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16489815A -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9815A
CN116489815A CN202210041102.2A CN202210041102A CN116489815A CN 116489815 A CN116489815 A CN 116489815A CN 202210041102 A CN202210041102 A CN 202210041102A CN 116489815 A CN116489815 A CN 116489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wireless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11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井伟
崔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11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98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9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并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无线接入点基于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可以看出:在第一设备与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时,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再将自身的SSID和密码提供于第二设备,由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无线接入点还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包括SSID和密码,以基于SSID和密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如此,第一设备接入无线接入点,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密码,对于用户来说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品。WiFi网络的方便与高效使其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当一个电子设备需要接入新的WiFi网络时,一般采取搜索或输入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再输入密码完成WiFi网络的接入。
电子设备上述接入无线网络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必须自行手动输入密码才能完成无线网络的接入操作。然而为了保证无线网络安全性,用户一般会将密码设置比较冗长复杂,时间稍长便容易忘记。并且,电子设备仅在第一次接入无线网络时需要输入密码进行认证,一段时间以后,用户常常忘记SSID和密码,若此时有其他电子设备需要接入无线网络,因忘记密码,该电子设备无法完成无线网络的接入操作,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目的在于实现电子设备简单方便的连接无线网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该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并在接收第一连接请求之后,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第二设备具备显示屏,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第二连接请求包括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无线接入点基于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第一设备与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时,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再将自身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提供于第二设备,由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无线接入点还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包括自身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以基于自身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如此,第一设备接入无线接入点,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密码,对于用户来说简单方便。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黑名单中不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黑名单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的不能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
在本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黑名单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的不能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手机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读取该第一连接请求中的MAC地址,判断黑名单中不包含该MAC地址,再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可以保证在第一设备是合法设备时,无线接入点才通过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方式向第一设备提供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保证只在第一设备是合法设备时,才允许其接入无线接入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白名单中不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白名单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的允许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
在本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白名单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的允许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因此白名单中包括的MAC地址指示的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接入无线接入点,无需进行验证,因此不需要由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基于此,第一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在无线接入点确定白名单中不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时,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可以提供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效率,减少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第一设备是首次发起无线连接。
在本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无线接入点判断第一设备是首次发起连接,才执行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以完成无线接入点和第一设备的连接的建立,可以避免频繁触发无线接入点执行本实施例公开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建立路由器和电子设备的连接,减少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置第一设备对应的连接标志位为第一标识,连接标志位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向无线接入点发起过无线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择出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子设备,作为第二设备,第一条件包括:电子设备处于活跃状态。
