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14344708A - 口内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口内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4708A
CN114344708A CN202111666414.4A CN202111666414A CN114344708A CN 114344708 A CN114344708 A CN 114344708A CN 202111666414 A CN202111666414 A CN 202111666414A CN 114344708 A CN114344708 A CN 114344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uccal
radio
intraoral
beauty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64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博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64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4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4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4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内美容仪,包括:口含主体,口含主体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口腔粘膜,第二表面朝向牙齿,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口含主体的高度,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口含主体的厚度;以及射频电极,射频电极设置于第一表面上且端部不超出于第一表面,射频电极用于与口腔黏膜相贴;其中,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方向与牙齿的环绕排布方向一致,口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牙齿的上下排布方向一致,口含主体的厚度方向与口腔的内外方向一致。射频电极作用于口腔黏膜,口腔黏膜距离面部深层的组织更近,将射频能量传导至面部深层更容易,避免射频电极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对面部皮肤造成刺激,另外,无需卸妆,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口内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内美容仪。
背景技术
美容仪作用在皮肤表层,通过射频能量加热皮肤的深层组织促进胶原再生,实现对面部的护理作用。
相关技术中,对于家用美容仪而言,其能量和功率有限,很难达到皮肤深层,实现对深层组织的影响,同时由于射频能量经过表皮,一方面射频能量会因表皮而产生衰减,另一方面电流及温度升高会刺激表皮血流增多,容易诱发皮肤发红、敏感的情况,导致敏感性皮肤问题,并且敏感肌不适用。另外,多数美容仪还需要搭配凝胶或护肤品使用,这对使用场景产生了限制,用户难以在化妆后进行美容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口内美容仪,该口内美容仪可以避免射频电极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对面部皮肤造成刺激,解放双手,实用简单方便且实用场景灵活。
根据本发明的口内美容仪,包括:口含主体,所述口含主体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第一表面朝向口腔粘膜,所述第二表面朝向牙齿,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口含主体的高度,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以及射频电极,所述射频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端部不超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射频电极用于与所述口腔黏膜相贴,所述射频电极发出的射频能量能够作用在所述口腔黏膜与面部皮肤之间的面部皮肤深层组织;其中,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方向与牙齿的环绕排布方向一致,所述口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牙齿的上下排布方向一致,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方向与口腔的内外方向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口内美容仪,通过将射频电极作用于用户口内的口腔黏膜,根据面部解剖结构,口腔黏膜距离面部深层的组织更近,这样通过口腔黏膜将射频能量传导至面部深层更容易,而且可以避免射频电极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对面部皮肤造成刺激,可以适用于敏感肌的用户,另外,由于作用位置在口腔黏膜,用户无需卸妆、无需凝胶或护肤品,而且使用时可以解放双手,使用更加方便且使用场景更加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射频电极发出的射频能量作用距离为d1,d1满足关系式:3mm≤d1≤8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表面构造成朝向所述口腔黏膜外凸的曲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构造成远离牙齿表面凹陷的曲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含主体包括:左主体部、中主体部和右主体部,所述中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之间,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相对所述中主体部朝向后侧弯折延伸设置,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为外凸弧面,所述射频电极设置于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中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为平面或外凸弧面,所述射频电极还设置于所述中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表面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射频电极,同一侧区域