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1446A -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1446A CN101281446A CNA2008100982601A CN200810098260A CN101281446A CN 101281446 A CN101281446 A CN 101281446A CN A2008100982601 A CNA2008100982601 A CN A2008100982601A CN 200810098260 A CN200810098260 A CN 200810098260A CN 101281446 A CN101281446 A CN 1012814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
- coupled
- drain
- source
- touch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100508840 Daucus carota INV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150110971 CIN7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50110298 INV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397044 Xenopus laevis invs-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286980 Daucus carota INV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397045 Xenopus laevis invs-b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此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包括显示电路与感测电路。显示电路用以控制显示。感测电路耦接显示电路,用以在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数字信号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此像素是否有被触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touch panel/screen)起源于Samuel C.Hurst博士在1971年所提出的电子触控接口的构想,直至1974年出现了最早的触控面板后,随即就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应用产品。由于触控面板具有直觉式接口(direct interface)的特性,让使用者极易上手,且趁着现今科技时代产品的研发趋势已逐渐走向高友善的人机接口(MMI)的发展,所以触控面板的需求已不断地成长茁壮,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现今触控面板依动作原理可以分成电阻式(resistive)触控面板、电容式(capacitive)触控面板、音波式(sound wave)触控面板、光学反射式(opticalreflected)触控面板,以及电磁感应式(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触控面板等。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具有显示屏幕前完全没有任何遮蔽物、透光度绝佳、可靠性高、耐刮性及防火性佳等多项优点,所以在众多类型的触控面板中也占有一角。
传统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会利用其嵌入式的感光元件(例如光二极管(photo diode))来感测环境光源(ambient light source)的入射量,藉以让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能判读出使用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上所触碰的位置,进而执行相应的动作。
然而,传统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却也很容易受外在环境光源的影响(例如当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处于较暗或光线不足的操作环境时),而导致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不是无法正常操作,就是判读错误使用者实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上所触碰的位置,进而执行错误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其可以达到完全消除环境光源对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影响,让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不但能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所触碰的位置,更不会产生无谓的错误动作。
基于上述及其所欲达成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包括显示电路与感测电路。显示电路用以控制显示。感测电路耦接至显示电路,用以在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数字信号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此像素是否有被触碰。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电路包括主动元件、储存电容,以及液晶电容。主动元件的栅极耦接第N条扫描线,而主动元件的源极耦接第N条数据线,其中N为正整数。储存电容的一端耦接主动元件的漏极,储存电容的另一端则耦接至第(N+1)条扫描线。液晶电容的一端耦接主动元件的漏极,液晶电容的另一端则耦接至一共享电压。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感测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晶体管、感光元件,以及第一与第二反相器。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N条扫描线以接收一扫描信号,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一系统电压。感光元件的一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感光元件的另一端则耦接至所述共享电压。
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偏压,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则耦接至所述共享电压。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接收一第一感测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则耦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第二感测信号,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则耦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输出所述数字信号至第N条读出线。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则耦接至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六晶体的第二漏/源极则耦接至所述共享电压。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及第六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所述第三及第五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扫描信号与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会在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各别致能一次,但所述扫描信号与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不得重叠。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的振幅为可调整的。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会于背光模块的关闭期间致能一次,且所述第二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与所述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重叠。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会构成一画面期间。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比例为1∶1。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的像素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一感测电路直接配置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之中,并且于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各别感测像素的感光状态,以输出数字信号的形式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此像素是否有被触碰。如此一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不但能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上所触碰的任一位置,更不会产生无谓的错误动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几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感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部分操作时序图;