在本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活跃状态,是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且具备弹窗能力。因此,满足第一条件的设备具有显示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的能力,无线接入点需要向满足第一条件的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活跃状态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条件还包括:距离第一设备最近。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包括:无线接入点向超级终端内的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超级终端包括多个相距较近、且设备间的物理链路安全的电子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与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在白名单中记录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确定与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向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二设备无线接入点和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指令,指令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无线接入点在黑名单中记录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设备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该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设备响应第一操作,识别第一图像指示的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第一图像为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条码的图像,条码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第一设备以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与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第一设备需要接入无线接入点时,第一设备向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并识别第二设备的显示屏实现的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再以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与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可以保证用户不用输入密码以连接无线接入点,简单方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设备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第二设备包括显示屏,该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第一设备需要接入无线接入点时,第二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以提供第一设备利用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与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可以保证用户不用输入密码以连接无线接入点,简单方便。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二设备无线接入点和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第二设备删除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条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的显示屏还显示第一按钮,第一按钮提供将第一设备加入黑名单的功能;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响应第一按钮被触发的操作,向无线接入点发送指令,指令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无线接入点;第一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第二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无线接入点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手机和路由器建立连接的展示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的硬件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级终端的展示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手机连接超级终端的路由器的展示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路由器和智慧屏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展示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屏设备的屏幕显示二维码的展示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发手机的扫一扫按钮的展示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扫码的展示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接入超级终端的路由器的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了更清楚地阐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
1)负一屏,又可称为“-1屏”,是指在电子设备的主屏幕向右滑动屏幕,直至滑动至最左侧分屏的用户界面。负一屏可以用于放置一些快捷服务功能和通知消息,比如全局搜索、应用程序某个页面的快捷入口(付款码、微信等)、即时信息及提醒(快递信息、支出信息、通勤路况、打车出行信息、日程信息等)及关注动态(足球看台、篮球看台、股票信息等)。
2)超级终端,通常是指由相距较近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慧屏设备、路由器、以及音响等多个智能设备互相连接,形成相互协同工作的系统。在超级终端内,各个智能设备间有安全的物理链路(如WiFi链路、蓝牙链路等),通过安全的物理链路可实现智能设备间的信息传输。
一些实施例中,在超级终端内,路由器可记录各个智能设备相对自身的位置信息。超级终端内诸如手机等位置会经常调整的智能设备,路由器记录的位置信息也可动态调整。
路由器可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对各个智能设备的定位,如UWB定位方式,超声波定位方式,声源定位方式,蓝牙定位方式,蜂窝定位方式,地磁定位方式,红外定位方式,射频标签定位方式,紫蜂Zigbee定位方式,超宽带无线电定位方式,广播信号定位方式,以及光定位方式等。
以下对路由器基于UWB定位方式、超声波定位方式以及声源定位方式,对超级终端中的一个智能设备定位的过程进行介绍。
路由器基于UWB通信协议与智能设备进行单向或双向的多次信息交换,通过交换信息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距和测向,得到智能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L和相对方位角θ。
路由器可采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y,ToF)定位算法,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算法,利用UWB信号进行测距,得到智能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L;也可采用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定位算法,发射角(Angle ofDeparture,AoD)定位算法,利用UWB信号进行测向,得到智能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方位角θ。
路由器和智能设备设置有麦克风阵列,麦克风阵列可发送具有指向性的超声波。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利用超声波对对方进行定位。
路由器和智能设备也可采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y,ToF)定位算法,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算法,利用超声波信号进行测距,得到智能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也可采用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定位算法,发射角(Angleof Departure,AoD)定位算法,利用超声波信号进行测向,得到智能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方位角。
路由器和智能设备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等,对声音进行定位。声源定位算法是利用麦克风阵列进行声音定位。常用的声源定位算法主要有三大类:基于高分辨率谱估计的定位技术、基于可控波束形成(Beamforming)的定位技术和基于TDOA的定位技术。
基于TDOA的声音定位算法实现原理简单,一般分为延时估计和声源定位两个部分,延时估计可计算出来自于不同麦克风的两路信号的到达时间差,声源定位可根据时间差计算出声源发出的声音的角度。
时延估计的算法主要有基于相关分析的时延估计方法,基于相位谱估计的时延估计方法,基于参数估计的时延估计方法等,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为基于相关分析的时延估计方法中的广义互相关函数法(GCC)。基于相关分析的时延估计方法中的广义互相关函数法(GCC)引入了一个加权函数,对互功率谱密度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时延估计的性能。根据加权函数的不同,广义互相关函数有多种不同的变形,广义互相关-相位变换方法(Generalized Cross Correl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GCC-PHAT)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广义互相关函数时延估计算法,根据两路麦克风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峰值来估计时延值。在声源定位系统中,麦克风阵列的每个阵元接收到的目标信号都来自于同一个声源。因此,各通道信号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理想情况下,通过计算每两路信号之间的相关函数,就可以确定两个麦克风观测信号之间的时延。
GCC-PHAT只利用了两个麦克风的信号,如果麦克风数量多于两个,就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延时估计,比如基于相位变换加权的可控响应功率的声源定位算法(SteeredResponse Power-Phase Transform,SRP-PHAT)。SRP-PHAT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假想声源位置计算所有麦克风对接收信号的相位变换加权的广义互相关GCC-PHAT函数之和,在整个声源空间寻找使SRP值最大的点即为声源位置估计。
图1展示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无线网络的应用场景中,一般采取用户搜索或输入作为接入点AP的路由器的SSID,再输入接入密码完成无线网络的接入。
