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18469675B -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69675B
CN118469675B CN202410902989.9A CN202410902989A CN118469675B CN 118469675 B CN118469675 B CN 118469675B CN 202410902989 A CN202410902989 A CN 202410902989A CN 118469675 B CN118469675 B CN 118469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code
information
activa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902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469675A (zh
Inventor
刘华松
罗彬�
吴淑婷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Bo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B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Bo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B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902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69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8469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69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69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69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9Locating goods or services, e.g. based on physical position of the goods or services within a shopping faci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6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user or device identifiers, e.g. serial number, physical or biometrical information, DNA, hand-signature or measurab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申请者申请激活或使用时所处的申请经纬度以及电子设备中激活模块唯一的身份标识码;基于申请经纬度查询获取管理基准经纬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使用距离值;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根据身份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激活密钥码;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根据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本发明具有使电子设备不容易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指使用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并通过电子技术发挥作用的设备,常见的电子设备有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机器人、电话、无线设备、主板、显示器、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相关技术中,在需要对某些特定区域内销售或使用的电子设备进行特殊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或保护知识产权时,一般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区域保护。而目前为了使电子设备不容易随意在不同区域销售或使用,一般采用在指定区域激活使用功能,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区域保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采用在指定区域激活使用功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区域保护时,容易存在先将电子设备激活后再将电子设备发到其他区域的弊端,从而导致电子设备依旧能够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使电子设备不容易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包括:
获取申请者申请激活或使用时所处的申请经纬度以及电子设备中激活模块唯一的身份标识码;
基于申请经纬度查询获取管理基准经纬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使用距离值;
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根据身份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
根据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
可选的,加密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身份标识码对每个字节进行单独读取以形成身份单个字节;
基于身份单个字节从预设的编码数组选取指定值进行异或处理以形成异或处理值;
将所有身份单个字节所对应的异或处理值进行结合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可选的,选取指定值的方法包括:
基于身份单个字节调取字节位于身份标识码的字节位置;
根据字节位置与预设的位置数组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字节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数组;
获取当前时间点;
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预设的时间选取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当前时间点相对应的时间选取值;
基于时间选取值以对位置数组进行选取并作为指定值。
可选的,激活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判断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是否相同;
若为是,则获取申请者信息;
基于身份标识码以对电子设备绑定的使用者信息进行查询;
根据使用者信息的查询情况及申请者信息分析确定人员控制信息,并将人员控制信息作为激活控制信息;
若为否,则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
可选的,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当未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基于申请者信息调取单位时间内的申请者激活个数值;
判断申请者激活个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
若为是,则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并将身份标识码与申请者信息进行绑定并上传;
若为否,则输出激活上限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申请者所持终端。
可选的,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还包括:
当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判断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是否一致;
若为是,则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
若为否,则基于使用者信息调取高频率使用区域及高频率使用时间段;
根据申请经纬度与高频率使用区域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位置影响值;
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高频率使用时间段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时间影响值;
计算申请位置影响值与申请时间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申请综合影响值;
根据申请综合影响值与预设的申请影响基准值的比较结果,以输出身份异常预警信息或人员控制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分析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偏差情况并作为身份码偏差信息;
基于身份码偏差信息调取身份码偏差位置及身份码偏差个数;
根据身份码偏差个数与预设的偏差个数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个数相对应的偏差个数影响值;
根据身份码偏差位置与预设的偏差位置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位置相对应的偏差位置影响值;
计算偏差个数影响值与偏差位置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偏差综合影响值;
判断偏差综合影响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
若为是,则继续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
