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313A -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7313A CN101917313A CN201010203762.3A CN201010203762A CN101917313A CN 101917313 A CN101917313 A CN 101917313A CN 201010203762 A CN201010203762 A CN 201010203762A CN 101917313 A CN101917313 A CN 101917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thernet
- portable terminal
- charger
- power circuit
- acc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在本发明中包括移动终端、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器以及电力线路,所述的移动终端具有USB Host或OTG功能,并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移动终端充电器内具有USB以太网互转模块和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实施本发明使用USB接口接上充电器,即可接入以太网,兼容性强,容易实施,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脑等方便地获得所需信息。但这些途径,由于设备携带不便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机作为移动通信工具,体积小巧,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手机3G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手机信息时代的革命。然而在结构复杂,高密度隔间建筑,如复式住宅、酒店、公寓等地点,3G信号接收并不理想,WiFi解决方案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使手机接入网络的功能受限,影响客户的使用,不利于3G技术手机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器以及电力线路,A、所述的移动终端具有USB Host或OTG(即On-The-Go,是指能够直接播放U盘或移动硬盘等设备上的媒体文件的功能)功能,并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B、移动终端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B1、USB以太网互转模块: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2、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也可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移动电子设备。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即手机具备WiFi热点功能,通过本机可组建一个WiFi热点,供多个设备接入以太网。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可做为热点,供房间里其它设备接入互联网。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为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a、USB以太网互转模块: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为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也可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移动电子设备。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即手机具备WiFi热点功能,通过本机可组建一个WiFi热点,供多个设备接入以太网。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可做为热点,供房间里其它设备接入互联网。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要求手机具备特别装置,依靠USB接口接上充电器即可接入以太网,相比于3G及WiFi解决方案,更容易实施,且兼容性强,成本低。如在充电器上加上设备识别功能,还可以作为其它设备,如电脑、电视、下载器等的互联网接入端口。如手机具有WiFi热点功能,手机在通过充电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还可以做为热点使用,可以为多个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手机、为手机充电的充电器以及电力线路,A、所述的手机具有USB Host或OTG功能模块11,并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B、手机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B1、USB以太网互转模块12: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2、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13: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即手机具备WiFi热点功能,通过本机可组建一个WiFi热点,供多个设备接入以太网。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可做为热点,供房间里其它设备接入互联网。
所述的手机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为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
如图2,在本发明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的实施例中,14为交流电源,15为接设备USB OTG/HOST的接口,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所述的手机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a、USB以太网互转模块12: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13: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所述的手机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为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
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即手机具备WiFi热点功能,通过本机可组建一个WiFi热点,供多个设备接入以太网。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可做为热点,供房间里其它设备接入互联网。
综上所述,如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构思所做的改变或修饰,皆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器以及电力线路,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移动终端具有USB Host或OTG功能,并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
B、移动终端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B1、USB以太网互转模块: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2、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
5.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内具有两个功能模块:
a、USB以太网互转模块:用于实现USB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互相转换;
b、电力线以太网调制解调器模块:用于实现电力线路与USB以太网互转模块之间的信号互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具有识别设备的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其它用户的手机或其它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具有无线相容认证热点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3762.3A CN101917313A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3762.3A CN101917313A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7313A true CN101917313A (zh) | 2010-12-15 |
Family
ID=4332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03762.3A Pending CN101917313A (zh) | 2010-06-18 | 2010-06-18 |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17313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9575A1 (zh) * | 2012-04-24 | 2013-10-3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的方法、接口设备和移动上网设备 |
CN103528590A (zh) * | 2013-10-16 | 2014-01-22 |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为导航设备提供网络的方法及导航设备 |
CN104135307A (zh) * | 2014-07-29 | 2014-11-05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电力载波实现的网络共享系统 |