电子设备上述接入无线网络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必须自行手动输入密码才能完成无线网络的接入操作。然而为了保证无线网络安全性,用户一般会将密码设置比较冗长复杂,时间稍长便容易忘记。对于家庭用户,电子设备仅在第一次接入无线网络时需要输入密码进行认证,一段时间以后,用户常常忘记SSID和密码,若此时有电子设备需要接入无线网络,因忘记密码,该电子设备无法完成无线网络的接入操作,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基于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连接无线网络。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示例。以手机为例,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0,显示屏230,天线1,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4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内部存储器22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0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2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0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23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3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23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23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3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无线通信模块24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无线通信模块24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4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40经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4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图3示出了可作为接入点AP的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路由器300包括:处理器310,内部存储器320,电源模块330,接口340,控制台端口350,辅助端口360,无线通信模块370和天线1。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路由器3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3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的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310中可以设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320可以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以及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是在路由器启动或供电间隙时会丢弃其信息,只读存储器保存路由器的启动软件,启动软件是路由器运行的第一个软件,负责路由器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路由器将完整的操作系统作为备用保存在随机存储存储器中,以便在操作系统不能使用时,作为备份使用,只读存储器通常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焊接在路由器的主机板上。闪存的主要用途是存储路由器300的操作系统,维持路由器的正常工作,如果路由器安装了闪存,则主要用来引导路由器操作系统的默认位置,只要闪存的容量足够,可以保存多个操作系统映像,以提供多重启动选项。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作用是保存操作系统启动时读入的配置数据(启动配置)。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作为操作系统表和缓冲的存储区,操作系统可以通过随机存取存储器满足所有的常规存储需要,让路由器能迅速访问这些信息,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速度优于以上提到的三种。
电源模块330可以包括电源、电源管理部件等。电源管理部件用于管理电源的充电和电源向路由器300的其他模块的供电。
接口340具有名称和编号,一个接口的全名称由接口的类型标志与数字编号构成,编号自0开始,对于接口固定的路由器或采用模块化接口的路由器,在接口的全名称中,只采用一个数字,并根据其在路由器的物理顺序进行编号,例如Ethernet0表示第1个以太网接口,Serial1表示第2个串口。对于支持“在线插拔和删除”或具有更改物理接口配置的路由器,其接口全名称中至少包含两个数字,中间用斜杠“/”分割,其中,第1个数字代表插槽编号,第2个数字代表接口卡内的端口编号。对于支持“万用接口处理器”的路由器,其接口编号形式为“插槽/端口适配器/端口号”,如Ethernet3/0/1是3号插槽上第1个端口适配器的第2个以太网接口。
控制台端口350是使得用户或管理员能够利用入网设备与路由器300进行通讯,完成路由器的配置,该端口提供了一个EIA/TIA-232异步串行接口,用于在路由器300进行配置。
辅助端口360与控制台端口350类似,也提供一个EIA/TIA-232异步串行接口,不同的是,其常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以实现对路由器300的远程管理。
路由器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和无线通信模块370等实现。天线1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路由器的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
无线通信模块370可以提供应用在路由器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和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 Band,UWB)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37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370经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70还可以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1和无线通信模块37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WLAN和UWB技术,蓝牙技术等。
图4展示了超级终端的一种示例,该超级终端属于家庭超级终端,包括:家庭用户的手机401、智慧屏设备402、笔记本电脑403、以及路由器404。
如前所述,手机401、智慧屏设备402、笔记本电脑403、以及路由器404间的物理链路安全,路由器404存储有手机401、智慧屏设备402和笔记本电脑403相对于路由器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可应用于图4展示的超级终端。参见图5,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
S501、手机向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通常携带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1以及下述步骤提出的手机可以理解成一个没有与超级终端中的路由器建立连接的新手机。因此,在手机需要接入无线网络时,需要构建与超级终端的路由器的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和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建立过程包括相互发现、初步认证、初步连接、相互认证以及建立连接几个过程。基于此,手机向路由器发送的连接请求可以为:手机和路由器相互发现后,手机向路由器发送、用于初步认证的认证请求帧(AuthenticationRequest),该认证请求帧包括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
手机和路由器相互靠近,可完成互相发现。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按照设定周期向外广播信标帧,在路由器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内的设备,可接收到路由器广播的信标帧。手机靠近路由器,处于路由器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内,手机则会接收到路由器广播的信标帧,完成对路由器的发现。手机接收到路由器广播的新标帧后,可向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
图6展示了新手机连接家庭超级终端内的路由器的示例。图6中,用户手拿新手机靠近路由器,新手机和路由器完成发现过程。用户在新手机的无线局域网的展示界面上,查询到要连接的路由器,如图6中展示的WLAN1。用户点击WLAN1,在WLAN1的界面输入随机密码,如一个随机数。手机可响应用户的操作,向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
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请求中携带的手机的标识用于表征手机的身份。一个示例中,手机的标识为手机的型号。
S502、路由器判断手机的MAC地址是否在黑名单。
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保存有黑名单和白名单,黑名单用于存储被路由器认定不安全、不能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白名单用于存储被路由器认证通过,可以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
通常情况下,黑名单和白名单均保存的是电子设备的MAC地址。
基于此,路由器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连接请求,读取该连接请求中的手机的MAC地址,判断路由器保存的黑名单中是否包含手机的MAC地址。
若路由器判断出手机的MAC地址在黑名单中,则拒绝手机接入。若路由器判断出手机的MAC地址不在黑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503。