若为否,则跳转执行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申请经纬度、身份标识码、当前时间点及申请者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便于实现使电子设备不容易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对申请经纬度及身份标识码进行获取并对使用距离值进行计算,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通过对身份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以及解密处理后形成身份读取码,再通过对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从而使电子设备只有在距离满足要求且身份识别正确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激活或者使用,进而使电子设备不容易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
2.通过身份标识码对每个字节进行单独读取以形成身份单个字节并进行异或处理以形成异或处理值,再将所有异或处理值结合以形成激活密钥码,从而提高获取的激活密钥码的准确性;
3.通过身份单个字节对字节位置进行调取并确定位置数组,再通过对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确定时间选取值,从而通过时间选取值以对位置数组进行选取并作为指定值,进而提高获取的指定值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密处理的具体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选取指定值的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激活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位于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之前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的系统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获取模块;2、存储器;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
参照图1,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申请者申请激活或使用时所处的申请经纬度以及电子设备中激活模块唯一的身份标识码。
其中,申请经纬度是指申请者申请激活或使用时所处位置对应的经纬度,申请经纬度通过申请者所持的移动通讯终端在进行申请或激活操作时对其位置进行查询获取。身份标识码是指需要进行激活或使用的电子设备中预设的激活模块中唯一对应用于识别身份的标识码,激活模块预设于电子设备中且用于控制激活操作。身份标识码通过申请者所持的移动通讯终端在进行申请或激活操作时通过蓝牙等手段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后从激活模块中读取后获取。
步骤S200:基于申请经纬度查询获取管理基准经纬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使用距离值。
其中,管理基准经纬度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或者使用时所处区域内部的基准位置所对应的经纬度,管理基准经纬度可以是该区域进行激活授权的管理员所处的位置,管理基准经纬度也可以为该区域进行激活授权的基准位置所处的位置。管理基准经纬度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或者使用时所处区域进行查询后获取。
使用距离值是指申请者与电子设备的激活或者使用的基准位置之间的距离值,通过申请经纬度与预设的管理基准经纬度,采用预设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后获取使用距离值。距离公式为d=R×arccos[cos(Y1)×cos(Y2)×cos(X1-X2)+sin(Y1)×sin(Y2)],其中,d为使用距离值,申请经纬度为(X1,Y1)管理基准经纬度为(X2,Y2)。距离公式从存储有距离公式的数据库中直接查询获取并进行使用。通过采用距离公式对申请经纬度与预设的管理基准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并作为使用距离值,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00: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根据身份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其中,使用容许距离值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使用或激活时所能容许的距离值,使用容许距离值通过操作者预输入并存储于数据库中。激活密钥码是指用于对激活模块进行激活时云服务器所得到的密钥码,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说明此时申请者所持的移动通讯终端所处位置满足要求,故在申请者所持的移动通讯终端获取到身份标识码后传输至云服务器中进行加密处理,从而形成激活密钥码。
步骤S400: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
其中,身份读取码是指激活模块对激活密钥码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用于指示电子设备身份的读取码,解密处理与加密处理互相对应,通过对激活密钥码进行解码处理从而形成身份读取码,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00:根据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
其中,激活控制信息是指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控制信息,通过对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从而使电子设备只有在距离满足要求且身份识别正确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激活或者使用,进而使电子设备不容易进行跨区域销售或使用。
在图1所示的步骤S30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加密处理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加密处理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2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加密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基于身份标识码对每个字节进行单独读取以形成身份单个字节。
其中,身份单个字节是指身份标识码中的各个单个字节,通过对身份标识码中的每个字节进行单独读取并作为身份单个字节,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20:基于身份单个字节从预设的编码数组选取指定值进行异或处理以形成异或处理值。
其中,编码数组是指用于进行加密而进行编码所需要采用的数组,编码数组通过操作者预设并存储于数据库中,指定值是指对编码数组中的值进行选取的值,异或处理值是指对身份单个字节进行异或处理后的所形成的数值。
通过身份单个字节从编码数组选取指定值并与身份单个字节进行异或处理,从而形成异或处理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30:将所有身份单个字节所对应的异或处理值进行结合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其中,通过将所有身份单个字节所对应的异或处理值进行结合,从而将结合后的各个异或处理值作为激活密钥码,从而提高获取的激活密钥码的准确性。
在图2所示的步骤S32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指定值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指定值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3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选取指定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21:基于身份单个字节调取字节位于身份标识码的字节位置。
其中,字节位置是指各个字节在身份标识码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字节位置进行调取,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22:根据字节位置与预设的位置数组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字节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数组。
其中,位置数组是指依据字节位置在进行加密处理所需要采用的数组,位置数组从存储有位置数组及字节位置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字节位置查询确定位置数组,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23:获取当前时间点。
其中,当前时间点是指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点,当前时间点通过当前时间进行时间查询后获取。
步骤S324: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预设的时间选取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当前时间点相对应的时间选取值。
其中,时间选取值是指依据时间对数组中所对应的个数进行选取的选取个数值,时间选取值通过从存储有各个时间点与时间选取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当前时间点查询确定时间选取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325:基于时间选取值以对位置数组进行选取并作为指定值。
其中,通过时间选取值对位置数组进行选取,并将位置数组中选取数值并作为指定值,从而提高获取的指定值的准确性。
