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107486033B -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6033B
CN107486033B CN201710649269.6A CN201710649269A CN107486033B CN 107486033 B CN107486033 B CN 107486033B CN 201710649269 A CN201710649269 A CN 201710649269A CN 107486033 B CN107486033 B CN 107486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l cellulose
membrane
cellulose nanofiber
fiber membrane
fil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9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6033A (zh
Inventor
丁彬
张世超
唐宁
刘丽芳
印霞
俞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49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6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6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6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6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6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08Polysaccharides
    • B01D71/10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并分散于不溶性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多孔纤维基材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脱除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溶剂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对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表面为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所形成的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本发明可在低阻力压降下通过物理拦截作用实现对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有效过滤,且具有稳定的过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严重的雾霾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空气过滤材料因可有效应对雾霾污染所造成的各种危害而成为当前空气过滤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常用空气过滤材料多为驻极纤维材料,相关专利有《一种熔喷聚丙烯驻极体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1905101A)、《一种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CN205055621U)以及《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4289042A),其通过赋予纤维驻极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空气过滤性能,但驻极电荷易受环境影响而衰减耗散,且纤维直径粗、孔径大导致驻极失效后材料过滤性下降。因此开发基于物理拦截作用的小孔径纤维空气滤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专利《纳米蛛网/纳米纤维复合型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1564914)以及文献[Tunable fabrication ofthree-dimensional polyamide-66 nano-fiber/nets for high efficiency fineparticulate filtra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2,22(4):1445-1452]和[Ultra-light 3D nanofibre-nets binary structured nylon 6-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for efficient fil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matter[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5,3,23946-23954]公开和报到了一种小孔径纳米蛛网空气滤膜的制备方法,该滤膜可通过物理筛分作用有效拦截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具有长效稳定的空气过滤性能,但由于蛛网覆盖面积有限,难以得到结构连续的二维网状材料,因此仅能依靠蛛网层层紧密堆积来减小纤维膜孔径,这使得蛛网空气滤膜的孔隙率降低导致其阻力压降过大。因此亟需一种可有效制备兼具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和高孔隙率的小孔径纤维空气滤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并分散于不溶性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步骤1)制得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多孔纤维基材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
步骤3):脱除步骤2)制得的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溶剂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步骤3)制得的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机械解离为高速搅拌解离、超声解离、高压均质解离、高速研磨解离和冷冻研磨解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不溶性溶剂采用水、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叔丁醇、丙酮、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聚氧乙烯胺、聚氧乙烯酰胺、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聚硅酸钠、焦磷酸钾、无水碳酸钠、硫代碳酸钠和硼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平均长度为1~300μm,平均直径为10~100nm,纤维质量百分比为0.0005~1wt%。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具体为:在过滤的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超声波输出功率为100~1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或负压力,施加的压力范围为0.5~50kPa。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多孔纤维基材采用静电纺纤维膜、非织造布、纤维素滤纸、机织物、针织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多孔纤维基材的孔径为1~300μm。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脱除的具体方法为:真空干燥、鼓风干燥、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表面疏水改性处理为溶液浸渍疏水改性处理、接枝疏水改性处理、物理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化学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低温等离子体疏水改性处理和辐照疏水改性处理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表面为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所形成的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网孔平均孔径为0.1~2μm,复合膜孔隙率为70~98%,该复合膜对粒径为0.3~10μm颗粒的过滤效率≥90%,阻力压降为10~120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不同于驻极纤维空气滤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是利用纤维网孔的物理筛分作用来拦截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因此可避免驻极电荷耗散所导致的材料过滤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有别于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首次采用机械解离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经同步超声过滤和疏水改性处理制备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可有效避免纳米蛛网层层紧密堆积引起纤维膜孔隙率低进而导致空气阻力压降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制备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同时兼具表面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和较高的孔隙率,因此可在低阻力压降下通过物理拦截作用实现对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有效过滤,且具有稳定的过滤性能,在个体防护、环境治理以及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步超声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4制得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电镜照片;图中:a为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b为多孔纤维接收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15中所采用的同步超声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在过滤装置4上放置多孔纤维接收基材3,多孔纤维接收基材3上面为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1,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1周围为超声系统2。
实施例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300μm,平均直径为10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如图1所示)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孔径为300μm的纤维素滤纸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40kPa;
步骤3:采用80℃真空干燥3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溶液浸渍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2μm,孔隙率为8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10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100%,阻力压降为10Pa。
实施例2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超声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220μm,平均直径为9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甲醇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2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孔径为1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粘非织造布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8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5kPa;
步骤3:采用50℃鼓风干燥2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甲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接枝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1.5μm,孔隙率为7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100%,阻力压降为30Pa。
实施例3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压均质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100μm,平均直径为5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乙醇中,通过加入分散剂硬脂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孔径为80μm的聚丙烯熔喷非织布造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30kPa;