S503、路由器判断手机的MAC地址是否在白名单。
若路由器判断出手机的MAC地址在白名单中,则允许手机接入无线网络。若路由器判断出手机的MAC地址不在白名单中,则执行步骤S504。
S504、路由器判断手机是否为首次发起连接。
手机的MAC地址不在黑白名单中,说明手机属于安全用户,且与路由器未成功建立连接,因此判断手机是否是第一次向路由器发起连接。本实施例中,在路由器判断手机是首次发起连接,才执行下述步骤完成路由器和手机的连接的建立,可以避免频繁触发路由器执行本实施例公开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建立路由器和电子设备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对应一个连接标志位,该连接标志位可以理解成是第一次连接标志位,并且,一个电子设备与一个第一次连接标识唯一对应。
第一次连接标志位可被设置为是,也可被设置为否。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连接标志位设置为是,说明电子设备之前未向路由器发送过连接请求,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可执行本实施例的下述步骤建立电子设备和路由器的连接。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连接标志位设置为否,说明电子设备向路由器发送了连接请求,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未与路由器成功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可识别手机对应的连接标志位。若手机对应的连接标志位设置为是,则说明是手机是首次发起连接,若手机对应的连接标志位设置为否,则说明手机不是首次发起连接。
如果路由器判断手机是第一次向路由器发起连接,则执行步骤S505。如果路由器判断手机不是第一次向路由器发起连接,走常规认证流程。该常规认证流程一般包括初步认证、初步连接、相互认证以及建立连接几个过程,具体内容不展开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2、步骤S503和步骤S504并不限于图5展示的执行顺序,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2、步骤S503和步骤S504可采用并行执行顺序,或者其他的先后执行顺序。
并且,步骤S502、步骤S503和步骤S504也可以是可选性执行的步骤,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2、步骤S503和步骤S504可以部分执行或者均不执行。在步骤S504不执行时,步骤S505中设置首次连接标志位为否的动作,也可不执行。
S505、路由器设置连接标志位为否,并选择辅助设备。
步骤S504中,路由器判断手机是首次发起连接,除了选择辅助设备之外,还设置手机对应的连接标志位为否,以标示该手机已经向路由器发送过连接请求。
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均可以作为辅助设备,有屏设备是指带有显示屏,可通过显示屏显示图像和文字的设备。路由器可利用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的运行状态,来选择出辅助设备。具体方式如下:
路由器选择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
其中,路由器可通过与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来确定有屏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的,路由器通过安全的物理链路发送广播消息,超级终端内的智能设备处于活跃状态,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路由器返回响应消息。路由器在接收到智能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后,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活跃状态。
超级终端内的智能设备处于活跃状态,是指智能设备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且智能设备具备弹窗能力。通常情况下,智能设备运行,显示屏显示图像、播放视频或呈现拍照模式,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会处于亮屏状态,且具有弹窗能力。在智能设备处于锁屏状态时,若智能设备也具有弹窗能力,则智能设备也可被认定为处于活跃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内可存储超级终端内的智能设备的型号,路由器通过智能设备的型号来确定处于活跃状态的智能设备中的有屏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若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中,有一个设备处于活跃状态,则路由器选择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若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中,有多个设备处于活跃状态,则路由器选择其中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
当然,在超级终端内的有屏设备中有多个设备处于活跃状态,路由器也可根据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的位置信息,选择出辅助设备。
具体的,路由器对手机定位,得到手机相对于路由器的位置信息。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可采用多种方式对手机定位,如UWB定位方式,超声波定位方式,声源定位方式,蓝牙定位方式,蜂窝定位方式,地磁定位方式,红外定位方式,射频标签定位方式,紫蜂Zigbee定位方式,超宽带无线电定位方式,广播信号定位方式,以及光定位方式等。路由器采用UWB定位方式,超声波定位方式,以及声源定位方式对手机定位,得到手机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角的方式,可如前述内容提及的路由器对超级终端内的智能设备定位的内容,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路由器读取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的位置信息。
路由器利用手机相对于路由器的位置信息,以及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通常包括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角。
在图7展示的示例中,超级终端内的智慧屏设备处于活跃状态,智慧屏设备相对于路由器的距离为L1,角度为θ1。手机相对于路由器的距离为L2,角度为θ2。路由器基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计算L1、L2、θ1和θ2,得到智慧屏设备和手机的相对距离L3,以及相对角度θ3。
路由器利用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位置信息,选择出距离手机最近的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角。基于此,路由器利用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位置信息,选择出距离手机最近的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可采用下述方式来实现:
方式1、路由器比对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选择相对距离最小的一个有屏设备作为辅助设备。
方式2、路由器比对每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有屏设备和路由器的相对距离,选择相对距离最小的有屏设备。
在选择的相对距离最小的有屏设备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设备中选择相对方向角最小的一个有屏设备为辅助设备。
S506、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以及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
路由器通过安全的物理链路向辅助设备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以及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
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的信息,可根据辅助设备种类不同而发送不同的信息。一些实施例中,辅助设备为人机交互能力较强的设备,如手机,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以及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辅助设备为人机交互能力较弱的设备,如智慧屏设备,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S507、辅助设备利用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生成二维码。
辅助设备接收到路由器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采用二维码的生成技术生成二维码,该二维码用于指示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辅助设备生成的二维码被其他设备扫码后,二维码所指示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能够被其他设备获知。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设备还可以生成其他条码来指示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本实施例是以二维码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辅助设备利用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生成用于指示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形式的限定。
S508、辅助设备在屏幕上显示二维码,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以及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
其中,二维码,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以及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在辅助设备的显示方式,可以为悬浮显示,即在辅助设备的屏幕上呈现的画面上悬浮显示;也可以是以单独的界面展示。