图4至图7分别绘示本发明感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实验波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背光模块
103: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
105:时序控制器
107:栅极驱动器
109:源极驱动器
111:判读元件
PixN:像素
201:显示电路
203:感测电路
GN、G(N+1):扫描线
DN:数据线
RN:读出线
T:主动元件
CST:储存电容
CLC:液晶电容
VDD:系统电压
VCOM:共享电压
M1~M7:晶体管
PS:感光元件
INV1~INV3:反相器
B_n、B_p:偏压
Tx1:第一感测信号
Tx2:第二感测信号
BL_C:背光模块的控制时序
GN_S:扫描信号
“0”、“1”:逻辑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欲达成的技术功效是为了要致使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不但能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上所触碰的任一位置,更不会产生无谓的错误动作。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与功效。
图1为本发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2为本发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图。请合并参照图1及图2,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包括背光模块101、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时序控制器105、栅极驱动器107、源极驱动器109,以及判读元件111。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1受控于时序控制器105,用以提供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所需的背光源。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内具有多个以数组方式排列而成的像素(pixels)、多条水平方向的扫描线(scan lines)、多条垂直方向的数据线(datalines),以及多条水平方向的读出线(readout lines)。为了清楚说明所有像素与扫描线、数据线及读出线间的连接关系,以下将以第N个像素PixN(N为正整数)为例来做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据以类推出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的整体全貌。
如图2所示,像素PixN包括显示电路201与感测电路203。显示电路201系配置在第N条扫描线GN与第N条数据线DN的交叉处,用以控制显示。显示电路201包括主动元件T(例如为薄膜晶体管TFT)、储存电容(storagecapacitor)CST,以及液晶电容(liquid crystal capacitor)CLC。主动元件T的栅极(gate)耦接第N条扫描线GN,而主动元件T的源极(source)耦接第N条数据线DN。
储存电容CST的一端耦接主动元件T的漏极(drain),储存电容CST的另一端则耦接至第(N+1)条扫描线G(N+1),亦即采用储存电容CST位于栅极上(Cson gate)的设计,但亦可采用储存电容CST位于共享电极上(Cs on common)的设计。液晶电容CLC的一端耦接主动元件T的漏极,液晶电容CLC的另一端则耦接至一共享电压(common voltage)VCOM。
时序控制器105会搭配栅极驱动器107、源极驱动器109以及背光模块101,致使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的所有像素的显示电路201显示影像画面。此等显示技术实属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者所熟识。
感测电路203耦接至显示电路201,用以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像素PixN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DS至第N条读出线RN,藉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此像素PixN是否有被触碰。于本实施例中,感测电路203包括晶体管M1至M6、感光元件PS(例如为光传感器(photo sensor)),以及反相器INV1与INV2。
晶体管M1的栅极耦接第N条扫描线GN以接收扫描信号(scan signal),而晶体管M1的第一漏/源极耦接一系统电压VDD。感光元件PS的一端耦接晶体管M1的第二漏/源极,而感光元件PS的另一端则耦接至共享电压VCOM。
晶体管M2的栅极用以接收偏压(bias voltage)B_n,而晶体管M2的第一漏/源极则耦接至共享电压VCOM。晶体管M3的栅极耦接晶体管M1的第二漏/源极,晶体管M3的第一漏/源极用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Tx1,而晶体管M3的第二漏/源极则耦接晶体管M2的第二漏/源极。
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耦接晶体管M3的第二漏/源极。晶体管M4的栅极用以接收第二感测信号Tx2,而M4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则耦接至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晶体管M5的栅极耦接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晶体管M5的第一漏/源极用以输出数字信号DS至第N条读出线RN。
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耦接晶体管M5的第二漏/源极,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则耦接至晶体管M4的第二漏/源极。晶体管M6的栅极耦接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晶体管M6的第一漏/源极耦接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而晶体管M6的第二漏/源极则耦接至共享电压VCOM。于本实施例中,晶体管M1、M2、M4及M6为NMOS晶体管,而晶体管M3与M5为PMOS晶体管。
第N条读出线RN的一端耦接至PMOS晶体管M7的第一漏/源极,第N条读出线RN的另一端则会耦接至反相器INV3的输入端。PMOS晶体管M7的第二漏/源极系耦接至系统电压VDD,PMOS晶体管M7的栅极耦接至偏压B_p,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则耦接至判读元件111。
为了清楚说明感测电路203是如何致使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可以透过判读元件111的判读后,而得知像素PixN是否有被触碰,以下将搭配感测电路203的部分操作时序来做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感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部分操作时序图。请合并参照图1至图3,图3中所绘示的所有操作时序包括背光模块101的控制时序BL_C、第N条扫描线GN所接收的扫描信号GN_S、第一感测信号Tx1,以及第二感测信号Tx2。控制时序BL_C、第一感测信号Tx1及第二感测信号Tx2皆可由时序控制器105所提供,而且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会构成一个画面期间(frame period)。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N条扫描线GN于背光模块101的关闭期间接收到致能的扫描信号GN_S时,晶体管M1会处在导通的状态,以使得感光元件PS受系统电压VDD的影响而被重置(reset)。此时无论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当下的环境光源的强度是强还是弱,感光元件PS受照光所产生的光电流会致使晶体管M3处在截止的状态,且晶体管M2受偏压B_n影响会持续处在导通的状态。如此一来,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会持续输出逻辑“1”,以当第一与第二感测信号Tx1、Tx2致能时,晶体管M4会被导通,如此而使得晶体管M5与M6会各别处在截止与导通的状态。
紧接着,当第N条扫描线GN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期间接收到致能的扫描信号GN_S时,晶体管M1仍会处在导通的状态,以使得感光元件PS受系统电压VDD的影响而再次被重置。此时无论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当下的环境光源的强度是强还是弱,在未有任何背光源反射至感光元件PS的状态下,感光元件PS受照光所产生的光电流会致使晶体管M3处在截止的状态,且晶体管M2受偏压B_n影响会持续处在导通的状态。
如此一来,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仍会持续输出逻辑“1”,且由于第二感测信号Tx2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期间皆处在消能的状态,以至于晶体管M5与M6还是会各别处在截止与导通的状态。如此,由于晶体管M5并未处在导通的状态,所以读出线RN上所感受的逻辑准位即为系统电压VDD,以至于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会输出逻辑“0”。
