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03905169A -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5169A
CN103905169A CN201410124016.3A CN201410124016A CN103905169A CN 103905169 A CN103905169 A CN 103905169A CN 201410124016 A CN201410124016 A CN 201410124016A CN 103905169 A CN103905169 A CN 103905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data cell
transmitter
feedback
respons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40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迈尔
H.维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RELESS PLANET LLC
Unwired Planet LLC
Original Assignee
WIRELESS PLANE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RELESS PLANET LLC filed Critical WIRELESS PLANET LLC
Priority to CN2014101240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5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5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单元传送方法。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控制从发送器(10)到接收器(11)的数据单元传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器(10)向接收器(11)发送数据单元,接收器(11)向发送器(10)发送到包含数据单元(101)的接收状态信息(104)的反馈消息(102),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以及在接收到反馈消息(102)之后,发送器(10)向接收器(11)发送表明所接收的反馈消息(102)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的反馈响应信息(105)。

Description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本分案申请的母案申请日为2005年8月24日、申请号为200580051386.8、发明名称为“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数据单元通信的领域,涉及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方法,以及涉及相应设置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背景技术
在数据单元通信的领域中,已知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数据单元传送: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以及接收器向发送器回送包含接收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返回消息。接收状态信息例如可表明正确接收或不正确接收,其中不正确接收可能包含具有不可修正错误的接收或者完全没有接收到。实例是发送公知的确认消息(ACK)或者否定确认消息(NACK)。
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于,反馈消息可能易于出错。这可能导致以下影响:反馈消息中的接收状态信息改变,使得发送器没有正确地收到关于接收器上的接收状态的通知。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设想的解决方案在于,以使接收状态信息变成充分防错、例如通过添加冗余的方式,来对接收状态信息进行编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控制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数据单元传送的改进方法以及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改进控制方法以及相应改进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方法和装置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发送器经过设置,使得在接收到包含接收状态信息的反馈消息之后,向接收器发送反馈响应信息,其中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所接收的反馈消息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换言之,发送器确定反馈消息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然后将其表示回送给接收器。例如,如果接收器发送ACK或NACK,则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表明是否接收到ACK或NACK的反馈响应信息。
依靠这个概念,接收器可跟踪反馈消息是否正确到达发送器。接收器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利用这种信息。例如,可完全为了便于统计而保存该信息。优选地,接收器执行关于给定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以及发送器对相同给定数据单元提供的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相同接收状态的判定。根据这个判定,可评估发送器是否已经正确地收到关于接收状态的通知。这个判定的结果可具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在考虑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若干数据单元的序列的一般情况时,接收器可监测接收状态信息和反馈响应信息没有表明相同接收状态的事件的数量,例如通过改进编码或增加信号强度来将这个数量用作使反馈消息更能防止错误的基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如果接收器确定反馈响应信息和接收状态信息没有表明相同接收状态,则错误指示作为错误响应过程被发送。响应接收到错误指示,发送器例如可在必要时进行所述的数据单元的重传。例如,如果接收器上的接收状态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而反馈响应信息则表明正确接收,这意味着反馈消息中的信息从表明不正确接收改变为表明正确接收,则发送器重传所述的数据单元是优选的。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单元在接收器上没有被正确接收,但是,到达发送器的反馈消息表明正确接收,使得发送器认为数据单元被正确传递。