在图1所示的步骤S50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激活控制信息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激活控制信息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4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激活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判断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是否相同。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2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50。
其中,通过对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是否相同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当前时间进行使用或激活的电子设备的身份是否准确。
步骤S520:获取申请者信息。
其中,申请者信息是指当前申请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或使用的人所对应的信息,申请者信息通过对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进行查询获取。当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相同时,说明此时进行使用或激活的电子设备的身份准确,故对申请者信息进行获取,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30:基于身份标识码以对电子设备绑定的使用者信息进行查询。
其中,使用者信息是指该身份标识码所对应的电子设备进行激活或使用后的人所对应的信息,通过身份标识码以对电子设备绑定的使用者信息进行查询,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0:根据使用者信息的查询情况及申请者信息分析确定人员控制信息,并将人员控制信息作为激活控制信息。
其中,人员控制信息是指依据人员的准确情况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控制信息,通过使用者信息的查询情况及申请者信息对人员控制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并将人员控制信息作为激活控制信息,从而提高获取的激活控制信息的准确性。
步骤S550: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
其中,身份异常预警信息是指用于指示当前时间进行激活或使用的身份存在异常的报警信息,当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不相同时,说明此时进行使用或激活的电子设备的身份不准确,故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从而进行预警。
在图4所示的步骤S54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人员控制信息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人员控制信息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5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41:当未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基于申请者信息调取单位时间内的申请者激活个数值。
其中,申请者激活个数值是指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个数值,申请者激活个数值从存储有申请者激活个数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当未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说明此时电子设备还未存在使用者,且需要进行激活,故对申请者激活个数值进行调取,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2:判断申请者激活个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43;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44。
其中,激活基准个数值是指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基准个数值,激活基准个数值通过操作者预输入并存储于数据库中。通过对申请者激活个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能否继续进行激活。
步骤S543: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并将身份标识码与申请者信息进行绑定并上传。
其中,激活开启信息是指用于控制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控制信息,激活开启信息从存储有激活开启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当申请者激活个数值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时,说明此时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可以继续进行激活,故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并将身份标识码与申请者信息进行绑定并上传,从而提高获取的人员控制信息的准确性。
步骤S544:输出激活上限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申请者所持终端。
其中,激活上限提示信息是指对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激活的个数达到上限进行提示的提示信息,激活上限提示信息从存储有激活上限提示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当申请者激活个数值不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时,说明此时申请者所持移动终端不可以继续进行激活,故输出激活上限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申请者所持终端。
在图4所示的步骤S54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人员控制信息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人员控制信息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6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6,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411:当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判断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是否一致。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412;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413。
其中,当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说明此时电子设备已经进行过激活,故对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是否一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当前时间的申请者是否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
步骤S5412: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
其中,当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一致时,说明此时申请者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故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
步骤S5413:基于使用者信息调取高频率使用区域及高频率使用时间段。
其中,高频率使用区域是指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高频率进行使用时所处的区域位置,高频率使用区域通过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进行使用后对位置进行上传至数据库后从存储有高频率使用区域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高频率使用时间段是指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高频率进行使用时所处的时间段,高频率使用时间段通过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进行使用后对时间段进行上传至数据库后从存储有高频率使用时间段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当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不一致时,说明此时申请者不一定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故对高频率使用区域及高频率使用时间段进行调取,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14:根据申请经纬度与高频率使用区域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位置影响值。
其中,申请位置影响值是指申请者进行申请时所处位置存在偏差时对人员判定产生影响的影响程度值,通过对申请经纬度与高频率使用区域之间的落入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申请经纬度与高频率使用区域之间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以形成位置偏差值,申请位置影响值通过从存储有申请位置影响值与位置偏差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将区域偏差值查询确定申请位置影响值,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15: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高频率使用时间段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时间影响值。