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电极选择性地连通,或者,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所述射频电极选择性的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射频电极为条状弧形的电极片,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射频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法令纹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射频电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以与所述口腔黏膜面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设定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面为基准面,所述射频电极为多个,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关于所述口含主体中心所在的竖线投影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表面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的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哑铃形或拱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含主体为可变形的弹性件,以适应口腔的壁面形状,所述口含主体变形产生的弹性回复力驱使所述射频电极与所述口腔黏膜贴合;或者,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射频电极均可变形,以适应所述口腔的壁面形状;或者,所述射频电极为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凸起的弹性电极,以适应所述口腔的壁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口内美容仪还包括:咬合固定块,所述咬合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口含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用户牙齿咬合在所述咬合固定块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咬合固定块到所述口含主体的上下两端的距离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咬合固定块到所述口含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均不小于15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不小于8mm,以保证牙齿能够咬到所述咬合固定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含主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射频电极间隔设置,以用于呼吸。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口含主体位于口腔中时,所述连接梁自嘴唇之间延伸而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与所述口含主体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梁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梁连接,所述口含主体位于所述口腔内时,所述限位梁位于所述口腔之外,且所述嘴唇位于所述口含主体与所述限位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梁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呈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的曲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电池和射频发生器,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射频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电极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位于所述限位梁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梁的长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5mm≤d2≤3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连接于所述口含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电池和射频发生器,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射频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电极相连接,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主机位于所述用户口腔外。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口含主体,以及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主机的连接处均为防水软胶体;或者,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主机的外表面由一体成型的防水软胶件形成。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口内美容仪;