要注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反馈响应信息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例如在诸如专用反馈响应消息等数据单元中或者在所传送序列的另一个数据单元中发送给接收器,或者反馈响应信息还可通过与用于传送数据单元的连接分离的信令通路来发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对于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数据单元传送的改进控制,因为反馈消息的错误可被检测到并且可能消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概念适用于从发送器到多个接收器的宏分集(macro-diversity)传送的上下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详细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概念和优点将变得更易于理解,附图包括: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图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图5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宏分集传送中的发送器与多个接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说明本发明的发送器实施例和接收器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基本实施例,其中参考标号10属于发送器以及参考标号11属于接收器。最初,发送器向接收器11发送数据单元101。接收器11确定接收状态,并且相应地提供接收状态信息104。接收状态信息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提供,但至少表明正确接收或不正确接收。关于接收是否正确的判定可通过任何已知方式来进行,例如通过检验添加到数据单元101、用于允许检查数据单元是否已经破坏的信息,如循环冗余校验信息等。要注意,不正确接收包括接收到具有不可纠正错误的数据单元或者完全没有接收到数据单元的情况。
接收器11向发送器10发送反馈消息102。反馈消息102包括数据单元101的接收状态信息104。
在这方面可能要注意,反馈消息102的发送不一定通过接收到数据单元101来触发,但它可能通过接收到数据单元101来触发。例如,数据单元101可能处于从发送器10发送给接收器11的数据单元序列之中,以及每当接收到来自该序列的数据单元之一时,接收器11向发送器10发送反馈消息,其中反馈消息提供关于不同于所接收数据单元的其它数据单元的信息。它的一个实例是产生累积确认消息。接收器还可能设置成定期发送接收状态信息,即使完全没有数据单元到达。但是,优选的是,接收器11响应接收到数据单元101而发送反馈消息102,其中反馈消息102包括与数据单元101相关的接收状态信息。
反馈消息102例如可能是表明正确接收的确认(ACK)或者表明不正确接收的非确认(NACK)。接收状态信息104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编码为反馈消息,例如在最简单情况下作为单个位,其中一个位值表明正确接收,而另一个位值则表明不正确接收。编码无疑还可能更为复杂,尤其是在接收状态信息不只传递正确或不正确接收时,例如在接收状态信息表明所接收数据单元中的某种程度的错误和/或错误的位置时。
在图1的实例中,在接收到反馈消息102之后,发送器10确定所接收的反馈消息102中所表明的接收状态,然后向接收器11发送相应的反馈响应信息105。反馈响应信息105表明由所接收的反馈消息102提供的接收状态。例如,如果发送器10从反馈消息102中读取正确接收的接收状态,则反馈响应信息105表明正确接收。
反馈响应信息105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提供给接收器11,例如作为如图1所示的数据单元103等数据单元的一部分,或者经由与传送数据单元的通路分离的信令通路。
反馈响应信息105可通过与接收状态信息104完全相同的方式来提供,即,可能具有相同的编码。优选地,为了避免反馈响应信息105被可能损害反馈消息102的错误破坏,反馈响应信息105以比接收状态信息104更能防止传输错误的方式来发送。这例如可通过更能防止传输错误的编码或者通过相对于用以发送反馈消息102的信号强度增加信号强度来实现。此外,为了增加在接收器11上正确接收到反馈响应信息105可能性,反馈响应信息105可重复地发送,例如发送预定次数。
反馈响应信息105可在消息103中发送,如图1所示。消息103例如可能是响应接收到反馈消息102而发送的专用反馈响应消息。但是,如图3所示,反馈响应信息105还可能在数据单元101所属的序列中的一个数据单元中发送。更具体来说,发送器10通常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序列,…、m、m+1、…。每个数据单元携带整个数据量的一段。在图3的实例中,数据单元101涉及第m个数据单元,以及反馈响应信息105在关联该序列的第m+1个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106中发送。第m+1个数据单元106的发送可响应接收到反馈消息102而发生,或者可通过发送器10进行的流程控制过程的某个其它结果来触发。反馈响应信息105可在接收到反馈响应消息102之后传送的任何数据单元中发送,即,在序列中靠后的数据单元(例如数据单元m+1)中,在给定数据单元m的重传中,或者在具有比m更小的序列位置的在前数据单元的重传中。
数据单元中的发送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进行。反馈响应信息可放置在数据单元的头部或有效载荷中。它例如可能是表明正确接收或不正确接收的单个位,或者可能是包含预定数量位的位图。将反馈响应信息放入数据单元的一种极为有利的方式是将信息添加到经过冗余编码、如CRC编码的数据单元部分。通过那种方式,反馈响应信息的可靠传送可采用简单部件来提供。在反馈响应信息通过序列中的数据单元来发送的以上实例中,如果数据单元将CRC编码用于有效载荷部分,则例如可将反馈响应信息添加到有效载荷部分。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给定数据单元101的反馈响应信息105还可与该序列的其它数据单元的反馈响应信息一起发送。换言之,可能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概念:发送包含与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信息的反馈响应信息报告。
