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15757343A -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7343A
CN115757343A CN202211457573.8A CN202211457573A CN115757343A CN 115757343 A CN115757343 A CN 115757343A CN 202211457573 A CN202211457573 A CN 202211457573A CN 115757343 A CN115757343 A CN 115757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source
type
orga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75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晓菲
肖益
李宝东
刘韶辉
贾若
张菁
穆显显
钱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ji Compute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ji Compute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ji Compute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Taiji Compute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75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7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7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7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包括: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采用本公开可以解决多业务协同中数据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难题。

Description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要素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市场化要素。同时,各类型高效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数据支撑力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业务高效协同是高效组织建设的核心,但是历史以来的系统不互联互通造成的数据不规范、不统一对于高效组织业务协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也造成了各类高效组织建设与大量分散、异构、多源数据在多业务协同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多业务协同中数据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难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用数需求,并对所述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若所述储备数据包含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若所述储备数据不包含所述数据,则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储备数据,得到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包括:
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第一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并确定所述规范组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
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更新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数据对所述源端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对所述数据资源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数据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分类组织,得到第二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得到第三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三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目录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包括:
在源端创建数据表,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录入或导入所述数据表中,得到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编写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得到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基于所述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在所述源端和所述数据资源池之间进行联通测试,若所述联通测试满足测试通过条件,则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至所述数据资源池;
在所述源端创建文件夹,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拷贝至所述文件夹中,得到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将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所述建模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模型建设;
清洗比对;
校验核查;
质量改善。
可选的,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包括需求数据类型,所述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包括:
需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数需求,并对所述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服务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若所述储备数据包含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若所述储备数据不包含所述数据,则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储备数据,得到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第一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并确定所述规范组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
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之后,还用于:
获取更新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数据对所述源端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对所述数据资源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数据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分类组织,得到第二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得到第三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三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目录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时,具体用于:
在源端创建数据表,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录入或导入所述数据表中,得到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编写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得到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基于所述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在所述源端和所述数据资源池之间进行联通测试,若所述联通测试满足测试通过条件,则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至所述数据资源池;
在所述源端创建文件夹,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拷贝至所述文件夹中,得到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将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所述建模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模型建设;
清洗比对;
校验核查;
质量改善。
可选的,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包括需求数据类型,所述服务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可选的,所述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还包括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之后: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因此,通过用数需求的感知与分析、数据服务建模实现、数据服务的长效供给,可以有效推动数据对于多业务协同的支撑效力提升,可以利用数据精准服务于各类组织业务协同,可以更高效的服务于各类型业务组织的多业务协同,真正发挥数据要素的支撑力作用。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的交互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数据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一样,都是可市场化配置的生产要素。各类型高效组织的建设,也把数据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其核心攻关内容,力求利用数据要素的作用全面提升组织效率,数据要素作用全面赋能于生产生活应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思考、用数据决策也成为当前各类高效组织建设的首要选择。
但是,相关技术中建设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数据结构、不同数据规则的信息系统,导致出现一个个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数据不能作为一种规范的资源被应用,各类型组织在构思数据高效支撑业务协同的过程中,存在着数据如何赋能业务应用、数据在哪、数据如何组织、汇聚的数据是否可以直接应用、该以哪种方式将数据提供于业务等各种各样的难题。各类高效组织建设与大量分散、异构、多源数据在多业务协同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进行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其中,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可以是具有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功能的服务器。
具体的,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包括:
S101,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用数需求指的是业务服务器在相关业务情形时提出的用数需求。该用数需求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需求。例如,当相关业务情形发生变化时,该用数需求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指的是业务侧对应的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求信息指的是按照业务服务器的需求,对用数需求进行精确分析或精准梳理后得到的需求信息。该需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求数据名称、需求数据类型、需求数据更新频率、需求数据所属业务组织、需求数据是否为共性通用数据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求信息集合指的是由至少一个需求信息汇聚而成的一个集合。该需求信息集合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集合。例如,当需求信息发生变化时,该需求信息集合可以发生变化。当用数需求发生变化时,该需求信息集合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进行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时,服务器可以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用数需求,并对该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S102,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建模处理指的是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转化为符合需求的高可用数据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时,可以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时,服务器可以获取该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S103,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根据一些实施例,数据服务指的是按照需求信息集合的需求,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形成的用数需求所需要的数据资源。该数据服务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数据。例如,当用数需求发生变化时,该数据服务可以发生变化。当需求信息集合发生变化时,该数据服务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因此,通过用数需求的感知与分析、数据服务建模实现、数据服务的长效供给,可以有效推动数据对于多业务协同的支撑效力提升,可以利用数据精准服务于各类组织业务协同,可以更高效的服务于各类型业务组织的多业务协同,真正发挥数据要素的支撑力作用。
请参见图2,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包括:
S201,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用数需求可以由业务侧触发,也就是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用数需求。
例如,从高效组织实现出发,业务服务器可以按照业务实际应用过程中免填报、免提交情形提出用数需求。也就是说,业务服务器在业务表单中可以通过获取用数需求对应的数据服务实现免填报,在报送材料中可以通过获取用数需求对应的数据服务实现免提多次提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实现层面来看,服务器进行用数需求感知(接收用数需求)时,可以通过录入固定范式的表单来接收业务侧服务器发送的数据需求。该表单对应的表单信息即为需求信息集合。因此,服务器可以根据该表单信息精确按需组织并提供用数需求所需的数据。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进行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时,服务器可以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用数需求,并对该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S202,根据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根据一些实施例,数据资源池指的是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资源池。该数据资源池为服务器中的数据资源池。具体的,该数据资源池可以为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的数据资源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时,可以将需求数据名称、需求数据类型、需求数据所属业务组织、需求数据更新频率等需求信息与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精确比对验证。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需求信息集合时,服务器可以根据该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S203,若储备数据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需求信息集合时,若服务器判断该储备数据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说明数据资源池中已有该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服务器可以从数据资源池中抽取该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
S204,若储备数据不包含数据,则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若服务器判断该储备数据不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说明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该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发起数据的协调汇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协调汇入可以按照用数需求感知,实现数据资源池中储备数据中没有数据的汇入。具体可以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并进行数据有序汇入。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服务器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并进行数据有序汇入时,首先,服务器可以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第一待组织数据。接着,服务器可以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并确定规范组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最后,服务器可以将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组织数据指的是需要汇入至数据资源池的分散、多源、异构的数据。该第一待组织数据需要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后才能能汇入至数据资源池中。该第一待组织数据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数据。例如,当用数需求发生变化时,该第一待组织数据可以发生变化。当数据资源池发生变化时,该第一待组织数据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规范组织指的是按照需求将分散、多源、异构的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有序组织的过程。数据规范组织可以为第一待组织数据中的每一条数据赋予其唯一编码。该数据规范组织可以为数据服务的获取提供目录索引,可以统一数据描述,可以形成数据的全面、规范描述,便于数据流通。该数据规范组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分类组织、数据元组织、代码集组织、数据目录组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有序汇入指的是按照数据规范组织形成的对数据的全面详细描述,按照不同数据类型,组织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的过程。该数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类型、接口类型、文件类型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服务器进行数据规范组织,也就是服务器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时,首先,可以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分类组织,得到第二待组织数据。接着,可以对第二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得到第三待组织数据。最后,可以对第三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目录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数据组织时,首先可以定义数据分类,形成数据分类组织,这是数据组织开展的基础,可以将第一待组织数据按照数据的属性进行归类。接着,为了更好的理解数据,并对数据项描述信息,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最后,由于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是数据目录组织的前提,在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后,可以进行数据目录组织,以对分散、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描述,为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需求提供索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组织类数据、基础类数据、主题类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元组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元标记、中文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值域、说明等。其中,数据元指的是数据的基本单元,是不可再分的数据最小单元。例如:身份证号码是一个数据元,这个数据元定义了身份证号码的数据格式、值域等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码集组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代码集标记、代码集名称、代码集类别、说明等。其中,代码集是指对值域可枚举的数据元的取值集合。例如:“学位代码”这个数据元对应的代码集为“学位代码”,学位代码可以将目标地区的所有学位都列举出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目录组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名称、编码、类别、资源格式、摘要、共享类型、开放类型、提供组织、更新频率、数据范围、数据项名称、数据项编码、数据项关联数据元、数据项关联代码集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服务器进行数据有序汇入时,服务器可以将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则服务器可以在源端创建数据表,并将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录入或导入数据表中,得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着,服务器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将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传输至数据资源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则服务器可以根据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编写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得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着,服务器可以基于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在源端和数据资源池之间进行联通测试,若联通测试满足测试通过条件,则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至数据资源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则服务器可以在源端创建文件夹,并将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拷贝至文件夹中,得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将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数据资源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端指的是服务器中的数据源位置。服务器在源端创建数据表或文件夹时,可以按照数据规范组织结果创建数据表或文件夹。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时,具体可以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之后,若源端数据进行了更新,则可以获取更新数据。接着,根据更新数据对源端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最后,根据更新后的源端数据,对数据资源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数据资源池。
例如,如果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有更新,则可以将对应的更新数据录入或者导入到在数据源位置创建的数据表中,再完成由数据源位置到储备数据位置的传输。如果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有更新,则可以同步更新数据至数据源位置已经创建好的文件夹中,再同步更新至储备数据位置。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需求信息集合时,若服务器判断该储备数据不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服务器可以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