其中,申请时间影响值是指申请者进行申请时所处时间存在偏差时对人员判定产生影响的影响程度值,通过对当前时间点与高频率使用时间段之间的落入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时间点与高频率使用时间段之间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以形成时间偏差值,申请时间影响值通过从存储有申请时间影响值与时间偏差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将时间偏差值查询确定申请时间影响值,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16:计算申请位置影响值与申请时间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申请综合影响值。
其中,申请综合影响值是指申请者进行申请时产生的综合影响程度值,通过对申请位置影响值与申请时间影响值之间的和值进行计算并作为申请综合影响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417:根据申请综合影响值与预设的申请影响基准值的比较结果,以输出身份异常预警信息或人员控制信息。
其中,申请影响基准值是指申请者进行申请时所能够容忍的最小影响程度值,申请影响基准值通过操作者进行预输入并存储于数据库,通过对申请综合影响值与预设的申请影响基准值的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当申请综合影响值大于申请影响基准值时,说明此时申请者异常,故输出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当申请综合影响值不大于申请影响基准值时,说明此时申请者不存在异常,故输出人员控制信息。
在图4所示的步骤S550中,为了进一步确保人员控制信息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之前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7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7,位于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之前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51:分析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偏差情况并作为身份码偏差信息。
其中,身份码偏差信息是指电子设备的身份码与解码后的身份码存在偏差时的偏差信息,通过对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并作为身份码偏差信息,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52:基于身份码偏差信息调取身份码偏差位置及身份码偏差个数。
其中,身份码偏差位置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时所处的位置,身份码偏差个数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时所对应的个数值,通过身份码偏差信息对身份码偏差位置及身份码偏差个数进行调取,从而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53:根据身份码偏差个数与预设的偏差个数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个数相对应的偏差个数影响值。
其中,偏差个数影响值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的个数产生的影响程度值,偏差个数影响值通过从存储有身份码偏差个数与偏差个数影响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身份码偏差个数查询确定偏差个数影响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54:根据身份码偏差位置与预设的偏差位置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位置相对应的偏差位置影响值。
其中,偏差位置影响值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的位置产生的影响程度值,偏差位置影响值通过从存储有身份码偏差位置与偏差位置影响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身份码偏差位置查询确定偏差位置影响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55:计算偏差个数影响值与偏差位置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偏差综合影响值。
其中,偏差综合影响值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产生的综合影响程度值,通过对偏差个数影响值与偏差位置影响值之间的和值进行计算并作为偏差综合影响值,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步骤S556:判断偏差综合影响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57;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58。
其中,偏差基准影响值是指身份码存在偏差所能忍受的基准影响程度值,偏差基准影响值通过操作者预输入并存储于数据库中,通过对偏差综合影响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身份码是否存在较大偏差。
步骤S557:继续执行步骤S550。
其中,当偏差综合影响值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时,说明此时身份码存在较大偏差,故继续执行步骤S550
步骤S558:跳转执行步骤S400。
其中,当偏差综合影响值不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时,说明此时身份码不存在较大偏差,故跳转执行步骤S400。
参照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申请经纬度、身份标识码、当前时间点及申请者信息;
存储器2,用于存储如图1至图7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3,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图1至图7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图1至图7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图1至图7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申请者申请激活或使用时所处的申请经纬度以及电子设备中激活模块唯一的身份标识码;
基于申请经纬度查询获取管理基准经纬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使用距离值;
当且仅当使用距离值小于预设的使用容许距离值时,根据身份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
根据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相同情况,以确定激活控制信息并输出至电子设备以控制是否进行激活;
加密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身份标识码对每个字节进行单独读取以形成身份单个字节;
基于身份单个字节从预设的编码数组选取指定值进行异或处理以形成异或处理值;
将所有身份单个字节所对应的异或处理值进行结合以形成激活密钥码;
选取指定值的方法包括:
基于身份单个字节调取字节位于身份标识码的字节位置;
根据字节位置与预设的位置数组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字节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数组;
获取当前时间点;
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预设的时间选取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当前时间点相对应的时间选取值;
基于时间选取值以对位置数组进行选取并作为指定值;
激活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判断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是否相同;
若为是,则获取申请者信息;
基于身份标识码以对电子设备绑定的使用者信息进行查询;
根据使用者信息的查询情况及申请者信息分析确定人员控制信息,并将人员控制信息作为激活控制信息;
若为否,则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
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当未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基于申请者信息调取单位时间内的申请者激活个数值;
判断申请者激活个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激活基准个数值;
若为是,则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并将身份标识码与申请者信息进行绑定并上传;
若为否,则输出激活上限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申请者所持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员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还包括:
当查询到使用者信息时,则判断使用者信息与申请者信息是否一致;
若为是,则输出预设的激活开启信息并作为人员控制信息;
若为否,则基于使用者信息调取高频率使用区域及高频率使用时间段;
根据申请经纬度与高频率使用区域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位置影响值;
根据当前时间点与高频率使用时间段之间的落入情况,以确定申请时间影响值;
计算申请位置影响值与申请时间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申请综合影响值;