图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S21,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数据单元。在步骤S22,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反馈消息,以及在步骤S23,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反馈响应信息。
接收器11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使用反馈响应信息105。例如,可能只为了便于统计而收集该信息。但是,优选的是,在接收到反馈响应信息之后,接收器判定接收状态信息104和反馈响应信息105是否表明相同接收状态。这种情况如图5所示,图5是包括已经结合图2所述的步骤S21-S23的流程图,从而不需要重新描述这些步骤。在图5中,在步骤S23之后,步骤S51将接收状态信息和反馈响应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在步骤S52确定它们是否匹配。在图5的实例中,不匹配、即接收状态信息104和反馈响应信息105没有表明相同接收状态,引起接收器11进行错误响应过程S53。错误响应过程不是必要的,因为比较信息也可能为了便于统计、即评估反馈消息中出现错误数量而被保存。但是,优选的是进行错误响应过程S53,它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选择。例如,错误响应过程可能在于按照接收状态信息与反馈响应信息之间的不匹配数量来适配未来反馈消息中的错误编码。例如,如果不匹配数量超过预定阈值,则编码或传输功率可经过调节,使得反馈消息更不易于出错。
错误响应过程的另一个实例是向发送器10发送错误消息。这种情况结合图4来说明,图4采用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因而不需要赘述图1的元件。在图4中,在接收到包含反馈响应信息105的反馈响应消息103之后,接收器11进行比较107,并且在图4的实例中,假定检测到错误,即反馈响应信息105和接收状态信息104没有表明相同接收状态。例如在消息109中向发送器10发送错误指示108。消息109可能是例如与关联接收状态信息104和反馈响应信息105的第m个数据单元101不同的数据单元的反馈消息。消息109还可能是专用错误消息。还可能在一个消息中发送一个以上错误指示,例如,如果传送涉及将从发送器发送到接收器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则错误指示、如图4中的指示108还可与不同于第m个数据单元的其它数据单元的错误指示一起发送。
另外,为了增加发送器10正确接收到错误指示108的可能性,错误指示108的发送可重复一次以上、例如重复预定次数。
发送器10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对接收到错误指示108作出反应。例如,可能只为了便于统计而存储这个信息。优选地,发送器10以适当方式、例如通过重传与错误指示108关联的数据单元m,对错误指示作出反应。这种情况通过经由图4的数据单元111的重传110来表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发送器和接收器经过设置,使得在比较107显示接收状态信息104表明不正确接收、而反馈响应信息105表明正确接收时发生重传。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器11上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单元101,但是,通过反馈消息102中的错误,发送器认为它被正确接收。因此,希望执行在数据单元101中发送的第m个数据单元的重传。这个目标可通过不同方式来实现。例如,接收器11可通过由错误指示108传递比较结果的方式来设置。然后,发送器10可读取错误指示,确定具体的不匹配,然后触发在传送111中重传第m个数据单元。或者,可能以如下方式来设置接收器11:仅发送一种类型的错误指示,并且仅在比较107的结果显示接收状态信息104表明不正确接收、而反馈响应信息105表明正确接收时才被发送。发送器10则可经过设置,使得它在每次接收到错误指示时执行重传。
在这个上下文中,还要注意,错误指示可能或者可能没有明确标识比较107对其产生错误指示的数据单元的序列位置标识符、如图4中的m。如果错误指示108包含序列位置标识符,则适当的重传是直接的。但是,错误指示108也可能是表明错误的简单二进制信号,并且发送器10只重传最后发送的数据单元。后一种备选方案可能导致比前一种备选方案更低的可靠性,但不总是需要或预期绝对的可靠性。例如,如果发送器10和接收器11是给定协议层、如链路层的对等体,以及如果高层协议容许某种数据丢失率,则不需要绝对可靠性。作为一个实例,发送器10和接收器11是链路层对等体,如果较高层运行TCP,则10-6的数据丢失率是完全可接受的,以及如果正运行例如网络电话应用,则甚至10-3的数据丢失率也是可接受的。如果对正确接收(例如ACK)的不正确接收(例如NACK)的误解的平均错误率为10-4,并且如果采用没有序列位置标识符的错误指示的实施例将丢失率减小到10-6,则这对于上述TCP实例是足够的,即使没有达到完全可靠。
上述概念和实施例可能特别适用于从一个发送器到多个接收器的数据单元传送的环境。它的一个实例如图6所示,图6涉及从发送器10到第一接收器61和第二接收器62的宏分集传送。术语“宏分集”表示通过至少两个不同通路进行通信,以便增加整体传送质量。就是说,当查看图6的实例时,如果数据单元从发送器10发送到两个不同的接收器61和62,则即使数据单元在送往一个接收器的途中丢失或破坏,则仍然存在正确到达另一个接收器的可能性。在图6的实例中,示出两个接收器61和62。这只是一个实例,因为从一个发送器到多个接收器的通信可能涉及任意数量n个接收器,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则向n个接收器的每一个、即图6的实例中的接收器61和62发送给定数据单元、如图6中的数据单元601。对于从1到n的i的每个值,第i个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第i个反馈消息,例如从接收器61发送给发送器10的第一反馈消息602_1以及从第二接收器62发送给发送器10的第二反馈消息602_2。对于从1到n的i的每个值,第i个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第i个反馈消息,例如从接收器61发送给发送器10的第一反馈消息602_1以及从第二接收器62发送给发送器10的第二反馈消息602_2。每个反馈消息包含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第i个接收器上的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在图6的实例中,假定在第一接收器61以及在第二接收器62上不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单元601,使得反馈消息602_1和602_2是NACK消息。在一般情况下,在接收到第i个反馈消息之后,发送器10将向第i个接收器发送表明所接收的第i个反馈消息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的第i个反馈响应信息。再来看图6的实例,这意味着,发送器10根据所接收反馈消息602_1来确定接收器61上的所表明接收状态以及根据反馈消息602_2来确定第二接收器62上的所表明接收状态。然后分别产生和发送多个接收器的每一个的反馈响应信息。如先前的实例中那样,反馈响应信息的发送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来进行,例如经由与发送数据单元的通路不同的信令通路来进行。
