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231A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65231A CN101765231A CN 200910244275 CN200910244275A CN101765231A CN 101765231 A CN101765231 A CN 101765231A CN 200910244275 CN200910244275 CN 200910244275 CN 200910244275 A CN200910244275 A CN 200910244275A CN 101765231 A CN101765231 A CN 1017652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trust
- evaluated
- vector
- assess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评估节点初始化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步骤二、评估节点使用模糊推理方法周期性地更新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步骤三、评估节点收集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间接信任向量;步骤四、利用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和间接信任向量,评估节点计算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步骤五、根据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评估节点对被评估节点进行信任类别的判断和网络协作的决策。本发明采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信任值定义,使用模糊推理算法实现信任的量化,有效地处理了信任的主观模糊性问题,模拟了信任推理的主观认知过程,较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任评估,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利用大量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采集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感知信息,通过多跳的无线通信方式,将收集、处理后的信息提供给终端用户。无线传感器网络不需要固定的网络支持,具有快速展开、抗毁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工业控制、医疗监护等多个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常常被应用于战场侦查或安全监控,部署在缺乏基本维护的环境下。传感器节点极易被敌人俘获,并被改造成为恶意节点对网络实施攻击和破坏。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依赖于密钥体系,由于被俘节点掌握有效的网络安全密钥,密钥安全机制无法解决其引起的内部安全问题。而信任管理系统不依赖于网络密钥,能通过观察节点的行为和特征,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并藉此查找恶意节点和调整网络安全措施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密钥安全机制的不足。信任评估是信任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决定了整个信任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基于古典概型的信任评估。该类方法通过观察节点的各种网络行为来统计相应的信任因子,并将所有信任因子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节点的信任值。如,Crosby等人提出统计节点的发包率、转发率和数据包完整率等信任因子,通过加权平均得到节点信任值;②基于贝叶斯原理的信任评估。这类方法先主观假设节点信任的先验分布,利用节点网络行为好坏的统计对节点信任的后验分布进行贝叶斯推理,并将所得后验分布的数学期望作为节点信任值。如,Ganeriwal等人提出的RFSN信任评估框架;③基于经验的信任评估。这类方法根据节点网络行为表现的统计,利用一定的经验公式计算节点的信任值。如,Hur等人通过分析节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计算节点的信任值。这三类方法利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实现了对节点信任的不确定性分析,满足了传感器节点的轻量级要求,但将信任的不确定性完全等同于随机性,忽略了主观模糊性,影响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此外,在基于古典概型的信任评估中,信任因子的加权平均最终使得信任管理对攻击形式单一的恶意节点灵敏度较低,并且其信任因子计算权重也很难确定;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信任评估方法中,先验分布的主观假设加重了信任的不确定性,对节点网络行为单纯的好坏分类最终也使得信任管理对攻击形式单一的恶意节点灵敏度较低;基于经验的信任评估方法仅考察节点的单一信任因子,具有片面性,通用性差。
针对科学研究中,受人类主观认知能力限制而产生的模糊现象,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早在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理论,他准确地阐述了模糊性的含义,制定了划分模糊性的数学方法(隶属度、隶属函数、模糊子集等),为模糊理论的发展了必要的基础。模糊理论引起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发展非常迅速,衍生出了模糊推理、模糊控制、模糊统计等一系列新兴学科。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推理方法分别为主观信任的表达和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任评估中使用模糊理论,可以准确表达信任的主观模糊性,模拟信任推理的主观认知过程,同时解决节点信任的随机性和主观不确定性问题,提高信任评估的准确性、通用性和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解决现有信任评估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主观信任的准确评估。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采用分布式算法,要求网络中相邻节点相互进行信任的评估,评估的主体称为评估节点,客体称为被评估节点;
本发明所述的该评估方法,对节点的信任值采用可信度和信任向量两种表示形式,具体定义为:
设节点j是节点i的邻居节点,节点i对节点j进行信任评估;其中,i和j代表网络中节点的ID,为自然数;
可信度t: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用tij表示,取值区间为[0,1],tij值越大,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程度越高;