10、口含主体;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左主体部;14、中主体部;15、右主体部;16、通气孔;20、射频电极;30、咬合固定块;40、连接梁;50、限位梁;60、电池;70、射频发生器;8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内美容仪1,包括:口含主体10和射频电极20,口含主体10为口内美容仪1的主体部分,用户可以将口含主体10含在口内。射频电极20设置于口含主体10上,射频电极20作用在口腔黏膜上时,可以对皮肤深层组织起到射频护理的作用,进而反映在面部肌肤上。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口含主体10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第一表面11朝向口腔粘膜,第二表面12朝向牙齿。即在口含口含主体10时,口含主体10至少部分位于牙齿与牙齿相对的口腔黏膜之间,能够与口腔黏膜更好的接触而不受牙齿的遮挡。由此,口内美容仪1能够在口含主体10被含于口中时,对应地作用在嘴唇以及嘴唇周围的肌肤,对应护理的面部问题为法令纹、木偶纹、唇边皱纹、唇纹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口含主体10的延伸长度大于口含主体10的高度,口含主体10的延伸长度大于口含主体10的厚度,延伸长度即在牙齿环绕排布的方向上的尺寸,高度即为在牙齿上下排布方向上的尺寸,厚度即为在口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如此设置,口含主体10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口腔内部的结构,从而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更好地含住口含主体10。射频电极20设置于第一表面11上,而且射频电极20的端部不超出于第一表面11,也就是说,将射频电极20限定设置于口含主体10的第一表面11的范围内,如此,可以使射频电极20分布在第一表面11的范围内,而第一表面11又对应于口腔粘膜,从而可以使射频电极20完全作用于口腔粘膜。射频电极20用于与口腔黏膜相贴,射频电极20发出的射频能量能够作用在口腔黏膜与面部皮肤之间的面部皮肤深层组织。
将第一表面11朝向口腔粘膜,第二表面12朝向牙齿,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更靠近于口外的一侧,用户可以用牙齿咬合靠近第二表面12的一侧,从而可以更好地口含口含主体10,而且第一表面11不受牙齿的遮挡。又射频电极20设置于第一表面11上,这样射频电极20可以更加方便地与口腔黏膜相贴。
其中,口含主体10的延伸长度方向与牙齿的环绕排布方向一致,口含主体10的高度方向与10牙齿的上下排布方向一致,如此,可以使口含主体10的结构与牙齿的排布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口含口含主体10,而且口含主体10的厚度方向与口腔的内外方向一致,这样口含主体10在厚度方向上可以与口腔黏膜更好地接触,并且不受牙齿的遮挡。
示例性地,射频电极20可以由金属材质制成,这样射频电极20可以传导射频和微电流信号,射频能量和微电流能量均可通过同一射频电极20实现,射频参数可暂定为0.5MHz-5Mhz,这样更适用于面部皮肤。
另外,射频电极20也可以具有温度测量的功能,可以实时检测射频电极20的温度,保证安全不烫伤。当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时,如42℃,射频电极20释放的能量会进行减低,或关闭,当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射频电极20会工作并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可以是射频和/或微电流。
由此,通过将射频电极20作用于用户口内的口腔黏膜,根据面部解剖结构,面部深层距离口腔黏膜更近,这样通过口腔黏膜将射频能量传导至面部深层更加容易,且目标皮肤深层组织越深,从口内作用越容易。通过作用于口腔黏膜可以避免射频电极20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对面部皮肤造成刺激,可以适用于敏感肌的用户,另外,这样设置,用户无需卸妆、无需凝胶或护肤品,使用简单方便,而且可以解放双手,使用更加方便且使用场景更加灵活,作用于面部更深层次,可以紧致提拉,促进面部深层胶原再生。
其中,射频电极20发出的射频能量作用距离为d1,d1满足关系式:3mm≤d1≤8mm。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面部到口腔黏膜的厚度大概为10mm-15mm,而可以起到更好作用效果的位置对应面部皮肤深度5mm-10mm,如此,射频电极20发出的射频能量作用距离可以例如为:3mm、4mm、5mm、6mm、7mm和8mm,这样射频电极20发出的射频能量可以恰好作用于效果对应的深度,促进面部深层胶原再生。
此外,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表面11构造成朝向口腔黏膜外凸的曲面,和/或,第二表面12构造成远离牙齿表面凹陷的曲面。将第一表面11构造成朝向口腔黏膜外凸的曲面,这样可以使第一表面11更符合人体口腔部位的结构,从而在射频电极20作用于口腔黏膜时,可以保持射频电极20与口腔黏膜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法令纹和木偶纹。而将第二表面12构造成远离牙齿表面凹陷的曲面,这样可以使第二表面12更符合牙齿在人体口腔中的分布,从而将口含主体10含于口中时可以具有一定的对位作用,使得射频电极20能够对应到面部的目标位置或区域。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口含主体10包括:左主体部13、中主体部14和右主体部15,中主体部14连接于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之间,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相对中主体部14朝向后侧弯折延伸设置,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为外凸弧面,射频电极20设置于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
可以理解地,在口含主体10设置于用户的口内后,由于中主体部14连接于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之间,中主体部14部分会对应于人体的嘴部,而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则分别对应于人体嘴部的左右两侧,将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相对中主体部14朝向后侧弯折延伸设置,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为外凸弧面,这样则可以使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分别与人体嘴部左侧的口腔粘膜和右侧的口腔粘膜对应设置,而且射频电极20设置于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这样射频电极20可以同时作用于人体嘴部左侧的口腔粘膜和右侧的口腔粘膜,作用效果更好。
当然,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中主体部14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为平面或外凸弧面,射频电极20还设置于中主体部14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由于中主体部14的另一部分也会对应于人体嘴部周侧的口腔粘膜部分,将中主体部14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为平面或外凸弧面,这样中主体部14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比较贴合人体嘴部周侧的口腔粘膜,而且射频电极20还设置于中主体部14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1部分,这样射频电极20也可以作用于人体嘴部周侧的口腔粘膜,从而可以使射频电极20的作用范围更加全面,效果更好。