第i个反馈响应信息可单独发送给第i个接收器,即,每个接收器在专用通信中接收它自己单独的反馈响应信息。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发送器10在发送给多个接收器的每一个的一个消息中包含第1个至第n个反馈响应信息。这在图6的实例中示出,其中,将第一接收器61和第二接收器62的反馈响应信息放入发送给两个接收器的一个数据单元603中。
更具体来说,在图6的实例中,假定发送器10从反馈消息602_1中读取不正确接收(NACK)的接收状态,而发送器10从反馈消息602_2中读取正确接收(ACK)的接收状态。换言之,假定第二接收器62上的接收状态实际上是不正确接收,但由于反馈消息602_2的传送的错误,发送器10接收到关于在第二接收器62上正确接收到数据单元601的指示。因此,发送器10所产生的反馈响应信息是第一接收器61的不正确接收以及第二接收器62的正确接收,在图6中表示为61:NACK和62:ACK。
在图6的实例中,假定反馈响应信息与从发送器10发送给接收器61、62的序列中的数据单元一起发送。数据单元601与该序列的第m个数据单元相关,以及在图6的实例中,发送器10通过发送在序列中的下一个数据单元、即第m+1个数据单元603,来对接收到反馈消息602_1和602_2作出反应。上述反馈响应信息包含在数据单元603中。发送该序列中的下一个数据单元的原因在于对第二接收器62表明正确接收。一般来说,在接收到给定数据单元的表明多个接收器的至少一个上的正确接收的接收状态信息之后,发送器10发送该序列中比给定数据单元靠后的数据单元。例如,如果采用基于窗口的流程控制,则序列中的给定数据单元的确认的接收意味着可发送序列中靠后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其中,取决于已经发送多少数据单元,这个靠后的数据单元可包括序列中的下一个数据单元,或者可在序列中往后若干数据单元开始。
回到图6的实例,假定数据单元603在第一接收器61上不正确接收(NACK)而在第二接收器62上正确接收(ACK)。
此外,由于一般n个接收器的每一个优选地执行接收状态信息和反馈响应信息的比较,所以第二接收器62确定反馈响应信息(ACK)与其所接收的状态信息(NACK)不匹配。这产生错误指示,它与反馈响应消息604_2一起发送,反馈响应消息604_2还传送数据单元603的正确接收的指示。另一方面,第一接收器61发送反馈消息604_1,反馈消息604_1传送不正确接收(NACK)的指示。
在接收到消息604_2中的错误指示之后,发送器10采用消息605来执行第m个数据单元的重传。消息605还包括根据反馈消息604_1和604_2中表明的接收状态反馈响应信息而产生的反馈响应信息,其中,在图6的实例中,假定发送器10接收到在接收器61上不正确接收的指示以及在发送器62上正确接收的指示,即图6中的61:NACK和62:ACK。
然后,接收器61和62都在通信605中正确接收到第m个数据单元,使得相应的反馈消息606_1和606_2包含表明正确接收的接收状态信息(ACK)。在实例中可以看到,由于在通信603中发送的第m+1个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和反馈响应信息匹配,因此第一接收器61以及第二接收器62均没有响应在数据单元605中所接收的反馈响应信息而产生错误指示。然后,由于接收到m和m+1的正确接收的指示,例如可由发送器10发送第m+2个数据单元,继续进行另一个过程。
要注意,在图6的实例中,正如图4的实例中那样,发送器10不应当在接收到给定数据单元的正确接收的指示之后立即从其发送缓冲器中清除或删除已发送数据单元。在接收到给定数据单元的正确接收的指示之后,发送器10例如可在其发送缓冲器中将所述给定数据单元保留一定量的时间,例如根据发送器10与多个接收器之间的通信所涉及的测量或平均来回程时间所计算的时间量。或者,发送器10可将给定数据单元保留在其发送缓冲器中,直至接收到接收器的至少一个上的正确接收的预定数量的指示,例如直至接收到正确接收的两个指示。
在发送器和多个接收器的宏分集系统中,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发送器接收到正确接收的一个以上指示,但是,这些指示其中之一基于反馈消息的通信中的错误,即,在发送器从其中接收正确接收的指示的接收器其中之一上实际没有正确接收到对应数据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重传。如果发送器只是在其反馈响应信息中表明感知的正确接收,因而所讨论的接收器确定不匹配并发送错误指示,因而发送器执行重传,则发生这样一种不必要的重传。存在避免这种情况的若干方式。
按照一种可能性,在接收到给定数据单元的表明n个接收器中的至少阈值数量k个接收器上的正确接收的接收状态信息之后,发送器禁止发送与给定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相关的任何接收器反馈响应信息,其中的k为整数,且1<k≤n。换言之,如果接收到阈值数量的正确接收指示,则假定至少一个接收器实际上正确接收到所讨论的数据单元,使得无需发送那个数据单元的任何接收器反馈响应信息。这有效地避免了任何重传。K的值例如可设置为2。
根据另一个备选方案,如前面所述,发送器10在发送给n个接收器的一个消息中包含第1个至第n个反馈响应信息。但是,接收器以如下方式设置:对于从1到n的i的每个值,第i个接收器判定第i个接收状态信息是否表明不正确接收,以及第i个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正确接收。此外,第i个接收器检查与不同于第i个接收器的阈值数量j个其它接收器相关联的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不正确接收,其中j为整数,且0<j<n。如果满足两个条件、即接收状态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而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正确接收(即,在反馈消息的传送中发生了错误),以及如果阈值数量j个其它接收器表明不正确接收,则错误指示被发送给发送器10,以便令发送器10执行所述的数据单元的重传。这样,接收器进行关于是否发送错误指示的判定。该判定基于来自接收器上的不正确接收的接收状态的不匹配以便校正发送器上的接收,以及基于发送器所接收的不正确接收的指示的数量。例如,j可被选择成等于n-1,这意味着,如果反馈响应信息暗示发送器仅从已经确定反馈消息中发生了错误的所讨论的接收器接收到正确接收的指示,使得重传看起来是适当的,则给定接收器才发送错误指示。