步骤3:将上述湿态复合纤维膜在-196℃液氮中进行冷冻处理1min后冷冻干燥脱除残留乙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物理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1μm,孔隙率为85%,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2μm颗粒过滤效率为99%,阻力压降为50Pa。
实施例4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研磨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20μm,平均直径为4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丙醇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孔径为6μm的聚砜静电纺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3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10kPa;
步骤3:采用超临界干燥方法脱除上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残留的水和丙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如图2所示),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8μm,孔隙率为9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杂质的过滤效率为90%,阻力压降为60Pa。
实施例5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和冷冻研磨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50μm,平均直径为3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孔径为30μm的二氧化硅静电纺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50kPa;
步骤3:采用微波干燥方法脱除上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残留的水和异丙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5μm,孔隙率为8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1μm杂质的过滤效率为99.99%,阻力压降为80Pa。
实施例6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超声解离和高压均质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1μm,平均直径为1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叔丁醇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由聚丙烯腈和聚酰胺6经多射流混纺所形成的孔径为1μm的静电纺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0.5kPa;
步骤3:采用红外干燥的方法脱除上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残留的水和叔丁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辐照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1μm,孔隙率为98%,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杂质的过滤效率为99.99%,阻力压降为100Pa。
实施例7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超声解离和高压均质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30μm,平均直径为2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聚硅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3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双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双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20μm的聚丙烯腈静电纺纤维膜,下层为孔径80μm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8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5kPa;
步骤3:采用60℃真空干燥15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和乙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溶液浸渍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2μm,孔隙率为95%,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9%,阻力压降为95Pa。
实施例8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20μm,平均直径为3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焦磷酸钾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双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双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10μm的聚己内酯静电纺纤维膜,下层为孔径300μm的麻纤维机织物;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8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20kPa;
步骤3:将上述湿态复合纤维膜在-196℃液氮中进行冷冻处理2min后冷冻干燥脱除残留水和甲醇,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接枝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5μm,孔隙率为85%,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阻力压降75Pa。
实施例9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冷冻研磨解离和超声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60μm,平均直径为5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聚氧乙烯胺和聚氧乙烯酰胺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2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双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双层纤维膜的上层为聚乳酸和聚己内酯共混纺丝形成的孔径50μm的静电纺纳米纤维,下层为孔径300μm的毛纤维针织物;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30kPa;
步骤3:采用40℃真空干燥6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和丙酮,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复合纤维膜进行物理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2μm,孔隙率为9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9%,阻力压降为105Pa。
实施例10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80μm,平均直径为8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双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双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50μm的醋酸纤维素静电纺纤维膜,下层为孔径100μm的纤维素滤纸;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30kPa;
步骤3:采用80℃鼓风干燥2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复合纤维膜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5μm,孔隙率为9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1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99%,阻力压降为70Pa。
实施例1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和冷冻研磨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10μm,平均直径为5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无水碳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2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双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双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8μm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静电纺纤维膜,下层为孔径20μm的聚丙烯腈静电纺纤维膜;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10kPa;
步骤3:采用100℃真空干燥1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1μm,孔隙率为9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99%,阻力压降为120Pa。
实施例12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和超声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5μm,平均直径为2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三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三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3μm的聚丙烯腈静电纺纤维膜,中间层为孔径10μm的聚砜静电纺纤维,下层为孔径50μm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40kPa;
步骤3:采用60℃鼓风干燥4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辐照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2μm,孔隙率为85%,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100%,阻力压降为110Pa。
实施例13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压均质解离和超声解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10μm,平均直径为2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和丁酮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聚氧乙烯酰胺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5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三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三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5μm的聚酰胺6静电纺纤维膜,中间层为孔径80μm的聚丙烯非织造布,下层为孔径300μm的棉纤维针织物;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30kPa;
步骤3:采用60℃鼓风干燥6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和丁酮,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溶液浸渍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3μm,孔隙率为85%,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9.9%,阻力压降为105Pa。
实施例14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超声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50μm,平均直径为3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三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三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30μm的聚偏氟乙烯电纺纤维膜,中间层为孔径80μm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下层为孔径200μm的聚丙烯腈机织物;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负压力,压力大小为20kPa;