另外,如图1-图4所示,第一表面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射频电极20,同一侧区域的至少两个射频电极20选择性地连通,或者,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射频电极20选择性的连通。在第一表面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射频电极20,而且射频电极20与射频电极20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从而可以形成多极射频,可以起到更好的美容作用。而同一侧区域的至少两个射频电极20选择性地连通,又或者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射频电极20选择性的连通,这样都可以使射频电极20形成流动式射频的作用效果,避免对某处持续作用,产生热量堆积,灼伤口腔黏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射频电极20为条状弧形的电极片,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射频电极20的延伸方向与法令纹的延伸方向相同。将射频电极20设置为条状弧形的电极片,这样便于设置射频电极20,而且可以使射频电极20的作用范围更加广阔。而射频电极20的延伸方向与法令纹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可以使射频电极20的作用范围与法令纹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法令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射频电极20凸出于第一表面11,以与口腔黏膜面面接触。射频电极20凸出于第一表面11,这样射频电极20可以更好地与口腔黏膜面面接触和贴合,也可以避免第一表面11非电极的区域对射频电极20产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4所示,设定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面为基准面,射频电极20为多个,多个射频电极2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关于口含主体10中心所在的竖线投影对称设置。前后方向也就是在口内、口外的方向上,射频电极20为多个,这样射频电极20的作用范围更广,可以作用于面部的多个不同位置,从而可以对面部进行全面的作用,起到的效果更好,而多个射频电极2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关于口含主体10中心所在的竖线投影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左主体部13和右主体部15,以及人体嘴部周侧上的射频电极20均为对称分布,这样可以使射频电极20对于人体口内的口腔黏膜的作用更加均匀,作用效果更好。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的射频电极2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哑铃形或拱形。第一表面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的射频电极2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哑铃形或拱形,这样射频电极20的延伸方向与法令纹和木偶纹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在射频电极20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改善法令纹和木偶纹。
除此之外,口含主体10为可变形的弹性件,以适应口腔的壁面形状,口含主体10变形产生的弹性回复力驱使射频电极20与口腔黏膜贴合,或者口含主体10和射频电极20均可变形,以适应口腔的壁面形状,或者射频电极20为相对第一表面11凸起的弹性电极,以适应口腔的壁面形状。也就是说,口含主体10和射频电极20均可以为可变形的弹性件或柔性件,这样口含主体10和射频电极20可以更加适应口腔的壁面形态,而且射频电极20则可以更好地与口腔黏膜贴合。弹性件可以为橡胶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口内美容仪1还包括:咬合固定块30,咬合固定块30设置于口含主体10的第二表面12,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用户牙齿咬合在咬合固定块30上。将咬合固定块30设置于口含主体10的第二表面12,这样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用户的牙齿可以咬合在咬合固定块30上,从而可以固定口内美容仪1,使口内美容仪1更稳定地工作,另外,通过咬合在咬合固定块30上,还可以减少口腔内的唾液分泌,提升长期口含的舒适度。
当然,如图3所示,口内美容仪1也可以不设置咬合固定块30,可以将口含主体10靠近口内的一侧设置为咬合区域,这样也可以满足用户的牙齿咬合要求,可以固定口内美容仪1,使口内美容仪1更稳定地工作。
其中,咬合固定块30到口含主体10的上下两端的距离不同,以起到防呆作用。由于口腔内上唇黏膜与上牙龈交界处的距离,和口腔内下唇黏膜与下牙龈交界处的距离不同,通常为上部距离大于下部距离,咬合固定块30到口含主体10的上下两端的距离不同,这样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由于射频电极20在上下方向上并不一定是对称的,如果口含主体10在口含时方向反了,会使得射频电极20的排布与目标作用位置不对应,通过设置防呆结构能够保证口含主体10以正确的方位被含于口中。
此外,咬合固定块30到口含主体10的上下两端的距离均不小于20mm,以保证对口腔内壁的足够的作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咬合固定块30的上表面与口含主体10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a,咬合固定块30的下小表面与口含主体10的下端面的距离为b,a、b均不小于20mm,且a>b。
另外,咬合固定块30到口含主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均不小于15mm。可以理解的是,当口含主体10作用于口腔黏膜时,口内牙齿两端之间的距离会小于口含主体10长度方向的距离,这样牙齿咬合在咬合固定块30上时,咬合固定块3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也需要均小于口含主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而且不小于15mm,这样可以使咬合固定块30更加适应于人体牙齿的排布,而且牙齿可以更多地咬合在咬合固定块30上,保证咬合面积,提升咬合稳定性。