按照另一个备选方案,在发送器中再次进行关于是否重传的判定。就是说,系统进行操作,使得对于从1到n的i的每个值,如果第i个接收状态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而第i个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正确接收,则第i个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第i个错误指示。如果发送器从它对其发送表明正确接收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所有接收器接收到错误指示,则发送器重传给定数据单元。换言之,如果发送器例如与四个接收器进行通信,并且相对于给定数据单元接收到一个NACK和三个ACK的反馈,则它仅在发送器对其接收到ACK的所有三个接收器提供错误指示时才执行重传。
要注意,宏分集的以上描述提供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著优点。宏分集例如适用于无线蜂窝通信系统的领域。如果终端位于小区边界,则可操作它以便保持到一个或多个基站的链路,以执行软切换。在上行链路方向,终端向属于周围基站的活动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发送数据单元。属于该活动集的所有基站尝试接收数据块并对所接收的数据块进行解码。最后,基站又向终端分别报告它们接收的结果。这例如可使用采用已知的HARQ(混合ARQ)机制的协议、通过无线链路来进行。每个基站可根据接收和解码过程的结果来发送肯定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如果在终端上没有接收到ACK,则终端执行重传。对于避免因通信错误引起的问题可设想的一种方式是允许基站之间的通信,但是,这在引入的等待时间方面以及控制信令方面是高成本的。另一种可设想的解决方案是提供第二链路层ARQ协议,例如在HARQ协议之上进行操作的RLCAM(RLC确认模式)。这种第二协议确保可重传丢失的数据,但它会引入复杂度。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概念非常简单,并且提高传送性能,因为反馈消息中的错误引起的问题可被检测并消除。
从发送器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以上描述可以看到,本发明还可通过控制数据单元发送器的方法、控制数据单元接收器的方法的形式以及在相应的数据单元发送器或数据单元接收器中体现。
图7说明用于控制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如前面所述的接收器11、61和62进行通信的数据单元发送器、如前面所述的数据单元发送器10的基本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71,将数据单元发送给所述的接收器,此后在步骤S72,确定反馈消息是否已经到达。在接收到来自接收器的反馈消息之后,其中反馈消息包括步骤S71中发送的数据单元的、并表明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的接收状态信息,在步骤S73中读取所接收的反馈消息中的接收状态信息,以及在步骤S74将反馈响应信息发送给接收器,其中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在步骤S73中读取的接收状态。
前面已结合图1至6描述了控制数据单元发送器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因而不需要进行重新描述。
本发明还可体现为图9所示的、用于向接收器91发送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发送器90。数据单元发送器90例如可能是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以及接收器91可能是对应的基站。图9的数据单元发送器90包括例如可由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所提供的控制系统。数据单元发送器90还包括发送装置的其它传统元件,它们是技术人员公知的,因而无需进行详细描述。控制系统901、902设置成用于向接收器91发送数据单元,并且经过设置,使得在接收到来自接收器的反馈消息之后,将表明所接收反馈消息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的反馈响应信息发送给接收器。控制系统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作为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任何适当结合来实现。还要注意,本发明还可体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包括在加载到可编程数据单元发送装置并在其中运行时执行控制数据单元发送器的上述方法其中之一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还可体现为在从发送器、如发送器10到所述接收器的传送中控制数据单元接收器、如前面所述的接收器11的方法。在图8的流程图中说明这种控制方法的一个实例。最初,接收器在步骤S81判定是否接收到数据单元。在接收到数据单元之后,在步骤S82向发送器发送包含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的反馈消息,其中接收状态信息表明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此后,在步骤S83,接收器等待反馈响应。在接收到来自发送器的反馈响应信息之后,判定在步骤S82发送的、反馈消息中的反馈响应信息和接收状态信息是否表明相同接收状态。如果不是,则在步骤S815进行错误响应过程。
以上已描述了数据单元接收器的控制方法的其它实施例,因而不需要进行重新描述。
参照图9,可以看到,本发明还可体现为用于从发送器90接收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接收器91。数据单元接收器91包括例如可由处理器911和存储器912组成的控制系统。数据单元接收器91包括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传统接收器元件和部件,因而无需进行进一步描述。控制系统911、912设置成用于向发送器90发送包含所接收的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信息的反馈消息,其中所接收的状态信息表明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控制系统还经过设置,使得在从发送器接收到表明发送器所接收的反馈消息中所表示的接收状态的反馈响应信息之后,判定接收状态信息和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相同接收状态。控制系统可通过任何适当或预期方式、作为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任何适当结合来实现。