然而,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期间有背光源反射至感光元件PS时,此时感光元件PS受照光所产生的光电流会致使晶体管M3处在导通的状态,且晶体管M2受偏压B_n影响会持续处在导通的状态。如此一来,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会于第一感测信号Tx1未致能前持续输出逻辑“1”,以当第一感测信号Tx1致能时,由于第二感测信号Tx2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期间皆处在消能的状态,所以晶体管M5与M6皆会处在导通的状态。如此,由于晶体管M5与M6皆处于导通的状态,所以读出线RN上所感受的逻辑准位即为共享电压VCOM,以至于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会输出逻辑“1”。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比例较佳为1∶1。另外,扫描信号GN_S与第一感测信号Tx1会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各别致能一次,但扫描信号GN_S与第一感测信号Tx1的致能期间不得重叠在一起(请参照图3即可知晓)。再者,第二感测信号Tx2会于背光模块101的关闭期间致能一次,且此第二感测信号Tx2的致能期间会与第一感测信号Tx1的致能期间重叠在一起(请参照图3)。
于此,假设当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透过判读元件111判读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为逻辑“1”时,表示像素PixN有被触碰,反之则表示像素PixN未被触碰。故基于此假设条件下,本实施例的感测电路203会各别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依据感光元件PS的感光状态而决定其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亦即不是为逻辑“0”,就是为逻辑“1”。
当感光元件PS各别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感光状态为一致时(亦即此时背光源并没有反射至感光元件PS),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会为逻辑“1”;反之,当感光元件PS各别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感光状态不一致时(亦即此时背光源有反射至感光元件PS),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会为逻辑“0”。
如此一来,当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为逻辑“1”时,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只需透过判读元件111判读出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为逻辑“0”后,其就可以立即得知像素PixN未被触碰;反之,当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为逻辑“0”时,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亦只需透过判读元件111判读出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为逻辑“1”后,其就可以立即得知像素PixN有被触碰。
基于上述揭示内容可知,本实施例的感测电路203会各别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依据感光元件PS的感光状态而决定其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是为了要完全消除环境光源对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的影响。如此一来,便可致使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103上所触碰的任一位置,且更不会让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产生无谓的错误动作。
再者,图4至图7分别绘示本发明感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实验波形图。请合并参照图1至图7,图4至图7中所绘示的所有实验波形包括感光元件PS的感光状态的波形、扫描信号GN_S的波形、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波形,以及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波形。
从图4及图5可轻易看出,感光元件PS各别于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感光状态为一致(主要是没有背光源反射至感光元件PS的缘故),故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会为逻辑“1”,而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会为逻辑“0”。因此,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透过判读元件111判读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亦即为逻辑“0”)后,就可得知像素PixN并未被使用者触碰。
相似地,从图6及图7可轻易看出,感光元件PS分别在背光模块101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感光状态不一致(主要是有背光源反射至感光元件PS的缘故),故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会为逻辑“0”,而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会为逻辑“1”。因此,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透过判读元件111判读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状态(亦即为逻辑“1”)后,就可得知像素PixN有被使用者触碰。
然而,在实际状况中,当感光元件PS接收有反射背光源的感光状态大体上近似于感光元件PS未接收有反射背光源的感光状态(亦即只有环境光源)时,此时感测电路203所输出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就有可能会发生错误,亦即数字信号DS原本的状态应该为逻辑“1”,反倒会变为逻辑“0”,以至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会判读错误。
因此,本实施例会将第一感测信号Tx1的振幅设计成可调整的。如此一来,当感光元件PS接收有反射背光源的感光状态大体上近似于感光元件PS未接收有反射背光源的感光状态时,本实施例只需将第一感测信号Tx1的振幅调大(可依实际状态来决定调整的幅度)后,就可抑制感测电路203发生输出错误的数字信号DS的状态。基此可知,把第一感测信号Tx1的振幅设计成可调整的机制将会使得感测电路203可以适应各种操作环境。
据此,只要是利用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内任一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以数字信号的形式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所述任一像素是否有被触碰的技术方案就属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将感测电路直接配置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之中,并且在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各别感测像素的感光状态,以输出数字信号的形式来告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此像素是否有被触碰。如此一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不但能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于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上所触碰的任一位置,且更不会产生无谓的错误动作。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电路,用以控制显示;以及
一感测电路,耦接该显示电路,用以在一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该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一数字信号以告知一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该像素是否有被触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电路包括:
一主动元件,该主动元件的栅极耦接一第N条扫描线,该主动元件的源极耦接一第N条数据线,其中N为正整数;
一储存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第(N+1)条扫描线;以及
一液晶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共享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N条扫描线以接收一扫描信号,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一系统电压;
一感光元件,其一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其另一端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偏压,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接收一第一感测信号,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一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第二感测信号,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
一第五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输出该数字信号至一第N条读出线;
一第二反相器,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耦接至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以及