CN104202478A (zh) * | 2014-09-09 | 2014-12-10 |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 |
US9013536B2 (en) | 2013-03-13 | 2015-04-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Augmented video calls on mobile devices |
CN104767241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充电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6041476A1 (zh) * | 2014-09-16 | 2016-03-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WO2016141512A1 (zh) * | 2015-03-06 | 2016-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6502911A (zh) * | 2016-11-09 | 2017-03-15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终端接入装置 |
WO2017143826A1 (zh) * | 2016-02-25 | 2017-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充电器、存储介质 |
WO2017215101A1 (zh) * | 2016-06-12 | 2017-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35773A1 (fr) * | 2000-10-24 | 2002-05-02 | Sony Corporation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et appareil correspondant dote d"une fonction de communication |
CN2810037Y (zh) * | 2005-05-19 | 2006-08-23 | 北京恒丰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电力线传输以太网数据的装置 |
CN201041740Y (zh) * | 2006-01-13 | 2008-03-26 | 何海平 | 一种可移动存储设备 |
CN101567821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上海容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嵌入式工业智能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平台 |
-
2010
- 2010-06-18 CN CN201010203762.3A patent/CN1019173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35773A1 (fr) * | 2000-10-24 | 2002-05-02 | Sony Corporation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et appareil correspondant dote d"une fonction de communication |
CN2810037Y (zh) * | 2005-05-19 | 2006-08-23 | 北京恒丰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电力线传输以太网数据的装置 |
CN201041740Y (zh) * | 2006-01-13 | 2008-03-26 | 何海平 | 一种可移动存储设备 |
CN101567821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上海容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嵌入式工业智能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平台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97854B2 (en) | 2012-04-24 | 2016-07-19 | Huawei Device Co., Ltd. | Network access method, interface device, and mobile network access device |
WO2013159575A1 (zh) * | 2012-04-24 | 2013-10-3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的方法、接口设备和移动上网设备 |
US9013536B2 (en) | 2013-03-13 | 2015-04-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Augmented video calls on mobile devices |
CN103528590A (zh) * | 2013-10-16 | 2014-01-22 |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为导航设备提供网络的方法及导航设备 |
CN104135307A (zh) * | 2014-07-29 | 2014-11-05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电力载波实现的网络共享系统 |
CN104202478A (zh) * | 2014-09-09 | 2014-12-10 |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 |
WO2016041476A1 (zh) * | 2014-09-16 | 2016-03-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系统、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
WO2016141512A1 (zh) * | 2015-03-06 | 2016-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6256089A (zh) * | 2015-03-06 | 2016-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US10374642B2 (en) | 2015-03-06 | 2019-08-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6256089B (zh) * | 2015-03-06 | 2019-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4767241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充电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7143826A1 (zh) * | 2016-02-25 | 2017-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充电器、存储介质 |
WO2017215101A1 (zh) * | 2016-06-12 | 2017-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6502911A (zh) * | 2016-11-09 | 2017-03-15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终端接入装置 |
CN106502911B (zh) * | 2016-11-09 | 2019-12-10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终端接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731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电力线路接入以太网的系统及充电器 | |
CN101627348B (zh) | 带有类usb连接器的充电电缆 | |
US8970175B2 (en) | Charging circuit employing a southbridge microchip to control charging when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is shut down | |
CN102270860B (zh) | 智能型手机的快充装置 | |
CN204597589U (zh) | 充电器及其交流-直流转换模组和直流-直流转换模组 | |
CN202110573U (zh) | 一种USB Key | |
EP2383860B1 (en) | Rapid charging apparatus | |
CN204992653U (zh) | 一种具有无线数据互联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及系统 | |
CN203643893U (zh) | 一种终端设备 | |
CN202995719U (zh) | Usb接口扩展设备以及电子终端 | |
CN202816390U (zh) | Micro USB插头式储存盘 | |
CN201853920U (zh) | 多功能数据线 | |
KR20150069659A (ko) | 유에스비 연결 장치 | |
CN205068404U (zh) | 无线转接装置以及安全认证系统 | |
CN201956711U (zh) | 用于向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服务的平台 | |
CN202443426U (zh) | 无线点读笔 | |
CN204407647U (zh) | 一种otg数据线 | |
CN204808882U (zh) | 一种大容量存储芯片装置 | |
CN110545119A (zh) | 一种便携式通讯云终端设备 | |
CN205232396U (zh) | 一种可给外设充电的机顶盒 | |
CN203968165U (zh) | 一种手机的扩容装置 | |
CN213305033U (zh) | 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 | |
CN202009404U (zh) | 一种3g网络存储装置 | |
CN102778596A (zh) | Usb多功能测试装置 | |
KR20130119746A (ko) | 단말기 아이디 인식에 따른 전원공급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