步骤3:采用微波干燥方法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接枝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5μm,孔隙率为9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6%,阻力压降为70Pa。
实施例15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1:采用高速搅拌解离的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成平均长度为80μm,平均直径为80nm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分散在水中,通过加入分散剂硬脂肪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1wt%;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三层纤维膜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所述三层纤维膜的上层为孔径50μm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中间层为孔径100μm的毛针织物,下层为孔径300μm的棉机织物;所述同步超声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超声输出功率为10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压力大小为30kPa;
步骤3:采用50℃真空干燥60min脱除所述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水,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上述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物理气相沉积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的网孔平均孔径为0.2μm,孔隙率为80%,利用TSI8130滤料测试仪对粒径0.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为100%,阻力压降为115Pa。

Claims (7)

1.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细菌纤维素膜机械解离并分散于不溶性溶剂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形成稳定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
步骤2):采用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将步骤1)制得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铺在多孔纤维基材表面形成湿态复合纤维膜;
步骤3):脱除步骤2)制得的湿态复合纤维膜中的残留溶剂获得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
步骤4):对步骤3)制得的未改性的复合纤维膜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获得表面具有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
所述步骤1)中不溶性溶剂采用水、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叔丁醇、丙酮、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聚氧乙烯胺、聚氧乙烯酰胺、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聚硅酸钠、焦磷酸钾、无水碳酸钠、硫代碳酸钠和硼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中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平均长度为1~300μm,平均直径为10~100nm,纤维质量百分比为0.0005~1wt%;
所述多孔纤维基材的孔径为1~3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机械解离为高速搅拌解离、超声解离、高压均质解离、高速研磨解离和冷冻研磨解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同步超声过滤方法具体为:在过滤的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超声波输出功率为100~1500W,过滤时施加的压力为正压力或负压力,施加的压力范围为0.5~50k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多孔纤维基材采用静电纺纤维膜、非织造布、纤维素滤纸、机织物、针织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脱除的具体方法为:真空干燥、鼓风干燥、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表面疏水改性处理为溶液浸渍疏水改性处理、接枝疏水改性处理、物理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化学气相沉积疏水改性处理、低温等离子体疏水改性处理和辐照疏水改性处理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表面为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所形成的完全覆盖的连续二维网状结构,网孔平均孔径为0.1~2μm,复合膜孔隙率为70~98%,该复合膜对粒径为0.3~10μm颗粒的过滤效率≥90%,阻力压降为10~120Pa。
CN201710649269.6A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486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9269.6A CN1074860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9269.6A CN1074860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6033A CN107486033A (zh) 2017-12-19
CN107486033B true CN107486033B (zh) 2020-11-10

Family

ID=6064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9269.6A Active CN1074860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6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4099A1 (en) * 2018-03-27 2019-10-03 Focus Industries Limited Nanomaterial including nanofibers and beads for hepa air filter media
CN112191051B (zh) * 2020-11-19 2022-12-16 河南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静电口罩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8710B (zh) * 2021-08-04 2022-06-14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疏水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基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4045610B (zh) * 2021-11-02 2023-03-14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可降解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77559B (zh) * 2022-01-18 2022-10-18 广西大学 超疏水纳米纤维素抗湿空气净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0114B (zh) * 2022-04-02 2024-02-27 武汉纺织大学 灯心草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50708B (zh) * 2023-06-20 2025-07-18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湿高容尘玻璃纤维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370A (zh) * 2015-11-24 2016-01-20 江润生 一种超疏水空气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68355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不对称超亲/疏水双性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370A (zh) * 2015-11-24 2016-01-20 江润生 一种超疏水空气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68355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浙江大学 一种不对称超亲/疏水双性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空气过滤用聚砜/TiO2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万会高;《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40615(第06期);第42页倒数第1段 *
细菌纤维素纸质复合微滤膜的开发;宋冰等;《中国造纸学报》;20151215;第30卷(第4期);第32页右栏倒数第1段-33页左栏第1段;图2 *
超声过滤机理分析;李晖;《沈阳化工》;19940302(第1期);正文第36页左栏倒数第1段-右栏倒数第2段;图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6033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6033B (zh) 一种空气过滤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5346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3316B (zh) 一种高效蛋白吸附分离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9645B (zh) 小孔径高孔隙率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2201B (zh) 一种石墨烯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6823A (zh) 高效低阻微纳米纤维微观梯度结构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34699B1 (ko) 거품코팅을 이용한 중·고온 배가스 처리용 여과체의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여과체
CN106621571B (zh)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9048A (zh) 利用静电纺丝大面积制备定向毛细力驱动高效集水疏水/亲水Janus复合纤维膜的方法
CN111013255B (zh) 一种微/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滤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30750A (zh) 聚四氟乙烯超细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3537142B (zh) 一种针刺静电滤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4457A (zh) 一种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281224A (zh) 一种多孔石墨烯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830A (zh) 超轻高弹丝素微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954329A (zh) 一种植物纤维自支撑石墨烯防霾滤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5033A (zh)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pm2.5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5111B (zh) 兼具宽带低频吸声和隔热的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5970508B (zh) 一种具有凝胶网络的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80400A (zh) 一种导电纳米纤维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4962A (zh) 一种由废纸制备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CN113509790A (zh) 一种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911747A (zh)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微纳米纤维增强纤维素纤维复合隔膜
CN107587259A (zh) 一种高效过滤性能的复合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4691B (zh) 一种基于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空气过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点击 这是indexloc提供的php浏览器服务,不要输入任何密码和下载