一第六晶体管,该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该第二、该第四及该第六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该第三及该第五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是在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分别致能一次,且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未重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振幅为可调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信号会在该背光模块的关闭期间致能一次,且该第二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构成一画面期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的像素,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比例为1∶1。
10.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第N条扫描线,N为正整数;
一第N条数据线;
一第N条读出线;以及
一像素,包括:
一显示电路,配置于该第N条扫描线与该第N条数据线的交叉处,用以控制显示;以及
一感测电路,耦接该显示电路,用以于一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该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一数字信号至该第N条读出线,以告知一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该像素是否有被触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电路包括:
一主动元件,该主动元件的栅极耦接该第N条扫描线,该主动元件的源极耦接该第N条数据线;
一储存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第(N+1)条扫描线;以及
一液晶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共享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N条扫描线以接收一扫描信号,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一系统电压;
一感光元件,其一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其另一端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偏压,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接收一第一感测信号,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一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第二感测信号,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
一第五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输出该数字信号至一第N条读出线;
一第二反相器,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耦接至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以及
一第六晶体管,该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该第二、该第四及该第六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而该第三及该第五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是在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分别致能一次,且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未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振幅为可调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信号是在该背光模块的关闭期间致能一次,且该第二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构成一画面期间。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比例为1∶1。
19.一种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光模块;以及
一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第N条扫描线、一第N条数据线、一第N条读出线以及一像素,其中N为正整数,且该像素包括:
一显示电路,配置于该第N条扫描线与该第N条数据线的交叉处,用以控制显示;以及
一感测电路,耦接该显示电路,用以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感测该像素的感光状态,并且输出一数字信号至该第N条读出线,以告知该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该像素是否有被触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电路包括:
一主动元件,该主动元件的栅极耦接该第N条扫描线,该主动元件的源极耦接该第N条数据线;
一储存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第(N+1)条扫描线;以及
一液晶电容,其一端耦接该主动元件的漏极,其另一端耦接至一共享电压。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N条扫描线以接收一扫描信号,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一系统电压;
一感光元件,其一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其另一端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偏压,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接收一第一感测信号,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一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
一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第二感测信号,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至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
一第五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用以输出该数字信号至一第N条读出线;
一第二反相器,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耦接至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以及
一第六晶体管,该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漏/源极耦接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漏/源极耦接至该共享电压。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该第二、该第四及该第六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而该第三及该第五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是在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各别致能一次,且该扫描信号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未重叠。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振幅为可调整。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信号是在该背光模块的关闭期间致能一次,且该第二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与该第一感测信号的致能期间重叠。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构成一画面期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期间的比例为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08100982601A CN101281446B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08100982601A CN101281446B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281446A true CN101281446A (zh) | 2008-10-08 |
| CN101281446B CN101281446B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001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08100982601A Active CN101281446B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1281446B (zh) |
Cited By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813994A (zh) * | 2010-04-16 | 2010-08-25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触控位置辨识方法 |