本发明还可体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包括在加载到可编程数据单元接收装置并在其中运行时执行数据单元接收器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特别优选的是将本发明的概念应用于分别作为链路层协议、如HARQ的发送对等体和接收对等体的发送器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就是说,监测和校正链路层上的传送错误比监测和校正更高层、如网络或传输层上的传输错误更为有效。例如,优选的是,在非拥塞相关的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在链路层上进行重传,因为例如TCP通过发起拥塞控制机制来对数据丢失作出反应,这在数据丢失不是由于拥塞而引起时可能是不利的。
虽然已根据详细和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这些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要进行限制。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权利要求书中的附图标记仅用来使权利要求更易于阅读,而没有限制作用。

Claims (27)

1.一种在从发送器到数据单元接收器的数据单元传送中控制所述接收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数据单元,所述接收器向所述发送器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含所述数据单元的接收器所确定的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在所述接收器的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
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反馈响应信息,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所述发送器根据所述反馈消息确定的接收状态;
所述接收器判定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与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相同的接收状态;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与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不同的接收状态,所述接收器进行错误响应过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错误响应过程包括向所述发送器发送错误指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接收器在发送所述错误指示之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所述数据单元的重传。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发送所述错误指示一次以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错误响应过程包括根据所述反馈响应信息和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之间的不匹配数量来适配反馈消息中的错误编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包括:调整所述反馈消息的传输功率或所述编码,使得所述反馈消息更不易于出错。
7.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响应信息包含在冗余编码的数据单元的部分中。
8.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馈响应信息编码为比所述接收状态信息更能防止传输错误。
9.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单元传输是宏分集传输的部分,在所述宏分集传输中,所述数据单元从所述发送器发送到多个接收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接收器接收包含与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相关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消息。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接收状态是正确接收而针对所述接收器的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确定与阈值数量的其它接收器相关的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所述接收器向所述发送器发送错误指示。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确定至少阈值数量的所述多个接收器的反馈消息表明正确接收,所述发送器禁止发送所述数据单元的反馈响应信息。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确定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器对其发送表明正确接收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所有接收器的错误指示,所述发送器重传所述数据单元。
14. 一种用于接收来自发送器的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成: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数据单元,向所述发送器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含所述数据单元的接收器所确定的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在所述接收器的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
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反馈响应信息,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所述发送器根据所述反馈消息确定的接收状态;