进一步地,口含主体10的厚度不小于8mm,以保证牙齿能够咬到咬合固定块30。口含主体10的厚度为在口含主体10口内、口外方向上的尺寸,在口含主体10含于口内时,口含主体10会作用于口腔黏膜,而口腔黏膜与牙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距,口含主体10的厚度大于等于8mm,又咬合固定块30设置于口含主体10靠近牙齿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咬合固定块30更靠近牙齿正常咬合的位置,从而可以保证牙齿咬到咬合固定块30,保证口内美容仪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口含主体10上设置有贯穿表面和第二表面12的通气孔16,通气孔16与射频电极20间隔设置,以用于呼吸。在口含主体10上设置有贯穿表面和第二表面12的通气孔16,而且通气孔16与射频电极20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通气孔16与射频电极20之间产生干涉,从而影响口内美容仪1的正常使用。而且设置有通气孔16,这样便于呼吸,减少口腔内的唾液分泌,提升长期口含的舒适度。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口内美容仪1还包括:连接梁40,连接梁40连接于第一表面11,且口含主体10位于口腔中时,连接梁40自嘴唇之间延伸而出。连接梁40连接于第一表面11,当口含主体10位于口腔中时,连接梁40可以自嘴唇之间延伸而出,从而可以口内美容仪1分为口内部分和口外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梁40取放口含主体10到口内,从而方便口内美容仪1的整体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口内美容仪1还包括:限位梁50,限位梁50与口含主体10间隔设置,且连接梁40一端连接于第一表面11,另一端与限位梁50连接,口含主体10位于口腔内时,限位梁50位于口腔之外,且嘴唇位于口含主体10与限位梁50之间。连接梁40一端与连接于第一表面11,也就是与口含主体10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梁50连接,而且当口含主体10位于口腔内时,限位梁50位于口腔之外,这样限位梁50的结构可以更为轻巧,使用户在口含时更省力。另外,嘴唇位于口含主体10与限位梁50之间,如此,口含主体10与限位梁50之间的连接梁40被嘴所包含后能够实现对位与固定,从而可以使射频电极20对口腔内部两侧的口腔黏膜作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限位梁50朝向第一表面11的一侧呈向第一表面11凹陷的曲面状。由于限位梁50与口含主体10分别位于口外和口内,将限位梁50朝向第一表面11的一侧呈向第一表面11凹陷的曲面状,这样向第一表面11凹陷的曲面状的限位梁50与嘴唇部和面部都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从而更符合人体面部的结构学。其中,限位梁50可以为质软的硅胶件,具有较好的随型性。
一种可选地,如图5所示,口内美容仪1还包括: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相连接,射频发生器70与射频电极20相连接,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位于限位梁50中。电池60可以为射频发生器70和射频电极20提供电能,射频发生器70可以控制射频电极20,从而可以控制射频电极20工作。将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设置于限位梁50中,这样限位梁50就可以相当于一个输出端,而且由于限位梁50位于口腔之外,这样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的体积设置不受限,可以设置的更大,功能更强。另外,这样设置,可以使口内美容仪1整体成为一种独立美容装置,在收纳、携带和使用时都更加便捷。
其中,如图1所示,连接梁40的长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5mm≤d2≤30mm。连接梁40的长度可以例如:15mm、20mm、25mm和30mm,这样可以使口含主体10与限位梁50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这样在用户口含口含主体10时,外部的连接梁40的长度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由于力矩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户含在口内的部分与口外部分的重量基本相同,从而用户在口含时更加省力。
另一种可选地,如图6所示,口内美容仪1还包括:主机80,主机80连接于口含主体10的第一表面11,主机80内设置有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电池60和射频发生器70相连接,射频发生器70与射频电极20相连接,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主机80位于用户口腔外。电池60可以为射频发生器70和射频电极20提供电能,射频发生器70可以控制射频电极20,从而可以控制射频电极20工作。在口含主体10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主机80位于用户口腔外,这样可以防止用户在口含时,对主机80产生影响,同时这样设置可以使口内美容仪1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对牙齿咬合需要低。另外,主机80与口含主体10的结构相似,这样在用户口含时,可以使口内美容仪1的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美感,需要说明的是,主机80可以带有防水充电口,可在电量不足时充电,也可直接带电使用。
此外,如图4所示,在将主机80连接于口含主体10的第一表面11时,同时在连接梁40可以保证用户含在口内的部分与口外部分的重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也可以不需要设置限位梁50,这样可以使口内美容仪1的结构更加简洁,便于存放和使用。
其中,口含主体10,以及口含主体10和主机80的连接处均为防水软胶体,或者口含主体10和主机80的外表面由一体成型的防水软胶件形成。防水软胶体可以抗菌,可水洗,不易污染,而且可以与嘴唇区域密切贴合,防止用户在口含口含主体10和主机80的连接处时口水外流,而且防水软胶体可以为防水软硅胶材质,防水软硅胶材质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能够减少射频电极20产生的热量向口内传递,更高效地向面部传递,当然,防水软胶体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的材质。
除此之外,口含主体10朝向牙齿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冷光灯,如此,也可以使口内美容仪1作为一种美牙仪进行使用,用户在口含时可选择性地进行美牙功能或者口腔黏膜作用功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含主体,所述口含主体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第一表面朝向口腔粘膜,所述第二表面朝向牙齿,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口含主体的高度,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以及