根据申请综合影响值与预设的申请影响基准值的比较结果,以输出身份异常预警信息或人员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分析身份标识码与身份读取码之间的偏差情况并作为身份码偏差信息;
基于身份码偏差信息调取身份码偏差位置及身份码偏差个数;
根据身份码偏差个数与预设的偏差个数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个数相对应的偏差个数影响值;
根据身份码偏差位置与预设的偏差位置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身份码偏差位置相对应的偏差位置影响值;
计算偏差个数影响值与偏差位置影响值之间的和值并作为偏差综合影响值;
判断偏差综合影响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基准影响值;
若为是,则继续输出预设的身份异常预警信息并发送至管理者所持终端或电子设备绑定使用者所持终端;
若为否,则跳转执行基于激活密钥码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对应的解密处理以形成身份读取码。
4.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申请经纬度、身份标识码、当前时间点及申请者信息;
存储器(2),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3),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
5.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410902989.9A 2024-07-08 2024-07-08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8469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02989.9A CN118469675B (zh) 2024-07-08 2024-07-08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02989.9A CN118469675B (zh) 2024-07-08 2024-07-08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69675A CN118469675A (zh) 2024-08-09
CN118469675B true CN118469675B (zh) 2024-10-29

Family

ID=9216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02989.9A Active CN118469675B (zh) 2024-07-08 2024-07-08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69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38616A (zh) * 2025-03-03 2025-04-01 上海克开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元器件插入损耗测试方法、系统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075A (zh) * 2014-05-31 2016-02-1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总线车载导航防串货的方法
CN110706046A (zh) * 2018-07-10 2020-01-17 鄢海军 一种厨房设备激活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875974A (zh) * 2024-02-08 2024-04-12 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激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8261614A (zh) * 2024-05-29 2024-06-28 成都纳宝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精准渠道电子围栏防窜货大模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2905B2 (en) * 2004-09-01 2009-10-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ocesses,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nd other purposes,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CN113487335A (zh) * 2021-07-06 2021-10-08 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电子商品跨区域销售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075A (zh) * 2014-05-31 2016-02-1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总线车载导航防串货的方法
CN110706046A (zh) * 2018-07-10 2020-01-17 鄢海军 一种厨房设备激活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875974A (zh) * 2024-02-08 2024-04-12 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激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8261614A (zh) * 2024-05-29 2024-06-28 成都纳宝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精准渠道电子围栏防窜货大模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69675A (zh) 2024-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6967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区域保护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089769B (zh) 根据过程指令提供安全防篡改的已获取数据的方法
CN109474619B (zh) 数据加密上报方法及装置、数据解密方法及装置
EP3190543A1 (en) Method of dynamically encrypting fingerprint data and related fingerprint sensor
US10440121B2 (en) Endpoints for performing distributed sensing and control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022208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95720B (zh) 加密方法、装置、主机端及加密芯片
US11188660B2 (en) Blockchain-bas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5050160A (ja) ハードウェアプロテクトキー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1400714B (zh) 病毒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444B (zh) 数据集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88223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仓储风险预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800423B (zh)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及双重加密解密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497848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92121B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533185A (zh) 一种音响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9360B (zh) 数据读写方法、业务系统的登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TW202119789A (zh) 資料上鏈裝置、資料驗證裝置及資料驗證方法
US11210678B2 (en) Component for provisioning security data and product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586688B (zh) 基于环境感知的身份标识生成及验证的方法
CN118503942A (zh) 智能手环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90002162A1 (en) Computer theft deterrence technology
TWI741413B (zh) 指紋加密方法、指紋加密傳輸方法、解密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終端
CN116305130A (zh) 基于系统环境识别的双系统智能切换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2214776B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system,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device area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102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Lishui Branch

Pledgor: LISHUI BOYUA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58577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