信任向量T:信任向量的定义基于模糊集理论。将节点的可信任程度分为“不可信”、“不确定”、“较可信”和“绝对可信”四个级别;在节点可信度的论域上划分出与四个级别相对应的模糊子集LT1,LT2,LT3和LT4,并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函数μT1(t),μT2(t),μT3(t)和μT4(t);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则节点信任向量表示为T=(v1,v2,v3,v4),向量的第k(k=1,2,3,4)个分量vk表示节点对第k个信任级别的隶属度;本发明中,DT、IT和CT分别表示评估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间接信任向量和综合信任向量;若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t*,则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μT1(t*),μT2(t*),μT3(t*),μT4(t*))。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评估节点初始化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由于缺乏先验信息,评估节点i完全无法确定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因此将直接信任向量中对应“不确定”信任级别的分量赋值为1,其它分量赋值为0,则直接信任向量的初始值
步骤二:评估节点使用模糊推理方法周期性地更新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具体作法为:
(1)设评估节点i在0时刻完成对被评估节点j直接信任向量DTij的初始化,则评估节点i在lτ至(l+1)τ时段(l≥0,τ为直接信任向量的更新周期)观察被评估节点j的网络行为,并在(l+1)τ时刻统计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γ1,γ2,…,γm(设节点的信任因子有m个)的变化Δγ1,Δγ2,…,Δγm;评估节点i通过监听信道实现对被评估节点j网络行为的观察,采用混杂接收的通信模式;
(2)(l+1)τ时刻,评估节点i根据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的变化趋势动态地设置相应的更新权重,设信任因子γs(s=1,2,…,m)的变化为Δγs,则其更新权重Ws取值为:
其中,0<WL<<WH<1;
(3)评估节点i更新被评估节点j所有的信任因子值:
其中,γs l和γs l+1分别为lτ和(l+1)τ时刻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
(4)评估节点i根据γ1 l+1,γ2 l+1,……,γ3 l+1,模糊推理自身在(l+1)τ时刻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l+1,并将tij l+1代入各个信任级别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即可得到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在(l+1)τ时刻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 l+1:
其中,评估节点i根据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模糊推理自身对被评估节点j可信度的具体方法为:
①评估节点i在信任评估前预先建立好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并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的模糊蕴含关系Rγ-t,具体为:
a.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必须在信任评估前预先建立好,具体建立方法为:
首先,将信任因子γs(s=1,2,…,m)分为“坏”,“一般”和“好”共三个优劣级别,并在其论域上建立对应的模糊子集rs,1,rs,2,rs,3以及隶属度函数μrs,1(γs),μrs,2(γs),μrs,3(γs);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
其次,根据信任推理的一般知识和经验,建立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共建Q=3m条规则),建立标准为:
当任一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均为“不可信”;
当少数的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不确定”;
当大多数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较可信”;
当所有信任因子为“好”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绝对可信”;
b.评估节点i根据模糊推理规则,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模糊蕴含关系Rγ-t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提取单条模糊规则下的蕴涵关系Tα(α=1,2,...,Q):
其中,μr1 α(γ1),μr2 α(γ2),......,μrm α(γm)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各个信任因子优劣级别的隶属度函数,μT α(t)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节点信任级别的隶属度函数;
其次,将所有模糊规则下的蕴含关系进行综合,得到蕴含关系Rγ-t:
②评估节点i将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γ1 *,γ2 *,……,γm *与Rγ-t进行推理合成,得到节点可信度的模糊输出μT *(t):
③评估节点i利用重心法将μT *(t)反模糊化,求得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步骤三:当需要与被评估节点进行网络协作时,评估节点收集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间接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当评估节点i需要决定是否与被评估节点j进行网络协作时候,向周围广播被评估节点间接信任向量的查询命令;推荐节点在收到查询命令后,将自身对评估节点j的直接信任向量作为间接信任向量,发送给评估节点i;这里,推荐节点只能是评估节点和被评估节点的共同邻居节点。
步骤四:评估节点以推荐节点的可信度为综合权重,对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进行合成,得到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设评估节点i接收到p(p≥0)个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j的间接信任向量IT1j,IT2j,……,ITPj;评估节点i以自身对这些推荐节点的可信度ti1,ti2,......,tip为综合权重,将这p个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DTij进行合成,计算对被评估节点j的综合信任向量CTij:
步骤五:评估节点根据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判断被评估节点的信任级别,并灵活调整自身与被评估节点间网络协作行为,具体方法为:
评估节点i将综合信任向量CTij中最大分量所对应的信任级别,作为被评估节点j所属的信任级别;根据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级别,评估节点i决定是否与被评估节点j进行网络协作的标准是: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不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拒绝与其进行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不确定”级别,则评估节点i只与其进行风险较低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较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与其进行风险一般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与其进行任意风险的网络协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模糊集理论对节点信任进行模糊分类,利用模糊推理算法实现节点信任的量化,模拟信任推理的主观认知过程,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2)基于严格的节点信任模糊推理规则,对攻击形式单一的恶意节点,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3)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可根据实际经验建立相应的模糊规则,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信任评估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直接信任向量周期性更新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评估节点模糊推理被评估节点可信度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评估节点获取间接信任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采用分布式算法,要求网络中的相邻节点相互进行信任的评估,评估的主体称为评估节点,客体称为被评估节点;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给出了可信度和信任向量两种节点信任值的表示方式,具体定义为:
设节点j是节点i的邻居节点,节点i对节点j进行信任评估;其中,i和j代表网络中节点的ID,为自然数;
可信度t: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用tij表示,取值区间为[0,1],tij值越大,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程度越高;
信任向量T:信任向量的定义基于模糊集理论。将节点的可信任程度分为“不可信”、“不确定”、“较可信”和“绝对可信”四个级别;在节点可信度的论域上划分出与四个级别相对应的模糊子集LT1,LT2,LT3和LT4,并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函数μT1(t),μT2(t),μT3(t)和μT4(t);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则节点信任向量表示为T=(v1,v2,v3,v4),向量的第k(k=1,2,3,4)个分量vk表示节点对第k个信任级别的隶属度;本发明中,DT、IT和CT分别表示评估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间接信任向量和综合信任向量;若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t*,则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μT1(t*),μT2(t*),μT3(t*),μT4(t*));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评估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信任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一:评估节点初始化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由于缺乏先验信息,评估节点i完全无法确定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任程度,因此将直接信任向量中对应“不确定”信任级别的分量赋值为1,其它分量赋值为0,则直接信任向量的初始值
步骤二:评估节点使用模糊推理方法周期性地更新被评估节点直接信任向量的的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为:
(1)设评估节点i在0时刻完成对被评估节点j直接信任向量DTij的初始化,则评估节点i在lτ至(l+1)τ时段(l≥0,τ为直接信任向量的更新周期)观察对被评估节点j的网络行为观察,并在(l+1)τ时刻统计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γ1,γ2,…,γm(设节点的信任因子有m个,初始值均为0)的变化Δγ1,Δγ2,…,Δγm;评估节点i通过监听信道实现对被评估节点j网络行为的观察,采用混杂接收的通信模式;
(2)(l+1)τ时刻,评估节点i根据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的变化趋势动态地设置相应的更新权重,设信任因子γs(s=1,2,…,m)的变化为Δγs,则其更新权重Ws取值为:
其中0<WL<<WH<1;
(3)评估节点i更新被评估节点j所有的信任因子值:
其中,γs l和γs l+1分别为lτ和(l+1)τ时刻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
(4)评估节点i根据γ1 l+1,γ2 l+1,……,γ3 l+1,模糊推理自身在(l+1)τ时刻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l+1,并将tij l+1代入各个信任级别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即可得到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在(l+1)τ时刻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 l+1:
其中,评估节点根据被评估节点的信任因子值,模糊推理被评估节点可信度的原理如图3所示,具体方法为:
①根据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评估节点i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的模糊蕴含关系Rγ-t,具体为:
a.模糊推理规则是在信任评估前预先建立好的,具体建立方法为:
首先,将信任因子γs(s=1,2,…,m)分为“坏”,“一般”和“好”共三个优劣级别,并在其论域上建立对应的模糊子集rs,1,rs,2,rs,3以及隶属度函数μrs,1(γs),μrs,1(γs),μrs,1(γs);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
其次,根据信任推理的一般知识和经验,建立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共建Q=3m条规则),建立标准为:
当任一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均为“不可信”;
当少数的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不确定”;
当大多数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较可信”;
当所有信任因子为“好”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绝对可信”;