射频电极,所述射频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端部不超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射频电极用于与所述口腔黏膜相贴,所述射频电极发出的射频能量能够作用在所述口腔黏膜与面部皮肤之间的深层组织;
其中,所述口含主体的延伸长度方向与牙齿的环绕排布方向一致,所述口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牙齿的上下排布方向一致,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方向与口腔的内外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极发出的射频能量作用距离为d1,d1满足关系式:3mm≤d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构造成朝向所述口腔黏膜外凸的曲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构造成远离牙齿表面凹陷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主体包括:左主体部、中主体部和右主体部,所述中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之间,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相对所述中主体部朝向后侧弯折延伸设置,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为外凸弧面,所述射频电极设置于所述左主体部和所述右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为平面或外凸弧面,所述射频电极还设置于所述中主体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射频电极,同一侧区域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电极选择性地连通,或者,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所述射频电极选择性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极为条状弧形的电极片,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射频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法令纹的延伸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以与所述口腔黏膜面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设定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面为基准面,所述射频电极为多个,多个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关于所述口含主体中心所在的竖线投影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的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哑铃形或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主体为可变形的弹性件,以适应口腔的壁面形状,所述口含主体变形产生的弹性回复力驱使所述射频电极与所述口腔黏膜贴合;或者,
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射频电极均可变形,以适应所述口腔的壁面形状;或者,
所述射频电极为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凸起的弹性电极,以适应所述口腔的壁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咬合固定块,所述咬合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口含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用户牙齿咬合在所述咬合固定块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固定块到所述口含主体的上下两端的距离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固定块到所述口含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均不小于1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主体的厚度不小于8mm,以保证牙齿能够咬到所述咬合固定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主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射频电极间隔设置,以用于呼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口含主体位于口腔中时,所述连接梁自嘴唇之间延伸而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与所述口含主体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梁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梁连接,所述口含主体位于所述口腔内时,所述限位梁位于所述口腔之外,且所述嘴唇位于所述口含主体与所述限位梁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呈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的曲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电池和射频发生器,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射频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电极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位于所述限位梁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长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5mm≤d2≤30mm。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内美容仪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连接于所述口含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电池和射频发生器,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射频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电极相连接,在所述口含主体放置在用户口腔内时,所述主机位于所述用户口腔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口内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含主体,以及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主机的连接处均为防水软胶体;或者,