判定所述反馈响应信息是否表明与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相同的接收状态;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与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不同的接收状态,进行错误响应过程。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错误响应过程包括向所述发送器发送错误指示。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成在发送所述错误指示之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所述数据单元的重传。
17.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成发送所述错误指示一次以上。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错误响应过程包括根据所述反馈响应信息和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所述接收状态之间的不匹配数量来适配反馈消息中的错误编码。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包括:调整所述反馈消息的传输功率或所述编码,使得所述反馈消息更不易于出错。
20. 如权利要求14-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反馈响应信息包含在冗余编码的数据单元的部分中。
21. 如权利要求14-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将所述反馈响应信息编码为比所述接收状态信息更能防止传输错误。
22. 如权利要求14-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数据单元传输是宏分集传输的部分,在所述宏分集传输中,所述数据单元从所述发送器发送到多个接收器。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成接收包含与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相关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消息。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单元接收器,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所确定的接收状态是正确接收而针对所述接收器的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成响应于确定与阈值数量的其它接收器相关的反馈响应信息表明不正确接收,向所述发送器发送错误指示。
25.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当下载并运行于可编程数据单元接收装置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26. 一种在从数据单元发送器到多个数据单元接收器的宏分集传送中控制所述数据单元发送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发送数据单元;
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括相应接收器针对所述数据单元确定的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在所述相应接收器的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
根据每个所述反馈消息来确定接收状态;
判定是否至少阈值数量的所述接收器的所述反馈消息表明正确接收;
响应于确定其反馈消息表明正确接收的所述接收器的数量少于所述阈值数量,向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发送反馈响应信息,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所述发送器根据相应反馈消息确定的相应接收器的接收状态;以及
响应于确定其反馈消息表明正确接收的所述接收器的数量至少是所述阈值数量,禁止发送所述反馈响应信息。
27. 一种在从数据单元发送器到多个数据单元接收器的宏分集传送中控制所述数据单元发送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发送数据单元;
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每个接收器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括相应接收器针对所述数据单元确定的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状态信息表明在所述相应接收器的至少正确接收和不正确接收这两者其中之一;
根据每个所述反馈消息来确定接收状态;
向每个所述接收器发送反馈响应信息,发送到给定接收器的所述反馈响应信息表明发送器针对所述给定接收器确定的所述数据单元的接收状态;
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器的一个或多个错误指示,所述错误指示表明所述反馈响应信息中表明的接收状态与所述相应接收器所确定的接收状态不同;
判定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器对其发送表明正确接收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所有接收器的错误指示;以及
响应于确定已经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器对其发送表明正确接收的反馈响应信息的所有接收器的错误指示,重传所述数据单元。
CN201410124016.3A 2005-08-24 2005-08-24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Pending CN103905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4016.3A CN103905169A (zh) 2005-08-24 2005-08-24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4016.3A CN103905169A (zh) 2005-08-24 2005-08-24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513868A Division CN101248611A (zh) 2005-08-24 2005-08-24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169A true CN103905169A (zh) 2014-07-02

Family

ID=5099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4016.3A Pending CN103905169A (zh) 2005-08-24 2005-08-24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51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89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重传控制方法