b.评估节点根据模糊推理规则,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模糊蕴含关系Rγ-t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提取单条模糊规则下的蕴涵关系Tα(α=1,2,...,Q):
其中,μr1 α(γ1),μr2 α(γ2),......,μrm α(γm)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各个信任因子优劣级别的隶属度函数,μT α(t)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节点信任级别的隶属度函数;
其次,将所有模糊规则下的蕴含关系进行综合,得到蕴含关系Rγ-t:
②评估节点i将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实际值γ1 *,γ2 *,……,γm *与Rγ-t进行推理合成,得到节点可信度的模糊输出μT *(t):
③评估节点i利用重心法将μT *(t)反模糊化,求得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步骤三:当需要与被评估节点进行网络协作时,评估节点收集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间接信任向量的原理如图4所示,具体方法为:
当评估节点需要与被评估节点进行网络协作时候,向周围广播被评估节点间接信任向量的查询命令;推荐节点在收到查询命令后,将自身对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作为间接信任向量,发送给评估节点;这里,推荐节点只能是评估节点和被评估节点的共同邻居节点。
步骤四:评估节点以推荐节点的可信度为综合权重,将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进行合成,得到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设评估节点i接收到p(p≥0)个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j的间接信任向量IT1j,IT2j,……,ITPj;评估节点i以自身对这些推荐节点的可信度ti1,ti2,......,tip为综合权重,将这p个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DTij进行合成,计算对被评估节点j的综合信任向量CTij:
步骤五:评估节点根据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判断被评估节点的信任级别,灵活调整自身与被评估节点间的网络协作行为,具体方法为:
评估节点i将综合信任向量CTij中最大分量所对应的信任级别,作为被评估节点j所属的信任级别;根据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级别,评估节点i决定是否与被评估节点j进行网络协作的标准是: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不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拒绝与其进行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不确定”级别,则评估节点i只与其进行风险较低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较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与其进行风险一般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与其进行任意风险的网络协作。
终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给出了节点信任值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向量形式定义,利用模糊推理方法量化节点直接信任向量,并通过直接、间接信任向量的加权合成计算节点的综合信任值;模拟了信任推导的主观认知过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采用分布式算法,要求网络中相邻节点相互进行信任的评估,评估的主体称为评估节点,客体称为被评估节点;
对节点的信任值采用可信度和信任向量两种表示形式,具体定义为:
设节点j是节点i的邻居节点,节点i对节点j进行信任评估;其中,i和j代表网络中节点的ID,为自然数;
可信度t: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用tij表示,取值区间为[0,1],tij值越大,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程度越高;
信任向量T:信任向量的定义基于模糊集理论;将节点的可信任程度分为“不可信”、“不确定”、“较可信”和“绝对可信”四个级别;在节点可信度的论域上划分出与四个级别相对应的模糊子集LT1,LT2,LT3和LT4,并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函数μT1(t),μT2(t),μT3(t)和μT4(t);
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则节点信任向量表示为T=(v1,v2,v3,v4),向量的第k(k=1,2,3,4)个分量vk表示节点对第k个信任级别的隶属度;DT、IT和CT分别表示评估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间接信任向量和综合信任向量;若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t*,则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μT1(t*),μT2(t*),μT3(t*),μT4(t*));
其特征在于:该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评估节点初始化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由于缺乏先验信息,评估节点i完全无法确定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因此将直接信任向
量中对应“不确定”信任级别的分量赋值为1,其它分量赋值为0,则直接信任向量的初始值
步骤二:评估节点使用模糊推理方法周期性地更新被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向量,具体作法为:
(1)设评估节点i在0时刻完成对被评估节点j直接信任向量DTij的初始化,则评估节点i在lτ至(l+1)τ时段观察被评估节点j的网络行为,其中l≥0,τ为直接信任向量的更新周期,并在(l+1)τ时刻统计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γ1,γ2,…,γm的变化Δγ1,Δγ2,…,Δγm;评估节点i通过监听信道实现对被评估节点j网络行为的观察,采用混杂接收的通信模式;
(2)(l+1)τ时刻,评估节点i根据被评估节点j信任因子的变化趋势动态地设置相应的更新权重,设信任因子γs的变化为Δγs,则其更新权重Ws取值为:
其中,0<WL<<WH<1;
(3)评估节点i更新被评估节点j所有的信任因子值:
其中,γs l和γs l+1分别为lτ和(l+1)τ时刻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
(4)评估节点i根据γ1 l+1,γ2 l+1,……,γ3 l+1,模糊推理自身在(l+1)τ时刻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l+1,并将tij l+1代入各个信任级别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即可得到评估节点i对被评估节点j在(l+1)τ时刻的直接信任向量DTij l+1:
其中,评估节点i根据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模糊推理自身对被评估节点j可信度的具体方法为:
①评估节点i在信任评估前预先建立好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并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的模糊蕴含关系Rγ-t,具体为:
a.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必须在信任评估前预先建立好,具体建立方法为:
首先,将信任因子γs分为“坏”,“一般”和“好”共三个优劣级别,并在其论域上建立对应的模糊子集rs,1,rs,2,rs,3以及隶属度函数μrs,1(γs),μrs,2(γs),μrs,3(γs);考虑到节点资源的限制,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或梯形函数形式;
其次,根据信任推理的一般知识和经验,建立节点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规则,共建Q=3m条规则,建立标准为:
当任一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均为“不可信”;
当少数的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不确定”;
当大多数信任因子为“好”,且没有信任因子为“坏”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较可信”;
当所有信任因子为“好”时,则节点的可信度为“绝对可信”;
b.评估节点i根据模糊推理规则,提取信任因子与节点可信度之间模糊蕴含关系Rγ-t,具体方法为:
首先,提取单条模糊规则下的蕴涵关系Rα,α=1,2,...,Q
其中,μr1 α(γ1),μr2 α(γ2),......,μrm α(γm)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各个信任因子优劣级别的隶属度函数,μT α(t)为第α条模糊规则下节点信任级别的隶属度函数;
其次,将所有模糊规则下的蕴含关系进行综合,得到蕴含关系Rγ-t:
②评估节点i将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因子值γ1 *,γ2 *,……,γm *与Rγ-t进行推理合成,得到节点可信度的模糊输出μT *(t):
③评估节点i利用重心法将μT *(t)反模糊化,求得对被评估节点j的可信度tij:
步骤三:当需要与被评估节点进行网络协作时,评估节点收集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的间接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当评估节点i需要决定是否与被评估节点j进行网络协作时候,向周围广播被评估节点间接信任向量的查询命令;推荐节点在收到查询命令后,将自身对评估节点j的直接信任向量作为间接信任向量,发送给评估节点i;这里,推荐节点只能是评估节点和被评估节点的共同邻居节点;
步骤四:评估节点以推荐节点的可信度为综合权重,对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进行合成,得到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具体方法为:
设评估节点i接收到p(p≥0)个推荐节点对被评估节点j的间接信任向量IT1j,IT2j,……,ITPj;评估节点i以自身对这些推荐节点的可信度ti1,ti2,......,tip为综合权重,将这p个间接信任向量与直接信任向量DTij进行合成,计算对被评估节点j的综合信任向量CTij:
步骤五:评估节点根据被评估节点的综合信任向量,判断被评估节点的信任级别,并灵活调整自身与被评估节点间网络协作行为,具体方法为:
评估节点i将综合信任向量CTij中最大分量所对应的信任级别,作为被评估节点j所属的信任级别;根据被评估节点j的信任级别,评估节点i决定是否与被评估节点j进行网络协作的标准是: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不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拒绝与其进行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不确定”级别,则评估节点i只与其进行风险较低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较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与其进行风险一般的网络协作;若被评估节点j属于“绝对可信”级别,则评估节点i与其进行任意风险的网络协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200910244275 CN101765231B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200910244275 CN101765231B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765231A true CN101765231A (zh) | 2010-06-30 |
| CN101765231B CN101765231B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249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 20091024427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5231B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1765231B (zh) |
Cited By (19)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333307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主观信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CN103139803A (zh) * | 2013-02-07 | 2013-06-05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
| CN104009992A (zh) * | 2014-05-29 | 2014-08-27 | 安徽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信任评估系统构建方法 |
| CN104092564A (zh) * | 2014-06-23 | 2014-10-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云存储服务信用评价方法 |
| CN104123328A (zh) * | 2013-04-28 | 2014-10-29 |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在网站中抑制垃圾评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221344A (zh) * | 2011-01-13 | 2014-12-17 |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用于分布式计算系统中的信任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WO2015024173A1 (en) * | 2013-08-20 | 2015-02-26 | Nokia Corporatio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enhanced evidence evaluation |