所述口含主体和所述主机的外表面由一体成型的防水软胶件形成。
CN202111666414.4A 2021-12-31 2021-12-31 口内美容仪 Pending CN114344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6414.4A CN114344708A (zh) 2021-12-31 2021-12-31 口内美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6414.4A CN114344708A (zh) 2021-12-31 2021-12-31 口内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4708A true CN114344708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6414.4A Pending CN114344708A (zh) 2021-12-31 2021-12-31 口内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47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39619A (zh) * 2024-11-19 2024-12-17 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舌肌刺激器以及舌肌刺激器的制备方法
WO2025100880A1 (ko) * 2023-11-07 2025-05-15 에스에스비상사 주식회사 구강 조건에 최적화된 구강 접지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736A (zh) * 2006-07-27 2009-12-23 波洛根有限公司 皮肤组织无创治疗的装置和方法
WO2018127921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Brighttonix Medica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kin rejuvenation
CN108430383A (zh) * 2015-12-22 2018-08-21 高露洁-棕榄公司 口腔治疗装置
CN111971088A (zh) * 2018-04-12 2020-11-20 杰希思医疗集团株式会社 皮肤治疗用牙套及利用电能的皮肤治疗装置
CN213698551U (zh) * 2020-10-29 2021-07-16 北京美杜莎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6电极美容仪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736A (zh) * 2006-07-27 2009-12-23 波洛根有限公司 皮肤组织无创治疗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30383A (zh) * 2015-12-22 2018-08-21 高露洁-棕榄公司 口腔治疗装置
WO2018127921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Brighttonix Medica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kin rejuvenation
CN111971088A (zh) * 2018-04-12 2020-11-20 杰希思医疗集团株式会社 皮肤治疗用牙套及利用电能的皮肤治疗装置
CN213698551U (zh) * 2020-10-29 2021-07-16 北京美杜莎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6电极美容仪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100880A1 (ko) * 2023-11-07 2025-05-15 에스에스비상사 주식회사 구강 조건에 최적화된 구강 접지 장치
CN119139619A (zh) * 2024-11-19 2024-12-17 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舌肌刺激器以及舌肌刺激器的制备方法
CN119139619B (zh) * 2024-11-19 2025-05-09 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舌肌刺激器以及舌肌刺激器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45960B1 (ko) 신경의 전기 자극 시스템
KR102426818B1 (ko) 전극 디바이스
CN114344708A (zh) 口内美容仪
CN107205804B (zh) 口腔内安装器具
KR20200032045A (ko) 구강내 및 구강외 광선치료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0331404U (zh) 一种头部肿瘤放疗口含器
JP2008503312A (ja) 歯肉専用の低周波刺激器
KR20170071819A (ko) 미소 교정기
CN209253940U (zh) 一种理疗电极片
CN216497067U (zh) 红蓝光颈椎颈动脉治疗仪
JP4297401B2 (ja) イオン浸透療法による薬剤供給電極
KR102252494B1 (ko) 치아 미백용 마우스피스
CN116917008A (zh) 女性y区护理装置
CN213821773U (zh) 防咬伤口腔垫
CN209827953U (zh) 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脱发的保健托枕
CN220898829U (zh) 口腔肌功能矫治器
CN219231245U (zh) 一种激光理疗装置及其充电盒
CN214342884U (zh) 恒温发热止咳器
CN215231676U (zh) 一种用于放疗头颈部肿瘤的口含器
CN213910819U (zh) 一种口腔科专用冷敷贴
CN221332461U (zh) 一种用于口腔吞咽治疗的移动式电极及电刺激治疗设备
CN216294374U (zh) 一种咬合板
CN214679663U (zh) 一种美容面膜罩
CN215229078U (zh) 一种颈椎按摩器及颈椎按摩系统
CN215230274U (zh) 一种可由皮下针尖放热的自放电式针灸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