S205,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时,建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模型建设、清洗比对、校验核查、质量改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型建设指的是按照用户需求,充分分析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的内容、类型等,并建立物理数据库模型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比对指的是对来自不同业务组织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对清洗,验证各种数据的有效性,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合法性的过程。清洗比对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抽取汇集、建立代码数据库、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比对结果处理、数据转换、数据集成、数据装载、数据校验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校验核查指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按照数据校验规则发现问题数据、定位问题数据的过程。校验核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定数据校验规则、设定数据校验的对象,设定数据比对的规则、设定数据比对的源和目的对象、设置校验服务执行的信息、对校验结果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改善指的是按照校验核查的问题数据结果,形成问题统计结果,从数据源头解决问题数据,整体提升数据质量的过程。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对该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S206,基于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例如,可以基于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数据打包形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库表形式的数据。或者,基于接口类型对应的接口服务形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接口形式的数据。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基于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S207,将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服务器将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与业务服务器联动,通过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的联通将数据提供至业务侧,将构建完成的数据服务提供于业务侧应用于实际业务,实现业务侧需求数据的提供与应用。在之后的业务持续中,数据的动态更新也会及时同步至业务侧应用于实际业务,动态更新的数据也能实际服务于业务侧的应用。同时,业务侧持续的业务数据产生又能为其他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易于理解的是,当服务器获取到数据服务时,服务器可以将该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结合数据组织、数据接入、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等在内的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需要,可以构建一套符合各类型组织数据融合应用的模型,即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部署至服务器中,可以支撑高效组织的建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业务服务器中的A业务、B业务或C业务之间产生用数需求时,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用数需求发送至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接着,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进行用数需求感知,确定需求数据名称、需求数据类型、需求数据更新频率、需求数据所属业务组织、需求数据是否为共性通用数据等信息。其次,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进行储备数据比对,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精确比对验证、数据规范组织和数据协调汇入等。之后,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进行数据服务建模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模型建设、数据清洗比对、数据校验核查、数据质量改善、数据服务实现等。其次,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进行数据分发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提供应用、数据动态更新、数据持续积累等。最后,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可以将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数据,也就是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模型的构建还可以依托于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定位为解决各类型组织内跨部门数据协同问题、通过数据融合共享支撑业务协同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包括共享交换平台、目录系统、资源管理中心、资源服务门户、数据服务总线、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形成整体完备的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
其中,共享交换平台的内容包括多源异构数据源管理、数据采集服务、数据交换整合、数据抽取转换加载(ETL)、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可靠传输。
其中,数据资源体系的内容包括基础库、主题库、业务生产库、中心资源库、前置交换库等。数据资源体系可以为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的数据资源池,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其中,目录系统的内容包括目录规划编制,目录更新维护,数据元、代码集管理,供需对接管理。目录系统可以为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的各类应用提供总索引。
其中,数据治理平台的内容包括数据质量检测、质量报告生成、问题数据处理、数据质量知识库。数据治理平台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提升数据质量。
其中,数据服务总线的内容包括服务注册发布,服务订阅管理,用户组、实例管理,服务运行监控。数据服务总线可以用于封装数据接口、实现接口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服务。
其中,资源管理中心的内容包括数据管理、服务管理、应用管理、流程管理和报告管理。资源管理中心可以面向主要负责部门,提供数据资源及其应用的可查、可看、可追踪。
其中,资源服务门户可以建立数据资源统一服务门户,进行数据资源的查询、订阅、申请等。
其中,如图4所示,该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还可以包括基础设施,例如云网设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跨部门数据服务能力支撑平台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为数据提供者和数据需求者分别提供对应服务。
针对数据提供者,首先需要进入目录系统组织数据资源信息,建立目录索引,便于数据资源的统一组织、管理、与应用。然后再按照数据资源信息组织结果将数据汇聚至数据资源体系,由数据资源体系统一存储。接着,在数据资源体系汇聚的数据资源也可按需利用数据治理平台进行质量提升。其次,经目录系统组织的数据资源信息,在资源管理中心和资源服务门户均可查询、查看。如果某条数据资源信息被申请通过后,如果是以接口服务形式提供,则可通过数据服务总线封装后提供。
针对数据需求者,可通过资源服务门户检索获取需求资源信息,同时,共享交换平台、目录系统、资源管理中心、数据服务总线、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资源体系为数据资源提供全面支撑。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根据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若储备数据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若储备数据不包含数据,则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基于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将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因此,通过用数需求的感知与分析、数据服务建模实现、数据服务的长效供给,可以有效推动数据对于多业务协同的支撑效力提升,可以利用数据精准服务于各类组织业务协同,可以更高效的服务于各类型业务组织的多业务协同,真正发挥数据要素的支撑力作用。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5,其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500包括需求接收单元501、数据获取单元502和服务构建单元503,其中:
需求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服务构建单元503,用于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时,具体用于:
根据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若储备数据包含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
若储备数据不包含数据,则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数据。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将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储备数据,得到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时,具体用于:
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第一待组织数据;
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并确定规范组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
将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在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之后,还用于:
获取更新数据;
根据更新数据对源端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
根据更新后的源端数据,对数据资源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数据资源池。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时,具体用于:
对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分类组织,得到第二待组织数据;
对第二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得到第三待组织数据;
对第三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目录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将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源端数据汇入数据资源池中时,具体用于:
在源端创建数据表,并将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录入或导入数据表中,得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将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传输至数据资源池中;
根据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编写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得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基于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在源端和数据资源池之间进行联通测试,若联通测试满足测试通过条件,则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至数据资源池;
在源端创建文件夹,并将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拷贝至文件夹中,得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将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数据资源池中。
可选的,建模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模型建设;
清洗比对;
校验核查;
质量改善。
可选的,需求信息集合包括需求数据类型,服务构建单元503用于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时,具体用于:
基于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可选的,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500还包括数据发送单元504,用于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之后:
数据发送单元504,用于将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在执行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与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需求接收单元接收用数需求,并对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数据获取单元获取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服务构建单元基于需求信息集合,根据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因此,通过用数需求的感知与分析、数据服务建模实现、数据服务的长效供给,可以有效推动数据对于多业务协同的支撑效力提升,可以利用数据精准服务于各类组织业务协同,可以更高效的服务于各类型业务组织的多业务协同,真正发挥数据要素的支撑力作用。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器700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700可实现前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
如图7所示,该服务器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其中,服务器700还可以包括总线703,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可以通过总线703相互连接,总线7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包含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701用于扫描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指令711执行上述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数需求,并对所述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数据资源池中的储备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若所述储备数据包含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若所述储备数据不包含所述数据,则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并从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中抽取所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源端数据汇入所述储备数据,得到数据汇入后的数据资源池,包括:
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第一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并确定所述规范组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
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更新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数据对所述源端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源端数据,对所述数据资源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数据资源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规范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分类组织,得到第二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元组织和代码集组织,得到第三待组织数据;
对所述第三待组织数据进行数据目录组织,得到规范组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规范组织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并按照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汇入方式,将所述源端数据汇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包括:
在源端创建数据表,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数据库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录入或导入所述数据表中,得到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将所述数据库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为接口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编写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得到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基于所述数据接口说明文档在所述源端和所述数据资源池之间进行联通测试,若所述联通测试满足测试通过条件,则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至所述数据资源池;
在所述源端创建文件夹,并将所述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的规范组织数据拷贝至所述文件夹中,得到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将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源端数据接入所述数据资源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模型建设;
清洗比对;
校验核查;
质量改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包括需求数据类型,所述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构建方式,将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为所述需求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服务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10.一种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数需求,并对所述用数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数需求对应的需求信息集合;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需求信息集合对应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
服务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信息集合,根据所述建模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
CN202211457573.8A 2022-11-21 2022-11-21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757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7573.8A CN115757343A (zh) 2022-11-21 2022-11-21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7573.8A CN115757343A (zh) 2022-11-21 2022-11-21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7343A true CN115757343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7573.8A Pending CN115757343A (zh) 2022-11-21 2022-11-21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734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26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青岛大学 一种网络服务功能动态扩展方法
CN112396404A (zh) * 2020-11-27 2021-02-23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台系统
CN115134421A (zh) * 2022-05-10 2022-09-30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跨系统协同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26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青岛大学 一种网络服务功能动态扩展方法
CN112396404A (zh) * 2020-11-27 2021-02-23 广州光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台系统
CN115134421A (zh) * 2022-05-10 2022-09-30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跨系统协同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5385A (zh)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平台
CN107391142B (zh) 一种应用拆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77400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设备、业务及数据的关联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70877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业分析系统
CN102542513B (zh) 基于本体的电网公共信息模型的验证工具及其方法
CN105809356A (zh) 一种基于应用集成云平台的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方法
CN102622675A (zh) 一种实现集群式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互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16855A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可视化平台及方法
US20140288923A1 (en) Semantic Application Logging and Analytics
CN103814374B (zh)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315768A (zh) 基于异构信息模型映射的配网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Saltz et al.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doing data science via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a media advertising company
CN102750358A (zh) 一种系统数据模型到cim模型的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12364223A (zh) 一种数字档案馆系统
CN114297173B (zh) 一种面向大规模海量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08874757A (zh) 报表生成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电子设备
CN116010570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力数据的查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21337A (zh) 数据编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58658A (zh) 一种企业数据中台基于批处理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28667B (zh) 一种基于数据血缘的页岩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CN119170219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学科情报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02194156A (zh) 一种科技查新方法及系统
CN115757343A (zh) 支撑多业务协同的数据服务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02160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无线城市审计数据离线分析方法
CN109523235B (zh) 一种大数据检测云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