TWI874098B (zh) * 2024-01-12 2025-02-21 一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0A (zh) * 1994-05-13 1996-07-10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噪声通信信道的信令规程
WO1999052228A1 (en) * 1998-04-06 1999-10-14 Ericsson Inc.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igh spe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267435A (zh) * 1997-08-20 2000-09-20 艾利森公司 用于漫游期间移动终端重新扫描的设备和方法
CN1277767A (zh) * 1998-08-26 2000-12-2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双向arq设备和方法
CN1539215A (zh) * 2001-07-10 2004-10-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0A (zh) * 1994-05-13 1996-07-10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噪声通信信道的信令规程
CN1267435A (zh) * 1997-08-20 2000-09-20 艾利森公司 用于漫游期间移动终端重新扫描的设备和方法
WO1999052228A1 (en) * 1998-04-06 1999-10-14 Ericsson Inc.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igh spe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277767A (zh) * 1998-08-26 2000-12-2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双向arq设备和方法
CN1539215A (zh) * 2001-07-10 2004-10-20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89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重传控制方法
CN107769897B (zh) * 2016-08-23 2022-02-08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重传控制方法
TWI874098B (zh) * 2024-01-12 2025-02-21 一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2976B2 (en) Fractional HARQ re-transmission
US480368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 by messages organized in frames
US20020064167A1 (en) Hybrid ARQ with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CN108604946A (zh) 高效的harq反馈
US201001463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30026864A (ko) 복수의 안테나 시스템들을 위한 harq 방법
CN10108465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发
CN101064589B (zh) 一种自动重传请求的状态报告方法
CN102104463B (zh) 数据报文请求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753281B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减少冗余报文重传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48611A (zh)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JP6126698B2 (ja) 受信機の停止イベント後の修正されたharq手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444030B (zh) 使用harq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CN108292973A (zh) 基于切换的接收成功的指示符
US200800828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171083B (zh) 基于nak的自适应修复pcie接口互连链路的系统
KR20020019334A (ko) 비동기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요구 2/3 방식 적용 방법과 그의 성능 향상을 위한에러 처리 방법
CN103905169A (zh)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EP158091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nits of messag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82202A (zh)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US8438444B2 (en) Method of associat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EP1182797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transmitting unit and a receiver unit
US800033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station for communicating data packets using ARQ
KR100991898B1 (ko) 이미지 전송 제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070003274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