| CN104410981A (zh) * | 2014-11-06 | 2015-03-1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标节点可信度评估方法 |
| CN105915545A (zh) * | 2016-06-12 | 2016-08-31 | 天津理工大学 | 面向移动物联网应用环境的信任测度方法 |
| CN106411854A (zh) * | 2016-09-06 | 2017-02-15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 CN105453510B (zh) * | 2013-08-20 | 2018-08-31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隐私的证据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966210A (zh) * | 2018-06-22 | 2018-12-07 | 西京学院 | 一种无线网络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方法 |
| CN109246155A (zh) * | 2018-12-07 | 2019-01-18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防御信任攻击的方法 |
| CN109299377A (zh) * | 2018-10-26 | 2019-02-01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文章推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9548029A (zh) * | 2019-01-09 | 2019-03-29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两级节点信任评估方法 |
| CN112099057A (zh) * | 2020-09-17 | 2020-12-18 | 重庆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双门限协作gnss干扰检测算法 |
| CN112866283A (zh) * | 2021-02-20 | 2021-05-28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物联网节点评估方法 |
| CN114245384A (zh) * | 2021-11-12 | 2022-03-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传感网恶意节点检测方法 |
| CN116546498A (zh) * | 2023-05-30 | 2023-08-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变隶属度函数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442824A (zh) * | 2008-12-23 | 2009-05-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不可靠信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誉值计算方法 |
-
2009
- 2009-12-30 CN CN 200910244275 patent/CN10176523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4221344A (zh) * | 2011-01-13 | 2014-12-17 |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用于分布式计算系统中的信任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333307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主观信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CN103139803A (zh) * | 2013-02-07 | 2013-06-05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
| CN103139803B (zh) * | 2013-02-07 | 2016-03-2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
| CN104123328A (zh) * | 2013-04-28 | 2014-10-29 |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在网站中抑制垃圾评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453510A (zh) * | 2013-08-20 | 2016-03-30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隐私的证据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5024173A1 (en) * | 2013-08-20 | 2015-02-26 | Nokia Corporatio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enhanced evidence evaluation |
| US10158649B2 (en) | 2013-08-20 | 2018-12-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enhanced evidence evaluation |
| CN105453510B (zh) * | 2013-08-20 | 2018-08-31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隐私的证据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009992A (zh) * | 2014-05-29 | 2014-08-27 | 安徽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信任评估系统构建方法 |
| CN104009992B (zh) * | 2014-05-29 | 2017-06-06 | 安徽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信任评估系统构建方法 |
| CN104092564A (zh) * | 2014-06-23 | 2014-10-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云存储服务信用评价方法 |
| CN104092564B (zh) * | 2014-06-23 | 2017-06-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云存储服务信用评价方法 |
| CN104410981B (zh) * | 2014-11-06 | 2017-12-29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标节点可信度评估方法 |
| CN104410981A (zh) * | 2014-11-06 | 2015-03-1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标节点可信度评估方法 |
| CN105915545A (zh) * | 2016-06-12 | 2016-08-31 | 天津理工大学 | 面向移动物联网应用环境的信任测度方法 |