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按钮用于提供给用户交互按钮,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按钮被触发,辅助设备可响应该触发操作,通过安全的物理链路向路由器发送指令,该指令可携带手机的MAC地址,也可以还携带标识。路由器接收到辅助设备发送的指令后,将该指令携带的手机的MAC地址添加到黑名单。
辅助设备的屏幕上显示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按钮,可实现在有不合法的用户设备要连接路由器,通过触发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按钮,将该不合法的用户设备的MAC地址添加到黑名单,实现拒绝该不合法的用户设备与路由器建立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步骤S506中,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的是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辅助设备接收到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利用步骤S507生成二维码后,仅在辅助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显示二维码。当然,也可以在辅助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二维码和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
在图8展示的示例中,路由器在步骤S505选择出的辅助设备为智慧屏设备,智慧屏设备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指示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的二维码,以及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当然,图8展示的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是一种示例性的展示,不构成对在屏幕上显示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辅助设备在屏幕上显示指示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的二维码,实现了将电子设备连接路由器的信息的显性化表示,便于用户操作。并且,辅助设备在屏幕上显示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也实现了将连接路由器的设备的信息的显性化表示,便于识别连接路由器的设备的安全性。辅助设备在屏幕上显示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为用户提供了人机交互的操作按钮,便于用户操作。
S509、手机识别二维码指示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其中,用户用手机扫描辅助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手机响应用户的扫码操作,拍摄二维码图像,并识别二维码图像的图像数据,得到该图像数据指示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用户可触发手机可利用自带的“扫一扫”应用程序扫描辅助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手机的无线局域网的展示界面上展示有“扫一扫”按钮,用户可通过点击“扫一扫”按钮,手机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控制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进入扫码模式,且在显示屏显示扫码的显示框。
另一些实施例中,同样参见图9,手机的负一屏也展示有“扫一扫”按钮,用户可通过点击负一屏的“扫一扫”按钮,手机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控制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进入扫码模式,在显示屏显示扫码的显示框。
图10展示的示例中,用户可利用前述两个方式控制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进入扫码模式,以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扫描辅助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
S510、手机和路由器利用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建立WiFi连接。
手机向路由器发送携带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的连接请求,手机和路由器以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执行手机和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建立过程包括的初步认证、初步连接、相互认证以及建立连接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常规技术,此处不展开说明。
S511、路由器在白名单中记录手机的MAC地址。
其中,路由器确定与手机建立连接完毕,在白名单中添加手机的MAC地址。
S512、路由器向辅助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手机接入无线网络。
其中,路由器确定与手机建立连接完毕,向辅助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11和步骤S512的执行顺序不限于图5展示,可先执行步骤S512再执行步骤S511,或者并列执行步骤S511和步骤S512。
S513、辅助设备删除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以及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
其中,辅助设备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通知消息,删除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手机的MAC地址和标识,以及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
当然,在辅助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只显示二维码,或者只显示二维码和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在辅助设备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通知消息,则删除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和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
图11展示的示例中,辅助设备-智慧屏设备的显示屏所显示的二维码和将手机添加到黑名单的按钮,已经被删除显示,需要接入路由器的手机已经成功接入路由器。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是以手机连接路由器为例展开说明,可知的,其他电子设备均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实现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建立。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Claims (19)

1.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所述第二设备具备显示屏,所述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
所述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
所述无线接入点基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黑名单中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所述黑名单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的不能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白名单中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白名单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的允许建立无线连接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首次发起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置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连接标志位为第一标识,所述连接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起过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择出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电子设备处于活跃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活跃状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距离所述第一设备最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向超级终端内的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所述超级终端包括多个相距较近、且设备间的物理链路安全的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在白名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所述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无线接入点在黑名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13.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响应第一操作,识别第一图像指示的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所述第一图像为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条码的图像,所述条码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
