型、长度等)。
在用户完成编辑并希望保存更改之前,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一个明确的确认动作,如点击“保存”按钮。这可以防止用户意外地保存未完成的更改或错误的输入。在保存编号之前,应用程序应执行更全面的验证步骤,以确保编号符合业务规则或约束条件(如唯一性、格式要求等)。如果验证失败,应用程序应向用户显示错误消息,并允许用户重新输入。一旦验证通过,应用程序会将编辑后的编号更新到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通常通过执行UPDATE SQL语句(对于数据库)或写入文件(对于文件系统)来完成。更新操作可能需要处理并发问题,如使用乐观锁或悲观锁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更新操作完成后,应用程序应更新UI以反映新的编号。可能涉及重新加载合同信息、刷新页面或仅更新显示编号的UI元素。最后,应用程序应向用户提供反馈,告知他们编号已成功保存。可以通过显示消息框、通知栏消息或更新UI元素的状态来实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合同编号规则树进行配置,具体过程包括:显示配置界面,在所述配置界面上配置合同编号规则树的拓扑结构、以及节点的模式、编号规则和属性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在评估债券的风险时,具体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构建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企业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可能的编号规则及其适用条件(如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合同性质等),避免了为每个业务实体或每类合同单独配置编号规则的繁琐过程。这种方式显著降低了初始配置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合同编号规则树的多层级结构和节点属性设置,使得企业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通过调整节点间的关联关系、属性信息和编号规则,企业可以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实现编号规则的动态更新和优化,无需对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或重新配置。
该技术方案支持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等多种属性信息的匹配,确保了编号规则能够精确覆盖不同业务实体的需求。同时,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的设定,使得编号规则既能满足特定业务实体的独特需求,又能实现跨实体的资源共享和编号统一,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遍历合同编号规则树并自动匹配目标合同属性信息的方式,系统能够准确找到适用的编号规则,并据此对目标合同进行编号。这一过程减少了人为干预和错误,提高了编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整个编号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使得合同管理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效。同时,编号规则的集中管理和动态调整,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合同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合同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简称装置3。该装置3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装置3包括:获取单元301、遍历单元302、查询单元303、编号单元304。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遍历单元302,用于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
查询单元303,用于根据查询结果解析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
编号单元304,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编号单元304,还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在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所述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编号规则包括:单位编号、合同分类编号、合同性质编号和流水号。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对目标合同进行完整性校验且验证结果为通过。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或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修改单元,用于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合同的编号,以及基于用户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编号进行编辑,保存编辑后的编号。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显示配置界面,在所述配置界面上配置合同编号规则树的拓扑结构、以及节点的模式、编号规则和属性信息。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到目标合同定稿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或
检测到目标合同生效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3在执行合同的编号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上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合同的编号装置与合同的编号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合同的编号方法。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设备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用户接口403,存储器4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02。
其中,通信总线4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4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4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4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4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4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5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4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4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4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4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4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4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01的存储装置。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应用程序。
在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400中,用户接口4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4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405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如图2所示的方法,具体过程可参照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合同的编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
根据查询结果解析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
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在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所述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规则包括:单位编号、合同分类编号、合同性质编号和流水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目标合同进行完整性校验且验证结果为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或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合同的编号,以及基于用户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编号进行编辑,保存编辑后的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配置界面,在所述配置界面上配置合同编号规则树的拓扑结构、以及节点的模式、编号规则和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到目标合同定稿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或
检测到目标合同生效时,获取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8.一种合同的编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
遍历单元,用于在预设的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遍历与所述目标合同的属性信息匹配的目标节点;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分为多个层,每个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关联有属性信息、模式和编号规则,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签署单位、合同分类和合同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模式分为独有模式和共享模式;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查询结果解析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
编号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独有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编号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节点的模式为共享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在所述合同编号规则树中逐级向上查找,当查找到独有模式的上级节点,根据所述上级节点的编号规则对所述目标合同进行编号。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11038853.4A CN119048294A (zh) | 2024-07-31 | 2024-07-31 |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11038853.4A CN119048294A (zh) | 2024-07-31 | 2024-07-31 |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9048294A true CN119048294A (zh) | 2024-11-29 |
Family
ID=9357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11038853.4A Pending CN119048294A (zh) | 2024-07-31 | 2024-07-31 |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9048294A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20429450A (zh) * | 2025-07-08 | 2025-08-05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多维属性融合的合同编号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2024
- 2024-07-31 CN CN202411038853.4A patent/CN11904829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20429450A (zh) * | 2025-07-08 | 2025-08-05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多维属性融合的合同编号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12386803B2 (en) | Creating data in a data store using a dynamic ontology | |
| JP7093387B2 (ja) | スプレッドシートに基づくソフトウェア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開発 | |
| US8065323B2 (en) | Offline validation of data in a database system for foreign key constraints | |
| CN111427561A (zh) | 业务代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 CN111819534A (zh) | 基于电子表格的软件应用程序开发 | |
| CN112988752B (zh) |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 CN111125064B (zh) | 一种生成数据库模式定义语句的方法和装置 | |
| US20250016146A1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o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redentialing And Authentication In Workflows Associated With Computing Platforms | |
| CN119048294A (zh) | 合同的编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 CN119861908A (zh) | 模型设计的规范性检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 CN115130442A (zh) | 报表生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 CN110221827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 US20230065934A1 (en) | Extract Data From A True PDF Page | |
| CN114219453A (zh) |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 CN114398074A (zh) | 接口自动化开发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11177183B (zh) | 一种生成数据库访问语句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20335784B (zh) | Etl脚本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 CN114581033B (zh) | 政务审批业务快速开发方法和装置及设备 | |
| US20250148039A1 (en) | Generic web page extraction and data comparison framework | |
| CN113138912B (zh) |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和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 | |
| CN115826949A (zh) | 分析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
| CN119762215A (zh) | 基于决策引擎的风险决策方法和装置 | |
| CN120257960A (zh) | 上下游单据自动取数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 CN119759639A (zh) | 基于规则引擎的数据校验方法及系统 | |
| CN119376731A (zh) | 一种应用的页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