| CN106411854B (zh) * | 2016-09-06 | 2019-01-29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 CN106411854A (zh) * | 2016-09-06 | 2017-02-15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 CN108966210A (zh) * | 2018-06-22 | 2018-12-07 | 西京学院 | 一种无线网络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方法 |
| CN109299377A (zh) * | 2018-10-26 | 2019-02-01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文章推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9246155A (zh) * | 2018-12-07 | 2019-01-18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防御信任攻击的方法 |
| CN109548029B (zh) * | 2019-01-09 | 2021-10-22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两级节点信任评估方法 |
| CN109548029A (zh) * | 2019-01-09 | 2019-03-29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两级节点信任评估方法 |
| CN112099057A (zh) * | 2020-09-17 | 2020-12-18 | 重庆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双门限协作gnss干扰检测算法 |
| CN112099057B (zh) * | 2020-09-17 | 2024-03-05 | 重庆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双门限协作gnss干扰检测算法 |
| CN112866283A (zh) * | 2021-02-20 | 2021-05-28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物联网节点评估方法 |
| CN114245384A (zh) * | 2021-11-12 | 2022-03-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传感网恶意节点检测方法 |
| CN114245384B (zh) * | 2021-11-12 | 2024-02-02 | 黑龙江两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传感网恶意节点检测方法 |
| CN116546498A (zh) * | 2023-05-30 | 2023-08-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变隶属度函数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CN116546498B (zh) * | 2023-05-30 | 2024-01-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变隶属度函数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765231B (zh) | 2013-07-0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1765231B (zh) |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 CN103297956B (zh) |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与熵理论的动态轻量级信任评估方法 | |
| CN102333307B (zh) | 一种基于主观信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 CN103384384B (zh) | 一种基于动态演化的认知中继网络信任管理装置及方法 | |
| CN109639515A (zh) | 基于隐马尔可夫和Q学习协作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 | |
| CN102413474B (zh) | 认知无线网络自适应信任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 Lu et al. | Optimized data aggregation in wsns using adaptive arma | |
| CN102075352A (zh) | 一种网络用户行为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4506385A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 |
| CN114301935B (zh) | 一种基于声誉的物联网边云协同联邦学习节点选择方法 | |
| CN104049533A (zh) | 基于隐半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 | |
| CN104918214A (zh) | 一种位置服务中隐私保护量化分析方法 | |
| Li et al. | SIR dynamics in random networks with communities | |
| Singhal et al. | Congest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ing neural network | |
| CN111667072B (zh) | 一种情报使用价值评估方法 | |
| Lingda et al. | Evaluation method of trust degree of distribution IoT terminal equip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 |
| Zanaj et al. | Efficiency of the gossip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
| CN111047079B (zh) | 一种风电场风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及系统 | |
| CN102025539B (zh) | 一种认知网络中基于Agent的可用资源评估方法 | |
| Zhang | Trust computation model based on improved Bayesia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
| CN116546498B (zh) | 基于变隶属度函数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评估方法 | |
| CN103152751A (zh)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传播自适应lms分布式检测方法 | |
| CN115442084A (zh)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僵尸网络态势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 | |
| Dima et al. | FLOGERA—A fuzzy logic event recognition algorithm in a WSN environment | |
| Keerthana et al. | A Novel Trust Management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30 |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