| CN101900904A (zh) * | 2010-07-19 | 2010-12-0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平面显示器及触控面板 |
| CN101930320A (zh) * | 2010-09-06 | 2010-12-2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 CN101995991A (zh) * | 2009-08-19 | 2011-03-30 | 硅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调整方法 |
| CN102074197A (zh) * | 2011-01-21 | 2011-05-25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方法 |
| CN102096531A (zh) * | 2011-02-18 | 2011-06-15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 光学式触控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
| CN101644587B (zh) * | 2009-02-19 | 2011-08-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元件、感光矩阵、触控面板及触控感测方法 |
| CN101770316B (zh) * | 2010-01-08 | 2012-08-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感测装置以及具该光感测装置的显示器 |
| CN102117151B (zh) * | 2009-12-31 | 2013-01-23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997993A (zh) * | 2011-09-09 | 2013-03-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感测装置、驱动方法、以及光学触摸屏装置 |
| WO2015014077A1 (zh) * | 2013-07-31 | 2015-02-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2008
- 2008-05-28 CN CN2008100982601A patent/CN10128144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7)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8878816B2 (en) | 2009-02-19 | 2014-11-04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Active pixel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CN101644587B (zh) * | 2009-02-19 | 2011-08-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元件、感光矩阵、触控面板及触控感测方法 |
| CN101995991A (zh) * | 2009-08-19 | 2011-03-30 | 硅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调整方法 |
| CN102117151B (zh) * | 2009-12-31 | 2013-01-23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1770316B (zh) * | 2010-01-08 | 2012-08-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感测装置以及具该光感测装置的显示器 |
| CN101813994A (zh) * | 2010-04-16 | 2010-08-25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触控位置辨识方法 |
| CN101900904A (zh) * | 2010-07-19 | 2010-12-0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平面显示器及触控面板 |
| CN101900904B (zh) * | 2010-07-19 | 2012-02-1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触控功能的平面显示器及触控面板 |
| CN101930320B (zh) * | 2010-09-06 | 2013-04-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 CN101930320A (zh) * | 2010-09-06 | 2010-12-2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 CN102074197B (zh) * | 2011-01-21 | 2013-01-09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方法 |
| CN102074197A (zh) * | 2011-01-21 | 2011-05-25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方法 |
| CN102096531A (zh) * | 2011-02-18 | 2011-06-15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 光学式触控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
| CN102997993A (zh) * | 2011-09-09 | 2013-03-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感测装置、驱动方法、以及光学触摸屏装置 |
| CN102997993B (zh) * | 2011-09-09 | 2016-05-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感测装置、驱动方法、以及光学触摸屏装置 |
| WO2015014077A1 (zh) * | 2013-07-31 | 2015-02-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9285938B2 (en) | 2013-07-31 | 2016-03-1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281446B (zh) | 2011-01-19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1281446A (zh) | 光学反射式触控面板及其像素与系统 | |
| TWI386836B (zh) | 光學反射式觸控面板及其畫素與系統 | |
| US8575530B2 (en) | Photosensitive circuit and system for photosensitive display | |
| RU2401448C1 (ru) | Комплексный пикс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сенсорная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ая панель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панелью | |
| US9513732B2 (en) | Capacitive in-cell touch-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 TWI470509B (zh) | 光學觸控顯示面板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 |
| CN101614893B (zh) | 液晶显示器 | |
| CN103984448B (zh) | 光感测电路及其触控显示面板 | |
| CN103353814B (zh) |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光学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 US9990079B2 (en) | Photosensitive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optica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 |
| CN103218085B (zh) | 光学式触控显示面板 | |
| US9529472B2 (en) | Touch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device | |
| TWI468781B (zh) | 具感測功能的顯示面板模組及相關驅動方法 | |
| CN104932747A (zh) | 一种触控驱动单元、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 TW202020638A (zh) | 整合型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
| CN103645821B (zh) | 触控模块的感光像素电路 | |
| CN113661494A (zh) | 配备有改进的行寻址设备的用于采集数字指纹的系统 | |
| CN101989140B (zh) | 可提高开口率的内嵌式感应输入显示装置 | |
| TWI416390B (zh) | 光感測裝置以及具該光感測裝置之顯示器 | |
| CN106940602B (zh) | 显示面板、感光触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 TW201027406A (en) | In-cell sensing input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raising aperture ratio | |
| CN112650416B (zh) | 光控触控集成电路及显示器 | |
| CN103425306B (zh) | 应用于触控屏幕的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