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建立无线连接。
14.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
所述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的条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所述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第一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建立完成;
所述第二设备删除所述第二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所述条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显示屏还显示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提供将所述第一设备加入黑名单的功能;所述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按钮被触发的操作,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19.一种无线连接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无线接入点;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所述第二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所述无线接入点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
CN202210041102.2A 2022-01-14 2022-01-14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6489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1102.2A CN116489815A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1102.2A CN116489815A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9815A true CN11648981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1102.2A Pending CN116489815A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981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67A (zh) * 2013-09-24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访问路由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63585A (zh) * 2014-10-27 2015-02-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
CN104837175A (zh) * 2015-04-01 2015-08-1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92137A (zh) * 2015-10-16 2016-03-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家庭wifi防盗用的方法、无线路由器及终端设备
US20160182624A1 (en) * 2014-12-23 2016-06-23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nnection
US20160323810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Fortinet, Inc. Deployment and configuration of access points
CN106454834A (zh) * 2016-12-23 2017-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9005571A (zh) * 2017-06-07 2018-12-1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WiFi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8480A (zh) * 2018-12-03 2019-02-15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WO202113434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通信接入的方法、ap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67A (zh) * 2013-09-24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访问路由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63585A (zh) * 2014-10-27 2015-02-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
US20160182624A1 (en) * 2014-12-23 2016-06-23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4837175A (zh) * 2015-04-01 2015-08-1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323810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Fortinet, Inc. Deployment and configuration of access points
CN105392137A (zh) * 2015-10-16 2016-03-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家庭wifi防盗用的方法、无线路由器及终端设备
CN106454834A (zh) * 2016-12-23 2017-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9005571A (zh) * 2017-06-07 2018-12-1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WiFi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8480A (zh) * 2018-12-03 2019-02-15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WO2021134344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通信接入的方法、ap及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5572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431868B (zh) 一种Wi-Fi热点的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11954283B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EP296554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2-peer wi-fi rang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10622571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466345B (zh) 设备跟踪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2423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50028B (zh) 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573239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247571A1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109610A1 (zh) 一种蓝牙连接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41035A (zh) 应用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16489815A (zh) 无线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3092602A1 (zh) 一种预编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ris阵列、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240137903A1 (en) R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346981B (zh) 内容分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501316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2407382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reception array of OAM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50024418A1 (en) Position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9854774A (zh) 设备查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140572A1 (zh) 感知通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20434608A (zh) 一种蓝牙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20491912A (zh) 远程打印方法及系统
CN119277511A (zh)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